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507章 空中堡壘

【兩更並作一章萬字大更】

帕克上空的激烈空戰之後,換裝了強勁發動機的地獄火戰鬥機再次發揮出強悍的戰鬥力,駕駛它們的中華帝國空軍飛行員們完勝駕駛亨克爾戰鬥機的南非共和國空軍,聯合國軍士氣如虹,地面裝甲部隊頓時以排山倒海之猛烈攻勢,一舉突破帕克守軍的防禦陣地,將南非共和軍第一軍擊潰。

經過帕克空戰,中華帝國的地獄火戰鬥機保住了神壇上不敗的神話,但也從此不再神秘,歐美各國在戰後的技術飛速發展,以德國的亨克爾戰鬥機爲代表的新銳機型已經對其構成直接挑戰。

在此後的數天戰鬥當中,南非共和國空軍組織了數次反擊,但都未能奪回制空權。魯克爾上校將其歸咎爲南非共和國空軍飛行員的戰鬥素質太差,根本無法跟中華帝國乃至聯合國軍空軍的那些平均飛行時間數千小時的“老油條”們對抗。

在2月7日的空戰當中,魯克爾挑選了二十幾名南非空軍當中較爲優秀的飛行員組成一個突擊編隊,向正在攻擊伍斯特的聯合國空軍轟炸機編隊發起攻擊。中華帝國空軍第三十三航空聯隊第六中隊的兩個小隊負責護航任務,同魯克爾率領的突擊編隊爆發激戰。

戰鬥中,魯克爾憑藉其高超的空戰技術,在隊員的配合下,成功的擊落了一架地獄火戰鬥機,成爲中華帝國航空史上第一架被敵軍擊落的地獄火戰鬥機,令全世界航空界人士譁然。

法國在被中華帝國控制了經濟之後。面對德國經濟的快速恢復,法國感覺到了威脅,因此對中華帝國的依賴程度極高。而法國允許中華帝國在法國領土上建立軍事基地。這一切使得中華帝國跟法國之間的關係密切了起來。正因爲如此,法國軍方也能夠共享一些中華帝國方面的軍事情報。當然,法國最關心的只有德國的軍事力量發展情況,而中華帝國爲了拉攏法國,自然就把德國的亨克爾戰鬥機項目的情報共享給了法國。

法國空軍得知南非共和國空軍裝備的戰鬥機竟然是德國研發生產的消息後,大爲緊張,立即向中華帝國空軍聯繫,希望進口中華帝國的地獄火戰鬥機作爲抗衡德國空軍的威脅。

中華帝國此時已經不打算繼續保密地獄火戰鬥機了,對大中華共榮圈內的聯邦成員國。以及跟中華帝國關係緊密的國家,都得到中華帝國放寬地獄火戰鬥機出口限制的通報。中華帝國準備在地獄火戰鬥機退出歷史舞臺前,向國際出口改型戰鬥力來獲利。同樣,雷電戰鬥機雖然在南非戰場上被亨克爾戰鬥機打敗,但其國際市場依然非常龐大,降價後的雷電戰鬥機更符合土耳其、奧地利、蘇聯、智利、挪威等空軍力量弱小的國家大規模裝備。保持區域空中優勢還是不錯的選擇。

法國空軍自然看不上雷電戰鬥機了,他們需要的是更強大的地獄火戰鬥機。中華帝國也急於出口地獄火戰鬥機A型和B型。換取資金用來研發和生產更強大的殲十戰鬥機,繼續保持空中霸權。因此,當法國空軍提出向中華帝國採購400架地獄火戰鬥機的計劃時。中華帝國很快就同意了。

但雙方還未達成協議時,法國就聽說南非空軍擊落了一架地獄火戰鬥機,法國空軍在採購中華帝國的地獄火戰鬥機時頓時有所顧忌。爲此,法國議會當即向中華帝國方面詢問,表示對此事的擔憂。

中華帝國空軍委員會立即公開發表聲明。澄清地獄火戰鬥機是當之無愧的空戰之王,南非上空的制空權依舊掌握在地獄火戰鬥機之下,南非空軍僅僅是走了狗屎運擊落了一架地獄火戰鬥機,但聯合國空軍卻擊落了78架亨克爾戰鬥機了,證明地獄火的霸權地位不受影響。

