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不堪一擊

面對國防軍突然在香港地區發動的攻勢,英軍有些措手不及。中英之間的較量主要集中在緬甸地區,甚至在大西南和印度交界的地方,中英雙方都非常剋制。香港地區英軍也只是加強防守,並沒有想到中國會全面攻擊。在緬甸,中英之間主要是實力的較量,但是香港地區可就涉及到殖民地的歸屬,而且中國一旦在香港地區動手,必然抱着完全收回香港的想法。而大英帝國爲了日不落帝國的面子也是絕對不會輕易讓自己的殖民地被其他國家收回,即使香港這個殖民地原本就是中國的土地。

目前駐紮在香港的是英軍第十八師,當然,番號是一個師,但是兵力只有一萬兩千人左右。英國殖民地實在是太大了,很多地方即便被英國佔領了,也需要兵力常年鎮守,其他地方也都需要兵力鎮守。在加上東亞這兩年實在是不太平,中國的強勢崛起使得整個遠東各國殖民地動盪了很多,獨立運動風起雲涌。這就讓英國人不得不將大量的兵力投放到遠東殖民地當中。英國經歷世界大戰,實力損耗嚴重,正是需要殖民地豐富的資源和廣闊的市場來恢復實力。一旦殖民地發生動盪,英國不但不能從殖民地獲得利益,反而還將投入更多的兵力來鎮壓叛亂,對英國的恢復發展非常不利。

而且爲了應對中國國防軍在戰場上的咄咄逼人之勢,英軍太平洋艦隊頻繁往返於太平洋上的英屬島嶼,將上面的兵力盡可能的抽到了中國邊界。而第十八師的主力就是從緬甸遷移到香港沒多久。

英國第十八師師長切裡森少將是英軍在一戰中涌現出來的優秀將領。曾經創造過帶領英軍一個旅重創德國兩個旅,並趁機端掉其中一個旅旅部的光輝戰績。在英軍內部是有名的將領,也正是這一戰讓他從准將晉升爲少將,並執掌英軍精銳的第十八師。

按照原本的計劃,英軍第十八師是要在戰後調往非洲駐防,後來中英緬甸戰爭爆發,中國飛機擊敗英國空軍,在空軍的協助下,英國陸軍被中國陸軍打的節節敗退,短時間內就損失了小半個緬甸。對大英帝國來說,緬甸的地位算然不是最重要的,但卻也是遠東一塊利益不錯的殖民地。對於這一點,英國高層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容許其被中國佔領。爲了提高駐緬英軍的實力,英國首相勞合喬治親自命令從英國本土抽調英軍八個精銳師補充到。加強英軍在遠東的力量。其中就包括第十八師。

後來第十八師隨船來到遠東,在緬甸的仰光呆了一段時間。其本來是要按照計劃前往緬北和中國國防軍交戰的,但後來接到香港總督的求援電報,英國高層不得不將第十八師包含師部和一個精銳旅一萬多人轉來香港,準備應對中國軍隊可能的攻擊。只是當時無論是英軍還是英國高層都沒有想到中國竟然敢於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開闢新的戰場。

這個時候英軍雖然在戰場上吃了敗仗,但是傲氣卻絲毫不減。畢竟英國陸軍在世界上也只是一流,從來沒有號稱過世界第一。在西方世界大戰之前,德國陸軍號稱世界第一,在戰爭初期更是頻繁給英軍造成巨大損失,但是最終的結果,大英帝國還是取得了勝利。百戰百勝的德國軍隊已經徹底走向沒落。因此,英國軍的抗打擊能力遠遠超過他們的戰鬥力。而且,經過西方几年的戰爭,英軍積累了數量不少的精銳老兵,戰鬥力十分不錯。這也是中英之間能夠展開較量的原因。

爲了對付英軍,用最短的時間收復香港島,馮庸從南京軍區抽調了一百多門重炮。其他類型的火炮超過千門。更是將南京軍區的彈藥庫搬空了一半。可以說馮庸是下定了決心要趁機收復香港島。

轟轟轟!

