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送禮(陌顏啊,回來吧)

王儀風和王玄帶親兵先行,她和趙含章要的軍隊、糧草等都留在後面。

一開始沒多少官員願意聽王儀風和王玄調遣,倆人太年輕了,最要緊的是,他們都姓王。

哼,姓王的都不是好東西,一個王澄把荊州作亂了,換另外兩個姓王的來接手,以爲他們荊州的官員和士紳都是吃素的嗎?

於是各級官員各自爲政,勾引和他們交好的士紳,建造鄔堡,搶奪流民,就跟刺史府作對。

當然,這都是暗地裡進行的,他們要作亂,總不能在腦袋上刺字說,我不服,所以我要造反吧?

正熱鬧時,兩千趙家軍帶着三十個學生、糧草、軍備到達南郡江陵,這是荊州的治所,王澄當年上任時帶來的人也都在這裡。

荊州的官員不配合,王儀風直接用自己帶來的三十個學生,先讓趙家軍接管荊州的軍隊,打出趙家軍的旗號,去叛亂的流民中招安。

學堂的學生跟着他們一起,這種事他們做多了,學堂也專門培訓過,很熟練。

趙家軍和趙含章收攏流民的手段天下聞名,這也是荊州叛亂來得又急又快的原因之一。

他們實在是受不了王澄這個刺史和當地衙門,所以想要離開荊州去豫州。

反正去豫州的流民和難民都能分到田地,還能分得糧種,衙門還會減免一些賦稅,只要不遇上天災,他們就能活。

所以大家都涌向豫州。

王澄是不管事,但從前年開始就限制荊州的百姓去豫州,去年,賦稅收不上來,大量百姓丟下土地流浪,後以流民的身份進入豫州。

除了去豫州,還有不少流民選擇去當土匪,去年趙駒不就以剿匪的名義跑到侵入江夏郡嗎?

那一次之後,王澄就派人在邊界設立關卡,既防備趙駒,又不許人口再流入豫州。

偏他只攔人,並不處理流民的問題,不收攏,不安撫,凡是被抓到的,要麼被充作奴隸,要麼被送入軍中當兵。

這樣的懶政怠政之下,流民們這才造反,就是想衝破關卡去豫州。

哦,

已經有一部分衝進豫州了,最近豫州收了許多從江夏郡進入的流民。

可荊州很大,更多的流民被關卡攔住,根本越不過,王澄前段時間又鐵血手段殺了八千多人,那八千多人中大部分是流民,少部分是被當地被當做流民的百姓。

但流民也是百姓演變的,他們丟下土地,隱掉姓名,不繳納賦稅,是爲流民。

但他們還是荊州人啊,親朋故舊都是荊州人。

王澄這一殺,直接把荊州百姓的心都殺冷了。

所以聽說繼任的刺史是王澄的侄女,還是王家人,叛軍們就很怨恨,完全一副我不聽,我不聽的態度。

直到來的軍隊打出趙家軍的旗號。

他們那麼努力,那麼拼命,不就是想活在趙含章的統治下嗎?….

這是他們過不去,趙含章就過來找他們了?

學堂的學生出面勸說他們投降,表示,新到任的刺史王儀風曾是趙刺史麾下掾史,是她一手培養出來的,此次她能當刺史,也是因爲趙刺史舉薦……

同時,王儀風一到任就和王澄大吵一架的事也傳遍了荊州。

躁動憤懣的荊州慢慢安靜下來,氣氛沒那麼緊張了,趙家軍領着荊州駐軍分成幾路,竟然真的勸降了叛軍。

而王儀風說到做到,招安的叛軍給他們分了一些口糧,讓他們回鄉耕種土地,家中已沒有土地的,她分給對方田地,減免了一部分賦稅,因今年受天災人禍,因此夏稅不需繳納。

不僅招安的叛軍流民可以減免賦稅,整個荊州都減免了,哪怕只是減了

三成賦稅,對百姓們來說,也足夠了。

各地叛亂的態勢稍歇。

就連荊州的官員們都沒言語,倒是有人覺得這樣不好,哪有一叛亂就減免賦稅的,這豈不是收買百姓嗎?

將來他們若是一有不如意的地方就叛亂怎麼辦?

