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圍棋界的4條“A”

李襄屏簡單說了這樣一句後,他又閉嘴了,張大記者等了一會,見李襄屏居然沒有了下文,於是他開口詢問:

“嗯,統治力?超越同時代?就這麼簡單?就這個理由你就把黃龍士排第二?”

李襄屏一笑:“這個理由還簡單嗎?張記者我想請問您,圍棋誕生到現在已經有幾千年,遠古時代咱們不去說它,就說最近幾百年間吧,這幾百年應該算是名家高手輩出吧?然而在那麼多高手中,又有幾個真正做到了“超越了同時代”呢?”

張大記者來興趣了:“那行,咱們來數數。”

張大記者興致勃勃和李襄屏數起了這樣的人物,而真要認真數的話,就會發現這樣的人物還真不多。

吳清源先生當年在20年左右時間,用10個十番棋將與他同時代所有高手降到“先相先”,展現出相當恐怖的統治力,可以認爲他的實力明顯高出同時代其他人一截,這當然算是“超越同時代”了。

而除了他之外,勉強能和他比肩的只有區區幾個人而已。在這其中,和吳先生成就最接近的應該只有兩位,其中一位是中古棋棋聖黃龍士,而另外一位,則應該是日本古棋聖道策。

吳先生的事蹟沒什麼好說,還是來說說這兩位,先說中古棋棋聖黃月天。

黃龍士生於順治年代,而大家都知道,從清初至乾隆中期,正是中古棋發展到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期間名手輩出,各領風騷。在衆多名家高手中,黃龍士無疑是其中最傑出的一個。

從康熙三年起,當時只有13歲的黃龍士就開始在江湖上闖蕩,經過二上京城棋壇烽火的磨礪,黃龍士棋藝日臻上乘。十六七歲時弈遍京師,所向披靡,戰績輝煌,被譽爲“常勝將軍“。

18歲時在京與馳騁棋壇50餘年、久負盛名的領銜國手盛大有對弈,七戰七捷,大獲全勝。戰勝盛大有,標誌着黃龍士登上了清初棋藝的巔峰,奠定了黃龍士“棋聖“的地位。

到了他的巔峰期,他根本就是所向披靡,毫無對手。當時所謂的“黃龍周虎”,黃就是指黃龍士,周是清代另一位國手周東侯,說起來好笑,大家之所以將兩人並列,還真不是因爲兩人實力勢均力敵,只是因爲在當時的棋壇,除了周東侯之外沒人敢上前挑戰黃龍士而已。

不僅如此,黃龍士之所以“稱聖”,更重要還在於他對圍棋的貢獻,黃龍士對局實踐對圍棋發展的最大貢獻,在於他轉變了圍棋的風格。在他之前,棋風局面狹窄凝重。黃龍士使棋風大變,在其之後,局面開闊,輕靈多變,思路深遠。還是套用武宮正樹先生的話:“中古棋棋手下的棋,其實都是託的黃月天的福,即便後來範施二人,李襄屏認爲也沒有脫離黃的框架”。

要評價黃龍士的棋,那可能是黃龍士之後的下一代霸主,曾被他讓3子的徐星友的總結以及評價最爲傳神:

“寄纖農於滔泊之中,寓神俊於形骸之外,所謂形人而我無形,庶幾空諸所有,故能無所不有也。”

“一氣清通,生枝生葉,不事別求,其枯滯無聊境界,使敵不得不受。脫然高蹈,不染一塵,臻上乘靈妙之境。”

嘖嘖,看到徐星友評價,李襄屏只能說,現代棋手下棋也許都比徐星友厲害,但比文字造詣的話,大夥在他面前可能都算文盲。而被徐星友這樣評價的黃龍士,說他“超越同時代”毫無爭議,李襄屏認爲圍棋界的“小王”名至實歸。

有趣的是,在李襄屏心目中,唯一能和黃龍士競爭“小王”地位的,卻是一位和他差不多同時代的棋手。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就在黃龍士稱霸中國棋壇的時候,日本棋壇同樣誕生了一位不世出的天才,那就是他們的四世本因坊,被稱爲“玄妙道策”的道策棋聖。