得到中華帝國的正面迴應,法國空軍才放心一些,很快跟中華帝國皇家航空公司簽署了400架地獄火(B型)戰鬥機的合同。德國軍方立即向中華帝國抗議,指責中華帝國幫助法國提升空軍力量將改變德法空中力量對比。對此,中華帝國則要求德國停止支持南非共和國,終止向南非共和國出口亨克爾戰鬥機和梅塞斯密特轟炸機,以及一號坦克等先進武器。德國自然不會輕易放棄南非共和國,因此對中華帝國的抗議也就不了了之。

中華帝國法國的地獄火戰鬥機是升級的地獄火B型,因爲中華帝國軍方堅信法國和德國早晚得爆發戰爭,維持德法軍事力量平衡是阻止大戰再次爆發的關鍵,所以對法國的軍事支持提高了不少。

不過,其他國家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中華帝國向英國、意大利、西班牙、瑞典、比利時、墨西哥等國出口的地獄火戰鬥機都是A型,尤其是土耳其、阿富汗、智利等國只能從中華帝國購買二手的地獄火戰鬥機,也就是中華帝國空軍淘汰下來的。

除了出口戰鬥機,H2N1型轟炸機也都放行了,因爲英國、美國和德國都有了研製和生產大型轟炸機的能力,H2N1型轟炸機的優勢也大幅度減弱,趁着還有市場趕緊出口創匯。

聯合國軍在南非戰場上的優秀表現,令各國陸軍對中華帝國的裝甲三劍客十分喜愛。此時,中華帝國的裝甲三劍客除了W16輪式步戰車還有很大優勢之外,M16戰車和Z16反坦克戰車已經被很多國家仿製成功,優勢已經不是很明顯了。不過,各國的山寨成本很高,中華帝國方面決定降低價格,讓裝甲三劍客迴歸平民價格時代,以此來搶奪國際市場。

法國也是中華帝國的裝甲三劍客第一個採購的國家,法國向中華帝國採購了200輛M16戰車、300輛W16輪式步戰車和100輛Z16反坦克戰車裝備給法國陸軍。以此來平衡德國陸軍最新裝備的一號坦克ABC三型的威脅。

中華帝國將如此多的先進武器裝備出口,自然是有所依仗了。中華帝國空軍的現役地獄火戰鬥機和雷電戰鬥機陸續退役,空軍委員會有鑑於德國空軍的挑戰。向國會提交了一份空軍裝備更新換代的計劃。殲十戰鬥機定型後小規模量產,考慮到成本問題,只生產200架,因爲殲十爲黑色塗裝,於是命名綽號爲“黑鷹”,作爲中華帝國空軍未來五到八年的制空權戰鬥機使用,後續殲十戰鬥機的研發和升級計劃則編入新成立的殲十一戰鬥機的項目計劃當中。而海軍航空兵的艦載戰鬥機依然是可摺疊的地獄火戰鬥機,只對發動機進行升級,不再另外配備殲十艦載型。當然。這也是考慮到海軍擁有十個航母戰鬥羣,最老的黃山號航空母艦都要配120架,峨眉山級航空母艦則要135架,而武當山級航空母艦則要配備200架,全部加起來達1600架,如果全部配備殲十戰鬥機。則至少需要10億龍幣,儘管中華帝國有的是錢。但是這筆鉅款還是令國會議員們很是蛋疼,因此考慮到中華帝國短時間內不會受到威脅,國會直接砍掉了海軍配備殲十戰鬥機的要求。要求等到殲十造價大幅度下降後再考慮給海軍配備艦載型。

空軍委員會在給國會的安全報告中稱:中華帝國需要保持全球戰略到達的軍事能力,而H2N1型和H2N2型轟炸機已經不足以勝任此任務,過去八年間開發的轟三(H3N1、H3N2)、轟四(H4N1)、轟五(H5N1)和轟六(H6N1、H6N2)四型六款中、遠程轟炸機當中,轟五中程轟炸機和轟六遠程轟炸機可以勝任,戰略運輸機Y8(改自H6N2)適合長距離投送中華帝國空降兵和運輸重武器物資需用。要求國會批准量產200架轟五中程轟炸機和300架轟六遠程轟炸機,維護中華帝國空軍的全球戰略威懾和打擊能力,以及500架運八遠程運輸機,保證中華帝國的全球戰略兵力投送能力。

由於中華帝國軍方對轟炸機部隊和運輸機部隊寄予厚望,世界大戰和中美戰爭表明,遠程轟炸機和運輸機的巨大作用對於戰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點連國會大廈內的政客們都心知肚明,因此儘管他們極力主張削減軍費,但是在轟炸機和運輸機的問題上沒有給空軍委員會刁難,而是一次性通過審議並批准,這是空軍乃至軍方歷次申請軍費開支提案中通過最快的一次。

因爲這件事,空軍大臣劉翔一度笑罵道:“這羣厚黑的政客們也有他們可愛的時候!”

