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憋屈的黎大總統 ,

日本對中華民國的強硬態度激起中華人民的強烈不滿,各地各種反日遊行此起彼伏。黎元洪大總統也沒有想到,自己只是順應潮流發表了一通強硬宣言,竟然會引火燒身。以他的情報能力,雖然不清楚東北開戰的具體情況,但是看東北總督府強硬的態度,恐怕是小日本在東北治安軍哪裡沒有佔到什麼便宜。

“該死的小日本,自己幹不過東北治安軍,竟然來找本大總統的麻煩!”黎元洪焦躁的在書房走來走去。本來他想要藉助民國反日的大勢坐穩自己的總統寶座,至於政府和日本人開戰,他也只敢說說,而且他手中沒有直接控制的部隊,所依仗的馮國璋直係軍閥,對於和日本開戰也是堅決反對。日本人對民國政府的壓力使得皖系首腦段祺瑞看到了希望。如果黎元洪被逼下臺,那麼自己上臺也就有了希望。

但是段祺瑞畢竟不是常人,知道這樣貿然反對政府的決定會引發政府的強烈反彈,雖然總統府面臨着來自國外日本帝國的壓力,但是國內的民衆卻是對黎元洪做出的強硬姿態推崇備至。這樣敢於維護國家主權的政府,誰明確反對,誰就是民族的罪人。

但是不明確反對,並不代表就會支持,段祺瑞主導的陸軍部,明確宣言:“當前中華民國並沒有能力和列強國家開戰的打算。民國政府應該學則最好的辦法,那是雙方通過和平協商來解決爭端問題。”

對於陸軍部的表態,黎元洪感到很尷尬,但是日本在中國的間諜第一時間將民國陸軍部的宣言傳回日本,日本大隈政府大喜,要知道,民國陸軍部的發言是赤裸裸的對日本帝國的妥協。沒有了軍隊的支持,黎元洪的總統府根本就不可能代表整個中華民國。

“命令特高科,不惜一切代價,搞清楚民國政府高層的動向。看起來民國政府的強硬只是黎元洪爲首的政客爲了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還採取的欺騙性行爲。大日本帝國竟然會被這種軟弱的政客嚇倒,真是帝國的恥辱。”大隈重信口中說是恥辱,但是臉上卻是出現一抹欣喜之色。自從東北開戰以來,民國政府的強硬確實讓大隈重信的內閣大爲苦惱。

但是現在情況漸漸明朗,民國政府並不是鐵板一塊兒,黎元洪並沒有真正掌握民國政府的主導權,這就像是一個雞蛋上已經出現了裂痕,怎麼可能阻止蒼蠅的追逐。雖然大隈重信從來不認爲大日本帝國是個讓人討厭的蒼蠅。

中國作爲除日本以外的大國。雖然這幾十年來受到列強的侵略壓迫,簽訂了無數的不平等條約,但是中國太大了。國土面積是大日本帝國的幾十倍,而且上千年的積威讓中國對東南亞地區的影響比新崛起的日本還要大。這些年日本也在竭力消減中國對亞洲其他國家的影響,努力建立以日本人主導的新亞洲,這也是日本大東亞共榮圈計劃的雛形。

日本侵佔東三省的野心從明治天皇時期就已經確定。吞併朝鮮,侵略中國。這是日本在明治天皇時期就確定的發展路線。日本這個民族雖然極具有賭徒精神,但是實際上每次日本堵上國運的戰鬥都至少擁有五成以上的勝算,甲午中日戰爭中,日本是抓住了北洋艦隊軍餉匱乏,炮彈緊缺的優勢,發動全國的力量購買了幾艘最先進的戰艦。堵上國運的開戰,最終在慈禧老佛爺的幫助下,終於不勝而勝,強大的北洋艦隊也被日本人炸沉在自家海港中。

日俄戰爭之中,日本通過依靠從中國獲得的賠款,終於鼓起勇氣和俄國人開戰,最終憑藉不怕死的精神,日本慘勝,但是這一戰雖然爲日本贏得了很高的國際地位,但是卻也徹底耗光了國庫的財物。再加上日本在日俄戰爭中並沒有得到什麼賠償。俄國老毛子可不是腐朽的滿清政府,他們可是從來不承認自己輸給;了黃種人的日本,賠款,更是想都不要想。時至今日,俄國人對日本人的戰爭賠款仍然沒有支付。日本人更是不敢開口討要。

而且這些年來,日本爲了維持其在日俄戰爭中獲得的列強大國地位,花費了大量的物力財力去維持世界一流的強大海軍,國庫十幾年都沒有豐盈過。財政赤字每年都在增加。再加上軍部不時的刨除侵略計劃,政府的財政壓力更加大。好不容易攤上在西方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工業前所未有的發展起來,這是日本恢復國力的最好時期,大隈重信絕對不希望帝國因爲滿足某些人的戰爭慾望而被拖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但是日本的政體是個怪胎。天皇權利最高,但是小事情卻是不管的,軍方元老自成一系,影響着天皇和內閣的意志,很多時候,內閣只是個擺設,根本就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行政。所以,內閣要想推行自己的政策,就必須拿出讓天皇和軍部都滿意的條件或者承諾。

