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北方登陸

淮河戰役在諸方勢力的圍觀下,以絕對震撼的方式結束,天下所有人都沒有想過在共合軍面前,元朝的十三萬大軍如此不堪一擊。這絕不是元朝變弱了。元軍這幾年鎮壓各式各樣的小起義的表現說明了他們還是一隻可以打的軍隊。既然不是元軍太弱,那就是共合軍太強,一時間火炮這個名詞在衆多實力的案頭上出現。未來的戰爭開始向火器化方面發展,但對現在手握馬鞍山鐵礦和淮南煤礦的共合軍來說只要中間的那一條鐵路一旦完成,這點程度的技術擴散已經無關大局了。農業國是絕對無法挑戰工業國的,共和政府在穩定下來新佔領地的農業政策落實後,共和政府預備從新佔領地中徵集了10萬名青壯年通過培訓開始進行這兩百公里的鐵路架設工作。現在已經初步培訓出一萬鐵道工人。

淮河戰役剛剛落下帷幕程攀來到了在鐵道工地上,與這條鐵路建設的總負責人李賀商議。現在李賀相當於總理的位置,他現在制定鋼鐵造船機械等一系列工業部門的生產資源調配方案。現在他親自負責這條鐵路建設,每天與工人們一起吃喝,睡覺。幾百名測繪人員,工程師,都是他從學校中搶出來的。幾個月前爲了和朱自籌搶奪一批幾何數學畢業生,事情直接拔高讓程攀來評判。一個是炮兵方面需要,一個是鐵路建設方面必備。最後程攀提出了折衷方案先讓這批人去當炮兵,戰爭結束後再轉行。

在四周架設鋼軌鋪設枕木的嘈雜聲中程攀和聲的對李賀問道:“李賀啊,現在鐵路建設方面有什麼困難?”頭髮亂糟糟索性剪短,眼屎幾天沒擦,全身汗臭的李賀毫不客氣的說道:“技術方面沒有任何困難,但是庫存鋼軌消耗太快,培訓鐵路工人的規模到現在都沒有增加,總指揮官我知道現在是戰爭時期,但是我想問一句戰爭何時結束?如果戰爭在延長三個月,我就要重新制定生產方案了”。面對自己學生的質問,程攀沒有任何不滿,在軍隊中是要保證權威上下等級制度嚴格執行,但是在生產方面客觀規律壓倒一切,領導的強力指揮有助於管理生產,但是一旦出現領導要保持權威,那就是官僚主義的萌芽,程攀很提倡這種不考慮官職地位,直白的提出問題的作風,當然這個問題還是要回答。程攀說道:“臺灣方面已經準備好了,五天後皖中的部隊順江出海集結後,結束這場戰爭的戰役就開始了”。李賀說道:“願我軍出征勝利,但是最好是在春耕前結束戰爭,我們只有兩個月時間”程攀說道:“這點你放心,無論成功與否,春耕前我們立刻返回”。商談完了現在領地內一系列物資供應的問題後,程攀就不打擾李賀工作離開了,他也有很多事情要忙。

自從淮河戰役結束後,強大的北方共和軍團被肢解了。僅僅在淮南留下了兩個師的兵力預防萬一。剩下的兵力大部分被佈置到了西線。但是還有一部分精銳兵力開始順江南下,其中三百門火炮以及剛剛參與過淮河大戰的炮兵開始順江出海來到如皋,開始有序的上船。不僅是炮兵,還有參與過淮河戰役的九成的騎兵一起參與這次登陸戰役。何成依舊坐鎮皖中指揮着多達十萬野戰軍預防元軍西南方向的動向。但是朱自籌等一些技術軍官必須離開中部,也要出海參與這次軍事行動。

當然行動開始後最開心的是在臺灣訓練兩萬登陸部隊的陸海陸將軍,在開戰以來一直聽到中部戰爭的捷報頻傳,心裡總覺得不是滋味,當他的老競爭對手在淮河戰役大獲全勝的消息傳來後,陸海心裡的酸甜苦辣啥滋味都有。一方面看到中部戰爭順利進行,一向認爲自己不輸於他們的自己,還在這訓練部隊,心裡和貓爪似得。當然陸海也知道自己現在的任務也是十分重要的。於是他和孫濤將所有的鬱悶劃爲動力準備在將來屬於自己大放異彩,陸海對何成這個競爭對手,還必須期望他大獲成功。因爲戰前軍事會議上已經說得很明白只有中部戰爭越成功,對下一步的登陸戰爭的物資支持力度就越大。所以這種迫不得已希望對頭成功的感覺不經歷是無法瞭解的。

