第545章 核子時代降臨,中華帝國的級終極核動力戰列艦

波蘭戰爭後,由於蘇聯跟德國一起瓜分了波蘭,一度讓全世界都以爲德國和蘇聯結成了軍事同盟,令包括中華帝國在內的全世界主要列強國家紛紛將他們視爲敵人。

中華帝國首先宣稱對蘇德“同盟”關係表示強烈關注和擔憂,認爲蘇德同盟將令中華帝國西部和北部等毗鄰蘇聯的地區安全大幅度下降。而西方英法協約國陣營國家則表示蘇德建立了同盟關係,將使得德國東線再無軍事壓力,可以集中力量轉向西線,給西線上的英法協約國陣營構成巨大的軍事威脅。

爲此,德國元首希特勒和蘇聯主席斯大林二人緊急會晤,決定兩國之間的合作關係轉入地下秘密進行,而表面上兩國要進行敵視狀態,以此來打消東西方世界對蘇德聯合的緊張和擔憂。

蘇德領導人華沙會晤後,希特勒回到柏林立即打出堅決產國際的牌,公開宣稱蘇聯是德國的敵人,德國參謀本部也在希特勒的授意下,更是“意外”的走漏了進攻蘇聯的作戰計劃,以此來安撫包括英法在內的歐洲各國的緊張和擔憂。

同時,以戈爾爲首的德國參謀本部一百多位軍事高官訪問中華帝國,並同中華帝國總參謀部舉行部長級會晤。會晤期間,戈爾代表德國參謀本部同王士珍代表的中華帝國總參謀部深入交換了意見,戈爾提出中德兩國秘密結盟。並且聯合瓜分蘇聯的作戰計劃。同時。戈爾向中華帝國皇帝王辰浩轉達了德國元首希特勒的親筆信。希特勒在信中高度評價了中德友好合作關係,並保證蘇德之間的所謂的同盟關係是不存在的,請王辰浩和中華帝國政府放心,作爲資本主義的德國是絕對不會跟社會主義的蘇聯結盟的。

王辰浩對次希特勒的承諾整體上是相信的,因爲蘇聯的崛起同樣威脅德國的國防安全和國家利益,結合歷(書書屋.shushu5.最快更新)史,王辰浩相信希特勒的承諾有80是可信的。但希特勒同樣對中華帝國有敵意,這點王辰浩心中也是肯定的。中華帝國對德國經濟制裁而引發德國嚴重的經濟危機,給德國造成的損失之巨大,以希特勒和納粹黨的處事作風。早晚會找機會報復中華帝國的。

因此,王辰浩認爲,不排除德國和蘇聯同盟,是想借助蘇聯來對抗中華帝國的戰略目的在內。希特勒的野心不會侷限於歐洲。跟中華帝國角逐世界霸主地位的獠牙已經漸漸露出來了,因此不排除希特勒明裡一套暗裡又是一套的政治欺騙戰術,所以王辰浩也不會完全相信希特勒的話。

對於希特勒提議中德同盟來瓜分蘇聯的計劃,王辰浩認爲這不過是德國挑唆中華帝國和蘇聯交惡的一個戰術而已,站在德國的立場上分析的話,中德同盟只能讓蘇聯跟中華帝國徹底敵對,就算中蘇爆發戰爭,德國也未必會第一時間攻擊蘇聯。因此,王辰浩的態度是中華帝國嚴守中立,防止中了希特勒的圈套。

不過。中華帝國總參謀部依然跟德國參謀本部研討共同瓜分蘇聯的作戰計劃。因爲遠交近攻一直是永恆的國際政治,這個大前提適用於眼前中華帝國遏制蘇聯崛起的戰略部署。

另一邊,斯大林回到莫斯科後,積極配合希特勒,宣佈產主義的納粹德國是蘇聯的敵人。納粹德國版圖的急劇擴張,令蘇聯感到了威脅,因此斯大林也同時派出特使訪問中華帝國,重申蘇聯沒有拿回沙俄時代被中華帝國奪取的領土,稱那已經是歷史問題了,表明蘇聯沒有挑戰和威脅中華帝國的意圖。取得中華帝國的諒解。