本來東北之戰,內閣因爲遍佈奉天各地的日資企業,大隈重信首相力勸天皇停止戰爭,讓東北維持現狀。但是馮庸的突然出手,武力驅逐日資企業工作人員,徹底打亂了這一計劃,將日本帝國推到必須和東北開戰的位置。

但是隨着民國政府中總統和陸軍部的不同聲音,日本政府敏感的意識到中國政府內部不太平,這讓他們欣喜若狂,要知道,一個團結強大的民國政府絕對不是日本人願意看到的。中國這個國家如果擁有一個強力的政府,爆發出的能量是非常恐怖的。但是一個內部紛爭的政府,很容易被日本這樣的有心國家佔據大量的好處。

北京,總統府。

“他段祺瑞是擺明了要和本大總統對着幹,他還是不是民國的官員,是誰讓他擅自發布那個聲明的。那不是將本大總統和陸軍部不和的關係公開了嘛!”段祺瑞的動作讓黎元洪很被動。要知道,按照民國的政治體制,總統應該是全國的最高統帥,是政府和軍隊的代言人。只有這樣政府纔有凝聚力。但是段祺瑞的陸軍部發表的聲明,雖然只是說民國陸軍不適合跟外國開戰,但是在政府剛剛發表強硬的立場之後發出,就是擺明的拆黎元洪的臺。黎元洪這樣的官場老油子又怎麼可能看不出來。

“大總統!段總長看來是不甘心輸給你,想要拆您的臺。咱們必須處理好這件事情,否則很容易導致政府和軍隊的對抗。”黎元洪的心腹伍廷芳小心的說道。

“哼!別以爲本大總統不知打他們打得什麼主意,還不是想要和日本人議和,想要獲得日本人的支持!段祺瑞這是給咱們難堪,爲了趕咱們下臺做準備呢!”黎元洪神色陰沉的說道。黎元洪能夠被袁世凱重視,說明他還是有幾分本事的。

“總統,咱們應該怎麼辦?”

“聯繫馮國璋將軍,這件事情牽扯太大,我們的人必須團結起來,否則很容易被段祺瑞各個擊破。”

馮國璋動作很開,他接到總統黎元洪的電話,就立刻趕來了。雖然黎元洪沒有實權,對北洋系統來說只是個傀儡,但是現在北洋內部分裂成直系和皖系兩派,皖系在實力上佔據上風。而黎元洪雖然沒有多少實力,但是在全國的威望還是很高的。要不南方聯合軍在反袁的同時,也不會將他當做擁戴的對象。如果將黎元洪拉入直系,對於直系的發展極爲有幫助。

“大總統!我知道你是想要獲得民衆的支持,坐穩總統的寶座。但是希望你在發言之前跟我們商量一下。日本可是個強國,連兇悍的俄國人都不是對手,更何況咱們?”一開始馮國璋就說出來,看來是對黎元洪的動作極爲不滿了。

“呵呵!馮將軍!這件事確實是黎某唐突了。我當時只是想盡快穩定總統的位置,絕沒有對日本開戰的意思。不過我接到情報,日本在在鴨綠江畔和東北治安軍打過一仗,好像沒有佔到便宜,這樣看來,日本人也不是想象的那麼強大!”黎元洪將接到的東北情報說給馮國璋聽。

“大總統,這點你就想簡單了!日本最強大的不是陸軍,而是海軍。而且日本陸軍已經多年沒有更換武器裝備,戰鬥力下降很正常。但是請不要小看日本人的工業能力,如果真的開戰,他們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對陸軍進行換裝,然後乘着日本最先進的戰艦讓經過換裝的軍隊在京畿口岸登陸,直搗北京總部,而這種攻擊是目前我們不可能低檔的。”馮國璋神色凝重的說道。

黎元洪更加尷尬了。這些年脫離軍隊,已經讓他更加適應了自己政治人的身份,考慮問題更多的是在政治方面考慮。

“馮將軍!現在事情已經這樣了,面對日本政府的逼迫,咱們應該怎麼辦?道歉賠款都沒問題的。唯一難辦的是日本要求懲辦戰犯的要求很難實現。東北的馮氏父子可不是吃素的。手下幾乎握着二十萬精銳士兵。政府軍全力出動都不一定拿下,而且他們能夠成功抵抗日本人的入侵也說明了他們的戰鬥力。”黎元洪暗暗羨慕,要是自己手下有這樣一支強大的隊伍,恐怕絕對可以像袁大總統一樣坐穩眼前的這個位置。

“我不否認,東別治安軍確實很有戰鬥力,馮德麟在軍事上的能力也算不錯。但是咱們作爲民國的領導者,不能因爲東北治安軍的一次勝利就將他們的戰力無限擴大,也不能看不起日軍的戰鬥力。說到底,東北治安軍也只是一支地方部隊。不能代表政府的情況。”馮國璋面無表情,但是說到東北治安軍,話語中還是有着一絲嫉妒加忌憚。

