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一時再無人衝着王詡因爲帶女子入席一事發難。

可是待得這一節後,莘奴擡頭望向王詡的側臉時,卻發現他的臉繃得有些緊,這是他心情不悅的跡象。

莘奴心道:可是傷口又崩裂了?所以忍耐的辛苦?

待得有人先自登臺開始清談之時,莘奴才小心地拉了拉他的衣袖道:“看你臉色不好?可是傷口疼了?”

王詡擡了一下胳膊,把衣袖從她的手裡掙脫開了,和緩地說道:“既然是師徒,就別拉拉扯扯……”

莘奴檀口半張,簡直是不敢相信男人的小心眼,只因爲她沒有言及自己乃是他妻子的身份,而是向衆人說自己乃是他的徒兒,這男人的臉便像掉進了糞坑裡,簡直是臭死了!

可惜現在在大庭廣衆之下,不然可真要與他好好理論一番,像這般羣賢雲集的場合,說自己是徒兒自然是比說妻子要更正式而易於被人接受了!難不成他希望自己被人看作拖家帶口不成?

可惜此時衆目睽睽下無法跟他言語太多,只能氣得乾瞪眼,闆闆地坐在他的身後。

首先登臺開講的乃是墨家的弟子。

本次羣賢大會,召集了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等十幾個學派,這出場的順序便頗有些講究了。

按着莘奴的想法,希望王詡先出場,好趁早走人,但是主理排序事務的,是深諳其道的奸猾之人,直指了出來若是鬼谷子先登臺的話,恐怕便是早早豎起的箭靶子,要被百家羣起而攻之,不如靜觀其變,隨機登場。

墨家的“兼愛非攻”天下聞名,深受諸子百家的敬重。加之墨門弟子與世無爭,請墨家開場羣賢都沒有異議。

這位上場的乃是墨家當代的鉅子相夫子。

墨家向來管理分明而有序,墨家的首領被稱爲“鉅子”,而墨家弟子被稱爲“墨者”。弟子們在各國爲官所得的俸祿亦要充盈墨家的家庫,供鉅子調配使用。只是墨家多是以手工匠者,還有遊俠勇士爲主,在朝野的影響力,遠遠不如專司走上峰路線的鬼谷勢力。

墨翟在世時,墨家的勢力可以說是達到了頂峰。可惜他一去世,墨門便分裂成了三家——相里氏之墨,鄧陵氏之墨,相夫氏之墨。

而其中齊墨的相夫子便以正統的墨家而自居。

此派是一個以清談辯論爲主的門派,他們遊歷各國,講授墨家的兼愛思想,反對用暴力去解決問題。也算是對墨翟的“兼愛非攻”的很好的傳承。

可惜相里氏之墨和鄧陵氏之墨卻大爲不滿,他們各自認爲自己纔是墨家的正統,對於由相夫子代表墨門鉅子深爲不滿。

以遊俠爲主鄧陵氏之墨還好些,向來信奉“義”字的他們總是不好在人前起內訌,可是相里氏之墨的門人卻不盡然。

這一派以相里勤爲鉅子,秦墨的相里勤這一派務實,弟子多爲高官,最近的商鞅變法甚爲成功,秦國的國力蒸蒸日上,所以相里氏之墨的弟子似乎看到了天下一統的曙光,紛紛入秦爲官,輔佐秦王室。

所以當相夫子發表了一通反對暴力與諸國紛爭的清談後,不待其他諸子問詢,秦墨弟子開始頻頻發難,言語犀利地攻向了說話略帶結巴的相夫子。

齊墨相夫子天生說話結巴,原本照着寫好的文章慢慢念還算穩妥些,現在在高臺之上被人羣起而攻之,是又急又怒,舌根更加發硬打結兒,便指着臺下的秦墨弟子惱道:“爾等……爾等……等……等……”一連十幾個“等”吐了出去,也沒有等出個子虛烏有,那“等等等”的節奏倒頗似從臺階上滾過下來的聲音。

以秦墨爲首的弟子帶頭鬨堂大笑,更是讓相夫子話語結巴,最後氣絕倒在了高臺上。

一時間秦墨氣焰甚盛,相里勤隨即登臺,一反齊墨的“兼愛”,主張武力強者得天下,纔可讓天下再無紛爭。

這樣公然挑釁周禮與仁愛的言行,頓時讓整個會場再次轟然,不斷有人起身大聲駁斥着相里秦。可那相里秦可不是個結巴的,不但言語犀利,而且說話之時氣場十足,不斷有手勢揮舞,最後甚至站在了桌案之上與人跳腳辯論。一時間這論會的場面熱鬧極了。

在莘奴的心中,這等雲集了天下賢才的論會當時清雅而肅穆的。大家應該從容不迫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反駁者也應該有禮有據,有氣有節。就好像父親莘子與人在庭院裡伴着焚香清談的模樣一般。

可是眼前這場天下一流的論會,也不過頃刻間活脫變成了市井之地,不斷有粗野的俚語入耳。最後齊王那聞名天下的國罵也傾巢出動。

只見那秦墨鉅子被人逼得急了,乾脆跺腳高聲喝罵:“爾母大鴇也!”

