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五行山下

370 五行山下

李響和孫悟空一通胡侃,將孫悟空嚇的一愣一愣的,終於知道自己以前是多麼傻大膽。這世間厲害的人多了去了,豈是他一個才修煉了區區幾十年的猴子可以撒野的?

這個認知嚴重打擊了孫悟空的傲氣,不過他天性桀驁,很快又開始懷疑李響是在編瞎話騙他。李響也不辯解,只是說等他出來了,自己去求證一下就知道。

李響在五行山下陪了孫悟空三天,最終還是覺得和孫悟空有些合不來。真是接觸過才知道,這個猴子和電視劇裡完全不一樣,倒是更貼近原著中的形象。不但性格桀驁不馴,而且殘忍狠毒,對殺生害命毫不在意,當真是視人命如草芥。雖然確實是極具反抗精神,可卻並不討喜,反而像是現代社會的殺人流竄犯,任何人對他好都是應該的,要是有一點對不起他,他一怒之下就會打人傷人,甚至直接殺了了事。這樣一個人,如何能讓李響欣賞的起來?

既然話不投機,李響也就不再多留,向孫悟空提出了告辭。孫悟空雖然也覺得李響很不合他的胃口,可三百年來只有李響來看望他,要是李響也走了,他就又只能自己待着了,所以極力挽留。

李響見孫悟空捨不得他走,心中一動,提出想看看金箍棒。孫悟空一聽就怒了,金箍棒可是他的命根子,怎麼可能送到別人手裡?李響只好急忙解釋,他只是想摸摸看看,孫悟空要是不放心,完全可以握在手裡。

孫悟空考慮了一下,覺得以李響的本事,就算自己被壓在山下,也不可能強行從自己手裡奪走金箍棒,於是就同意了。從耳朵裡取出繡花針,迎風一晃,變成碗口粗、丈許長的鐵棒。

看到熟悉的金箍棒出現在眼前。李響也微微有些激動,但是身後一摸,立即發覺這根金箍棒雖然和他在《封神榜》位面的那根一模一樣,但並非同一根。這讓他心中又是一嘆。他的穿越太特殊,就算同一個位面兩次穿越都會不一樣,何況並非同一個位面。

李響要看金箍棒,只是想見見“熟人”的那種感覺,現在發現不是自己想見的人。自然沒了興趣,就讓孫悟空收起來了。

既然孫悟空讓他看了金箍棒,李響也遵守承諾,又留了半個月。可是半個月後他還是要離開了,讓孫悟空頗爲不捨。李響見他可憐巴巴的樣子,心中也頗爲不忍。雖然這個猴子和自己心目中的那個完全不一樣,可畢竟還有相似的地方,讓李響狠不下心去。想想自己其實也沒什麼事情好做,索性就留了下來,在旁邊搭了個小茅屋。給孫悟空做個伴兒。

李響的決定讓孫悟空對他感恩戴德,於是在閒聊的時候,有意指點李響的修行。

孫悟空真正學本事的時間,其實只有在方寸山的三十多年。但他畢竟是經過“正規教育”的,師父也是頂級名師菩提老祖,在修仙的道路上,比李響這個野路子要強得多。所以他往往只是幾句話,就能讓李響少走很多冤枉路。這讓李響暗暗慶幸,多虧自己留下了,不然哪找這種好處去?

其實孫悟空最強的本事。是七十二變和筋斗雲。筋斗雲李響不放在眼裡,但是對七十二變卻眼饞的很。可惜那是孫悟空看家的本領,豈會輕易教給別人?李響軟磨硬泡了很久也沒能讓孫悟空吐口,只能怏怏作罷。

五行山雖然地處荒僻。但附近還是有些人家的,難免有人進山打柴、採藥、打獵什麼的。而五行山山勢險峻,進山的人偶爾會遇到危險,或失足落崖,或遇到猛獸。見到這種情況,李響往往忍不住出手。將人救下來。在他來說只是舉手之勞,對那些普通人來說,卻是救命之恩,他自然不能袖手旁觀。雖然被孫悟空諷刺爲迂腐無聊,他也依然故我。

時間久了,附近的山民都知道山裡住了位神仙,經常扶危濟困。於是衆人商量了一下,湊錢給李響蓋了一座小廟,經常進香供奉。

一開始李響還沒在意,山民只是想表達一下感激之情,又找不到自己,所以才蓋了一座廟。他從來就沒想過要求回報,也就從沒去過供奉自己的廟。可沒想到不久之後他就發現,冥冥中有股奇異的力量匯入自身,讓他的修爲有所提升。這讓李響大感驚奇,循着來源找去,才發現是從小廟的神像上傳來的。

這個發現讓李響大爲驚喜,沒想到自己根本沒有神位,只是百姓自發的建了個小廟,進項供奉,居然就能增強自己的修爲。可孫悟空的一句話,給他兜頭澆了一盆冷水。

經過孫悟空的解釋,李響才知道,收集百姓願力確實是一種修煉法門,但這種法門大多是真正的神官才這麼做,仙人是不屑於這麼做的。

在《西遊》位面,神和仙是不同的。神在地位上要高於仙,但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比如天庭的那些人,每個人都各有職司,輕易不能離開。而在承擔責任的時候,也會受到民間的供奉,進而增加實力。

仙人則沒那麼麻煩,修爲全靠自己慢慢練,但也沒有任何責任要承擔,想去哪去哪,自由的很。因此當年的《封神榜》,才誰都不願意去,只能靠打一仗來決定誰去打工,誰繼續逍遙自在。

