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天然介質

如果這個時候有虛擬現實行業的人在邊上,聽到兩人提到的介質,再聯想到木龍科技的幾大主營業務以及未來科技的趨勢,也許已經猜出兩人在說什麼東西了。

那就是,全息投影!

全息投影這個概念由來已久,然而他被觀衆熟知,主要是因爲科幻電影經常會使用到這一項技術,並不是因爲全息投影已經進入了我們的生活,事實上,真正的全息投影,可以在空氣中形成的全息投影離我們還很遠。

這個說法可能會引起反駁,畢竟說起全息投影,肯定很多人會想到初音未來,想到這兩年一些演唱會和晚會上的虛擬形象,可是,那其實並不是全息投影,而是佩伯爾幻像。

佩伯爾幻像是一種很巧妙的光學錯覺技術,但它的原理並不複雜。燈光照射在真實表演者身上,透過玻璃映射在舞臺上的特定區域就形成了虛擬影像,這就是佩伯爾幻像的成像過程。

再搭配上現在愈發成熟的CG技術和高亮度燈光之後,佩珀爾幻象表演可以做到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並被相關企業謊稱爲全息投影技術。畢竟跟全息扯上關係,聽起來很厲害不是。

所以到底什麼纔是真正的全息投影?那是一種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三維圖像的技術,它的實現分爲兩個步驟。

?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記錄物體光波信息,也就是拍攝過程。被攝物體在激光輻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激光作爲參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疊加產生干涉,把物體光波上各點的位相和振幅轉換成在空間上變化的強度,從而利用干涉條紋間的反差和間隔將物體光波的全部信息記錄下來。記錄着干涉條紋的底片經過顯影、定影等處理程序後,便成爲一張全息圖,或稱全息照片。

第二步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現物體光波信息,也就是成像過程。全息圖猶如一個複雜的光柵,在相干激光照射下,一張正弦型全息圖的衍射光波可給出兩個象,即原始象和共軛象。再現的圖像立體感強,具有真實的視覺效應。全息圖的每一部分都記錄了物體上各點的光信息,所以原則上它的每一部分都能再現原物的整個圖像,通過多次曝光還可以在同一張底片上記錄多個不同的圖像,而且能互不干擾地分別顯示出來。

如果從原理上對比全息投影和佩伯爾幻像有點抽象的話,那我們可以簡單總結爲,全息投影不需要任何特殊介質就能在上方的空氣裡顯示出影像,從任何角度觀看都不會影響清晰度,而且人能從畫面中走過去。

而佩伯爾幻像是用傾斜成各種角度的光學材料折射光源形成的視覺效果,觀衆只能在特定的角度觀影,人也不可能從畫面中穿過去。

但是想要在沒有任何特殊介質的情況下就在空氣中形成影像,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至少目前還真沒有完全的解決辦法,要知道空氣是一個多麼不穩定而又不可控的東西啊。

現在全息投影的主流解決方案有三種,相對能讓人看到一點希望,一個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生達因發明的空氣投影和交互技術,它可以在氣流形成的牆上投影出具有交互功能的圖像。此技術來源海市蜃樓的原理,將圖像投射在水蒸氣上,由於分子震動不均衡,可以形成層次和立體感很強的圖像。

另一個是激光束投射實體的3D影像,這個技術是小島國那邊發明的,它主要是利用氮氣和氧氣在空氣中散開時,混合成的氣體變成灼熱的漿狀物質,並在空氣中形成一個短暫的3D圖像。這種方法主要是不斷在空氣中進行小型爆破來實現。

還有一種方法叫做360度全息顯示屏,這種技術是將圖像投影在一種高速旋轉的鏡子上從而實現三維圖像,不過這個方法飽受質疑,因爲沒有擺脫對特殊介質的依賴。

可是前面兩種方法在實際運用中問題很多,成像效果也很差,而且特別不穩定,現在都還處於實驗階段,所以說想要真正實現全息投影,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合適的天然介質,讓“憑空”成像成爲現實。

而這次的“大功臣”波浪算法完成了這項使命。波浪算法的特點是通過波的運動形態解剖粒子運動規律,其實波浪算法的初衷是拿來推動量子技術發展的,巧合的是,如何解決全息投影的介意問題,木龍科技之前最傾向的理論就是通過量子技術。

所以當之前的研究數據投入到波浪算法之中時,波浪算法成功的給出了一個實現辦法,那就是通過特殊的量子設備,改變一定範圍內空氣中的粒子形態,從而形成特定的粒子分佈爲全息投影提供合適的天然介質。

而且短短二十天的時間,虛擬現實部那幫傢伙已經把量子設備測試版給做出來了!