但想到王澄,心中覺得不妥的官員還是壓下了滿腹心思,算了,王澄還在江陵呢,王儀風可是王澄的親侄女,萬一他這邊一反對,王儀風被王澄帶的也不理政事,那就完蛋了。

王家在這方面有傳統,他們很害怕啊。

王儀風直接打着趙含章的旗號行事,帶來的三十個學生全部安***刺史府和各郡縣中。

荊州很大,轄二十二個郡國,一郡國安插一個學生進去都去二十二個了,這一次叛亂可是死了、傷了、逃了不少縣令,甚至是郡守。

王儀風都重新選定人去擔任,這三十個學生根本就不夠用。

而且他們都只能從小做起,在刺史府中做書記員,在郡守府中做主簿,在縣衙裡做縣令縣丞這樣的小官小吏。

這也是王儀風的升遷之路。

趙含章說過,須得從小做起,方知百姓之苦,百姓之需。

像王澄這樣直接天降刺史,那真的是心裡只有自己,不知百姓疾苦。

所有從學堂裡出來的學生也深深牢記這一點,在荊州叛亂漸平後領了官職去往各處上任。

一直被堵在武昌和江夏的商旅等也終於能夠離開。

春小麥收割完,種下耐旱的大豆等作物,夏至也快到了,趙含章開始準備禮物去鄆城。

給皇帝帶禮,那自然是錢最受對方喜歡了,畢竟皇帝不富裕。

所以趙含章讓人帶上一筐又一筐的錢,全是新錢。

一年多的時間,趙含章的新錢已經擠進蜀地、荊州和江南的市場, 就連兗州,也有不少新錢。

主要是朝廷只要張口和趙含章要錢糧,其中的錢,趙含章必送新錢。

哪怕新錢比舊錢輕,朝廷爲了維持開銷,也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當同樣重量的錢花,加上趙銘和汲淵的運作,世上的人都知道,趙氏新錢雖比舊錢輕,但價值是一樣的。

這一次,趙含章又送新錢。

當然,這些新錢不是隨便鑄造就能用的,錢得賦以價值,趙含章新麥剛收,就拿出去換了新錢。

哦,交易給了工部,私轉公,最後虧的是趙含章自己。

東西都裝到了車上,趙含章才嘆氣,「爲何給陛下送禮要我自己掏腰包?」

趙銘面無表情的道:「不是你說的要遏制此風,公中不得給權貴上峰送禮嗎?要我說,你就不該送禮,空着手去多好?」

第1196章 勸說(三)第585章 生氣第44章 商議第327章 取中第761章 荊州刺史,做嗎第1098章 忙碌的年第322章 招賢令第1133章 區別對待第697章 屈服第412章 臨別會議第3章 字含章第1034章 訊息的重要性第241章 放在你名下第82章 打聽第603章 手串第933章 大勢一第197章 迴歸第974章 有錢的和沒錢的第163章 出戰(補更)第882章 石堅第381章 不文雅第1263章 混戰第1104章 狩獵第840章 大反攻三第862章 選擇第589章 心動第333章 人才第366章 收復第603章 手串第237章 素裹世界第1221章 想弄祥瑞第805章 改變第1130章 驚喜第581章 要錢第1269章 生無可戀中第778章 試探第1293章 父慈子孝第830章 流亡第294章 告誡第782章 湊錢第706章 分馬第1029章 暗示和勸說第1281章 大敗第852章 呼延攸第871章 反殺第809章 身死第851章 細作第358章 換裝第332章 出兵第677章 名片第35章 上策第1372章 番外 歷練(四)第369章 找到傅祗第630章 出逃第220章 誤導第939章 保駕護航第627章 好處第1179章 告狀第838章 大反攻一第546章 谷城第564章 心折第1073章 自由很貴第337章 勸人被反勸第1241章第1157章 登報第383章 疑兵計第351章 遊擊第549章 春意盎然第1192章 私宅被破第923章 郭氏第781章 爲官不仁第1251章 輿論第645章 奢靡論下第125章 你伯父還好嗎第1336章 母女天性第353章 合作第767章 出發(陌顏啊,深情的呼喚你)第86章 心狠狠的一動喲第752章 我會第353章 合作第309章 生機勃勃第757章 重災第1160章 是我第859章 伏擊第492章 明着挑撥第352章 勸說第595章 只是會做飯第1050章 李雄第827章 聯合第835章 攻進第1096章 寫信第718章 菜雞對菜雞第953章 氣勢第1336章 母女天性第132章 恢復第615章 新錢第872章 脫身第1050章 李雄第518章 退兵第1328章 教育(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