不過兩者之間也不是分的那麼明確,仙如果願意承擔責任,也可以修煉神道。如李響現在這樣,只要聚攏起信徒,就能增加實力。但如果有一天李響不願在這住了,不庇護這裡的百姓了,百姓也會拋棄他,不再給他進項供奉,那他用神道增加的實力也會消散乾淨,白費工夫。

因此,在孫悟空看來,修煉神道的都是傻瓜,被捆着束手束腳一點都不自由。但李響卻對此很感興趣,他收集各種功法的癖好又犯了,多一種修行之法,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用到了,多學點東西總是沒錯的。

既然李響願意學,孫悟空也不吝嗇教,雖然孫悟空沒修過神道,但其中的門道都明白。當年在天庭做官的時候,猴子可謂是相交滿天下,其中大部分都是神官,對此自然不陌生。

此後的二百年中,李響一邊體會神道的奧妙,一邊也沒忘了繼續修煉自己的《逍遙遊》。可不知爲什麼,李響兩種法門一起修煉,卻還是一直被卡在金仙的門檻上,怎麼也過不去。去向孫悟空請教,孫悟空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這猴子其實也只是個真仙而已,只不過是功法特殊,身體又夠強悍,才能越階打敗金仙,實際上他和李響在境界上是一樣的,因此也幫不上李響的忙。

轉眼間二百年過去了,這一天李響正在修煉,孫悟空閒極無聊撿根樹枝在地上亂畫,互聽有人在山上吟詩曰:“堪嘆妖猴不奉公,當年狂妄逞英雄。欺心攪亂蟠桃會,大膽私行兜率宮。十萬軍中無敵手,九重天上有威風。自遭我佛如來困,何日舒伸再顯功!”

孫悟空一聽大怒,高聲叫道:“是那個在山上吟詩,揭我的短哩?”

李響被驚醒過來,一擡頭就見觀世音菩薩緩緩走來,身後跟着惠岸行者木吒。李響急忙站起身來,施禮迎接。與此同時,山神、土地、五方揭諦都現身出來迎接菩薩。

觀世音菩薩見到李響,似乎並不感到意外,但也沒跟他多說,只是點了點頭,就問孫悟空道:“你認得我嗎?”

孫悟空被李響洗腦了這麼久,自然早就知道觀音菩薩的厲害,連忙點頭道:“認得,當然認得!你不就是南海普陀落伽山救苦救難大慈大悲南無觀世音菩薩麼。你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觀音菩薩道:“我奉佛旨,去東土尋取經人,從此經過,特留步來看看你。”

孫悟空一聽大喜,他早就聽李響說過,一般沒被當場殺死,只是被鎮壓、封禁的人,往往都會有個年限,到了時間,自會被放出來。現在聽觀音菩薩的意思,他被鎮壓的時間到了。當然,猴子也是個聰明人,知道不能直接這麼說,只能哀求道:“如來哄了我,把我壓在此山五百年了,不能展掙。萬望菩薩方便一二,救俺老孫一救!”

觀世音菩薩道:“你這廝罪業彌深,救你出來,恐你又生禍害,反爲不美。”

孫悟空聞言更喜,急忙道:“我已知道錯了,請大慈大悲指條門路,情願修行!”

觀世音菩薩這才鬆口道:“你既有此心,待我到了東土大唐國,尋一個取經人來,教他救你。你可跟他做個徒弟,秉教伽持,入我佛門,再修正果,如何?”

孫悟空現在是隻要能出去,什麼條件都答應,急忙點頭道:“願意,願意!”

觀世音菩薩點頭嘉許,忽然回頭對李響道:“青松道友,多年不見,一向可好?”

李響連忙回禮道:“勞菩薩記掛,貧道安好。”

觀世音菩薩道:“我觀道友數百年來毫無寸進,可見前路崎嶇。不如也入我佛門,自有坦蕩大路,直達彼岸。”(。)

374 活擒紅孩兒129 巔峰決戰247 四虎一彪259 帝都印象379 成就金仙246 乳虎嘯谷047 青雲直上467 草原閃靈470 巧遇年加066 生死兩難493 大鬧天宮222 緊急任務514 狼狽而回315 禍亂大都521 伏羲女媧011 襄陽一遊493 大鬧天宮419 炮製王英368 南海落伽050 鏖戰瘋魔371 七十二變196 流浪江湖469 猶豫不決146 覆雨翻雲427 發展迅猛121 桃谷六仙302 六俠重傷022 急轉直下276 再練神功037 長社之戰316 鬥智鬥勇164 小小教訓539 逛街偶遇524 同鄉相殘309 半路討債253 森林邊緣110 元始天尊486 貓捉老鼠392 大戰正酣335 高速追擊066 生死兩難277 疑難雜症497 唐僧西來271 血影神功032 武聖關羽152 擺上檯面536 世界在手311 英雄救美536 世界在手265 亂成一團549 收攏人心334 戰前謀劃147 野廟候客377 借芭蕉扇195 初爲人母435 宮廷劇變438 翻天覆地058 聰辯老人057 解救丐幫443 意外好處471 大戰夜狼399 兄弟重逢225 險死還生143 定情和意外242 特種部隊143 定情和意外221 掏空金輪128 恩將仇報327 建立大明232 走入岔路063 赴援鏡湖547 孤軍奮戰359 呂關張趙277 疑難雜症452 面見麗清489 場景再變245 一人滅一國181 走上正軌502 降服惡人543 圍攻教堂123 神乎其技547 孤軍奮戰052 重大突破148 金黃之別250 四方出擊008 巧得神功186 男孩吉米272 南亞一行472 預言聖騎324 單挑千軍296 神功到手477 火燒木堡484 機密文件057 解救丐幫121 桃谷六仙186 男孩吉米489 場景再變184 招兵買馬177 未來方向485 麻煩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