現在好了陸海明白終於輪到他出場。當然程攀由於某種原因也必須隨軍北上,但是程攀不會和陸海搶指揮權的,所以陸海這次是可以充分的在上司面前顯示自己的才能。

於是在東海上,千帆競發。一隻龐大的登陸船隊,一共375艘最小排水量500噸,最大排水量2000噸的船隻載着兩萬五千人開始沿中國海岸線北上,爲了這次作戰共合軍早在三個月前就開在濟州島上聚集物資。所以部隊先北上來到濟州島暫住。等待第一批登陸部隊佔領登陸地點。再隨後登陸後,大量的騎兵炮兵纔開始帶着裝備開始向大都方向挺進。

此時公元1349年一月1日,後世叫天津的這個地方現在叫海津鎮,這裡成爲漕糧運輸的轉運中心。同時設立了鹽場。由於現在元朝海路斷絕南方海運皇糧被共合海軍截斷這沒有往年那麼熱鬧,現在朝廷上下已經將全部注意力集中到了安徽淮河一帶,最近朝廷正在討論一個從塞北陝西等地調集三十萬軍隊平反的方案。所以天津這個漕糧轉運在以前富有油水的地方現在沒人過問。但是這裡很快就熱鬧起來了,並吸引住全國上下的注意。

漕運小吏固色兒祖上是色目人,雖然知道沒有活幹,他還是像往常一樣看一下大海,在東昇太陽刺眼的照射下他無奈的收回了目光,自言自語罵了幾句讓他失業的反賊。當他正準備離開時,突然用餘光掃到了海面上出現了一片黑點,他連忙揉了一下眼睛。冒着刺眼的陽光眯着眼仔細確認,沒錯是大海船,一定是南邊皇糧運過來了。他開始大聲喊叫起來。很快更多人開始注意到海上的情況,整個海津鎮開始洋溢着歡樂的氣息,總管海津鎮的巴谷勒,聽到了海運皇糧的到來,感到詫異,沒道理啊,沒聽到最近朝廷在南方有啥好消息傳來,肥頭大耳的他連忙登上瞭望臺,舉起他從西域商人那買來的望遠鏡。沒錯遠方的確出現了大量的船隻,大約四十艘左右,都是大海船。但是他將目光上移,鐮刀鐵錘旗在海風中迎風飄揚。“砰東”一聲價值不菲的望遠鏡落在地。“敵襲”一聲淒厲的叫聲從這個死胖子口中發出。

這批先鋒登陸艦隊的指揮官是目前共和海軍最高指揮官孫濤,他現在正在與逆風做鬥爭。好不容易看到目標了。十艘排水量爲1200噸的戰鬥艦開始排列隊形。此時在孫濤的望遠鏡中海津鎮十分熱鬧到處都是手拿長槍與彎刀等各類武器到處亂跑的人。孫濤說道:“看來對面已經知道我們的身份了,傳令戰鬥艦隊準備戰鬥,先用爆炸彈摧毀岸邊船隻”隨着旗語手的傳令,共和艦隊開始了攻擊。十艘艦隊兩百門火炮的射擊下。停靠在岸邊的木船迅速的成爲了一團火炬。這些船隻原本沒有活幹一直閒在港口,現在一些人剛準備落帆起航,就被遠處而來的炮火所摧毀。十幾艘木質船隻被當做靶子被打掉後,艦隊上的炮彈開始點名海津鎮上一切像堡壘的建築物,在兇猛的炮擊下有着幾百年歷史的海津鎮經歷着一場浩劫。

一頓炮打過之後,岸邊的人早就跑的沒影了。隨着測水深的小船的確定,半個小時後一個師的陸軍開始登陸了。有效的佔領了港口。此時共合軍登陸的消息已經傳到附近都守軍耳中,與原時空中中國第一次遭受大海方面的攻擊後表現一樣,元軍對共合軍從海上而來的消息第一反應是不敢相信。認爲是不是海賊來了。不管怎麼樣最近的一隻萬人隊義不容辭的向事發地點趕去。在確定情況後向剛剛登陸兩千五百人的共合軍陣地撲去,但是他們遭受了艦炮的洗禮。在原時空的戰爭史上,火炮的威力大小依次從小到大排列是步兵炮,艦炮,要塞炮。要塞炮的威力要比艦炮強的原因是要塞炮的重量和反震力可以由大地承擔。所以要塞炮可以造的比艦炮大,艦炮的威力比步兵炮大的原因是,船的牽引力遠大於陸軍在地上的牽引力,所以艦炮可以比步兵炮強大。當然列車炮除外。

