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實現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
“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這個“雙中高”,是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提出的新要求。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經濟指標平衡協調,發展空間格局得到優化,投資效率和企業效率明顯上升,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先進製造業加快發展,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成長,服務業比重進一步上升,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加大。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邁進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行列。”而實現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必須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要長期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轉型升級、邁向中高端水平。
一、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具備條件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今後5年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目標。確保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必須保持必要的增長速度。從國內生產總值翻一番看,2016年至2020年經濟年均增長底線是6.5%以上。從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看,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
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爲19109元和5919元。到2020年翻一番,按照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的要求,“十三五”時期經濟年均增長至少也要達到6.5%。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有利於改善民生,讓人民羣衆更加切實感受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果。隨着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產能過剩化解、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創新驅動發展實現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經濟下行壓力明顯,保持較高增長速度難度不小。考慮到正向引導市場預期和留有一定餘地,在綜合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規劃建議提出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目標。
國內外主要研究機構普遍認爲,“十三五”時期我國年均經濟潛在增長率爲6%~7%。綜合起來看,我國經濟今後要保持7%左右的增長速度是可能的,但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也比較多。這是因爲,未來一個時期全球經濟貿易增長將持續乏力,我國投資和消費需求增長放緩,形成新的市場空間需要一個過程。在經濟結構、技術條件沒有明顯改善的條件下,資源安全供給、環境質量、溫室氣體減排等約束強化,將壓縮經濟增長空間。經濟運行中還存在其他一些風險,如槓桿率高企、經濟風險上升等,都對經濟增長形成了制約。同時,隨着經濟總量不斷增大,增長速度會相應慢下來,這是一個基本規律。
從實際情況看,2015年一到三季度,中國經濟保持了6.9%的增速。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保持這樣的增速說明中
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中國在“十三五”期間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具備條件。
從全球來看,和平發展依舊是時代主題,中國仍處於大有可爲的戰略機遇期。中國有13億人口、9億勞動力、7000多萬市場主體,因此經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韌性和迴旋餘地,這也是能夠保持中高速增長的重要原因。同時,下一輪經濟復甦和增長取決於技術革新和產業革命,這正好和中國創新驅動形成了歷史**匯。當前我們國家經濟進入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新常態,只有依靠創新才能增強經濟的內生動力,而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也必將爲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提供強大動力支撐。
從中長期看,改革開放和新型城鎮化的推進將催生一系列新的經濟增長點,包括趨於平穩增長的房地產行業、規模龐大的汽車行業的轉型升級、深入推進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的境外基礎設施投資、不斷提升的新型消費需求、大衆創業帶動的民間投資、萬衆創新背景下的互聯網經濟等。加之創新驅動和結構性改革帶來的全要素生產率提升,我國經濟將在需求和供給兩方面產生持續的增長動力。所以說,未來5—10年,我國經濟有能力保持中高速增長。
“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質量,要着力實現有質量、有效益、沒水分、可持續的增長,着力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中實現經濟增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