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冀州

風雲突變!

而突變之始就在於宛城黃巾渠帥趙弘!

有傳言黃巾渠帥趙弘身邊有能人相助,又有傳言乃是奉大良賢師錦囊妙計……不管如何趙弘所部行蹤成謎,宛城局勢愈加迷離。

另一方面,隨着趙弘所部的不知所蹤,南陽附近的其他黃巾勢力們受到極其嚴酷的圍剿,不得不開始大批大批地向其他地區轉移,其中的絕大部分都是在楊烈殺出南陽包圍圈之後不久,開始北上與東進,前往投奔其他的黃巾渠帥。

其中青州黃巾軍勢力越發壯大,已經成爲了僅次於冀州的黃巾軍勢力。隨後,有傳言皇甫嵩與騎都尉曹操合兵,大戰黃巾渠帥波才,波才兵未敗而漢軍也未勝,兩敗俱傷,並且之後黃巾渠帥波才放棄殘兵、獨領精銳轉戰千里,行跡也變得不知所蹤……

種種跡象表明,越來越多的黃巾軍精銳正逐漸往冀州聚集,戰局日益跌宕起伏、形勢萬變。

不過到底是什麼原因,又或者具體什麼局勢,那就是楊烈所無法猜測的了。可毫無疑問的一點是,歷史逐漸正在走向模糊,楊烈所知的大勢,已逐不可待,一切充滿未知,一切未知的起點就在宛城、就在趙弘身上……

趙弘的突然不知所蹤直接導致了南陽黃巾軍的潰勢,讓南陽黃巾軍勢力提前數月進入了潰敗階段。

可是,很詭異的是,在其他六州黃巾軍勢力也如宛城局勢,風雲突變,黃巾軍裁汰老弱的同時,其精銳部隊紛紛讓城別走,種種跡象表明,各部所屬精銳均秘密向冀州大良賢師張角部聚集。

局勢詭譎!

楊烈的先知先覺已必不可考!

冀州由黃巾軍統帥大良賢師張角所率領的部隊們卻越發壯大了起來、並遠遠超出原本歷史時期,更兼之黃巾軍將星雲集:天公將軍張角、地公將軍張寶、人公將軍張樑、豫州渠帥波才、波才副帥彭脫、涿郡程志遠、鄧茂、孫仲,甚至黑山軍所部張牛角、張燕、楊鳳、於毒等等……不知凡幾!

青州軍管亥、斐元紹、周倉、廖化等所部,突然瘋狂攻打州郡,捨命攻擊,致使青州局勢一片糜爛,漢軍勢力蕩然無幾……緊接着各部只留少量精銳及大部老弱、孩童守城,大部精銳又突然大規模雲集,按部就班、穩打穩紮地向青州、冀州交界處緩緩移動,勢不明。

接着,天公將軍張角於冀州大敗盧植,盧植兵敗之後讓冀州的大漢勢力受到了沉重打擊,於是朝廷又罷免了盧植,派遣董卓前來統軍進攻張角。結果,董卓一來立刻便吃了一場大敗仗,要不是剛好被當時途經的劉備、關羽、張飛所救下,恐怕這個位面就沒有後來的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之戰了。

顯然,毫無爭議的一點就是,大漢陣營方面在冀州的軍事勢力幾乎爲零。而黃巾軍陣營方面幾乎放棄了各州,只是集中在冀州和青州,軍事力量集中在一起,局勢詭異!

於是,分散於其他地方黃巾軍們都不約而同地朝着冀州地區聚攏,而漢軍也是大力阻攔,並積極收復失地。一路慘烈,本來略微有點平靜的局勢,又變得動盪不安、衝突更加激烈……更出現了張角先破盧植,後破董卓的事件,冀州地區的黃巾軍聲勢愈旺、越發勢不可抵擋。

青州,在上古時期,《禹貢》“九州”之一,大漢十三州之一。大體指泰山以東至渤海的一片區域。

楊烈估計那裡不久後很可能有更大的變動,一動就是天地變色、日月無光!在此位面可以說是中華文明自三皇治世,五帝定倫至漢末此段時期內未有之大變局!