獲得批准的轟五中程轟炸機和轟六遠程轟炸機分別由西安航空工業集團和淞滬飛機重工研製和開發,耗時八年完成,作爲中華帝國的在條約時代研發的最先進的中、遠程戰略轟炸機。

轟五是中程轟炸機,由西安工業集團在連續競標殲六、殲七戰鬥機失敗後,立即轉型開始研發的轟炸機。轟三的兩款型號因爲五國公約大裁軍的影響,加上當時的H2N1轟炸機還沒有過時,因此未能得到軍方訂單生產。不過,西安工業並未就此放棄,在轟三系列的基礎上行,最終在轟五轟炸機上面獲得了帝國空軍的認可。

H5N1轟炸機可以說是世界航空史上轟炸機的一次革命,是全球第一款單翼轟炸機,取代了過去的雙翼轟炸機結構,而且得益於中華帝國的材料工業技術的進步和風洞試驗帶來的氣動式佈局設計的革新,使得單翼也可以承受重量巨大的轟炸機。

H5N1轟炸機最初其實是用作民用運輸機而生產研發的,因爲當時西安工業連續失去多個戰機競標項目,科研資金緊張,因此開發民用航空運輸機來暫且度日。雖然它在第二次試飛時失速斷了機翼,但在整體飛行性能良好。機翼長達23米,作爲單翼大型運輸機使用,備受中華帝國民間商人們的喜愛。上海航空公司下了十架該型運輸機的訂單,用以滿足國民們的好奇心。在最初原型機由於只安裝了出力578匹馬力的福特汽缸水冷發動機。由於發動機功率不足導致航速偏低,最後改用合適的阿德爾TB600發動機裝置在5號原型機上。令發動機出力增加至999匹馬力,使得該機的速度、有效載荷和航程都成倍增加,由此奠定了其發展爲軍用轟炸機的基礎。

中華帝國空軍對於轟炸機極爲重視,廣州航空和北苑航空一直致力於研發,不過他們的依然是雙翼結構,雖然能夠大幅度提高載荷,但是雙翼結構遭到海軍航空兵的抵制,因爲雙翼結構無法摺疊起來上航空母艦,就算海上運輸也困難。在這種情況下的影響下。空軍總署對於西安工業的單翼大型飛機的項目非常感興趣,於是便向其下達了研發單翼轟炸機的要求,並給予一定的經費支持。

就這樣,西安工業猶如重獲新生一般,立即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加緊了開發單翼轟炸機的項目。

轟3轟炸機系列在這種情況下誕生。但是由於中華帝國的航空工業公司已經發展到了三百多家,都是經歷世界大戰的高速膨脹。以及戰後重組兼併後存活下來的,其中超過三十家航空製造公司加入了競爭行列,使得單翼轟炸機項目的競爭變得異常的激烈。結果轟3幾經修改升級。還是未能達到軍方的要求,而其他同行更是卯足了盡頭要搶蛋糕吃。

最終,西安工業董事會決定不惜代價的開發,投入大量資金研發,打算破釜沉舟了。經過不懈的努力。他們終於獲得了空軍委員會的認可,幾經升級的轟3轟炸機最終被授予了轟五型號。

H5N1轟炸機最終定型是在光華二十五年底,該機長度16.4米,翼展25米,高度4米,翼展面積98.6平方米,經過風洞133次測試後定型,整體上像一隻展翅的海鷗。

該機空重8690千克,負載重量1203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達到14500千克,遠超中華帝國空軍現役的H2N1轟炸機的載荷能力,名副其實的轟炸機。

能夠達到如此大的起飛重量和有效載荷,關鍵在於發動機的功率,2具福特IBM900十二缸液冷活塞式發動機,提供2×986千瓦的功率,使得H5N1轟炸機的最大速度達到440公里/小時,20分鐘內可以爬升到5185米的高度,實用升限突破8500米,最大航程2500公里(滿載燃油)。

