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喬裝改扮

120 喬裝改扮

李響表現出的對華山派,對令狐沖的瞭解,早就讓令狐沖本人都麻木了,根本沒想到這件事李響是如何知道的,難道李響不止在華山住了幾個月,還一直跟着他們來到洛陽?幸好令狐沖沒想到,李響說完後才察覺到,立即轉移注意力道:“好了,你們兩個別廢話了,一起上吧!”

到了這個地步,任盈盈和令狐沖也沒別的辦法了,只好出手。令狐沖用的依然是《獨孤九劍》,間或夾雜着《五嶽劍法》。李響也不再用速度欺負他,而是和他拆招。令狐沖現在對《獨孤九劍》的領悟還不到三成,和李響相比還差得遠。所以即使是不用速度欺負他,也一樣打的令狐沖手忙腳亂。

而任盈盈的武功則比較雜,拳法、掌法、腿法、暗器、劍法、鞭法……亂七八糟的一股腦的使出來。看上去讓人眼花繚亂,對付一般的高手確實能發揮奇效,但在李響這等超級高手眼裡,實際威脅還真比不上令狐沖。

他們兩人才剛認識,互相之間談不上了解,所以他們的聯手也就是從兩個方向一起夾攻李響。配合什麼的,根本就沒有。但李響還是在恰好十招的時候,分別將兩人點倒。

兩人從一開始就知道,他們不可能是李響的對手,所以輸了也不氣餒,休息了一陣後再次夾攻。可惜還是敗在第十招上。然後是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隨着兩人慢慢熟悉起來,他們也漸漸打出了配合。可配合起來也依然不是對手,總是在第十招敗北。眼看着天色已晚,李響讓他們去休息,明天繼續。至於令狐沖夜不歸宿的問題,讓綠竹翁去王家通知一聲,就說令狐沖要留在這裡學一首能調理氣息的《清心普善咒》曲子。

對於令狐沖夜宿綠竹巷,嶽不羣只是冷哼一聲就不管了。他現在只想從令狐沖身上找到《辟邪劍譜》,其他的並不在意。甯中則倒是關心的多問了幾句,但聽說彈琴能理順氣息,自然沒有不允的可能。至於其他人,就更漠不關心了。

第二天一早,吃過早飯後,令狐沖和任盈盈沒有馬上和李響動手,而是聚在一起商量戰術。可商量來商量去,也沒有太好的辦法。不過沒關係,只要覺得有一絲可能,都可以拿出來試試。反正輸了也不要緊,李響也不會殺他們,下次再來就是了。

如此過了三天,令狐沖在一次動手時,還不等到第十招,就強自調運真氣,結果不但沒能使出更厲害的招式,反而讓自己因內力衝突而暈倒在地。

任盈盈見這樣不是辦法,就要求先給令狐沖治傷,不然令狐沖發揮不出全部水平。李響自然答應,但也事先說明,自己不會給他療傷,要療傷自己想辦法去,而且不準脫離他的視線範圍。

有了李響的允許,任盈盈立即行動起來,讓綠竹翁準備行裝,準備去開封府,找那個殺人名醫平一指。

而綠竹翁剛開始準備行裝,華山派的人立即找上門來。令狐沖住在綠竹巷沒問題,可要離開嶽不羣的視線,那可不行。所以一聽說令狐沖要走,立即派弟子來傳令,讓他回王家一趟。

嶽不羣下了命令,令狐沖自然不敢不尊,只好先回王家。可是令狐沖要回王家,就會脫離李響的神通範圍,要是這小子趁機跑了,李響到哪抓他去?可他若不許的話,勢必會與嶽不羣對上。李響現在只想胡混着玩玩,可不想和所謂的正道拼鬥。所以,他乾脆讓任盈盈和他一起去王家,自己則隱身暗處盯着他們。至於任盈盈以什麼身份去見嶽不羣和甯中則,那就不是李響該操心的事了。

任盈盈對李響如此不負責任的行爲極爲憤怒,但胳膊扭不過大腿,敢不聽話就威脅砍任我行的手指腳趾什麼的。任盈盈被逼無奈,只好妥協。

不過對任盈盈來說,編造個身份騙過嶽不羣和甯中則是件輕而易舉的事。她自己喬裝改扮了一番,扮作一個漂亮的村姑,然後自稱她的爺爺和平一指交情莫逆,可以帶令狐沖去求醫。還傲嬌的宣稱,要不是綠竹翁拜託她,她纔不管這個閒事呢!