希特勒和斯大林二人的一唱一和,暫時穩住了東西方世界對蘇德瓜分波蘭的緊張和擔心。

不過,蘇德兩國之間也都是各懷鬼胎。斯大林也並不相信希特勒,以前蘇聯跟德國大力合作,關係親密是因爲德國和蘇聯不接壤。沒有直接暴發戰爭的可能性。但是隨着蘇德一起瓜分了波蘭之後,急劇擴張後的德國已經跟蘇聯產生了長達2400公里的邊境線。蘇德變成了鄰國,戰爭爆發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天知道希特勒是真的不侵略蘇聯還是假的。既然蘇德可以欺騙歐洲各國和中華帝國,就不排除德國和其他國家合起來欺騙蘇聯,因此斯大林不得不對德國也提防。

當然,斯大林也是政治高手,對中華帝國打出德國牌,看穿了中華帝國不希望蘇德結盟的心態,於是一定程度上迫使中華帝國對蘇聯的態度緩和。例如,蘇聯向中華帝國表明德國並不是真的跟蘇聯敵對,入侵蘇聯是假的,德國正在秘密向蘇聯出口大量的高科技技術和裝備,中華帝國對蘇聯的技術出口管制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而中華帝國因爲也不相信德國的承諾,當蘇聯這樣告訴中華帝國時,中華帝國爲了不讓蘇德同盟形成,不得不在某些領域放寬對蘇聯的限制。蘇聯因此便利用德國這張牌從中華帝國得到了好處,可以從中華帝國進口一些先進技術和設備。

可以說,中德蘇三國之間的大國博弈,得到最大好處卻是蘇聯和德國,而中華帝國面對這種局面,只能兩害取其輕,通過適當的放寬對蘇聯的出口限制來穩住蘇聯和德國的聯合。

斯大林決定趁着中華帝國和德國對蘇聯的遷就,加大力度從德國和中華帝國進口先進設備和技術。之前蘇聯主要靠從德國進口先進技術和設備來發展自己的工業經濟和軍事力量,如今德國的技術大部分被蘇聯獲得,而相比較而言,中華帝國的技術更加先進。設備更加精良。因此斯大林趁機向中華帝國求得幫助。

面對德國海軍建造興多艘登堡級戰列艦,蘇聯有感於德國的軍事力量過度膨脹給蘇聯帶來的巨大軍事威脅,斯大林已經不滿足在德國技術援助下的蘇聯海軍力量,決定大力發展蘇聯海軍,讓蘇聯海軍符合跟蘇聯國力一樣的身份地位。

此時的斯大林在蘇聯人心目中的地位相當之高,他的意志就是蘇聯人民的意志。斯大林經過一系列的黨內和國內大清洗之後,帶領蘇聯短時間內迅速崛起,成爲蘇聯人民瘋狂崇拜的對象。因此,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斯大林的野心和狂妄。

斯大林對於蘇聯海軍的發展速度非常的不滿,認爲蘇聯海軍正在計劃建造的8艘35000噸406毫米主炮的А型戰列艦和18艘26000噸級的重巡洋艦根本無法跟世界五個主要海軍強國對抗。因此他要求蘇聯國防人民委員會下屬的海軍部修改重建海軍擴張計劃,要求蘇聯海軍至少維持在德國海軍80的力量水平上,這樣才能夠保證蘇聯在波羅的海的霸權地位。

大海軍計劃於是蘇聯國防委員會內部幾經修訂後,最終決定建造4艘80000噸的超級戰列艦。8艘40000噸級的快速戰列艦,24艘26000噸級的重巡洋艦,以及60艘500至3000噸的驅逐艦和輕巡洋艦,還有20艘近海防禦的潛艇。

雖然蘇聯的重工業和造船業在德國的技術幫助下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仍然不可能**完成如此宏偉的計劃。因此蘇聯像沙俄時代一樣,先向英國、德國、意大利尋求幫助,試圖在國外技術力量的援助下建造幾艘戰列艦,再吃透技術達到自建的目的。

但蘇聯人的要求首先遭到英國的拒絕,英國人只是隨便應付一下俄國人。爲此斯大林曾經在一封給英國大使的信中抱怨到:“我不明白爲什麼貴國就是不願意幫助我們建造戰列艦。我們很樂意以兩億龍幣的造價首先在貴國訂購一艘搭載500毫米主炮的戰列艦,同時非常希望在首艦完成後。由貴國工程技術人員來蘇聯幫助我們再建造一艘姊妹艦”。但在英國國內,意識形態上的爭鬥壓倒了金錢的利益,使得英國造船廠迫於英國政府和國民的壓力被迫放棄這份訂單。同時,蘇聯跟德國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以及德國和蘇聯暗中的勾結讓英國政府非常的不滿。因此,英國根本不願意和蘇聯討論任何大於驅逐艦的水面艦艇,更別說蘇聯想要建造搭載500毫米主炮的超級戰列艦了,那更是不可能的。尤其在蘇聯跟芬蘭交惡,蘇聯在跟德國瓜分了波蘭後,又計劃着進攻芬蘭。這導致歐洲對蘇聯更加不滿,在這個時候,英國更加不可能跟蘇聯合作了。甚至,丘吉爾爲了團結歐洲各國,宣佈對蘇聯進行全面禁運和封鎖。幾個訪問英國的蘇聯海軍高級代表團無果而終。只得悻悻地無功而返。

