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_二、科學認識新階段新特徵,正確把握新常態

二、科學認識新階段新特徵,正確把握新常態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分析了“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環境的基本特徵。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變,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甦,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全球治理體系深刻變革,發展中國家羣體力量繼續增強,國際力量對比逐步趨向平衡。同時,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在相當長時期依然存在,全球經濟貿易增長乏力,保護主義擡頭,地緣政治關係複雜變化,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交織,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我國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本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潛力巨大,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新的增長動力正在孕育形成,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同時,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仍然突出,主要是發展方式粗放,創新能力不強,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嚴重,企業效益下滑,重大安全事故頻發;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資源約束趨緊,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尚未得到根本扭轉;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不足,收入差距較大,人口老齡化加快,消除貧困任務艱鉅;人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法治建設有待加強;領導幹部思想作風和能力水平有待提高,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有待強化。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着力在優化結構、增強動力、化解矛盾、補齊短板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綜合判斷,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爲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我們要準確把握戰略機遇期內涵的深刻變化,更加有效地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繼續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符合後發追趕型國家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實質是追趕進程邁向更高階段出現的新變化新特徵。後發優勢是追趕型國家可以長期保持較高經濟增速的根本原因。根據追趕型國家的經驗,結合我國的具體實踐,可以將追趕進程劃分爲四個階段,即起飛階段、高速增長階段、中高速增長階段、中低速增長階段。這四個階段的更替是漸進的過程。前兩個階段經濟發展更多依靠數量擴張,後兩個階段則更多依靠質量提升。在經過30多年的快速追趕、從高速增長轉入中高速增長階段後,我國作爲發展中國家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爲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沒有改變,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改變,後發優勢仍然是我國保持較快發展的基礎性條件。

面對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觀念上要適應,認識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對路,工作上要得力。要深化理解、統一認識,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認識和判斷上來,增強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要堅持發展、主動作爲。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沒有改變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爲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判斷,改變的是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內涵和條件;沒有改變我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改變的是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要更加註重滿足人民羣衆需要,更加註重市場和消費心理分析,更加註重引導社會預期,更加註重加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更加註重發揮企業家才能,更加註重加強教育和提升人力資本素質,更加註重建設生態文明,更加註重科技進步和全面創新。

(本章完)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_三、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主要任務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_二、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二、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必須要有新理念推動區域協調發展_一、我國區域發展現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_三、科學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繼續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_二、新時期擴大對外開放的新要求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推進實現教育現代化_三、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_二、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主要措施推動城鄉協調發展_四、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積極促進中小企業發展_三、進一步落實和完善中小企業政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_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然是法治經濟深化國有企業改革_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原則和主要目標積極促進中小企業發展_二、積極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戰略任務和重點一、牢固樹立安全發展觀念,切實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_一、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_三、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主要任務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_二、“一帶一路”建設的原則和主要內容實施食品安全戰略_二、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_四、全面提升我國各地方開放態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_五、構建和諧醫患關係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_四、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着力點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_三、全面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促進人口均衡發展_三、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_二、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_四、促進中醫藥和民族醫藥發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_三、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主要任務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_四、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_三、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_二、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_三、“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機制積極促進中小企業發展_二、積極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戰略任務和重點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_一、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繼續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_二、新時期擴大對外開放的新要求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_三、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一、從“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二、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必須要有新理念二、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必須要有新理念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_二、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_一、統籌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取得的成績三、把提升領導幹部依法履職能力作爲硬要求、硬標準、硬約束加快建設製造強國_三、實現製造強國的戰略任務和重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_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總體思路及主要目標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_三、“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機制積極促進中小企業發展_三、進一步落實和完善中小企業政策大力實施網絡強國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國家大數據戰略_三、促進大數據發展大力發展服務業_三、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的着力點繼續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_三、新時期深化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_三、堅持綠色發展,着力改善生態環境推動區域協調發展_三、構建區域協調發展長效機制推動區域協調發展_二、區域協調發展的主要任務二、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必須要有新理念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職能的發揮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_一、統籌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取得的成績推動區域協調發展_三、構建區域協調發展長效機制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_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然是法治經濟堅決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_四、努力構建扶貧新格局推動區域協調發展_三、構建區域協調發展長效機制推動城鄉協調發展_一、堅持協調發展,提升整體效能繼續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_二、新時期擴大對外開放的新要求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_三、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促進中小企業發展_三、進一步落實和完善中小企業政策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_一、保持戰略定力穩中求進,主動適應新常態推動區域協調發展_二、區域協調發展的主要任務繼續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_二、新時期擴大對外開放的新要求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_三、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_一、“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_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大力發展服務業_三、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的着力點二、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必須要有新理念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_一、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_三、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推進實現教育現代化_二、促進教育公平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_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總體思路及主要目標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_五、構建和諧醫患關係一、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動城鄉協調發展_三、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實施食品安全戰略_三、確保新《食品安全法》的有效實施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_二、進一步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動城鄉協調發展_五、推動城鄉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促進就業創業,縮小收入差距_四、促進就業創業、縮小收入差距的重大舉措深化國有企業改革_四、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推動區域協調發展_三、構建區域協調發展長效機制積極促進中小企業發展_三、進一步落實和完善中小企業政策一、牢固樹立安全發展觀念,切實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_三、深刻剖析機遇挑戰,積極引領新常態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_二、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_三、變中突破,打造發展新機制大力實施網絡強國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國家大數據戰略_三、促進大數據發展實施食品安全戰略_一、加強政府對食品安全領域的監管三、把提升領導幹部依法履職能力作爲硬要求、硬標準、硬約束堅決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_二、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的具體要求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_三、科學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_三、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_四、促進中醫藥和民族醫藥發展二、準確把握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科學內涵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_一、保持戰略定力穩中求進,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促進中小企業發展_二、積極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戰略任務和重點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_三、推進軍民融合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_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