在當時的日本棋壇,道策的統治力同樣非常恐怖,他的棋藝在當時的日本明顯鶴立雞羣,同時代日本一流高手至少要被讓先或讓二子以上。

道策當年下了一盤棋,讓當時一位“上手”(其實就是職業七段)2子只輸了1目,那位七段後來成爲“準名人”,也就是當時的職業八段,按照當地差五段讓2子的做法,因此日本人稱道策的棋力有十三段之高。

說句題外話,這其實也是“十三段”說法的最初來由。也正是因爲日本人這樣說,因此當年日本人請吳清源先生評價黃龍士前輩的時候,吳先生也套用了這種說法,他說黃龍士的殺力同樣具備十三段水平。

和黃龍士一樣,道策不僅僅實力高強,同樣真正做到了“超越同時代”,道策之所以被尊爲棋聖,同樣在於他對圍棋理論的貢獻,例如大名鼎鼎的“手割”分析法,這就是由道策創造。

在道策之前,日本圍棋同樣是以力戰爲主的,而道策是提倡全局重於局部的圍棋理論第一人,因而他被稱作日本近代圍棋的開山鼻祖,在日本乃至全世界擁有衆多粉絲,甚至有很多現代頂尖高手都視道策爲偶像。

再次插兩則題外話,道策前輩的第一粉絲,那可能就是剛剛輸給李襄屏的小林光一先生了。小林光一對道策非常推崇,他形象地假設他與道策下棋,因現代圍棋佈局理論的優勢,開局可能稍微領先,但中盤很快就會被道策反超。

因爲極度推崇,小林甚至一度給自己兒子取名“小林道策”,只不過後來又改掉,當別人問他爲什麼改掉時,小林先生的回答很有趣,他說自己的兒子以後總是要讓他學棋的,可是在初學時候,想到自己要說:“道策,你這樣下不對”,“道策,你這棋也太臭了”......

小林覺得自己無法忍受,這是對自己偶像的大不敬,於是他就把自己兒子的名字給改了。

關於道策的第二個題外話,那卻是和後世的圍棋ai有關,當年谷歌的二代狗“大師”在網絡上進行公開測試,和人類棋手一共下了60盤,以60勝0負的戰績零封人類棋手。

其中有一局,“大師”下出了一步很奪人眼球的“碰”,那步棋在現代職業棋戰中,是從沒見過職業棋手那樣下的,因此有很多人認爲那是步“狗招”。

只是後來有好事者卻發現,那步棋並非“狗招”,早在幾百年前,道策前輩就下過那一手棋,從手法到行棋思路和圍棋ai完全一模一樣......

這又是“天才推動圍棋”的又一註腳了,因此再次強調,神馬“技術積累”?神馬“進化論”?李襄屏一直認爲,對於圍棋來說,這樣的東西簡直就是“迷之理論”,信奉這樣的東西完全就是一種想當然。

“哈哈哈,如果說吳清源先生和黃龍士前輩是圍棋界的大小王,那道策前輩就算是圍棋界黑桃a,襄屏你是這樣認爲的吧?那我再問你,論戰績,論貢獻,黃龍士和道策好像都差不多,那你爲什麼把黃龍士排在前面,是因爲黃龍士前輩是中國人嗎?”

李襄屏笑道:“這個因素當然有,不過不完全是,我只是認爲當時兩人所處的環境,中國這邊的整體水平更高,黃龍士面臨的競爭也更激烈,進而推斷黃龍士的水平可能要比道策稍強,因此就把他排在前面了。”

張大記者驚訝到:“你認爲黃龍士的水平更高?甚至當時中國的整體水平也更強?你這個看法可是非主流,要知道很多人都認爲道策可能更厲害,比如說老聶......聶老師就曾經說過,他說黃龍士雖然厲害,但他可能下不過道策。”

李襄屏繼續笑道:“我認爲這很可能是種偏見。”

“偏見?”