作爲第一款大型單翼轟炸機,H5N1轟炸機的翼負荷達到137千克/平方米,普通的材料根本無法承擔,只有中華帝國最新研發出來的高強度的鎂鋁鉻合金材料才能在不增加重量的情況下提供這種高強度載荷,這也是中華帝國能夠最先造出來單翼轟炸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美大戰期間,中華帝國的轟炸機沒有自衛武器系統,碰到美軍戰鬥機時只能捱打。儘管後期臨時加裝了一些武器系統,但效果不明顯。

因此,按照中華帝國空軍委員會的要求,H5N1轟炸機搭載了強大的武器系統。1挺12.7毫米毫米M2重機槍位於機頂中後部,4挺M2重機槍分別位於機槍左右,臨近機翼位置。機頭安裝有1門20毫米加農炮(機首前機腹位置),提供強悍的攻擊力。

作爲轟炸機,自然最重要的是航空炸彈的有效載荷了。H5N1轟炸機繼續使用自由落體式航空炸彈,內置彈艙,可載2000千克炸彈,機翼可以外掛2500千克的大型航空炸彈,這種航空炸彈的破壞力驚人,一枚這種航空炸彈就足以給宋級戰列艦造成致命性重創。

H5N1轟炸機的研製成功,頓時填補了H2N1轟炸機在中華帝國空軍轟炸機部隊退役後帶來的空白,但當時中華帝國軍方對此保密,本來還要拖延到光華三十年再開始生產服役,但南非戰場上出現的德國BW300型轟炸機向中華帝國發起了挑戰,因此空軍委員會纔會提前讓H5N1轟炸機服役。

原本改型轟炸機將作爲中華帝國的遠程轟炸機,但一架轟炸機的利潤相當可觀。中華帝國的其他航空公司不甘心讓西安工業獨佔利潤,在H5N1轟炸機研製期間,他們多方打探消息。陸續開始研發更大更先進的轟炸機。

其中作爲佼佼者的淞滬重工是世界大戰後,中華帝國首個有南方三十五家飛機、機械、材料、化工等公司強強聯合後的強大工業集團公司,經濟和科研實力雄厚,他們從帝國軍方內部得到消息,知道大型轟炸機的訂單在未來戰爭中將非常可觀,於是淞滬重工不惜代價,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在沒有得到空軍委員會的同意的情況下,以發展超級民用運輸機爲幌子。開發軍用轟炸機。

財大氣粗的淞滬重工很容易從西安重工的員工中得到有價值的消息,甚至不惜重金從西安重工的轟炸機工程師團隊中挖人,H5N1轟炸機的三大首席設計師之一的唐克偉跳巢到了淞滬重工,在得到淞滬重工董事會的大力支持下,開發出了一款比轟五轟炸機還大一倍的遠程轟炸機,這就是轟六(H6N1)。

H6N1轟炸機的整個研製時間不足18個月。唐克偉對轟五轟炸機的一切數據指標都相當的清楚,因此爲了將轟五轟炸機的訂單奪過來。唐克偉在淞滬重工董事會的支持下,大幅度提升了轟五的尺寸、重量、發動機數量、武備和載彈量,務求一次性打敗對手。

在唐克偉的帶頭攻關下。淞滬重工很快製造出來的第一架原型機,該機長:23米,高6米,翼展32米,全重26噸。有效載荷9噸,依靠4臺1200馬力的阿德爾BTMX1100十二缸液冷渦輪發動機才能夠起飛,在滿載燃油的情況下,航程可達6000公里,巡航速度達到330公里小時,最大速度480公里小時,實用升限可達10667米,成爲全球第一款萬米高空巡航的遠程轟炸機。

光華二十六年八月三日,淞滬重工的這架原型“運輸機”從淞滬機場起飛,橫跨太平洋、美洲大陸和大西洋,直接降落在了中華帝國塞浦路斯基地的空軍機場跑道上。之所以降落在那裡,這是淞滬重工集團負責人使用的一個伎倆,直接用這種方式告知中華帝國空軍委員會,有這樣一款超級飛機存在。

果然,中華帝國航空委員會很快就得知了這件事情,一架因爲“故障”的“民用”飛機跨越了大半個地球降落在了塞浦路斯基地跑道上,不知道纔怪。

空軍委員會立即展開調查,這才知道是淞滬重工的一款最新研發的超大型運輸機。得知此事後,中華帝國空軍委員會相當的高興,立即派出專員前往淞滬重工考察接洽。很快,空軍委員會將轟六遠程轟炸機的開發授權交給了淞滬重工。