如此一來,甯中則自然是巴不得令狐沖跟任盈盈走,嶽不羣也不能說不許去,那不成了想要害死徒弟的惡人了嗎?一向表現的都很君子的嶽不羣,豈能幹這種事?所以令狐沖很快就得到了允許。

不過嶽不羣也不是容易糊弄的人,允許是允許了,卻要和令狐沖一起去拜訪平一指。理由是,華山派客居王家太久了也不好,該是告辭的時候了。於是任盈盈和令狐沖兩個人去,回來卻帶了一大幫人。

李響一直藏在暗處看着任盈盈他們,自然也聽到了嶽不羣的要求。乾脆也喬裝了一下,扮成一個鶴髮童顏的老頭兒,早早的在碼頭上等候。一見任盈盈他們來了,就抱怨道:“乖孫女,你怎麼纔來?我都等急了!”

以任盈盈的機靈,自然是微微一愣就反應了過來,心中暗罵李響佔她便宜,原來是叔叔,現在卻成了爺爺。有心想揭穿他,可又怕李響真的對任我行不利。可就這麼認了,她心裡又不舒服,就故作刁蠻地道:“你急什麼急?令狐大哥拖家帶口的,自然要慢一點。爺爺,你答應我的芙蓉桂花糕呢?買來了嗎?”

這丫頭什麼時候要吃芙蓉桂花糕?李響知道她是故意難爲自己。不過他混跡多個位面這麼久了,這點小場面還難不住他,呵呵笑道:“我讓綠竹給你買去了,誰知道怎麼還沒回來。”

此時綠竹翁正好拖着兩個箱子走過來,李響問道:“綠竹啊,我這乖孫女要的芙蓉桂花糕呢?你買到了嗎?”

綠竹翁被問懵了,什麼芙蓉桂花糕?教主怎麼頭髮鬍子一下子全白了?這倆人怎麼成祖孫了?什麼情況?

任盈盈見自己爲難李響的問題被轉嫁到了綠竹翁身上,只好解圍道:“竹翁,你不會是忘了吧?你快幫我再去買,不然我就不上船!”

綠竹翁矇頭轉向的只能連連點頭道:“好好好,我這就去買,我這就去!”

嶽不羣見狀,立即說道:“竹翁年紀大了,腿腳不方便,還是讓我的弟子去一趟吧。”

隨便指派了一個弟子,跑回城裡去買芙蓉桂花糕,然後才向李響拱手道:“在下嶽不羣,不知老先生如何稱呼?”

李響也抱拳回禮,說道:“原來是華山派掌門當面,小老兒失禮了。小老兒姓方,名字已經多年不用了,老朋友們都叫我方三絕,說的是我的琴道、棋道和暗器功夫。這個名號我可是不敢當的,嶽掌門就叫我老方,或者方老兒,都無所謂。”

嶽不羣笑道:“那可太失禮了,我還是叫您方老先生吧。此次去開封求醫,還要多謝方老先生了。”

李響擺擺手道:“無妨無妨,誰讓我這孫女看你的徒弟順眼呢,爲了孫女的終身大事,我賣賣老臉又有什麼?只是你那徒弟似乎不太領情,辜負了我孫女的一片好意啊!”

