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第45章 無心

第45章 無心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

四月中旬的淮南壽春,綠意已然欣榮,入目皆旖旎萬千。

“六郎,我等就此別過了。”

壽春城外,一名黑臉漢子泛起笑容,在馬背上對着夏侯惠略作拱手,“此地乃戰區,入城盤查尤其嚴格,我與張兄都非本地人士,就不徒增麻煩了。”

他姓苟,是夏侯威的門客。

夏侯惠將扈從孫叔留在成陽縣挑選士家小兒後,夏侯威出於愛護之心,還遣了他與另一個張姓門客護送夏侯惠來淮南。

雖然兗州與豫州此些年已經鮮有戰事、賊寇難尋蹤跡了,但謹慎一些還是好的。

畢竟,夏侯惠那匹西域良駒太容易讓人垂涎。

且武斷鄉曲的豪右素來行事跋扈,一旦有了見“馬”起意之念,並不介意悄然遣徒附僮客扮作賊寇沿路打劫。

“好。”

聞言,夏侯惠也連忙還了一禮,略帶赧然而道,“有勞兩位壯士不遠千里相送,不勝感激。只可惜今我身無長物,難聊表謝意,實在慚愧。”

“六郎此言說得好是生分。”

他話語甫一落下,另一黃臉的張姓門客便接過了腔,“我等皆是你四兄的門客,既受你四兄囑咐,自當沿途護你周全。不過區區數百里路途罷了,何足掛齒。六郎,我等就別過,待日後六郎復至成陽縣,我等再把酒言歡。苟兄,走了。”

言罷,徑直調轉馬頭,頭也不回的招呼苟姓門客離去。

這種乾淨利索的江湖草莽作風,也讓夏侯惠笑顏更盛。

他是很喜歡這種草莽之徒的。

仗義每多屠狗輩嘛,與這類人混跡在一起,不需要煩心着爾虞我詐的齷蹉。

是的,淮南戰線是有勾心鬥角的。

揚州刺史王凌與徵東將軍滿寵就有着齟齬。

準確而言,是王凌的權欲不滿。

魏國的揚州前線分爲兩部分,一個是壽春、合肥所在的淮南郡;一個是以六安爲治所的魏屬廬江郡。

分別揚州刺史王凌與廬江太守、兼領鷹揚將軍文欽戍守。

但具體軍務調度上,他們二人皆要聽令於假節都督諸軍事的徵東將軍。

原本,在曹休慚恨離世後,淮南戰線就屬王凌資歷最深、功勞最著,理應由他來執掌都督諸軍事之權。

然而,天子曹叡卻是將滿寵從豫州調來了。

不管是資歷還是功績等方面,王凌都無法與滿寵比肩,唯有屈尊在後了。

但他並沒有放棄獨攬淮南戰線權柄的念頭,就在滿寵還沒有從前將軍轉爲徵東將軍之際,便上表廟堂,詆譭滿寵已然年邁了但仍好酒、常常貪杯誤事,想借此理由將位在己上的滿寵給擠走。

算是與幽州刺史王雄擠走田豫的手段如出一轍罷。

當年王雄也想獨攬北疆軍政大權,很是忌憚在北疆擁有極高威望的、持節領護烏丸校尉的田豫,想將之擠走,便陰使人構陷田豫亂邊。

且還成功了。

源於田豫早年效力過劉備且是幽州人士的干係,天子曹叡便將田豫轉爲汝南太守。

但王凌顯然是不能遂願的。

滿寵自從隨徵赤壁之戰開始,對抗賊吳已然有超過二十年的經驗了。

不管是武帝曹操還是文帝曹丕皆對滿寵信賴有加,當今天子曹叡自是不會輕易相信王凌詆譭的。

因此,在一次召滿寵回洛陽述職的時候,曹叡還故意賜宴,以酒試之。

是時在宴,滿寵豪飲一石依舊神智清醒,半點醉意都無。

也讓曹叡明白了上表是怎麼回事。

故改滿寵爲徵東將軍,徹底斷了王凌的念想。

當然了,如今夏侯惠只是區區一個牙門將的身份,是不必操心這種事情的。

就算想參與都沒有資格。

但在他的“未卜先知”裡,想要在淮南戰線立功勳,就應該得事事附和滿寵的方略、時刻跟緊滿寵的步伐啊~

屆時,不會遭來王凌的遷怒吧?