這樣,淞滬重工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開發轟六遠程轟炸機了。

不過,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的轟六未能搶走轟五的訂單,原因是轟六過於超遠程了,中華帝國空軍不光只需要超遠程的轟炸機,中近程的轟炸機也是必須的。畢竟如果攻擊中近程的目標,動用轟六遠程轟炸機是不經濟的,反而是轟五轟炸機經濟適用。因此,轟五轟炸機的訂單沒有被搶走,只不過空軍委員會額外增加了遠程轟炸機的訂單。

雖然沒有一下子打開西安工業,但是淞滬重工得到轟六轟炸機的訂單,付出數千萬龍幣的研發經費也值得了,而且今後遠程轟炸機的市場將完全由淞滬重工壟斷,利潤可觀那是不言而喻的。

轟六轟炸機獲得了授權研發之後,唐克偉立即在原來的“民用”機體上加以武裝化,很多要求需要修改,因爲要迎合空軍委員會的要求,軍事化、實用化、經濟化成爲新標準。

外觀上的不同在於重新採用了面積較大的方向舵和副翼,去掉了透明的機鼻上方形似玻璃暖房的機槍轉塔和機鼻下方的投彈瞄準窗口,透明的機鼻經過重新設計,由耐熱有機玻璃和鋁合金框架構成,使飛機全長減少28釐米。機槍轉塔被機鼻右側的一個簡單的12.7毫米球形全方向機槍座所取代。透明機鼻上下方的一塊平板玻璃充當投彈瞄準窗口,駕駛艙頂部增加了氣泡觀察窗。

按照空軍委員會的要求,使用軍方特供安全性最強勁的阿德爾XPR1120渦輪發動機。最大起飛功率達到1300馬力,在8220米高度時依然能夠提供最大功率900馬力的推力。除此之外內部的許多系統被改變,按照軍方的要求重新安排了乘員位置,氣動剎車改爲液壓式。最特別的是,原本的倒三角起落架改爲正三角起落架佈局,成爲世界上第一種使用正三角起落架佈局的飛機,當然也是因爲轟六的重量和體積太過龐大,重心前移的原因所致。

另外,機鼻投彈艙內安裝了中華帝國北洋科技最新研究成功的鷹眼投彈描準具(參考諾頓投彈瞄準具)。該投彈描準器是一種陀螺穩定的瞄準具。由北洋科技耗時四年開發成功,該投彈描準具能夠快速計算出飛機的前進速度和偏航率併爲投彈作出修正。由於還是機械式操作,在飛向目標的最後階段還得由人控制,還是有一定的誤差的。不過,比起以前的全肉眼觀察,憑感覺經驗來投彈。可謂是一個巨大的進步,投彈準確率提升80%以上。

轟六在第一次實彈試驗時。鷹眼投彈描準具被航空委員會描述成具有很高的精度以至於可以“把炸彈投入一個水缸裡”,所以精確轟炸也被稱之爲“水缸轟炸”。當然,這是有些誇張了。只在證明其投彈準確率大幅度提高。

鷹眼投彈描準器被帝國軍方視爲最高機密,規定只能在起飛前安裝在飛機上,並且必須要被帆布包覆,着陸後必須立即拆除,這些拆裝過程必須要在武裝衛兵的監督之下進行。轟炸機的機組人員必須宣誓以生命來守護瞄準器的機密,在飛機迫降被俘前先破壞鷹眼瞄準具。

轟六的標準成員爲22人,武備爲12挺12.7毫米的M2重機槍和一門20毫米機炮。可以給轟炸機提供全方位的保護,任何方向的敵機都要面對至少兩個火力點的交叉火力打擊。

同樣,轟六的體積龐大,有空間安裝雷達系統,上面的雷達系統比殲十戰鬥機的機載雷達強大的多,可以搜索方圓150公里內的飛機目標,能夠爲轟六提供十幾分鐘的提前預警時間。

轟六的設計方案最終上報給王辰浩,王辰浩得知這個大傢伙時,下意識的說出一句“這不是空中堡壘嗎?”