隨後,蘇聯將目光瞄準了傳統合作國家德國和意大利。但是不幸的是,德國的船廠正忙於自己的終極戰列艦生意,無暇他顧。意大利的意大利王國級戰列艦不過是個幌子,根本沒能力爲蘇聯建造超級戰列艦。最終只有意大利安沙爾多公司於1935年7月14日應約完成了UP41型二等戰列艦的(40000噸級)設計,但是距離斯大林要求的十萬噸級的終極戰列艦還相差甚遠。

不得已,蘇聯只好厚着臉皮向中華帝國求助。

儘管中華帝國對於蘇聯的崛起保持警惕,但是當蘇聯海軍代表團赴華請求幫助其建造超級戰列艦時,中華帝國政府卻意外的同意了。

原來,王辰浩認爲蘇聯的海軍只能侷限在波羅的海和黑海,跟中華帝國海軍的全球海洋霸權不衝突。幫助蘇聯海軍建立波羅的海艦隊,一方面可以制衡德國海軍的壯大,另一方面可以爲中華帝國海軍工業贏得鉅額的外匯收入,同時,讓蘇聯大力發展海軍,誤導其繼續發展戰列艦爲主的海軍力量,可以大幅度消耗蘇聯的國力,這對中華帝國而言自然是有利的。

因此。在王辰浩的首肯下。中華帝國放寬了對蘇聯出口海軍裝備的限制,但是陸軍和空軍對蘇聯出口限制反而縮緊了,表明中華帝國對蘇聯仍然是高度戒備狀態。

斯大林自然不知道王辰浩的心思,斯大林一心恢復俄國海軍最強勝的狀態,沒有任何航母作戰經驗的蘇聯海軍更是堅定的鉅艦大炮主義制勝論的支持者,因此中華帝國批准本國造船廠爲蘇聯建造主力艦時,他們瘋狂的高呼:“我愛中國”

當然,蘇聯人也明白,中華帝國出品必屬精品,但是價格也是高的離譜。根據中蘇海軍合作協議規定。中華帝國將爲蘇聯海軍建造兩艘蘇聯級終極戰列艦和兩艘二等戰列艦,造價分別預算爲終極戰列艦單艦8億龍幣,二等戰列艦造價預算爲單艦爲1.2億龍幣,蘇聯需先向中華帝國支付30的首付款。餘下款項分五次每隔半年還清。蘇聯應強化專利權管制,涉及中華帝國技術產權的項目都需要向中華帝國支付相關費用,禁止蘇聯各部門非法山寨中華帝國的產品等條件。

如此高昂的造艦費用,着實讓斯大林好一陣的蛋疼。但是爲了獲得中華帝國的造艦技術,爲了實現蘇聯海軍強盛的夢想,斯大林不得不號召蘇聯人民繼續發揚不怕餓的精神,勒緊褲腰帶籌集造艦所需經費。

而作爲回報,中華帝國將爲蘇聯海軍打造最強的主力艦,至少保證蘇聯海軍的戰列艦可以在歐洲稱霸。儘管斯大林對於中華帝國那麼“好心”的幫助蘇聯建設海軍一事心中半信半疑,但是聯想到中華帝國的確有這個技術和工業製造能力。他還是選擇了相信。

1935年10月12日,在中華帝國上海船舶重工的5號船塢的蘇聯級終極戰列艦首艦蘇聯號開工建造。同時,在青島的皇家船舶重工二分廠的2號船塢當中,蘇聯級戰列艦的二號艦蘇維埃烏克蘭號也隨後開工。

蘇聯級戰列艦同級建造四艘,兩艘在中華帝國建造,另外兩艘在蘇聯本土建造,工期較在中華帝國開工的兩艘滯後6個月,主要是蘇聯的技術人員需要在中華帝國學習造艦技術,以及超過60的造艦設備都得從中華帝國進口,運回蘇聯並且安裝調試都需要時間。