嶽不羣早就看出令狐沖從綠竹巷回來時,臉色就不太好看,在他說要跟着一起去開封時更是出言阻止,他還以爲令狐沖在打什麼小算盤,原來是被那個丫頭糾纏上了。令狐沖的心思嶽不羣是知道的,牽掛的是嶽靈珊。現在爲了療傷,不得不欠下主動貼上來的盈盈姑娘的人情,自然是爲難的很,臉色好看纔怪了。

自以爲猜到實情的嶽不羣哈哈笑道:“我這個徒弟的脾氣是倔了點,方老先生多包涵。”

李響道:“我倒是沒什麼,只是令高徒別辜負我孫女就行。”

任盈盈沒想到她才爲難了李響一下,李響馬上就還了回來,頓時讓她面紅耳赤,狠狠的白了李響幾眼。可她這幅模樣,更讓衆人以爲她是倒追令狐沖,被李響當衆揭穿,臉上掛不住了。

而令狐沖也是哭笑不得,他臉色難看,是因爲師父師孃不知眼前的老頭兒就是天下第一魔頭東方不敗,還主動要和東方不敗同行。萬一哪句話惹得這個大魔頭不高興了,只怕整個華山派就要被滅了。可他還偏偏不敢說出來,要是公佈了東方不敗的身份,估計華山派肯定被滅掉。權衡下來,他只能幫着李響隱瞞,把這個大魔頭哄的高興了,華山派纔有一線生機。不過讓令狐沖慶幸的是,起碼第一次見面還是很友好的。

由於華山派的人多,所以衆人換了一艘大船,順流而下,直奔開封。開船之後,不知嶽不羣怎麼想的,主動要求和李響手談一局。說實在的,嶽不羣以君子自命,對琴棋書畫這些東西還是略有涉獵的。如果和那些儒生交談,也能糊弄一陣。可是在棋盤上和李響較量,就太自不量力了。才下了沒多久,就被殺的潰不成軍。嶽不羣一看不好,趕緊投子認輸,不然他的白棋一顆也剩不下。

如此一來,嶽不羣起碼可以確定,李響自稱的琴、棋、暗器三絕中,前兩項絕對不是吹牛。棋就不用說了,他剛剛用自己慘痛的經歷驗證過了。琴也是如此,連琴道大家綠竹翁都只是他的僕人,他還能差了嗎?唯一還沒驗證的暗器,能和琴、棋並稱三絕,只怕也會很厲害。

這讓嶽不羣愈發狐疑,江湖上什麼時候出了這麼一位暗器高手?怎麼以前都沒聽說過呢?

188 劇情突變191 明知有虎017 魔女瑞雯022 急轉直下527 紫霄宮中226 麻煩不斷224 終成連理116 旁觀劇情528 鴻鈞合道492 作伴悟空319 龍王迴歸240 明爭暗鬥192 一波三折543 圍攻教堂185 各自佈局318 收服六派111 佛門神通166 天媚凝陰516 託付重任358 名揚九州371 七十二變129 巔峰決戰526 忽悠巫族538 王子殿下019 招兵買馬238 殲滅鬼子294 視死如歸027 改變歷史351 軟硬兼施011 襄陽一遊094 首次任務378 遠來是客327 建立大明370 五行山下375 輕取兕精426 客串角色285 一戰成神237 特種部隊068 功虧一簣499 西遊路上439 興盛一時121 桃谷六仙033 治兵備戰320 父子重逢343 慘遭294 視死如歸147 野廟候客113 坑死燃燈330 智者千慮548 神器自晦200 赤練仙子351 軟硬兼施376 真假悟空422 青春飛揚426 客串角色501 絕代雙驕402 終破金身162 隨心而行204 再會東邪357 再敗呂布536 世界在手150 夢瑤本性109 混元金斗483 脫離劇情013 禦敵三策264 劇情快進402 終破金身474 終抵淨土420 法術神奇485 麻煩上門140 虎頭蛇尾459 指揮若定217 夜遊古墓180 吊打兩強287 埋頭種田376 真假悟空535 雷霆之怒526 忽悠巫族347 閨房定計184 招兵買馬305 回到武當469 猶豫不決323 翻臉開戰538 王子殿下131 不想女人517 洪荒世界542 力挽狂瀾519 魔神羅069 阿紫後悔061 與美同牀471 大戰夜狼107 李響發威564 半路下車149 驅敵救人472 預言聖騎308 直面趙敏031 警花弟子348 繼續忽悠313 直闖皇宮288 遠赴崑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