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0章 根本法

這下大家都不再有意見,將此法記上。

接下來就是重點了,廢死契之法,這是趙含章提出來的,但半個月了,他們討論了幾次,都在可行性上卡住了。

趙銘道:“法若不能實行,即便立了也無用,不如不立。”

祖逖卻是不一樣的看法,“不管現下能不能做成,先定下規矩,我們再努力就是,我們做不到,還有後人。”

趙程頷首道:“只看此法當通不通。若道理通達,總有實現的一天。”

範穎目光炯炯的看着他問道:“趙祭酒以爲通嗎?”

趙含章設立了國子監,除太學外,還設立了國子學、軍事學和醫學,讓趙程當了國子監祭酒,算是公認的當下最有學識的人之一。

趙程肯定的點頭道:“通!”

趙銘忍不住叫了他一聲:“子途!”

汲淵取笑道:“子途,若此法通行,你家那麼多的奴婢可都要死契轉爲活契了。”

趙程道:“他們雖是奴籍,卻也是人。人以出生時的身份來論尊卑,但這些皆是外界強加於人身上,世間萬物應當平等互視,不該因此剝奪他們作爲人的權利。”

陳四娘贊同道:“不錯,東家以死契控制奴僕,一是爲節省成本;二是爲了威懾其不做背叛之事,但不論死契還是活契,律法中皆有限制奴僕背叛的條文,死契不過是方便威懾下僕做違法反叛之事。拿掉死契,反而利於朝廷管理人口,減少叛亂和違法犯罪的事。”

趙程連連點頭,在這一點上他們達成共識。

趙銘沉默,祖逖雙眼發亮,汲淵和明預被驚得不行,心驚膽戰的,賀循也很驚訝,但略一思索便問道:“此法怕是要顛覆千年的權政,陛下能答應嗎?”

站在門口聽了半晌的趙含章走進來,八人看見她,立即起身行禮,心中都有些忐忑,不知她聽了多少去。

只有陳四娘和範穎最自在,她們一個和趙含章深入的探討過,一個陪伴在她身邊多年,既崇拜她,又瞭解她,所以篤定她一定不會生氣。

趙含章擺了擺手讓他們坐下,直接道:“我沒有意見。”

趙銘忍不住道:“陛下,如此一來,天下尊卑豈不倒逆?”

趙含章道:“怎會倒逆呢?百姓只會崇拜仁義忠孝之人,人人皆守禮而行,信守諾言,不被矇昧,不會因爲是東家的命令就枉顧律法。”

趙銘憂慮道:“若是沒有尊卑,奴僕不聽主人的命令,士兵不聽將軍號令,官吏也都不聽上官之命,天下萬民皆不聽陛下言語,這個國家成什麼了?”

趙含章:“在其位謀其政,食其祿忠其事,這是職業道德,世上的人應該忠誠的,朕亦然。”

“朕受百姓供養,就要管理好國家,這就是朕的職業道德,士兵遵從軍令是其天職,官吏聽從上官之命也是其責。若有士兵知道將軍要叛國,受命令脫離故國,難道不能反抗?忠於國家,難道不比忠於個人更偉大嗎?同理,官吏若知上官有危害蒼生之舉,難道不能彈劾?”

趙銘連忙道:“自然是忠國更甚於忠上,大義更在小義之上。”

“那爲何換成奴僕對主人就不行了呢?”趙含章道:“因爲主人掌握了奴僕的死契,奴在他們手裡是可以擺佈的牲畜,並不是人,所以前面兩者可以越上一級表達忠義,而奴僕即便是爲大義而反家主,亦被諷刺,說到底,不過是因爲他們在律法上不算‘人’。”趙含章道:“既如此,我們就當賦予他‘人’的資格,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自然人。”

趙銘張了張嘴,說不出反對的話來。

汲淵猛的一下落下淚來,跪下道:“陛下聖明!”

明預也立即跪下,“陛下聖明。”

他們倆人都曾是幕僚,在跟着趙長輿\苟晞前,他們還有過一段特別艱難的日子,爲了出人頭地,他們都曾萌生過賣身的想法,但他們強壓住了。

所以他們是最能理解奴僕的無奈和心酸。

成伯是奴籍,趙瑚一個隔房的人都能要求他殉葬,明預是幕僚,苟晞當年要殺他也不過是一句話的事。

閻亨不就被隨便找了個理由殺了嗎?

趙含章將倆人扶起來,迴歸正題,問道:“我交給你們的根本法,你們議了幾條?”

“已經議定十八條。”

像“天下的土地皆屬於國家,民只有使用之權,而無買賣之權”很容易就通過了,因爲有過先例。

魏晉皆實施均田之策,甭管能不能實行,反正律法上都是這麼記的,所以要通過並不難。

實際上,趙含章交給他們議論的根本法,汲淵他們私底下偷偷討論過,最後多半也會成爲一紙空文,可以實施的可能性不大。

雖如此,他們還是認真討論了。

趙含章問,“現在議到哪一條了?”