另外。蘇聯海軍要求的八艘40000噸級的二等戰列艦也在中華帝國開工兩艘,以中華帝國唐級戰列艦爲參照藍本進行設計改進,餘下六艘則有蘇聯自行建造。而蘇聯要求重巡洋艦參考中華帝國的颱風級重巡洋艦進行設計,但遭到中華帝方的拒絕,最終蘇聯只好自己參考德國的重巡洋艦進行設計建造。

中華帝國爲蘇聯海軍設計和建造的蘇聯級戰列艦以明級戰列艦作爲參考標準。由於蘇聯海軍對於戰列艦的裝甲非常的重視,波羅的海的海況不要求長的續航力、適航性和速度。因此蘇聯級戰列艦犧牲了這些條件後,換取了蘇聯級強大的火力和裝甲防護能力。

由於中華帝國海軍針對歐洲的德國、英國、意大利和法國紛紛建造終極戰列艦一事爭執不下,BB黨們要求建造中華帝國的終極戰列艦來彰顯帝國強悍的海軍力量不容挑戰,但CV黨們持反對意見,稱建造終極戰列艦是浪費錢,不如多建造幾艘大型航空母艦來得實在。雙方爭執不下,拿到國會上也是同樣如此。帝國國會一部分議員們支持建造,但反對的呼聲也非常高,數論表決都未能獲得三分之二的表決票數。

中華帝國內部爭執不下,於是帝國海軍大臣林建章等人便把目光放在了爲蘇聯人建造的終極戰列艦上面,計劃以此作爲一次實驗,通過給蘇聯人建造終極戰列艦來總結經驗,再結合歐洲各國的終極戰列艦的情報,最終爲帝國自己的終極戰列艦的設計和建造提供經驗。

因此,在林建章等帝國海軍高層的默許下,帝國艦政總署的設計師們和工程師們放開手腳,在蘇聯人的終極戰列艦上進行試驗。

最終,中華帝國艦政總署拿出來的蘇聯級戰列艦的設計參數,並且得到了蘇聯海軍部的同意。蘇聯級戰列艦的最終設計排水量爲96150噸。速度定在25節。採用四座三聯裝508毫米主炮系統。

跟德國海軍興登堡級戰列艦相比,蘇聯級戰列艦採取更強悍的全面重裝甲防護,其主裝甲帶防護是高達560毫米的中華特種鋼,足以抵擋12公里外發射的20英寸(508毫米)穿甲彈,保證蘇聯級戰列艦不可能被興登堡級這類的終極戰列艦的炮彈擊沉,使得蘇聯級戰列艦立於不敗之地。

然而,高達34000噸的裝甲防護佔了全艦三分之一的排水量,導致蘇聯級戰列艦沒有更多的排水量分配給鍋爐艙和輪機艙,因此只安裝了12個燃油鍋爐和4個蒸汽輪機機組,最大輸出功率只能讓蘇聯級戰列艦達到25節航速。無法再提高了。波羅的海的海況不要求大西洋艦艏,就在家門口作戰,不需要遠洋性能。因此,蘇聯級戰列艦設計的非常緊湊。多餘的空間都被取消了,用來安裝更多的裝甲。不過,蘇聯海軍當前的戰略目的是波羅的海的制海權,因此對於航速、適航性和續航力的要求都不高。

主炮系統是蘇聯級戰列艦的核心之一,中華帝國海軍也爲了測試20英寸主炮上艦後的性能,因此給蘇聯級戰列艦設計了四座三聯裝45倍徑的20英寸主炮系統。配合中華帝國先進的艦載火控指揮儀和火控雷達系統,綜合火力可謂十分的兇猛。炮擊精確度大大超過德國的興登堡級戰列艦的主炮,射程也達到32公里。

蘇聯海軍得到蘇聯級戰列艦的這些性能參數後,大爲高興,一致認爲有了蘇聯級戰列艦就足以稱霸波羅的海了。不再擔心德國海軍的威脅。而且,蘇聯海軍向中華帝國派遣大量的海軍技術人員,在造船廠跟蹤學習。這些人員將把中華帝國的先進造艦技術帶回蘇聯,蘇聯海軍每念及此,被中華帝國痛宰的傷痛也就都忘記了。