結果,空軍委員會便將轟六轟炸機命名爲空中堡壘,對此王辰浩只是苦笑了之。

有了轟五中程轟炸機和轟六遠程轟炸機後,中華帝國空軍委員會在選擇運輸機方面,陸續淘汰了十幾個方案,最終決定在轟六空中堡壘轟炸機的基礎上改裝成運輸機,授予編號爲Y8,可以運輸20噸重的物資,機腹的寬度還可以運輸各種戰車和軍用車輛,但最重要的是用來投送中華帝國的空降兵部隊,使得中華帝國空降兵真正成爲全球投送兵力。

國會最終批准了空軍委員會的提案,中華帝國空軍裝備由此進入第四次大換裝時期。

這次大換裝同前三次大換裝最大的不同之處是,空軍的飛機數量明顯減少了,以前的機海戰術已經被高技術、高性能的新式飛機取代,空中格鬥不再是羣毆戰術,而是拼的是裝備先進程度,飛機速度越來越快,對於飛行員的飛行時間要求越來越嚴格,像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個星期就培訓出一個飛行員的時代是不可能了,以中華帝國空軍的殲十戰鬥機所需要的飛行員爲例,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理論基礎和500小時以上的飛行時間纔可以服役。當然,這點對於處於航空霸權地位的中華帝國來說,飛行學校衆多,飛行員資源豐富,完全不是問題。

不過,對於南非戰場上的南非共和國空軍來說,他們有限的飛行員不足三百人,而且之前基本上都是業餘飛行協會的,他們的飛行經驗僅僅侷限於速度在120公里每小時的民用小飛機上面,讓他們駕駛一戰後期的戰鬥機都很吃力,何況駕駛德國造的速度高達500公里每小時的亨克爾戰鬥機。因爲不懂德文,飛行經驗不夠,沒有戰鬥經驗等因素。在跟聯合國空軍的戰鬥中,處於下風是必然的。

魯克爾上校在給德國軍部的報告中就是這樣描述的,他報告稱中華帝國的地獄火戰鬥機的整體性能跟德國的亨克爾戰鬥機不相伯仲,互有優勢。這些天南非共和國空軍縷縷戰敗,並不是戰鬥機的裝備不夠先進,而是沒有真正的合格的飛行員。

魯克爾稱,如果不趕緊解決這個問題,南非共和軍很快就會被聯合國軍打敗。

德國參謀本部對此大爲憂心,因爲他們不想直接派兵跟聯合國軍對抗。那樣將把德國推入全世界的對立面上,對於此時的德國來說,那將是致命的。但是德國又不想放棄南非共和國給他們許諾的巨大利益,南非的豐富黃金和鑽石資源對於德國迅速恢復經濟,重新奪取世界霸權是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的。

食之辣嘴,棄之可惜。德國方面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這時,副總參謀長希特勒向興登堡進言。提議德國空軍向南非共和國派遣經驗豐富的飛行員,讓德國飛行員直接駕駛亨克爾戰鬥機同聯合國軍的地獄火戰鬥機交戰。德國是經歷過世界大戰的,戰後的德國擁有上萬優秀的飛行員。完全可以投入南非戰場。

興登堡跟幾個空官討論了希特勒的提議,一致認爲可行。

德國的飛行員在德國的基地完成駕駛亨克爾戰鬥機的培訓後就被調派到德屬西非殖民地,然後進入南非共和國。同時,德國空軍也不甘心他們的先進飛機就這樣被中華帝國的地獄火戰鬥機給比了下去,德國同南非共和國簽署了借款協議。再次向南非共和國提供400架亨克爾戰鬥機,首批100架亨克爾戰鬥機由德國飛行員直接駕駛從德屬西非飛入南非共和國控制下的機場。

德國的飛機的標記被改爲南非共和國軍的飛機標記,飛行員都以南非軍隊制服或平民服裝打扮,無線電通訊中他們則用帶有西歐字母發音的英文卡片,各種手段都是爲了掩蓋德國空軍參戰的事實。

儘管興登堡要求嚴格保密,德國飛行員也接獲萬一有被俘虜的可能必須要自殺的命令。聯合國軍其實自德國加入空戰的行列之後,中華帝國的白骨精號電子偵查干擾艦很快通過監聽無線電通訊的內容,知道德國暗中的介入,不過中華帝國方面沒有公開,中華帝國空軍也向摸摸德國空軍的底,這是來自帝國皇帝王辰浩的直接旨意,儘管帝國軍方高層對此不甚理解,但既然是皇帝的命令,他們聽不懂也得執行。因此,整個南非戰爭期間,聯合國軍方面也選擇緘默的態度。