範穎道:“天下衆生平等,男女平等這一條。”

趙含章問他們,“這一條有什麼問題?”

範穎道:“後半句沒問題,但衆生平等趙尚書他們不同意。”

趙銘:……反對意見的人那麼多,爲什麼單提他的名字?而且他又不是不認同這一點,而是因爲,“此條不利於國家,不利於皇室,更不利於實行。”

趙含章笑了笑道:“銘伯父,衆生平等這話分明是你和叔祖父與朕提的,怎麼轉過頭卻不認了?”

趙銘:“我沒有不認,陛下也不必曲解我,有尊有卑才能利於統治,你大可以只記後半句,世間男女平等,爲何非得記一個衆生平等?難道就不怕有一天出來一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陳勝吳光嗎?”

“出現陳勝吳光,要麼是有人心生野望,挑撥離間造反;要麼是皇帝爲政不仁,天下萬民如置身水火之中。”趙含章道:“要是前者,叛逆之人必不長久,不足爲懼,要是後者,天下萬民和一個皇帝,自然是天下萬民更重要,一個皇帝嘛,廢了就廢了。”

趙程:“……那可是陛下的子孫後代。”

趙含章:“隔了不知道多少層,早沒有感情了。這世上的感情除了血緣外,還要靠禮尚往來維持。他要是有孝心,知道尊重我這個祖先的德行,自然不會做昏君;他要是做了昏君,可見他不尊重我這個祖先,也不認同我這個祖宗的德行,如此不孝,還要他幹什麼?”

在坐的八人中有六人聽得目瞪口呆,陳四娘一臉崇拜且贊同的點頭,範穎更是星星眼,一雙眼睛都黏在趙含章身上了。

跟個隱形人一樣跟隨趙含章左右的著作郎王浩眼睛噌的一下大亮,然後奮筆直書。

看着自己不帶感情的描線,王浩頗爲惋惜,怎麼辦,他想寫野史了,不行,絕對不能寫,至少不能用他的名字寫,也不能讓人知道是他寫的,所以還得換左手,不然若讓人知道野史是他書寫,將來他記載的這些史料說不定也會被懷疑真僞。

嗚嗚嗚,他太難了,好在問題不大,他本就會左右手互寫,就是寫完了野史後怎麼處理呢?

這一番話出來,趙程瞬間明白了她的意思,相比於王朝長遠,她更在意的是百姓。

本來積攢了一肚子勸解的話要私下與她說,此時也打消了。

趁着趙含章在這裡,他們拿出了還未議定的根本法,趙含章自己只提了二十五條,他們又陸續往上添加了一些,現在足夠三十八條。

汲淵問道:“鹽鐵歸國家管轄沒有問題,陛下所說的其他礦產都包括哪些,是否要更詳細一些?”

這一談就談到了夕陽西下,來清找過來,小心翼翼地提醒道:“陛下,時辰不早了。”

趙含章才發現早過了下衙的時間,她便笑道:“今日便到這裡吧,你們過後再詳細規整,時辰也不早了,或許各位愛卿還有約。”

趙含章看向趙銘,“今日五叔祖在宮中用飯,銘伯父和程叔父也留下一起用飯吧。”

趙程看向趙銘,趙銘躬身應下,趙程這纔跟着應下。

往後宮走時,趙含章就問趙銘:“銘伯父此前似乎有話與我說。”

“本來是有的,後來就沒有了,”趙銘頓了頓,還是忍不住道:“在陛下心中,是百姓重,還是王朝的千秋萬代重?”

趙含章:“說來銘伯父可能不相信,我認爲一個王朝若能保證大多數百姓的利益,王朝就能一直延續下去。”

趙含章問他,“漢朝爲何會滅亡?”

趙銘:“因爲宦官專權,奸佞當道。”

趙含章點頭又搖頭,“對也不算對吧,你們啊,習慣把眼睛放在上面,只看得到一座高樓上面的混亂,卻沒看到高樓底座早已彎曲,只需再在高樓上加一根稻草,便可讓它從底部傾倒,瞬間崩潰。”

“宦官專權只是其中一個小原因,最重要的是官僚互相勾結,漢重察舉制,豪強們由此互相聯盟,壟斷了選官制度,凡出仕的,能在朝中更進一步的,莫不是與他們有關係的人,由此聯成了一個強大的關係網。”趙含章道:“他們互相聯合,將該自己繳納的賦稅轉嫁到普通百姓身上,平民勞苦一年,發現連自己都養不活,還倒欠朝廷賦稅,無奈只能棄地離開,做了流民。”

“他們放棄的田地被豪強們佔領,用各種手段變成自己的,再反過來購買流民爲奴,或是直接收流民爲隱戶耕種這些土地,”趙含章嘆息道:“這些人的丁稅,國家都收不到了,而田稅,他們如法炮製,再度轉嫁到他人身上……如此周而復始,最後絕大多數平民失地,天下七成的土地卻集中在不到一成人手中。”

“這不到一成的人掌握了國家絕大多數財產,但國家收不上稅,養不了兵馬,官員,沒有向這些人掌握了國家財政的人要錢,卻反過來逼迫只勉強活着的百姓,您說,這高樓能不倒塌,這天下能不亂嗎?”