六個月後,蘇聯本土也開始了建造蘇聯級戰列艦餘下二艦的準備工作。然而,從一開始,本土的“蘇聯”級的工程進度就顯得相當緩慢,原因則是多方面的。雖然蘇聯造船工業有了很大發展,但一下子從建國後的萬噸級的“紅色高加索”巡洋艦直接跳到90000噸級的超級戰列艦。跨度實在太大。船廠根本沒有沒有建造如此旁然大物的經驗。其次,本土“蘇聯”級在建造中不斷遇到原材料短缺的困擾,因爲從中華帝國進口材料實在太貴,蛋疼的蘇聯財政部長要求本土儘可能的提供。按計劃,要求列寧各勒的日丹諾夫伊諾拉工廠和馬裡波夫鋼鐵廠提供30000噸裝甲鋼。但實際上只有1800噸交貨,其他鋼材的強度和韌性都不過關。從德國又進口一些廉價的克虜伯鋼材。但是經過試驗才發現,跟中華帝國的特種鋼不再一個檔次,差太多。但有總比沒有強,財政吃緊的蘇聯政府只好用克虜伯鋼材來濫竽充數了,但德國也在大規模造艦,鋼材也限制出口,蘇聯最多隻能夠得到計劃規定一半的鋼材。無論是伊諾拉工廠和馬裡波夫廠對生產厚度超過230毫米的裝甲板都很不在行。而實力最強的基洛夫廠卻忙於Т34坦克項目,無暇他顧。不得已,設計人員只得將所有厚度超過200毫米的高強度滲碳鋼改爲簡單的表面硬化鋼。結果直到在中華帝國的兩艘超級戰列艦建成後,伊諾拉和馬裡波夫廠再也無法保證優質大厚度裝甲鋼的連續供應。

本土蘇聯級戰列艦在動力系統上也碰上了難以克服的困難,安裝預定計劃,蘇聯應該於1938年仿製出8臺中華帝國製造的大功率蒸汽輪機。而實際上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哈爾科夫廠也沒有造出1臺蒸汽輪機除了來。鍋爐本來想在1937年9月進行首輪岸上試驗,結果到1939年初全部測試才完成。由於本國企業負擔太重,高技術設備無法仿製。蘇聯的大清洗令相當一大批技術人員流失,年輕的設計師甚至有小學沒畢業的人,他們除了會向斯大林效忠外,基本上就是門外漢。尼古拉耶夫的炮塔製造場到最後也沒能組裝出1座三聯裝炮塔。甚至連一個20英寸的樣品炮管都沒有測試通過。基本上發生幾炮就報廢,甚至出現炮彈滑行至炮管中間被卡住的烏龍事件。

因此,蘇聯不得不向中華帝國訂購包括主炮、蒸汽輪機、螺旋槳在內的大量重要部件。

在402廠建造的“蘇維埃白俄羅斯”號發生了嚴重的質量事故,技術人員在其艦體上發現了70000多個不合格的鉚釘和螺栓。由於既沒原材料又沒時間進行返工,“蘇維埃白俄羅斯”號的工程就此停止,浪費了4648噸的鋼材,心疼的斯大林將402廠所有人罰了3天不許吃飯。

當然,這一切都是因爲斯大林的個人崇拜主義和大清洗運動影響的結果。蘇聯在1935年後由於經濟實力的增強,蘇聯人在斯大林的號召下走上了快速強國強軍的大躍進道路,使得最終蘇聯人嚐到了苦果。

原本蘇聯人以爲自建會省錢。但是最終大躍進的結果是在蘇聯本土建造的兩艘蘇聯級戰列艦總耗資高達18億龍幣,遠超在中華帝國直接訂造的價格。不但耽誤了服役時間,而且不得不額外再花錢從中華帝國進口設備重新組裝起來,可謂得不償失。

“陛下。中央情報局和空軍已經分別從地面上和空中得到了證實,德國海軍確實在建造10萬噸級的興登堡級終極戰列艦,英國海軍在建大不列顛級終極戰列艦,法國海軍的法蘭西級戰列艦和意大利海軍的意大利王國級戰列艦都在施工當中,同時美國海軍似乎也在醞釀建造終極戰列艦。另外,帝國給蘇聯建造的蘇聯級終極戰列艦正是因爲蘇聯受到歐洲主要列強海軍造艦計劃刺激的結果,這點足以證明情報的準確性。”

看完帝方和情報部門提交的主要終極戰列艦的數據,王辰浩頓時喜上眉梢。王辰浩想到各國既然紛紛大規模的建造終極戰列艦,這正是他所期盼的事情。因爲這樣將足可以大量的消耗各國的國力,當初王辰浩下旨解封27艘超級戰艦的目的正是刺激各國發展戰列艦。進而達到誤導各國海軍發展方向的戰略目的,這一直都是王辰浩考慮好的全球佈局。

