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達達尼昂的線索

234.達達尼昂的線索

勞裡把達達尼昂的畫作全部整理,放在一起。達達尼昂以雕塑聞名,但是他同時也是一個傑出的畫家、淵博的學者,以及狂熱的歷史考據愛好者。

勞裡說:“達達尼昂晚年的手記,我都看過。裡面有許多有趣的觀點和一些尚未證實的猜測。具體的我就不一一細說了,我想說的是,達達尼昂曾經僱傭過一個傭兵團作陪伴,花了三年時間,遊歷了整個帝國,作各種考古工作。達達尼昂從《聖典》收集了許多細小的線索,他想找到傳說中的愛與美之神,維納斯的葬身之地。”

薇妮回憶起之前自己在藝術史課上所學的東西,脫口說:“流淚的維納斯?”

勞裡知道她指的是萬神廣場上的那座雕像,說:“是,我也是因爲想到萬神廣場的那些不同尋常的雕像,想到或許我們可以從達達尼昂的作品入手。我記得你跟我說過,你奇怪爲什麼《聖典》裡提到過司火之神赫非斯托斯、司水之神墨丘利、司土之神撒圖努斯,司木之神阿多尼斯,但是沒有提到過司雷之神。而世間的五大力量又是從這些神祗傳遞下來的,我在想,或許司雷之神就是維納斯。”

薇妮說:“《聖典》,‘小冊子’,本來就是收集而成的,也許是遺落了維納斯是雷神這一部分。”

勞裡表示贊同:“有可能。不過關於維納斯的其他記載同樣很多,包括語焉不詳的維納斯和阿多尼斯的故事。這不過,這個故事,我也是從達達尼昂的手記中看到的。”

聽他們說話的時候,莉莉安欣賞着達達尼昂的浮雕,然後在薇妮和勞裡的對話中插入了一句評論:“這些雕塑雖然趨近於寫實,或者說。雕刻家儘量表現出寫實的風格,但是顯然他對於人體的瞭解還不夠,肯定沒有解剖過屍體。”

普通人看不出來這樣細微的瑕疵,但是莉莉安是長期和屍體爲伍的亡靈法師,一眼就看出了問題。

阿緹斯教堂存的畫作除了早期教堂定製的幾幅,其他都不是達達尼昂最著名的作品。據說這些畫是達達尼昂畫給自己的,主題也幾乎都是在《聖典》裡提得並不多的五大主神之一——維納斯。畫裡的維納斯漂亮得近乎完美,在寫實主義中摻入理想主義的修飾,讓每一個細節都精緻到恰到好處,不管增一分還是減一分。都會讓整個畫面失去平衡。不過這種絕對的美麗,薇妮並不是很欣賞,太過完美的事物總是缺乏一種生機。

薇妮評論說:“我還是更喜歡達達尼昂早期的作品。膽大妄爲且獨樹一幟。雖然技藝不夠成熟,但是比起這些完美而無趣的肖像更有吸引力。”

勞裡微微一笑:“但是他描畫的是神祗,神祗就應該是這樣,完美但是遙遠。”

其中有一幅畫的內容是的維納斯背對着畫面,偏回過頭來。下頜微頷,親吻着懷裡抱着的小羊羔。畫裡金色的光從左上方灑了下來,映照在了維納斯身上,把她的臉龐籠罩在了金色裡。但是畫裡的陰影並沒有因爲左上方的光源而改變,從陰影的角度看上去,光源更像是從觀衆的角度進入的自然光。

薇妮說:“這光線很奇怪。不過這又是當時盛行的象徵主義吧。從天而降的金色聖光象徵了創世神凌駕於衆神之上。”

勞裡沉思了片刻,說:“不是,這幅畫上畫的不是維納斯。”

薇妮疑惑地“啊?”了一聲。維納斯誰也沒有見過。當然沒法判斷是或者不是。

勞裡指着畫裡的羊羔說:“羊羔這個主題,是在《聖約》部分纔出現的意象。”

《聖典》主要分爲兩個部分,前一半《神蹟》描寫的是創世、神祗和天國的生活,到諸神的黃昏結束。後一半《聖約》記述的是人類被驅逐之後的生活,描寫的是歷史上的聖人如何戰勝苦難。爲了信仰所做的一系列的事。

見薇妮和莉莉安對《聖典》都不夠了解,勞裡詳細解釋說:“羊羔象徵的是替代和犧牲。聖人約翰在夢裡見到了創世神。和創世神在西奈山頂簽訂了《十誡》。約翰告訴創世神,他願意犧牲自己,代替世人贖罪。‘以我之血,洗滌人們的罪孽’。聖約翰被稱爲‘獻祭給神的羔羊’,羔羊的白色象徵了他的聖潔,羔羊本身又是祭品,象徵了他是神的祭品。因此,後來的藝術作品中,常常用羔羊來代指聖約翰,或者偉大獻身這樣的意象。”

莉莉安說:“‘奉獻於神的心,應該忘卻一切,不拘於美好的形態,不拘於俗世的安樂’。在天國裡,所有人都是‘無形無象’的。人不是以外形的形式存在的,而是以信仰的形式存在。”

勞裡認真地看着眼前的畫,說:“這幅畫裡,維納斯象徵的是,‘世人總是容易被眼前短淺的美好生活所矇蔽,忘記信仰,失去了看破真相的心’。羔羊象徵的是‘犧牲’和‘洗滌’。聖光象徵的是‘神的旨意’和‘聖潔化’,也是洗淨的意思。”

薇妮看向他,說:“你的意思是──”

勞裡像是下了很大的決心,說:“洗去畫上的維納斯像。”

薇妮蹲下來,近距離地仔細看了看這幅畫,又對比了另外幾幅達達尼昂早期的作品:“我發現,達達尼昂早期的作品,筆觸溫和,看不到痕跡,畫的表面很均勻。而後期的作品,筆觸誇張,用色濃厚,畫面上可以見到厚厚的顏料。根據你的猜測,這是不是也是爲了掩蓋畫下面其實藏着的是──達達尼昂最擅長的──浮雕。”

達達尼昂的作品價值連城,即使是在他在世的時候,也是值得收藏的珍品。別說洗掉整幅畫,就是弄髒畫的一個角,也是需要上報教廷的大事。

看着勞裡取來了溶去顏料的溶液,薇妮說:“你確定?”

勞裡說:“只有無視世俗的誘惑,才能成爲神的信徒。畫的價值和畫中美麗的維納斯,大概表達的就是‘財富’和‘美色’──最主要的世俗誘惑。魔鬼擅長用的把戲,就是用財富和美色引誘人背叛創世神。我是阿緹斯教堂的主神官,我會爲這些負責。”

他用刷子蘸了溶液,一點一點地洗去了畫上美麗的維納斯。因爲年代久遠,所以清洗起來並不容易,勞裡從一個角開始,用畫刀和刷子,小心翼翼地清理着。他們屏住呼吸,清理了好久之後,終於看到濃濃的顏料被洗開之後,露出了下面浮雕的一角。

薇妮的心砰砰地加速跳了起來。

整幅畫洗乾淨了,露出了整面的浮雕。但是這些浮雕抽象無序,不是她想象的,又一幅需要用《聖典》典故來解釋的故事。

薇妮站遠了看,說:“如果我沒有看錯,這是一張用中世紀手法繪製的簡易地圖。”

ps:

最近瓶頸了。看到大綱有種咆哮“怎麼還有這麼多內容沒寫,我堅決不寫到100萬字”的衝動。

參考章節007,?051,172,?18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