聽到這一句,莘奴是徹底傻眼了。這大鴇鳥據說只有雌而無雄鳥,乃是百鳥之妻,所以可以與任何一種鳥類相交,乃是淫鳥的代表。相里勤這一句高聲喝罵簡直就是在罵對方是女閭生下的雜種。

其意境的幽怨和罵人的婉約,遠遠勝過了開創國罵“爾母婢也”的齊王數倍。

可是這樣一來,也是激起了全場激憤,就那些老成莊重之人,也再也忍耐不住,紛紛起身高呼着讓相里秦趕緊下場,休要折辱了讀書飽學之士的斯文。

最後相里秦是在衆人的唾罵聲裡狼狽下臺去了。會場一時猶在議論紛紛,最後直到儒家的一位弟子登臺,才漸漸歸於平靜。

王詡漫不經心地飲着清茶,瞟了身旁輕吐着氣的小女子一眼,嘴角不由得微微翹起,看來他是又打破了這女子一個幻夢了,也不知下場再有論會,她還會不會如此的雀躍想要參加。

方纔這高臺上的人吵鬧得厲害,許是吵到了腹內的孩兒,那小腳倒是不停地踹向莘奴。所以到了這間隙的功夫,莘奴便藉口去解手,在瑛孃的攙扶下起身,帶着兩名護衛出了大廳,也算是讓腹內的孩兒清靜一下,免得還未生下,便已經學會了穢語的精華。

剛轉到一旁的花園裡時,莘奴竟然意外的見到了心懸已久的故人。

原來竟然那前方的樹叢之後,赫然站着早已經進京不久的嬀姜。莘奴看了心內一喜,正想張嘴喊她,卻看見在嬀姜的前面還立着一個女子,只是她後背衝着莘奴,一時看不清來人的模樣。

因爲角度的關係,莘奴還未踏出迴廊,便看見那女子高擡起手,狠狠給了嬀姜一巴掌,然後便轉身離去。

當她轉身時,莘奴直覺性地往後退了一步,縮回了身子,那女子雖然並未察覺莘奴,可是莘奴卻看的清楚,那個打了嬀姜一巴掌之人,正是她先前在廉伊的馬車上看到那個絕世的美人。

這一變故,着實讓莘奴暗自吃了一驚。要知道嬀姜雖然沒有修習過武藝,卻絕不是可以任人打嘴巴的女子。

可是她方纔看的分明,嬀姜被打之後,毫無反擊之意,只是歪着頭緊抿着嘴巴卻不說話。

這女子難道與嬀姜乃是舊識?莘奴一時間也拿捏不準,只是這時再不好出來與嬀姜相認,不然自己的同窗豈不是尷尬?

於是自將退下,等待着一會再尋時機與嬀姜相認。

莘奴剛剛從花園裡退出,準備重新返回會場,誰知迎面竟是走來了另外幾位故人。

只見秦國的太子嬴駟正意氣風發地朝着會場走來,而他的身後除了自己的弟弟公子疾外,赫然還有一身錦衣華服的張華。

看來她的身體倒是頗爲強健,本該因爲小產而臥病在牀的她走路來倒是不失婀娜從容。

這一行人自然也看到了迎面走來的莘奴。

一向對美色頗有鑑賞的公子嬴駟用一種欣賞而無限惋惜的神情看着這一身玄色黑衣,卻顯得端雅無比的女子。

明明知道她有孕在身,可是這一身略顯寬大的衣裙倒是遮掩住了孕意,若是不知情的,壓根看不出她的月份已經甚大了。只是會覺得這女子明豔動人似少女一般,這樣的極品真是世間難得啊。

可惜名花有主,竟然一早被鬼谷王詡摘得。

早先大梁傳聞王詡遇刺,命在旦夕,他的心內還微微一動,想着若是時機成熟,倒是不妨接收一下鬼谷子的遺孀,一來也算是報答王詡對他的情誼,代爲照顧一下他的遺腹子,二來也可妥善地照顧一下美人。省得了她擇夫再嫁的麻煩,直接收做了秦王家的側夫人便好。

誰知那王詡倒是命大的,就在遇刺傳聞擴散後的第二天,便有人看到他帶着僕役泛舟遊湖了。

嬴駟不知那遊湖的其實乃是王詡安排下的替身,只當王詡依然無事。於是這代爲照顧美眷的差事便要遺憾地往後放了放。

作者有話要說:  論會的混亂,親們可參考島國議員們在議會上大打出手的場景,女議員衣服胸罩俱被扯下來的雄壯~~這樣讀起來 文文就更立體感十足了 ~~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