表面上看整個局勢的焦點在冀州,但做爲現代人,楊烈更有超出此時代的認知,甚至楊烈他們認爲此時青州黃巾軍所部的聚集不是爲了支援冀州,而是爲了接應冀州。

青州,三國時期的人們從不認爲青州是兵家必爭之地,他們的焦點只是聚集在冀、豫、荊等,但楊烈他們可不這麼認爲,青州就相當於現代山東大部,而楊烈在現代又世居山東聊城東昌府,對山東有着清晰的認知。古人眼裡的無用之地,現代人可不敢苟同!

幾經博殺,又兼之大勢所趨,不管是生存,還是爲了更多的收集氣運,楊烈決斷北上冀州。

之所以楊烈選擇率軍北上,還有一個原因也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就是……

那就是他手下有兵!

楊烈以及他手下的兵現在可是漢軍的眼中釘、肉中刺,勢必拔之而後快!

由於這個時代信息傳播是比較緩慢的,楊烈到現在纔打探到這些消息,那麼毫無疑問的是更多的黃巾軍在他殺出南陽之前,就已經有投奔到大良賢師張角麾下的意圖,甚至已經在路途中。

再一個,楊烈所部一路走,一路收集潰散的黃巾軍,更兼之一路詐城,並收降精壯漢軍士卒及精壯民漢,走走停停,邊走邊訓練,愣是比其他黃巾軍各部晚到了好長一段時間。

楊烈雖然晚到了好長一段時間,可是他在殺出南陽的時候卻沿路聚軍隊甚多,精銳已達三千有餘,輔軍萬計,隱隱一方主帥,更兼之軍威日盛,兵威之銳,聲名日漸遠播,甚至大名已經傳入大良賢師張角耳中。更因在於楊烈缺少物資之後,直接率衆三千餘人拿下了一座防備稀鬆的郡城,一路走,一路詐,一路戰!聲名日顯!

就在楊烈沿途收攏黃巾軍殘兵撤退時,其他的黃巾軍勢力也跟着退出了南陽地區,直接導致了漢軍沒能全面清剿掉該地方的黃巾軍勢力,使得相當一部分的黃巾軍殘兵得以撤向了青州與冀州。

現在整個中原地區都打成了一團亂麻,原因就在於漢朝允許各地招募義兵平亂,劉備就是這個時候得商人張世平、蘇雙資助,這纔有了最開始的軍功被封爲安喜縣縣尉。

如今,楊烈在其所部威望極高。

從初入位面之時,購糧資助黃巾軍是爲“義”;奮勇率隊突圍,並親自斷後是爲“勇”;火拼黃巾賊、清理門戶是爲“忠”;巧設埋伏、巧計詐城是爲“智”;對庶民秋毫無犯、對手下士卒關懷備至、視如己出是爲“仁”;積極練兵,使士兵明紀律、懂禮儀是爲“禮”;轉戰千里,與士卒同甘共苦是爲“毅”……

可以說楊烈在士卒們眼中他可以說是威勢極重……更兼之楊烈所部日益精壯,也逐步開始轉變策略,遇到漢軍,能詐就詐,不能詐就嚇,不能嚇就打,更是將游擊戰發揮的淋漓盡致,黃巾別部都是精銳越打越少,而楊烈所部卻是精銳越打越多更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

當楊烈所部進入冀州時,其部所屬精銳已達有萬餘,輔兵、民壯數不勝數,聲勢浩大。更因爲楊烈所部進入冀州之時排着四四方的方陣,踩着整整齊齊的腳步,軍容之盛、陣勢之齊、裝備之巨,千軍萬馬尤如一人、槍如林、箭如雨。

軍威如嶽、兵鋒如刀、氣勢如虹,直駭得黃巾各部渠帥面色驚恐、不敢直視、紛紛低頭避讓,更驚得大良賢師張角目瞪口呆,人公將軍張寶、地公將軍張樑膛目結舌,致使“三公將軍”張角、張樑、張寶一齊親自出城相迎……

可以說楊烈已經直接步入黃巾高層,僅僅次於“三公將軍”之下,隱隱高出其餘黃巾各部半疇。

此時!