就這樣,大批德國飛行員進入南非,在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亞至德屬西非邊境的300公里的狹長範圍內形成了一個空中走廊,後世稱爲亨克爾走廊,原因是這片領空被大量的亨克爾戰鬥機所霸佔。聯合國軍的地獄火戰鬥機在該空域上同其交戰,如果對方贏了,他們就乘勝追擊,攆着聯合國空軍到處跑。如果他們敗了,則立即飛入德屬西非領空。而聯合國空軍司令部一直下達嚴令,不得飛入德屬西非領空,避免給德國進一步支持南非提供口實。這樣一來,這個地區的亨克爾戰鬥機就成爲聯合國空軍咬牙切齒的地方,亨克爾空中走廊一詞從此出現在世人面前。

德國的亨克爾戰鬥機和中華帝國的地獄火戰鬥機互有優勢,這樣一來,雙方拼的實際上就是飛行員的駕駛技術和空戰經驗。在這方面,中華帝國空軍飛行員和其他聯合國空軍飛行員自然是經驗豐富,但是對手大多數已經不是南非的菜鳥飛行員了,而是同樣經歷過戰火洗禮的德國空軍飛行員,而且德國派出了相當一批大戰期間的王牌飛行員加入,雙方空戰變得異常的激烈。

2月19日,作戰經驗最豐富的中華帝國空軍第三十三航空聯隊二中隊負責攔截從比勒陀利亞飛來的三十架梅塞斯密特轟炸機,同南非空軍護航編隊遭遇,雙方隧爆發激戰。

南非空軍護航機指揮官是世界大戰中第一支進入巴黎上空作戰的德國戰鬥機中隊,曾擊落協約國飛機逾千架,居歐洲戰區第一,其名聲之顯赫、作戰生涯之豐富,連中華帝國空軍中都沒有部隊可出其右。

二中隊隊長張向陽剛剛率隊穿越約翰內斯堡,就看到從遠處飛來的一個個小黑點。於是張向陽立即下令編隊爬升到高空,準備佔據制高點。但是,等他們爬升到六千米高空的有利高度時,突然又失去了目標。顯然,敵機是一些作戰經驗很豐富的老手。飛到非普林斯上空,8架敵機突然從右前方迎面撲來,並在做向右轉彎,準備進行尾後攻擊的戰術動作。

張向陽率領僚機李繼高迅速爬高,右轉擺脫敵機的尾追。但是,當他們帶着上升角右轉至90度時,正處在他們右下方的敵1號機和2號機仍在繼續右轉。

張向陽敏銳地判斷,速度較快的敵機會很快衝過去,當即命令僚機快向左躲閃。

空中作戰瞬息萬變,一個完美的協同後,張向陽雙機處在了敵機的右後上方。是一個攻擊的最有利位置。敵人見機不利,立即俯衝脫離,張、李雙機猛得側翻,打了一個轉而也跟着俯衝了下去,咬住敵機不放。

老練的敵機想擡機頭,向太陽方向飛去。這是一種極高明的擺脫方式,在太陽眩目的光線下,追擊的飛行員會無法跟蹤目標,把握不好還會爲敵機所反攻。

曾研究過這種情況的張向陽早有預案,他一面急躍升,一面使飛機向左側開,避開刺眼的陽光,步步緊逼。當敵機再一次做出急俯衝動作時,他利用地獄火戰鬥機俯衝時初速較大的優勢,迅速靠近敵機。

600米距離時,他從左後方進入,所有火力全開,頃刻間彈如雨下,敵機當即中彈並冒起濃煙大火,跌落下去。

敵2號機猛地上升轉彎擺脫,又被張向陽猛的一個反跳躍給切了內圈,在400米的距離上將其擊落。

被擊落的美1號機,是一戰德國的王牌,有着3000小時以上的飛行經歷,被德國方面稱爲‘特別勇敢善戰‘的‘空中無敵英雄‘的德國第一航空聯隊聯隊長霍恩沙特中校,一個戰前還是後勤小兵的神話級別的王牌飛行員。

霍恩沙特的陣亡,令德國空軍爲之震驚,但是卻苦於不敢宣揚只得秘密宣稱是出了車禍死亡,一輩子都無法得到德國軍方的承認的無名英雄。

當然,向霍恩沙特這樣的德國空官不在少數,他們都被要求一旦飛機被擊落,不得做俘虜,爲此希特勒親自給他們上課,灌輸給他們誓死效忠的思想。

整個南非戰爭期間,德國支援飛行員高達540人,但最終只有13人活着離開南非,其他人都成了無名英雄,活着被冠名爲南非當地人的姓名,成爲南非人民的英雄了。

聯合國空軍方面也損失不小,包括中華帝國王牌飛行員吳成飛在內的32名優秀飛行員陣亡,聯合國空軍也損失了兩百多人,都是來自世界各國的精銳飛行員,但他們都得到了國聯的授勳和全世界人民的讚譽,榮譽滿身,死有所值。