“這很好嗎?要的就是這個結果”

“可是”王士珍卻是苦笑道:“帝國海軍上下並不能理解陛下您在海軍上面的戰略部署的奧義,我們又不能通報整個帝國海軍十幾萬官兵們,那樣肯定會被歐美列強海軍所察覺。”

王辰浩點點頭,他心中對此很清楚。此時帝國內部對於戰列艦主導的鉅艦大炮主義制勝論和航空母艦主導的制勝論的思想產生很大的分歧。BB黨們要求建造終極戰列艦,而CV黨們則反對,要求建造航空母艦,這令海軍部的造艦計劃很是爲難。

“國會討論了大半年了,拿出結果了沒有?”王辰浩轉向唐紹儀,他想要知道國會議員們的態度。

唐紹儀回答道:“啓稟陛下。參衆兩院經過大半年的討論之後,剛剛有了結果,參衆兩院一致通過了撥款建造終極戰列艦的決議。”

王辰浩楞了一下,以爲那羣政客們還會繼續噴口水。忙問道:“前兩天不是投票還沒有達到三分之二嗎?怎麼幾天功夫就逆轉了?”

唐紹儀苦笑了一下,道:“一個人的講話改變了參衆兩院的議員們的態度”

王辰浩頓時來了精神。問道:“怎麼回事?是誰那麼大的本事?”

唐紹儀於是解釋道:“啓稟陛下,是九皇子應海軍部要求到國會做辯論演講。他說各國都在建造本國的終極戰列艦,這已經不是單純的軍事問題了,而是關乎國家榮譽的問題。如果帝國不造終極戰列艦,那麼帝國海軍的顏面何存?建造終極戰列艦不僅僅是爲了海軍,而是爲了帝國的榮譽和顏面,在當今各國都準備挑戰帝國霸權地位的時候,此時帝國如果示弱,後果可想而知。”

九皇子王國明今年才24歲,是正宮皇后李幼儀所出第三子,自幼聰明伶俐,形式作風頗有王辰浩的影子。因此深得王辰浩的寵愛。到了十八歲時。王國明就已經修完了大學課程,並用業餘時間修完了海軍作訓基礎課程。按照皇室慣例,年滿十八歲必須服兵役,到軍隊進行鍛鍊。但他沒有在皇家禁衛軍服役,而是隱瞞了身份直接參加了帝國海軍的普通徵兵,並在太平洋艦隊服役,成爲一個普通水兵。

六年來,王國明靠着自己的本事從一個普通水兵做到艦隊作戰室少校參謀,能力得到海軍的認可。

王辰浩聽到是九皇子國明讓國會那羣政客們改變了態度,心中自是非常高興。但想到因爲他的緣故導致國會通過了建造終極戰列艦的議案。不免苦笑道:“這怎麼是示弱呢?這孩子分明在故意那面子說事來誤導別人”

唐紹儀笑道:“卻是如此但當時九皇子的這番話卻是令兩院議員們忘記了一切,爲了維護帝國的榮譽,他們可以放棄一切爭執。”

王辰浩嘆口氣,道:“就是一個面子問題這或許是國人永遠都過不了的一個坎”

接着。王辰浩問道:“撥了多少銀子?”

唐紹儀乾咳了一聲,頓了頓才道:“那個——13億”

王辰浩皺眉道:“花那麼多錢幹什麼?造一艘就得了唄,還要造兩艘不成?”

唐紹儀用袖子擦了擦額頭的冷汗,弱弱的道:“那個——只造一艘”

“什麼?”王辰浩聞言頓時站了起來,滿臉的驚詫,問道:“不要告訴朕你們要造太空飛船”

唐紹儀這時看向旁邊的王士珍,把球踢給他道:“這個還得王大人來解釋”

王士珍頓了頓,於是道:“據臣所知,海軍艦政總署準備的終極戰列艦的設計指標是標準排水量13萬噸,搭載20英寸50倍徑主炮12門。三聯裝四座,500毫米裝甲和32節航速。”

王辰浩這些年來沒事就研究戰艦,對戰艦的火力、速度和裝甲等性能指標有所瞭解。聽到王士珍的解釋後,頓時皺眉道:“是很強悍,對得起終極戰列艦的名號,但這怎麼可能用13億龍幣之多?而且也很難實現這個指標強化了火力和裝甲,500毫米的裝甲防護至少要佔40000噸的排水量,那裡還有多餘的空間和排水量來安裝動力系統了?速度就不可能達到32節。”

王士珍淡淡一笑,連忙道:“陛下所言甚是不過那是以前,如今帝國有了新技術。在保證火力輸出和裝甲防護的基礎上,也不用犧牲速度了”

王辰浩沒好氣的瞪了王士珍一眼,道:“少賣關子,趕緊說”

“是”王士珍連忙道:“陛下莫不是忘了帝國剛剛完成的核反應堆工程?”

