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裝比亞迪汽車

張知看到無線電已經完美運行成功。

他離開無線電基站,張知邀請王船伕到智能工廠參觀。

王船伕正好想買智能工業機器人,他們一拍即合。

張知開車在前,領着王船伕向着不遠處的智能工廠趕去。

李菱秋坐在副駕駛上,她微笑的問道:“張哥,你以前就說要製造新能源汽車,現在我們的電動汽車終於要啓航了。”

張知讓汽車進入輔助駕駛模式,他和李菱秋談論起來。

張知笑道:“我也沒有想到汽車項目進展這麼快,我們請來的老前輩真的很有本事。”

“他們以前退休時手藝有些生疏,他們對新的技術很不熟悉。那時的項目進展很慢。”

“我決定用青年的科研人員,和老前輩搭配進行研究。終於發揮出他們的能力。”

“老前輩的經驗很足,青年人對新技術有足夠的敏感性,項目進行的很快。”

李菱秋認真的聽着張知的述說。她知道這倆羣人的代差很大,不好磨合。

李菱秋髮現潛在的問題,提醒道:“張哥,他們意見相左,以誰的意見爲準。他們的思想差異很大,要是起爭執,會導致項目的失敗。應該提前安排好負責人。”

張知笑着迴應道:“這要感謝曲姐,她挖到中汽集團的前總工程師蕭聞懷,他的思想很活躍,對前沿科技有足夠的敏感性。”

張知感慨道:“真正的精英在哪裡都是精英,他對項目的掌控性很強。由他負責整個項目後,他能平衡好老前輩和青年人的意見,選擇對電動汽車最利的方案。”

張知和李菱秋談論的時候,車子已經到了智能工廠。

張知把車停好後,他和王船伕向工廠裡走去。

王船伕看着智能工廠的外牆,那是有一種藤蔓植物覆蓋,開着五顏六色的花朵。

王船伕羨慕的對張知說道:“張總,你們的工廠綠化很好,工人在這裡工作。心情一定很好。”

張知自豪的說道:“這都是我妻子的功勞,我們要給員工提供最舒適的環境。”

張知帶着王船伕開始參觀智能工廠,現在的智能工廠是全自動化的操作。生產線上已經淘汰純體力的工人。

全是由技術工人組成,他們有的是用量子手機監測生產線。有人用量子手機,控制智能工業機器人,進行產品加工。

工廠內部井井有條,毫不雜亂。每個工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區域。

張知帶着王船伕來到汽車零件的加工車間。

王船伕看向星宇科技的先進生產線。

複雜的零件都用智能工業機器人加工。

王船伕看到星宇科技的模具種類很多。他目視加工出的零件。憑藉多年的經驗可以看出,星宇科技的技術很先進。

不光是加工技術的先進,王船伕判斷,星宇的材料技術也很先進。

參觀完工廠,王船伕提出購買智能工業機器人的請求。

張知很痛快的答應下來,智能工業機器人可以提升華夏的工業,只是星宇科技的名聲沒有打出去,很少有人買智能機器人。

張知還向王船伕推薦安保機器人。王船伕十分高興的答應買下。

他們走到星宇汽車的設計中心時,正好看到曲曉妍帶着比亞迪的員工,在汽車設計中心和蕭聞懷討論。

曲曉妍看到張知他們後,她過來問道:“無線電啓動了,我們公司現在可以切換無線電碼?”

“可以,我已經命令星藍,讓它在晚上電力需求小的時候,切換電源。”張知點頭回道。

張知一點也不怕無線電的電能,無法支持星宇科技用電。

他設計的無線電的功能,那是要負擔核聚變電廠的電力傳輸。

李菱秋詢問道:“曲姐,你怎麼來工廠,有什麼事可以直接通過虛擬世界下達。”

曲曉妍微笑着說道:“我是帶着比亞迪的員工,來汽車設計中心,選擇他們最適合的配件。他們現在還在糾結中,沒下定決心選擇哪種。”

李菱秋隨意的說道:“有什麼好糾結的,拿輛車把他們中意的配件都試一次。這樣不就簡單多了。”

王船伕聽到李菱秋的話後,他立刻同意道:“李經理說的對,正好我的座駕就是比亞迪的最新車型。我們完全可以試試。”

張知考慮一下說道:“先讓我們的汽車設計中心主任,蕭聞懷先生去看一下比亞迪汽車。他對我們星宇科技的汽車科技最熟悉。”

王船伕答應下來,張知叫來蕭聞懷,和他說明情況。

蕭聞懷看上去40歲左右,有一雙睿智的眼睛。他手裡習慣的拿着,由量子手機變的鉛筆。準備隨時記錄自己的想法。

蕭聞懷親自駕駛一會比亞迪汽車,他把汽車開入工廠裡。用智能工業機器人開始拆卸汽車。

他查看比亞迪汽車的轉向系統,供電系統,剎車系統和電動機等核心設備。

蕭聞懷拿出量子手機,經過一段時間的計算後。又和設計中心的人仔細討論。

他來到張知和王船伕面前,對他們說道:“張總,王總。根據比亞迪的汽車的性能,和我們的團隊共同討論,給王總推薦幾款配件。”