趙程眼眶微溼,哽咽道:“黃巾之亂死了這麼多人,你現在竟然說不是反賊作亂,而是天子逼民反?”

趙銘卻瞬間想通了,她對趙含章點了點頭道:“我明白了。”

他們的目光不能只看着上面,還得往下看,看到最普通,最苦難的百姓才行。

趙銘喃喃道:“民爲根基……”

“民爲根基……”趙程也喃喃起來,“我也一直如此認爲,歷代皇帝雖認儒家的思想,卻只願讀《論語》《中庸》,讀董仲舒的註釋,不願推崇孟子和荀子……”

說到這裡,趙程眼睛閃閃發亮,一把拽住趙含章的袖子,“含章,你認爲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

趙銘看見,連忙去扯他的手,低聲道:“放肆,這是陛下!”

還當是以前嗎?

趙含章並不介意,沉默了一下後道:“我要是說人性本惡,程叔父會不會給朕來一拳頭?”

誰知道趙程卻哈哈大笑起來道:“正是的,正是的,人性本惡,不然,爲了面臨絕境之後,人性之惡就會迸發出來?”

“也正因爲是人性本惡,我們纔要以德教化,以法約束,將性惡轉爲性善,這纔是讀書的根本,是德治的根本啊。”

趙含章忍不住扭頭去看趙銘,“銘伯父,你從哪兒把程叔父找回來的,他這半年都去哪兒了?我記得他之前都是認爲人性本善的。”

趙銘見她一點兒不介意趙程的失禮,便冷淡的道:“人都是會變的,朝夕可變,何況半年的時間呢?”

趙銘拍掉趙程的手,斥道:“老實些,有話就好好說,休要再拉扯陛下。”

趙含章見趙程低下頭去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思想又不知道跑到哪兒去了,便和趙銘道:“沒事的,沒事的,我不介意。”

你聽我的自稱就聽出來了。

趙含章領他們回後宮用飯,一路上爲了照顧沉浸在自己世界裡的趙程還特意放慢腳步,一路上把國庫今年的開源來路都談了一半。

王氏住在後宮的宣光殿裡,德陽殿往後過了永巷就是,哦,現在趙含章和傅庭涵都是住在德陽殿裡。

還沒進殿門,便聽到趙瑚炫耀的聲音,“這尊朱雀銜環踏虎玉卮可是我花費八十萬錢買來的,其價值當不下於千萬。”

趙含章一個趔趄,差點兒左腳拌右腳,乍然聽到親爹的聲音,趙程也猛地從自己的精神世界裡出來了。

第889章 郭璞第577章 選擇第386章 心境開闊第357章 微微地感動第577章 選擇第875章 路人皆知第1117章 官營鹽1409.第1394章 番外 趙長輿(八)第421章 現實第1093章 知己第214章 彩頭第1252章 日蝕第917章 窮了第1340章 農業(二)第385章 心照不宣第585章 生氣第50章 攻城第283章 送走第816章 自信第223章 聲望第609章 生死決策第55章 衝出城第1135章 舉薦人選第1214章 罵人第344章 得手第905章 智商不穩定型第794章 教訓第332章 出兵第817章 泄密第684章 餓殍第781章 爲官不仁第1131章 能幹一點第796章 送還第546章 谷城第1309章 說親第568章 選定人第1083章 過關第511章 刺殺第1307章 明星(補更)第790章 送走第1033章 貪財第140章 得手第877章 救他第1333章 產女第949章 利益不同第1267章 安全回京第1135章 舉薦人選第261章 學習小組第482章 救民第57章 短兵相見第803章 波詭雲譎第276章 轉嫁壓力第242章 會殺了你第215章 小人劍第77章 隨葬第110章 亂起第670章 心服第531章 了結第997章 小皇帝苦啊第542章 土匪第459章 節節高升第1228章 辭官請假條第609章 生死決策第1370章 番外 歷練(二)第1296章 棉花第1146章 傅暢第359章 突襲第573章 歌謠第883章 選擇第157章 援軍第400章 平安第1320章 民利第1243章 算出來了第905章 智商不穩定型第479章 離京出走第1231章 和顏悅色第763章 上折舉薦第783章 籌謀第699章 勇氣第972章 殺人誅心第715章 思路要打開第260章 蒙卦第512章 滅火第1282章 逃跑第321章 多情不壽第1162章 猜題第423章 斷案第244章 改槍法第577章 選擇第1063章 對不起列祖列宗第790章 送走第457章 心動第1008章 兩邊勸第709章 賄賂他第1053章 父母第338章 罵人第526章 權術一第528章 恩怨第553章 幷州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