1934年2月4日,中華帝國的核子專家們在覺華島上完成了重水反應堆和輕水反應堆的試驗。實現了最後一道障礙,核裂變鏈式反應得到控制。兩座核子反應堆平穩運行了1年之久,經受住了各種測試。隨後,以居里夫人爲首的400多位核子工程專家們正式宣佈民用核能得以實現,兩座核反應堆都可以應用於核電站項目。

當時,王辰浩大爲高興,於是立即下旨在南方大亞灣遠離市區的島嶼上修建第一座核電站,以便解決中華帝國南方電力極度短缺、嚴重影響工業發展的難題。

首個大亞灣核電站項目撥款4億龍幣,計劃用五年時間建成總裝機容量600萬千瓦的核電站,利用特斯拉發明的超高壓無損電力傳輸系統,徹底解決南方六省的電力需求,減輕石油和煤炭的巨大消耗和運輸成本,爲企業和工廠進一步降低負擔,減輕國際經濟危機給帝國造成的影響,保證帝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狀態。

由於帝國政府不希望國外知道中華帝國發展成功了核反應堆技術,因此消息是嚴密封鎖的。沒有大規模慶祝活動,也讓王辰浩漸漸的淡忘了。

此時王辰浩想起來,突然問道:“莫不是要在戰列艦上安裝核反應堆?”

王士珍先是一愣,旋即驚喜道:“陛下英明,海軍部卻是這樣計劃的。”

王辰浩鬆口氣,道:“難怪成本會那麼高?只是,核反應堆技術纔剛剛起步,把它搬到軍艦上能行嗎?”

王士珍連忙道:“這點陛下勿須擔心海軍部已經全面考慮到了方方面面的因素。整體而言,安裝了核反應堆後,十年不需要補充燃料,節省下來的燃料費用足以彌補建造一座反應堆的費用了。而軍事價值在於,核反應堆體積小,算上安全殼在內的全重不過1000噸而已,放在超級戰列艦裡面可以節省三萬噸的排水量,這三萬噸排水量用來增加裝甲防護和火力輸出,以及增加彈藥給養都是相當充裕的。同時,核反應堆的即時功率高達300000萬馬力,即使是十幾萬噸的鉅艦也可以達到32節以上的超高速度,而且功率穩定,可以高速巡航任何一個大洋。”

王辰浩點點頭,道:“核動力戰艦自然是有這個優勢的,這是毋庸置疑的”

王士珍問道:“陛下您這是同意了?”

王辰浩笑道:“雖然不太贊成繼續耗費巨資建造終極戰列艦,但是你們能夠想到用核反應堆來代替傳統的鍋爐系統,這個是值得褒獎的。另外,這也是朕一手造成的,如果不是朕大力鼓勵海軍發展神盾防空巡洋艦力量,也不會造成海軍對鉅艦大炮製勝論的癡迷。”

王辰浩很清楚,中華帝國海軍乃至世界各國海軍都對鉅艦大炮製勝論狂熱,最大的原因是中華帝國海軍在王辰浩的大力支持下發展了被譽爲中華神盾的颱風級防空重巡洋艦,強大的神盾防空巡洋艦讓任何一架想要接近主力艦的飛機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因此樹立了海軍對戰列艦的絕對信心。

王辰浩的無心之舉,使得鉅艦大炮製勝論得以繼續延續下去。除非一場決定性的戰爭爆發,航空母艦徹底打敗戰列艦,才能夠讓所有沉迷中的人們清醒,否則世界海軍將永遠在鉅艦大炮主義制勝論這條道上走到底。

王辰浩轉念又一想,由於有了強悍的神盾防空巡洋艦,貌似今後相當長的時間裡,戰列艦還是不會退出歷史舞臺的,還有她的光輝和餘熱,至少掩護海軍陸戰隊登陸作戰當中,少不了戰列艦這個角色呢

既然戰列艦還有相當大的用途,王辰浩也就沒有理由阻止了。畢竟,正如他的十九皇子所言,建造終極戰列艦的政治意義其實要大於軍事意義,這是中華帝國海軍強悍無比,其他國家海軍無法望其項背的標誌,是值得建造的。