戰場的慘烈程度出乎所有人的預料。整個新界被打成一片亂地。當地的老百姓紛紛逃離,畢竟戰火無情,只要在他籠罩範圍內,他是分不清那個該死,那個不該死的。第十八師在加上原本英軍駐港部隊,火力水平也不弱。單是英軍集中的重炮就超過八十門。再加上他們可能的海軍艦載重炮的支持,國防軍的任務比想象的要嚴峻的多。

“師長,中國軍隊已經突破我們的第一道防線,現在正快速的壓向第二道防線。憑藉我們現在的火力規模和陣地條件,第二道防線空也堅持不了多長時間。”第十八師參謀長蓋伊上校說道。

“中國軍隊已經不能小看。從其軍隊的武器裝備和火力水平來說,中國軍隊的戰鬥力已經不弱於大英帝國的陸軍。這點恐怕國內的那些老傢伙們根本就沒有想到。最讓我擔心的是,中國是個人口衆多的國家,這兩年的發展非常迅速,他們所謂的國防軍兵力超過三百萬人,如果每一支部隊都有這樣的戰鬥力,大英帝國將沒有絲毫勝算。該死的,真該讓那些老東西來遠東看看情況。”切裡森少將臉色非常難看。

“少將,中國的實力卻是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如果不是中國海軍實力不行,恐怕他們比之德國都不差。這樣的國家大英帝國單獨一個對抗根本就不現實。更何況這裡是遠東,中國人的地盤,帝國勞師遠征,不但浪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就算勝利了,還不知道便宜那個國家呢!”蓋伊上校臉色也不是很好。在沒來遠東之前,他們都很興奮。因爲對於軍人來說,戰爭纔是最好的升官發財之道。西方的戰爭結束了。各國國力損失慘重,正是恢復勢力的時候,爲了保持和平的環境,各國更是竭力避免戰爭,這就讓西方短時間內爆發衝突的可能消失了。後來遠東爆發中英之間衝突的消息讓整個英軍新銳將領振奮,而且通過英軍老兵的訴說,遠東的中國就是一個腐朽落後的國度,他們軍隊雖然人數衆多,但是武器原始,戰鬥意志差。而且他們詳細的講述了當年發生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更是帶他們參觀了他們從中國劫掠來的金銀財寶。在這些老兵以及軍官的鼓動下,英國士兵認爲遠東就是遍地財富,可以任意劫掠的人間天堂,自然對於前來遠東非常熱衷。

但是現實是殘酷的,第十八師先是在緬甸的上空見識到了中國性能先進的轟炸機。更是有幸見識到了中英之間戰鬥機的較量。英國第二批運到緬甸的三十架戰鬥力很快投入實戰。並和中國戰鬥機展開交戰。

這一戰英國戰鬥機參戰十六架,中國戰鬥機十架。雙方在緬甸南部距離仰光不遠處展開激烈的空戰。最終中國十架戰鬥機僅僅逃走了兩架,剩下的全部被擊落。英國的戰鬥機損失八架,四架受到重創,勉強飛回機場。其他飛機也有不同程度上的損傷。可以說這一戰中英之間打了個平手。但是切裡森少將和蓋伊上校可是明白,緬甸距離中國本土不遠,中國武器裝備可以源源不斷的從國內遠過來。而英國的戰機卻需要遠渡重洋,從戰爭潛力上來說,英國人已經輸了。

“帝國和日本人合作無異於與虎謀皮,日本人的野心所有人都知道。而且帝國現在真的不應該攙和進來。畢竟亞洲兩個大國交戰,更加符合帝國的利益。中英之間的衝突讓帝國騎虎難下。我們現在除了堅持下去也沒有什麼辦法。畢竟大英帝國的榮譽不容許輕侮。”切裡森少將臉色沉重的說道。這場中日之間的較量他看不到勝利的希望。而且中國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實在是讓他震驚。