作爲揚州刺史兼領建武將軍的王凌,奈何不了滿寵;但若是想爲難自己,那簡直不要太容易啊~

帶着這層心思,夏侯惠牽着戰馬往城門而去。

在經過很繁瑣的勘驗文書流程得以入城,又被兩名城門士卒名帶路、實爲監視之下,夏侯惠整整耗費了小半時辰纔來到城內兵營。

進了兵營後,倒是自在了。

守營戒備的校尉沒有怎麼在意,隨便瞥了一眼調職文書後,便讓一小卒將夏侯惠帶去營內中間的公署處。

此時滿寵並不在公署內,且這種小事也不值得他親自出面。

接見夏侯惠的人,乃是徵東將軍署的長史。

姓李,不知道叫什麼,從滿臉溝壑與鬚髮皆白的容貌中,看得出來他已然過了知天命的年齡了。且他的法令紋深深,猶如刀斧刻上的一般,讓人一見便知道他乃性情刻板、十分固執之人。

但他對夏侯惠卻是笑顏相迎。

在夏侯惠依禮拜見的時候,他還很親切的以表字稱呼,“數日前朝廷文書纔到淮南,而稚權今日便趕到了,可見稚權任事之勤勉矣!”

呃~

我被左遷外放都二十多日了,調令文書數日前纔到的?

這是如今朝廷署事效率太低呢,還是一個牙門將的調令不值得單獨轉來呢?

而且,伱爲何對我如此親切?

剎那間,夏侯惠心中不由泛起訝然。

也忙不迭的謙遜道,“不敢當李長史之贊,末將只是在京師也別無他事,且畏軍法如山,憂心夏初雨水而誤了行程,故而便匆匆趕來赴職。”

“呵呵~”

不料,那李長史反而笑顏更盛了,語氣殷殷的來了句,“不過是一時受挫罷了,稚權不可喪壯志。再者,稚權秉公直言、裨益社稷,乃是簡在帝心的。”

噫!

你遠在淮南壽春且乃行伍之人,竟是連我爲何被左遷的緣由都知之甚詳?

頓時,夏侯惠愕然,半晌都不知如何回覆。

而李長史見了,先是指着堂下的坐席示意夏侯惠入座,然後才沾須緩緩道出了緣由。

原來,他也是譙沛人。

在已故大司馬曹休都督淮南之時,便是徵東將軍的長史了。

而在更早之前的時候,他還曾任職過曹仁軍中的軍正、洛陽中領軍署的文吏。

也就是說,他是曹魏的死忠、乃先前曹丕、如今曹叡這兩位天子留在淮南戰場的心腹之人。

“在稚權的調令文書中,陛下還附言了一句。”

大致講述自身履歷的他,末了還朝着洛陽的方向拱手遙遙致敬,緩聲說道,“陛下言稚權勇而有謀,令我莫要以尋常牙將視之。”

原來如此!