唐紹儀這時才道:“陛下,臣以爲帝國的這款終極戰列艦應該公開數據,這樣才能進一步威懾各列強海軍。帝國只建造一艘終極戰列艦,但卻可以刺激各國繼續在這條過時的道上走下去。而其他國家是沒有像帝國的中華神盾防空巡洋艦這樣的強大艦隊防空火力的,所以他們的戰列艦隊是擋不祝軍航空兵的襲擊的,因此他們的戰列艦造的越多,耗費國力就越大,損失也就越慘重。”

王辰浩點點頭,贊同唐紹儀的觀點。接着又問道:“對了,帝國的這艘終極戰列艦打算起什麼名字?”

王士珍和唐紹儀對視一眼,前者道:“啓稟陛下,我們一致認爲定級爲中華帝國級,首艦也是唯一一艘以陛下您的封號光華大帝來命名。”

“中華帝國級光華大帝號核動力戰列艦”王辰浩唸叨了一遍,頓時笑道:“的確可以稱得上是終極戰列艦了那就這樣定下來吧”

第716章 衛士導彈防禦計劃第725章 核大戰(3)第322章 瘋狂搶劫之開普敦之役第586章 列寧格勒火拼第27章 邊打邊談第119章 遠東金融風暴(3)第36章 芙蓉帳暖度春~宵第10章 前浪後浪第278章 中俄宣戰第238章 風雨京畿(四)第51章 慈禧看相第468章 紐約之戰第一天第703章 華約VS北約第37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105章 船舶重工第80章 練兵不忘辦洋務(2)第515516章 中華帝國海軍的準備和電子工業崛起第96章 驚聲尖叫第209章 九日戰爭(中)第728章 核大戰(6)第619章 黑雲壓域——聖胡安遭襲第426章 整風行動 內修政治第669章 決戰大西洋之現代戰爭序曲第137章 遇刺第25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44章 兩處心思(一)第377章 蘇伊士運河衝突第437章 世界大戰這樣結束了第72章 促襟見肘的經費第384章 對美日戰略之迷惑第529章 文化侵襲 東方的奧斯卡金像獎和好萊塢第713章 外高加索戰爭(二)第369章 蘭芳東南亞的釘子戶第389章 扶桑的悲哀第481章 西班牙大流感(二)第202章 中華人民志願軍(中)第298章 騰達空戰第705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263章 帝國伊始第89章 委以重任第258章 操勞過度第406章 博多登陸第70章 我的新軍我的兵(6)第676章 颱風行動之阿爾戈大空降第705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716章 衛士導彈防禦計劃第321章 瘋狂搶劫之英國的悲催月(下)第342章 航空霸權是這樣建立的第680章 颱風行動之撕裂的大西洋壁壘第230章 西班牙求和(上)第367368章 橡膠戰爭第43章 雙胞姊妹第417章 斬首行動(中)第24章 聯合艦隊覆滅(二)第492章 中土安保同盟第127章 衝突(上)第470章 最大贏家第355章 升溫的火藥桶第112章 一艘船十個墓(2)第22章 偷襲仁川港第111章 一艘船十個墓(1)第40章 練兵條陳第212章 交涉第672章 決戰大西洋之怒海爭鋒(2)第283章 蔚山要塞攻防戰第81章 沉船寶藏的啓示第347章 貓妖出世和H1N1降臨第654章 決戰大西洋之海空較量第641章 鋼鐵的碰撞(上)第647章 決戰大西洋之冰雹來襲第42章 拜門子第231章 西班牙求和(下)第384章 對美日戰略之迷惑第170章 對朝廷說不第41章 海軍衙門也管鐵路第383章 中華帝國的“免檢”待遇第212章 交涉第140章 再添威脅第6章 遭遇圍觀第641章 鋼鐵的碰撞(上)第104章 步步蠶食第369章 蘭芳東南亞的釘子戶第215章 海陸軍大臣第623章 特克斯科斯海戰第686章 冰是睡着的水第152章 遼陽會戰第497章 控制歐洲經濟第155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100章 借自己的錢也賺利息第453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二)第371章 囤積居奇第615章 中華帝國國民們的反應第174章 黃海大戰第551章 偷天換日 空襲維莫爾克第313章 收復香港第133章 僱傭艦隊(下)第163章 滿載而歸(7300)第290章 斬獲頗豐第601章 北冰洋黑洞(2)第389章 扶桑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