“少將,我們是否可以利用本地招募的中國人來對抗中國軍隊?”蓋伊上校突然說道。

“你是說那些招募的中國警察?不行,不說他們只有區區兩千來人,單是他們並不是軍隊就不適合投入戰場。而且這些警察畢竟是中國人,真要讓他們上戰場,恐怕還沒開打,這些人就散了。”切裡森少將遙遙頭說道。無論是什麼地方,地方殖民軍的戰鬥力都不強。而殖民國家也不會真正要將這些被殖民者培養成勢力強大軍人。這些人只要能夠代替大英帝國維持地方治安,將大英帝國的精銳部隊從維持治安中脫離出去,就已經體現了他們價值。殖民軍如果實力太強,必然產生更大的麻煩,英國人可不希望美國當年的情況在遠東發生。

“報告將軍,中國軍隊突破第二道防線,我軍負責駐守的一個團被中國軍隊包圍全殲!”偵察兵前喘吁吁的跑過來說道。

“什麼!”切裡森少將和蓋伊上校臉色大變。中國軍隊進攻如此之猛烈,才短短的半個時辰,竟然連續攻陷切裡森少將精心構築的兩道防線。而且還將守軍包圍全殲。這可是比僅僅擊破防線要困難的多。

第335章 歷城攻防戰第449章 舉國歡騰第145章 蔣百里和蔡鍔(三)第336章 形式逆轉第1章 我是馮庸第132章 鉅額財富 ,第32章 奠定底蘊第233章 汽車的巨大作用 ,,第371章 決戰在即 ,第389章 叛徒 ,第659章 海戰(一)第531章 風雲匯聚北洋滅(四)第656章 海參崴流血夜(下)第223章 甘肅新軍的潰兵 ,第412章 打開局面第325章 渡河之戰(上)第97章 鏖戰第132章 鉅額財富 ,第617章 西伯利亞之亂第303章 東北動,天下驚(續)第514章 瘋狂飈進第501章 晉商第533章 風雲匯聚北洋滅(六)第456章 和談的曙光 ,第579章 海賊第133章 Z1916步槍 ,,第260章 水文資料第332章 爲了東北第68章 梟雄第8章 戰後總結第660章 海戰(二)第19章 處罰與獎賞七十一章 二十八師的實力上第99章 黑龍江動亂(上)第169章 神秘的身份第541章 紅色蘇維埃第237章 西軍妥協! ,第172章 蒙古之戰(三)第63章 生擒座山雕(下)第568章 飛機參戰第227章 馬安良的糾結第234章 老天來幫忙!,,第646章 國防物資造假第570章 世界震動第640章 衝突第349章 閻錫山的決定第195章 鏖戰,鏖戰 ,,第43章 北澤家的善意第616章 第一戰第18章 天羅地網第451章 新軍第一師上戰場第345章 第一師團的末日(三)第270章 黃埔軍校 ,第588章 不堪一擊第629章 出兵第80章 大戰起(四)第486章 南下第554章 紅色危機(下)第655章 海參崴流血夜(上)第46章 活寶第228章 馬福祥的猜測第601章 誘導第250章 對德宣戰第43章 北澤家的善意第42章 長春市的現狀第652章 斯大林的好運(上)第597章 瘋狂轟炸第628章 遠東華人政府(下)第7章 和土匪的第一戰(續)第369章 飛機參戰 ,第152章 夫人,請自重 ,第483章 西南之亂(三)第505章 貧窮的沙皇第414章 馬踏鴨綠江(下)第205章 勇闖少帥府的蒙面少女第第91章 馮庸的條件第282章 西安事變(上)第318章 兩個政府第77章 大戰起(一)第536章 戰列艦建造計劃第601章 誘導第97章 鏖戰第619章 海參崴兵變(中)第42章 長春市的現狀第574章 轟炸第634章 雙之城之戰第42章 長春市的現狀第186章 拐帶國母(上)第190章 東北的改變(上)第481章 西南之亂(一)第120章 奉天之戰(二)第483章 西南之亂(三)第117章 騎兵參戰第658章 中日海上開戰第134章 邊境攻防戰 ,第486章 南下第199章 沙皇尼古拉二世 ,,第153章 軟弱的民國政府第129章 來自朝鮮的壓力第374章 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