不得不說,在某些時候,天子曹叡對我還是頗爲器重的~

將我左遷外放了,還不忘叮囑心腹照看一二。

恍然大悟的夏侯惠,自是連忙衝着洛陽的方向拱手致意不提。

而李長史也不再言其他,以夏侯惠初來乍到且是調入騎兵營任職爲由,便大致給他講述了一下淮南戰線的狀況。

除卻一些郡兵之外,現今魏國在淮南駐紮的常備戎兵,僅有一萬兩千步騎。

且大多集中在壽春。

如六安與合肥二城,僅是駐紮了三千步卒。

六安不用提,遠離巢湖兩百多(漢)裡,依着賊吳興兵入寇皆以水師爲依仗,自是不用擔心被偷襲、也無須駐紮太多兵力的。

哪怕是賊吳果真上陸襲擊六安城了,從壽春出兵救援也來得及。

且說不定還能趁機斷了他們的後路、甕中捉鱉。

而合肥城作爲前線據點,爲何駐紮如此寡少的兵力嘛~

那是沒辦法的事。

壽春以南已然沒有黎庶了,且合肥城之北乃是一望無際的沼澤地,受限於地力與糧秣供給,自然就減少戍守兵卒了。

而駐守在壽春的兵馬中,騎卒只有一千三百人。

其中的三百騎,還是日常巡視敵情、警戒在外的斥候營。

數量稀少的緣由,同樣是受限於地域。

淮水以南,夏秋時節雨水頗多,且不乏出現連續下數十天梅雨的時候。

這種環境讓產於北方的戰馬很難適應,生病、狂躁、食慾不振而掉膘等症狀最是尋常不過。

最重要的是,以水師稱雄的賊吳經常會選擇在雨水充沛、大江支流水漲的時候興兵犯境,而此時的道路的泥濘不堪,騎卒也難以肆意馳騁。

是故,淮南駐紮騎兵數量少,那也是權衡得失之後的選擇。

“稚權乃是調入騎兵營,不若就在騎兵曲中任副職罷。斥候營終日在外、餐風飲露,太過於艱辛。”

李長史講述完後,還做出了調度。

而夏侯惠聽罷,沉吟片刻後,便起身行禮請道,“李長史,末將有報國之志,不畏艱辛。不知,可否讓末將入斥候營歷練?”

“嗯,斥候營啊.”

聞言,李長史微微蹙眉,耷拉下了眼簾沉吟。

也讓夏侯惠有些疑惑。

難道,我想進入斥候營還有不妥之處?

只不過,李長史也沒有言其他,沉吟了片刻後,便又舒眉含笑點頭,“也罷,既然稚權有報國之志,且陛下亦有心讓稚權建功立業,那便進入斥候營吧。”

言罷,便出聲喚來小吏帶夏侯惠去領備用戰馬、軍服等雜物以及前去斥候營。

待到了斥候營之後,夏侯惠便知道李長史的片刻猶豫是因爲什麼了——他在無意之間,將別人好不容易熬到的升遷職位,給佔了

且那人姓蔣,出身微末、頗有才幹,恰好就是他想在淮南拉攏結交的良選。

(本章完)

第135章 招攬第36章 社稷計第21章 何所惑第187章 無裨87.第87章 質問106.第106章 恩出上74.第74章 廟算第228章 如你所請第212章 隨你罷第180章 放權第178章 不識124.第124章 惱意第2章 入闕68.第68章 擋我者80.第80章 臨風第44章 花明83.第83章 皆學問第235章 謫貶第227章 求貶惠57.第57章 以何戰86.第86章 難彰功第146章 示好第229章 圖什麼啊第137章 禍伏68.第68章 擋我者105.第105章 蜜餞第24章 人事第170章 失計否第34章 門戶計78.第78章 直率第2章 入闕第9章 殊榮第149章 肺腑否46.第46章 安分第206章 夜話109.第109章 請纓63.第63章 死別第187章 無裨第153章 乃我第2章 入闕第180章 放權第217章 惠求教第234章 噤聲第156章 何惑哉116.第116章 非不願第210章 分權第17章 初見第227章 求貶惠第182章 入甕53.第53章 染徵袍77.第77章 視爲人第217章 惠求教第230章 風起青萍末52.第52章 狼狽第190章 可堪否112.第112章 潛鋒芒75.第75章 取輕113.第113章 後手第2章 入闕第209章 畏水如虎第169章 小成第184章 競速67.第67章 在我第210章 分權61.第61章 加官第11章 各有思第184章 競速第142章 全赴第224章 不公第156章 何惑哉88.第88章 發衝冠第199章 利令智昏173.第73章 篤定65.第65章 功來第215章 稚權何如70.第70章 詔來第148章 歸宅62.第62章 厚顏第215章 稚權何如第228章 如你所請第185章 死地第193章 邙山宴3第212章 隨你罷第214章 觸類旁通92.第92章 偶遇第182章 入甕第188章 無遺恨第200章 利令智昏256.第56章 猶可否第28章 窮也第176章 不武第154章 似懂了75.第75章 取輕第16章 困頓第217章 惠求教第9章 殊榮第206章 夜話130.第130章 當百95.第95章 左伯紙第177章 百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