兩百門一百二十毫米口徑的艦炮換上榴霰彈後,對這個衝鋒而來的萬人隊一陣猛轟。這個場面和原來歷史上德軍準備打艦隊的效果是一樣的。這隻騎兵部隊被風帆戰列艦打出得到榴霰彈轟的抱頭鼠竄。少部分騎兵捱過了這一輪炮擊,高喊着長生天的口號繼續向登陸部隊衝過來,迎接他們的是每槍六連發狂風一般的紙殼子彈。

公元1349年一月一日,在艦隊的掩護下共合軍第七師成功在天津海河河口登陸。共合軍的這一動作迅速震驚一百公里外的元朝朝野上下,戰火以蒙元帝國想不到的方式燒到了他們枕邊。

對於共合軍這次史書上沒有的完全不符合常理的攻擊方式,元朝上下突然發現他們在北中國上下上千裡的兵力調動完全成了無用功,沒有人認爲這是一場海賊式的劫掠式騷擾,一個萬人騎兵隊的迅速覆滅讓元朝上下萬分緊張。一個個*向四面八方傳去,都是一個意思“勤王救駕”。全中國上下都被共合軍這一動作嚇到了。通過海運千里奔襲,發兵千里兵臨敵國首都城下。怎一個“牛”字了得。

但是現在登陸僅僅是剛成功,更大的戰鬥即將到來。

第三百零九章 茫茫多第五章 落腳,起始第六百八十八章 暴露的前夕第七十六章 戰後局勢第六百一十七章 離開紫光界第三百一十三章 戰火第四百六十九章 水星之殤第四百九十九章 海藍之心第四十章 舉世爲敵第三百九十五章 變軌的小行星第六十六章 日本的小插曲第五百三十四章 一維傳送第四百六十七章 主角不由天定第二百一十八章 來送的美國艦隊第四百八十九章 北美衝突第二百五十六章 玩過火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無奈的能源第二百八十五章準備找場子第七百六十七章 我換戰場了第二百九十二章 這個先記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南洋落子第七十一章 戰爭進行時第六百一十一章 我是踏實的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收集完畢第五百九十四章 持劍者第四百四十八章 熟悉的套路第七百一十八章 極限第二百八十二章 穿越本是作死第四百一十章 法力第二十三章 向西擴張第四百三十九章 學習或者玩命第六百五十三章 靈液?第五百三十五章 沉澱者第一百六十五章 都打夠了五百三十八章 進入夕陽城第六百三十八章 指路第五百六十七章 處於躍變第四百九十四章 紫霧第二百零六章 “文明”的道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場大戲接着唱第七百二十一章 震盪第六百二十二章 審判第二百零二章 一戰下半場第八十三章 武林事了第四百章 恐懼第六百八十六章 崢嶸第九十三章 吃撐了第六百五十七章 束縛認知的黑手第五百七十三章 物盡所用第五百零七章 造仙第一百八十一章 靈魂攻擊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守四百五十一章 踏出搖籃第四百三十八章 意志鎖第六百三十四章 覺醒第三百八十一 “凡人的心態”第六百二十五章 瘋狂?冷靜?第六百八十八章 暴露的前夕第二百二十六章 戰爭機器之步兵第七百一十一章 航母第三百二十章 新紀元第六百四十章 體內科技第十三章 天道之密 化學第四百二十章 重建第一百六十六章 力量下的交往六百六十九章 固定思維即使命運第一百六十二章 都是肉票第二百四十三章 平衡第七百四十七章 觀察者第五百二十八章 原子可控化使用規則第二百八十八章 逃跑的賢治第三百九十六章 變化開始第五百七十一章 鎮壓第六百九十一章 求不如證第七百二十六章 破碎的平靜第七百四十一章 變局引動第一百九十三章 目標社會主義中級階段第七百七十章 變量離去第三十二章 點兒背的那日鬆第一百九十三章 目標社會主義中級階段第二百一十七章 環印度洋第四百九十五章 裂紋第二十八章 發電第一百四十七章 紅色擴張第一百三十六章 二階基因鎖第三百八十八章 靈氣下的生化科技第一百二十六章 進化時代第四百五十五章 誰能定義我們第一百六十八章 被無視就要顯示存在第七百零八章 第一梯隊崩塌第四百九十一章 地球勾心第七百二十五章. 天不知第四百零五章 靈體的戰鬥第八十八章 工業化怪獸第二百八十五章準備找場子第七百四十七章 觀察者第六百六十章 自然眼光下的魔第一百四十章 造反第一式——領人上賊船第五百九十章 星如塵動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個世界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