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2章 奮鬥起來

趙申瞬間回神,沉思片刻後搖頭道:“不,將他們請進來,他們要求良種,準備一些送他們。”

長史張大了嘴巴道:“使君之前不還說總有一日會領兵踏平交趾嗎?”

趙申上任三年,跟交州相鄰的幾個地方,上至郡縣,下至村寨,時不時的發生械鬥。

大規模的有近千人,小規模的有二三十人,尤其是小規模的械鬥,時不時的發生,趙申幾次都壓不住脾氣,特意跑到邊關帶着人打回來纔算。

有一次直接就帶着人打穿交州,讓一羣交州土民在後面追着跑。

最後,一直獨立,從不主動聯繫朝廷的交州刺史第一次派人去洛陽向趙含章告狀,質問並且要求她嚴懲趙申。

交州、廣州這一塊全屬於吳越,但在吳越時,因爲南方林邑國的擴張就漸漸失去對交州的控制,曹魏時也沒能重新恢復控制。

等到晉朝,司馬家連江南都控制不住,更不要說更南方的廣州和交州了。

廣州一直屬於半自治,雖然朝廷派遣了刺史,可刺史來這裡就是盯着廣州,與廣州的部族土民鬥智鬥勇的。

交州更不必說,連刺史都是自立的,朝廷控制不了一點。

現在的交州刺史是自家世襲的,也就趙含章登基的時候上了個表表示祝賀,表示他們認同趙取晉代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雖然皇帝陛下沒有聽信交州的讒言懲罰趙申,但趙申還是將此仇記在了交州頭上,不止一次的聲稱總有一天要領兵踏平交州。

長史是當地人,性格兇悍,趙申折騰了他許久才把人折服,此時他一臉不可置信的看着趙申,深深覺得他背叛了他們曾經的誓言。

說好的要一起打架呢?

趙申瞥了他一眼道:“這是交趾一郡的使者,還是交州的使者?不管是哪方面吧,既然他們誠心誠意的求了,我們便大方的給他們。他們求的是良種,又不是銅鐵,都是爲了更好的生活。”

“一衣帶水的兄妹,我們也不是記仇的人,”趙申哼哼道:“都是華夏人,都是華民,看在陛下的面子上,不必與他們計較,將使者請進來,我要好好的與他談一談。”

可你臉上的表情可不是這樣表示的,長史默默地看他的臉色,雖不知道他受了什麼打擊,說出這樣深明大義的話來,但心裡是放下了。

刺史不是突然失智就行。

長史下去了。

交州是比廣州更適合種植水稻的地方,兩地氣候相似,但交州土地更平坦,水資源也更豐沛一些,又更熱,這讓交州出產的稻米不僅產量更高一點,也更好吃。

如果說廣州是少部分地區可以一年種植兩季稻米,那交州就是全境都可以。

說真的,在瞭解過後,趙申真的很想把隔壁的交州刺史給踢了,自己取而代之。

好幾次他都想悄悄的給趙含章寫信,表示他不需要優待,廣州這種地方都被戴淵等人打下來了,其實他可以去未曾收服的交州。

他特別想看看,自己拿着交州刺史的任命書去交州上任時,那交州刺史的臉色。

不過也就止步於想想,不管是趙含章還是他自己,都不會去幹這麼莽的事。真的只帶任命書過去,那試試就逝世了。

怎麼的也得帶一支大軍過去。

但以吳越,以及漢代、秦代三代的經歷來說,不要輕易向嶺南以南的地方出兵,收益會遠遠低於他們的付出。

用趙含章的話說是,這塊地方雖然屬於華國,卻也屬於當地的土民,只要他們能在土司和酋長手下過得好,便順應他們的傳統,讓他們自治。

教化是潛移默化的教導,當他們知道禮義廉恥,不自主的便會遵守律法。

只有當地人更能瞭解他們想要的東西,以及保證他們的權益。

此時趙申也不想着回洛陽了,他胸中充斥着對父親評語的不服,但腦海卻很冷靜的思考到自己是真的有這些問題。

所以他一定要做出一番功績來,讓他爹,讓含章看一看,待他回京,一定要他們心服口服!