亨克爾空中走廊持續了一個半月時間,雙方空戰沒有真正的勝利,基本上今天聯合國軍贏一局,明天南非空軍贏一場,整體上雙方勢均力敵。最後的結果是德國生產亨克爾戰鬥機的產能不足,而中華帝國向聯合國空軍提供的地獄火戰鬥機只需要換裝一個強勁的發動機即可,到了三月份下旬,在南非上空的亨克爾戰鬥機不足130架,而地獄火B型戰鬥機的數量則達到了422架,聯合國軍最終以優勢的兵力奪取了南非制空權,掩護地面聯合國裝甲部隊於4月2日攻入比勒陀利亞,南非共和國滅亡。

第557章 炮艦外交中華帝國的大灰狼艦隊第693章 希特勒的救命稻草第298章 騰達空戰第83章 打造鋼鐵基地第605章 納瓦爾大空戰第469章 美利堅投降第641章 鋼鐵的碰撞(上)第54章 宗室第一才女第112章 一艘船十個墓(2)第558章 噴氣時代降臨第198章 整合海陸軍第36章 芙蓉帳暖度春~宵第600章 北冰洋黑洞第573章 希特勒的無奈第449章 黑色閃電戰(上)第139章 第二生命 情報系統第170章 對朝廷說不第696章 憤怒的小鳥(上)第345章 陸軍紀元M07式裝甲戰車第698章 核談判(上)第253章 禁菸禁毒第670章 決戰大西洋之終極戰列艦的對決第322章 瘋狂搶劫之開普敦之役第324章 強盜是這樣煉成的(2)第222章 拿西班牙人先開刀第575章 消耗戰令德國再次陷入絕境第142章 打破僵局第367368章 橡膠戰爭第340341章 毒氣戰和雷電戰鬥機第490章 海灣戰爭——中華帝國的武力炫耀第695章 希特勒的救命稻草(2)第187章 較量(4)第12章 魂夢牽繞第238章 風雨京畿(四)第292章 外蒙古的悲哀第81章 沉船寶藏的啓示第185章 較量(2)第646章 決戰大西洋之海獅行動第139章 第二生命 情報系統第258章 操勞過度第624章 拿騷海戰第392章 日本要遷都第696章 憤怒的小鳥(上)第242章 三三艦隊補充法案第214章 拉幫結夥瞄準西班牙第310章 澳洲內戰爆發第451章 檢查省PK監察省第705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237章 八國聯軍第110章 小喬第293章 世界大戰?第664章 決戰大西洋之終極戰列艦的咆哮第60章 武器採購大競標第645章 鋼鐵的碰撞(下)第240章 四省八部制第31章 拖俄國下水第25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61章 自責折第356357章 bb黨第497章 控制歐洲經濟第726章 核大戰(4)第372章 對日策略第36章 芙蓉帳暖度春~宵第437章 世界大戰這樣結束了第101章 紅臉黑臉第236章 瓜分英國殖民地(2)第415章 夏威夷條約第27章 邊打邊談第460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九)第615章 中華帝國國民們的反應第61章 自責折第131章 僱傭艦隊(上)第536章 制裁德國與世界經濟危機第66章 我的新軍我的兵(2)第495496章 拖垮法國之東洋戰爭第658章 決戰大西洋之情報戰第559章 虎王重型坦克和巴爾幹戰爭結束第224章 飛機工業的起步第474章 核子工程啓動第110章 小喬第20章 苟喪艦,當自裁第480章 西班牙大流感第146章 幾百張嘴等着吃他第135章 用心良苦第32章 天津條約第388章 航母出動第232章 爭奪威克島第169章 爲海軍新時代的到來提前準備第93章 永平軍演(3)第91章 永平軍演(1)第142章 打破僵局第137章 遇刺第543章 五國公約失效,全球大規模軍備競賽爆發第101章 紅臉黑臉第343章 救俄國一命第700章 核談判(下)第670章 決戰大西洋之終極戰列艦的對決第340341章 毒氣戰和雷電戰鬥機第126章 遠東局變第511512章 空軍競賽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