這效率高到讓劉凡都有些震驚,“大家又通宵熬夜了吧。”

“誰都不願意離開。”劉威欣慰的微笑道,“又是一個可以改變世界的技術,每一個人都希望成爲參與者與見證者,爲了全息投影,大家投入了太多,終於等到這一天了。

好在努力沒有被辜負,如果沒有長期以來的研究數據積累,估計波浪算法也不一定會得出這個答案。”

“改變世界嘛...”劉凡自言自語了一句,之後示意劉威坐下,並把老摩爾說的內容都跟劉威說了一遍。

“果然是老米的作風啊。”劉威嘲諷道,“你現在怎麼想的?”

“儘快把我們這一次在算法上的重大突破運用下去,這一戰是必須要應的,我們沒有退路,也不能選擇後退,歷史告訴我們,割地求和換不來和平,反而會成爲進一步侵略的開始。”

“全面開戰,也許是災難,也許也是一次機會。”劉威掏出一根菸,“華夏科技,終究要經歷一次考驗的。”

劉凡沒有說話,看了一眼平板,“不過老摩爾有一句話倒是提醒了我,第四次工業革命確實差不多到了可以拉開序幕的時候了,趁着這一波大戰,第四次工業革命,就由我們華夏開啓吧...”

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鼓作氣第二百五十一章 你信不信第二百六十五章 硅谷的反思第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獨第四章 被數學支配的恐懼第四百章 個人環保系統第二百零四章 最後四個點第三百二十五章 被動安全管理系統第六十八章 規則制定者第二十二章 新營銷政策第三百八十七章 眼界第三百一十二章 科技發展規律第四十四章 系統的考驗?第三百七十八章 全面全息第三百四十二章 委員名單第一百二十七章 世俗第二百二十二章 重新洗牌第一百九十四章 價格第二百一十四章 智能電網第二百二十七章 你們想幹嘛?第三百二十三章 眼睛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摩爾第四百六十九章 劉威的機會第一百五十五章 態度第四百五十二章 人與自然第八十八章 着急的育碧第三百三十四章 三觀第四百五十七章 新人類第三百五十八章 造出一個新世界第二百六十章 華夏學術 立足華夏第一百七十章 絕後路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佬們的底蘊第三百六十四章 自由的燈塔第二百六十四章 分分鐘打臉第七十五章 發佈會現場第二百六十五章 硅谷的反思第二百七十四章 自控力進化第二十章 劉凡懟了IBM第十章 任務獎勵來了第七十六章 開啓胡扯模式第三百四十六章 本質上的區別第一百二十二章 成長算法第二百三十三章 三維動態環境仿真第三百七十九章 全民租房第二百九十八章 魔鬼第三百五十八章 造出一個新世界第四百五十二章 人與自然第三百五十章 智能城市現狀第三十四章 律師函第二百一十八章 改造世界第四百六十一章 見面第一百九十七章 市場反應第四百二十二章 量子技術進入生活第三百八十六章 華夏動漫大事件第六十六章 未來教學環境第一百一十四章 預告片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古長安第三百八十四章 馬良系統第三百二十三章 眼睛第二百五十七章 學術影響力第四百四十九章 推倒三座大山第三百零六章 搜索引擎的影響第九十九章 未來規劃第三百零八章 試飛第一百七十四章 史上最大歸國潮第三百九十八章 觸底第二百三十九章 動真格的節奏第四十四章 系統的考驗?第一百五十章 電腦行業的反應第五十一章 動態特徵邏輯理論第四百零七章 參天大樹下的黑暗第八十章 尊重自己第四百七十八章 國際交流第三百一十一章 木龍科技的牌面第六十三章 忘年交第十四章 創收第一章 文思如泉涌第一百七十二章 打個樣第二十七章 倒騰裝備第三百九十四章 金融反擊 開始第一百九十章 萬家燈火 車水馬龍第二章 得吃多少大米能那麼閒第二百七十四章 自控力進化第三百三十章 媽媽,我想上學第三十八章 網絡暴力之下無真相第三百二十章 晚會後的意外第三百零四章 同頻科研第二百七十一章 質疑權威第十七章 步入正軌第三百零四章 同頻科研第四百二十一章 強者看自己第四百二十二章 量子技術進入生活第三百八十七章 眼界第八十三章 臨時會議第二百七十章 禁入不禁出第三百七十章 新材料第八十四章 去燕京第四百九十九章 自由(大結局)第三百零四章 同頻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