蕭聞懷打開光幕展示的同時解說道:“控制系統根據需要自行研製,我們提供10規格的氫電池,220,50的無線電接收端。”

“一千馬力超導磁懸浮電動機,它的動力輸出很平滑,不向傳統電動機在低速時不穩定。”

蕭聞懷補充道:“換上這些配件,剎車系統,懸掛系統,和其他零件都要適當的升級,這需要詳細的數據支持。”

他指着比亞迪汽車說道:“我已經讓員工給比亞迪汽車換好配件,控制系統用量子手機暫時控制。”

王船伕聽到蕭聞懷的話,很是認同。他當然知道汽車領域牽一髮而動全身,一點微小的改變,都會影響整體。

他最羨慕星宇科技的電動機技術,他知道星宇科技,拿出的技術一定不是最先進。畢竟星宇科技自己也在研發電動汽車。

王船伕看着星宇科技的技術人員,他們控制着智能工業機器人,給比亞迪汽車進行改裝。

由於不涉及整體改裝,主要是改裝供電系統和電動機方面。改裝的進程很快。

王船伕和比亞迪的員工都瞪大眼睛看着,這完全是工業美感。他們學到很多。

經過一段時間後,比亞迪汽車改裝成功,外形基本不變,但他的內核已經改變。

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京科技展第一百七十六章 拍電影第二百五十章 首次實戰第三百二十章 一個蘿蔔多少錢第一百七十六章 拍電影第二百零五章 中秋福利 下第一百零四章 燈籠果功效第八十八章 全民科研第三百五十九章 逆向推導第一百五十七章 吳記者的觀察第二百二十四章 科技人員分級第二百四十七章 對克隆人的新想法第二百一十三章 工業革命的曙光第一百八十三章 星宇科技的反擊第九十七章 中文編程第五十一章 發佈會第二百六十四章 趙智勇的理想第七十九章 科研平臺上線第一百一十一章 學開飛機第四百四十五章 在月球的生活第三百零二章 推廣基礎理論第一百一十二章 改裝飛機第一百一十三章 量子網絡基站第八十一章 實驗部隊第二百七十章 電動車起飛第二百四十四章 鉅額獎金第三百六十七章 科學家們的能力第三百三十三章 極速的復興號第六十三章 新的安全系統第一百九十六章 與比亞迪的合作第一百二十四章 智能工廠完工第一百二十八章 衆人到來第二十三章 量子計算機第二百七十六章 中車尋求合作第三百三十九章 未來的總部大樓第四百五十五章 月球深處的秘密第二百七十七章 節日溫馨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遠影響第四百一十七章 登月計劃第八十四章 談定合作第一百四十七章 盟友的產品第二十七章 郭達樑的生意第一百二十四章 智能工廠完工第一百一十八章 無奈的羅伯特第四十五章 負重的人第一百七十章 動畫立項第九十四章 郭達樑到來第三百八十章 準備就緒第三百五十九章 逆向推導第三百七十八章 能量罩原理第一百四十三章 錯覺第四百零七章 核聚變裝置第三百七十七章 科研輔助技術第二十八章 工廠開建第二百七十七章 節日溫馨第三百零三章 給院士講課第六十一章 去石油化第二百九十四章 刺向美元的利劍第二百一十三章 工業革命的曙光第三百九十九章 外國人的驚愕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空垃圾第四十五章 負重的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探索屬性第四百零三章 新消費方式第二百二十四章 科技人員分級第二百五十章 首次實戰第一百九十章 電影首映第三章 李愛國院士第一百八十一章 掀起輿論第二百零五章 中秋福利 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實驗進行中第二百九十一章 飛行電動車政策第三百八十一章 實驗進行中第一百三十章 產業聯盟第二百一十七章 完成測試第二百四十八章 說服李菱秋第三百五十五章 星藍的進化第一百七十八章 虛擬遊戲開啓第一百六十二章 歡喜與失落第三百六十一章 生態圈設計完成第四百四十七章 月球的農業第一百八十一章 掀起輿論第三百九十四章 我的核聚變第三百八十一章 實驗進行中第五十七章 發展計劃第三百六十五章 新材料的應用第一百三十八章 供水開始第四百五十三章 地月交通系統第二百七十四章 意料之外的變化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道特殊的光第一百零八章 遠程能量傳輸第三百零七章 帶不起來的節奏第七十二章 王明正到來第四百五十三章 地月交通系統第四十四章 小學題第三百五十四章 命運的改變第四百二十二章 一對大熊貓第九十七章 中文編程第三百一十四章 飛行車的質量第三百二十九章 鍾元素實驗室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