趙申一邊走,一邊和長史道:“我要再開一間學堂。”

長史:“衙門開的學堂三年了都沒招滿學生。”

“所以我要開一間專門教導土司、酋長家中子弟的學堂,還有,讓各土司、酋長每年初、中都要來學堂上一個月的課,凡能來,並獲得良以上點評的,我免去他們部族一年的雜役,有突出表現者,還可減去一成的稅。”

長史心臟怦怦跳,連聲問道:“這麼大的事使君能做主嗎?陛下不答應怎麼辦?”

趙申:“陛下仁厚,本來就容當地衙門有減免雜役之權,至於減稅,我會上書,現在廣州的賦稅皆留作地方財政,陛下當不會回絕。”

長史眼睛都笑沒了,大聲的自薦:“使君,您看我怎麼樣,我也想進學。”

趙申就瞥了他一眼道:“你不是把土司之位讓給你弟弟了嗎?讓你弟弟來,既然當了長史,就少參與部族事務,不然別的部族要是告你徇私,我不好判斷,更不好替你說話的。”

長史:路被堵死了。

不過沒關係,他打算寫信給他弟,讓他立即去買漢人的書看起來,他去衙門開辦的學堂看過,裡面教的都是漢人的聖書。

以前他們也想學習的,那裡面有很多大道理,就是漢人的書太貴了,一個部族一年結餘的產出才能買兩本書,直到趙申到來纔好轉。

長史在一旁鼓動道:“使君,雖說現在書和紙便宜了許多,但每次購買都需要走老遠的路到荊州和揚州,路費便花費許多,您不是常說嗎,誰有都不如自己有,我們廣州樹木多、竹子也多,稻草更是到處都是,不都是做紙的材料嗎,爲什麼我們不能自己做?”

趙申其實早在申請工匠了,只不過現在工匠緊缺,抽不出人手來,所以趙申便沒公佈。

他瞥了長史一眼道:“你倒是會想,紙坊的建設要很慎重,現在格物司那邊做了嚴格的要求,紙坊不能建在上游,還要儘量離水源遠一點,自己引水過去使用,使用過後的污水也有一番處理的步驟,從開始到結束需要不同的工匠把控。”

“現在已不同早年,只需一兩個工匠便可紙坊拉起來,現今朝廷要求嚴格,一個紙坊要把各個步驟的工匠聚齊纔可以開工。”

第1004章 從善如流第407章 賺錢第819章 勸誡第542章 土匪第247章 工匠第1133章 區別對待第352章 勸說1404.第1389章 番外 趙長輿(三)第1168章 罰第220章 誤導第536章 送行第1079章 郭璞第1203章 渡江第616章 新錢第245章 暗示第405章 勿忘初衷第770章 威脅(致廣大書友)第493章 馳援1405.第1390章 番外 趙長輿(四)第1238章 乾飯第221章 你別告訴我第168章 拉攏第661章 杜絕奢靡第122章 殘局第554章 以誠對之第387章 渡江第970章 平亂第178章 討好第1282章 逃跑第234章 節儉第739章 爲你們好第22章 騙人第1235章 基礎不同第1165章 不拘身份第848章 夫妻第437章 使其請辭1420.第1405章 番外 現代(完)第1349章 臣服第273章 誤會第1241章第963章 處決第123章 追擊第671章 論天下大勢第301章 求賢若渴第997章 小皇帝苦啊第90章 美酒美人第796章 送還第1097章 辛苦的回信第416章 優待人才第595章 只是會做飯第273章 誤會第203章 邀請成功第563章 不能第383章 疑兵計第308章 乞活第412章 臨別會議第168章 拉攏第657章 人才無價第192章 盛裝第985章 都滿意第1250章 預告日食第978章 改革第1247章 插手第333章 信仰真理第758章 變化第1149章 打聽消息第806章 我知你第630章 出逃第722章 心痛第1224章 美男子呀第936章 人形存儲卡第500章 心生殺意第156章 招兵二第896章 我跑調第569章 將軍不懼死第1269章 生無可戀中第587章 水力煅壓機第804章 大盟主第11章 守住清怡閣第1359章 謀叛第559章 大哭大笑第896章 我跑調第102章 調派第839章 大反攻二第480章 意圖第94章 父慈子孝第142章 伯侄的共識第1286章 登基大典第420章 替我轉告第907章 嚇唬人第404章 心太急第942章 再伏擊第775章 灰心動搖第959章 趙甲適第425章 走偏的話題第41章 不辜負(月票500加更)第1225章 辭官第215章 小人劍第10章 互相妥協第846章 更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