黃巾軍各部最精銳、最善戰的部隊已經聚集!

而漢軍也在調兵遣將、各陸英豪及其所部蜂擁而聚!

整個黃巾起義的成敗就集中在了這片土地上!

整個大漢、甚至可以說整個世界、整個位面的焦點都聚集於此!

大戰一觸即發!

一時間,風起雲涌、日月無光、羣雄匯聚!

八方風雨會冀州!

第二章 盜天機第五十八章 中洲隊第二智者第六十五章 悲劇的拼愛第二十七章 海盜的輓歌第二十一章 楚大校要挖坑了……第二十二章 黃巾香火 世代相傳第二十三章 當鳴人穿上天馬座聖衣第三十四章 射殺孫堅第十三章 碾滅倭奴艦隊第六章 忍校生涯初開始第二十三章 全面封鎖第四十六章 楊烈的預感第三十四章 詹嵐的嬌媚第二十五章 伽椰子和貞子的聯手第六十三章 露絲的不甘第四十六章 楊烈的預感第十三章 零點的選擇!第二十七章 初遇白馬義從第十二章 火影版隆中對(下)第十五章 期待已久的劇情第十五章 中黃太乙第五章 論托爾失去神力的可行性報告第七章 除內奸 霸氣無雙第八章 劍指倭國第二十二章 破幻眼第十八章 敕封齊天大聖!第四十章 別了,大漢!第六十一章 一擊必殺!第三十章 進擊的華夏軍隊!第五章 明末版北洋水師的誕生第九章 打開心結與離開第七十六章 先談!後戰!第二十八章 妖兵狼騎!第二十一章 收伏第十章 深夜來訪的志村團藏第十八章 當羅馬軍團遇上大漢軍團第二十八章 初入死亡森林第二十七章 海盜的輓歌第二章 可得長生否第八章 康熙與鰲拜第十六章 戰地袍澤第十三章 漢軍忽至第五十六章 女人之間的戰爭(下)第十五章 中黃太乙第十五章 中黃太乙第九章 宿命的相遇第五十五章 女人之間的戰爭(上)第十一章 沙塵爆來襲第二章 一隻黑貓擋了路……第二十八章 咒怨?貞子不是枷椰子!第八十一章 鄭吒的戰鬥(下)第二十九章 三人與咒怨第三十章 貞子來了與計劃第三十九章 雅典娜之驚歎第四十五章 關東兵變第四十五章 泰坦尼克沉船的真相(下)第二十六章 直面海神第五十章 即將到來的晚宴!第二章 可得長生否第十六章 誰來統帥三軍第二十八章 妖兵狼騎!第十七章 演練結束第四十章 露絲的驚訝第四十八章 分封天下第四十二章 誰的下馬威!第二十二章 一個幽靈……第三十九章 奇怪的漢軍第四十章 火影落幕第二十四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第十九章 初遇桃地再不斬第三十八章 大戲開幕第十五章 雙龍既出 醉拳何在第七十五章 惡魔降臨第十一章 火影版隆中對(上)第十三章 多疑的美隊第六十二章 楊烈的坦白!第八章 關於強化(上)第十八章 破殺戒令第二章 人性本善!第十二章 潑冷水第七章 除內奸 霸氣無雙第十二章 潑冷水第十七章 排隊槍斃的戰爭第六十八章 詭異的魔怪第五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七十八章 楊烈的瘋狂攻擊!第九章 秣兵歷馬第十二章 撞沉吉野第二十二章 黃巾香火 世代相傳第三十章 貞子來了與計劃第十二章 火影版隆中對(下)第七章 太極宮前斬妖狐第二十六章 五軍之戰(二)第四章 可願長生否?第十六章 戰地袍澤第七十三章 看!楚軒在裝逼第十五章 三藩盟約第二十二章 華夏軍隊入米國作戰的爭吵第八十章 鄭吒的戰鬥(上)第五章 擊敗羅馬 代天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