“是的,張記者您應該知道,拋開具體手法,現代圍棋的思路其實是和日本圍棋一脈相承的,反倒中古棋的理念我認爲已經斷了血脈,正是因爲大家的理念和道策更相近,那麼大家看他的棋就會更舒服一點,順眼一點,覺得他比黃龍士強也就正常。”

“哈哈哈,你這個視角倒也獨特。”

張大記者說到這就點到爲止了,畢竟剛纔他可是提到老聶,再說這樣的爭議不會有結果,再爭執一萬年也不會有結果。

“好了,你剛纔說到圍棋界的“黑桃a”,“a”可是有4條,那其他3條“a”呢?襄屏你認爲其他3條“a”都是誰呀?”

“其他3條“a”呀......”

張大記者對李襄屏的專訪還在繼續。

第四十七章 豹子頭第十四章 一波三折第一八六章 一路狂飆無盡頭第一三九章 第一狗招第四六三章 心境自不同第二五五章 無用功中的明悟第四四一章 奇怪的狀態第四十四章 瓶頸第四六六章 天下普升一子第六一五章 一位棋迷的誕生第一一四章 坑爹的限制級外掛第五六四章 變幻中盤第一零六章 第二局第一七七章 讓武宮笑容凝固的一手第四五七章 本賽季最後一戰第677章 超然地位第五十六章 業餘5段看不懂的棋第一章 兩個紈絝第一九八章 自信過頭第二四零章 一張皮而已第三三八章 快棋達人第一六八章 辣手摧花第二五六章 大道至簡的高招第一八一章 到底能走多遠第四零五章 田九第六零零章 失身酒第二二九章 農心杯第二七零章 糾錯訓練法第六三零章 意外第四零四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四一八章 把韓國人變成日本人第六五六章 笨鳥先飛第四八九章 天選之子第五九五章 棋盤上很奇妙的一個點第五一零章 史上最另類競價第二三二章 大戲開幕第四七零章 另闢蹊徑第三八一章 鬼使神差第二零三章 人類怎麼就想不到呢第四八二章 氣合和豬勇第五六三章 約不約第一三一章 班門弄斧第五九五章 棋盤上很奇妙的一個點第五三四章 “急先手”的故事第二七零章 糾錯訓練法第三零一章 空多棋又厚第675章 國際聯軍和國內聯隊第二二一章 無模樣攻防第三八一章 鬼使神差第三七七章 勝負師的流派第五十三章 弈林逸事第二十四章 能自我學習的外掛第二四零章 一張皮而已第二九一章 人類的優勢第五十五章 終於想起人類圍棋第五二八章 清倉大甩賣第一一零章 傳說中的官子迷霧第四一零章 讓子戰法的標配第一二四章 既不傷心 更不迷茫第七十四章 孤身闖八強第四九八章 不可名狀的情緒第二十九章 聶道場第五九八章 難道他纔是隱藏最深的那個剋星第一零五章 氣勢的一勝第二六二章 常規操作第十八章 五,六飛攻第四十三章 網上特訓第三章 玉子楸枰一路饒第五五三章 中韓巔峰對決第六四零章 請全國人民作證第三六七章 各有優勢第五二一章 顏值堪比服務員第五八二章 這裡一共有三個坑第四零四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六三三章 試鏡第二一七章更高深的圍棋第六零三章 探尋狗狗邊界第三三八章 快棋達人第一五三章 中盤快勝第三零七章 心安理得掙銀子第一七八章 不攻 不殺 不活 不圍第二六零章 趕路第三四零章 三人三態第一六五章 讓人呼吸困難的一手第五九一章 中國棋聖戰第一三三章 這世上從來沒有什麼韓國流第四零六章 提前到來的決戰第二四四章 另類控制流第三九一章 菜鳥互啄第一二零章 打回原形第四七四章 段位之謎第四八六章 大人物第二五三章 對手的奇招第三一五章 圖窮匕見第四五六章 再見小羋飛刀第二一八章 磨刀第二六一章 圍甲開鑼第五十七章 夢幻結局第三七一章 講臺第三一三章 棋風相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