二十萬人的精銳陸軍,三省的廣闊地盤,馮德麟可是名副其實的東北王了,以馮氏父子目前的實力,甚至都不用看民國政府的臉面。而且東北治安軍成功阻擊了日本人的入侵,使的全國人民對於東北治安軍的英勇行爲大爲讚賞。這些都是馮國璋嫉妒的。畢竟目前在中國能夠和馮家父子對抗的只有段祺瑞控制的皖系軍閥和自己的直係軍閥。憑藉二十多萬人的部隊,以馮德麟爲首的奉系軍閥已經成爲民國第三大的軍閥勢力。只是奉系軍閥的勢力中心在東北,目前也沒有絲毫入關的跡象,這也就讓馮國璋忌憚而已,還算不上敵對。

“咱們不可能拿馮氏父子怎麼樣,但是日本人也是咱們得罪不起的。這都叫什麼事啊!惹事的人一點事沒有,咱們這些湊熱鬧的反而成了替罪羊。”黎元洪極爲鬱悶的說道。

“大總統,咱們政府必須做出抉擇。開戰是不可能的。段總長是絕對不會讓他的皖系勢力去和日本人死磕,更別說其他的部隊了!如果您不能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我也很難幫的上你!”馮國璋的意思表達的很明確,如果黎元洪不能將這件事情擺平,剛剛登上的總統寶座很可能被擄下來,畢竟黎元洪只是爲了維護北洋系統的團結才上位的,可惜的是,現在的直係軍閥和皖系軍閥之間的矛盾已經不可調節,黎元洪這樣的傀儡是註定會被拋棄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黎元洪神色陰沉的沉思了好久,他絕對不甘心當一個傀儡。他要當真正的民國大總統,一言九鼎的大總統。可惜無兵無權的黎元洪很難獲得話語權,這也是馮國璋爲什麼在他的面前說話這麼硬氣的原因。

“廷芳,你去擬定新的電文,表示政府願意通過談判來解決東北的問題。”黎元洪憋屈的說道。

“給東北總督馮德麟大帥發報,請其赴京商討大事。”黎元洪最終爲了自己的政治生涯選擇了放棄國家的一部分利益。而且黎元洪已經做好了將段祺瑞也拉入其中的想法。畢竟,沒有段祺瑞的皖系軍閥點頭,自己就算答應了日本人的條件,也很難實現。那樣對政府的威信更是沉重的打擊了。

()

第246章 本小姐不稀罕!第345章 西南的現狀第197章 鬱悶的傑夫總督 ,,第238章 甘寧地區的曙光 ,第603章 停戰第259章 戰爭財 ,第290章 西南形式急轉 ,第613章 紅軍反擊第519章 狠辣的吳佩孚第350章 狠人 ,第329章 血債血償(下)第358章 陣地易主 ,第43章 北澤家的善意第138章 日本天皇的御前會議 送上,,第157章 東北的汽車和飛機 ,第625章 紅色危機論第345章 第一師團的末日(三)第408章 兩廣之變第254章 張作霖的苦惱第365章 準備下手第593章 中英談判第614章 蘇維埃的冒險軍事行動第245章 戰家逼宮 ,,第381章 影響第88章 各方動態第327章 小插曲第564章 大問題第70章 平田一郎第622章 沙皇王朝覆滅第279章 北洋政府的抗議 ,第519章 狠辣的吳佩孚第212章 一見鍾情 ,第134章 與日本的第一場較量第395章 大收穫第498章 俄國二月革命第250章 對德宣戰第41章 進駐長春市第11章 全殲禿鷲土匪團第391章 兩面夾擊 兩面夾擊第234章 老天來幫忙!,,第30章 黑寡婦是黃花大閨女?第390章 狠人第154章 金壁輝?川島芳子?第657章 中國海軍的實力第371章 決戰在即 ,第289章 向日本借兵第228章 馬福祥的猜測第624章 小溫馨第115章 北鎮失守第546章 冤家路窄第497章 世界局勢第75章 定親第621章 遠東華人政府(上)第121章 奉天之戰(三)第16章 佈局獨狼第268章 段祺瑞怒了第51章 風起雲涌吉東南(一)第262章 退! ,第294章 跑路的總統第568章 飛機參戰第156章 無法取消的婚約 ,,第498章 俄國二月革命第171章 蒙古之戰(二)第660章 海戰(二)第63章 生擒座山雕(下)第250章 對德宣戰第601章 誘導第295章 搶奪第306章 馮國璋逃跑了 ,第511章 兵力調動第608章 中日談和第605章 吞併計劃(上)第477章 新桂系的討論 去訂閱第314章 國民黨吞併福建(上)第527章 兩廣決戰第277章 蔡鍔的計劃第296章 狼牙特工隊第237章 西軍妥協! ,第558章 不堪一擊第627章 遠東華人政府(中)第452章 日本高層的態度第60章 風起雲涌吉東南(十)第124章 給張作霖的條件第355章 日本的鐵皮盒子第651章 聯軍入俄第一戰下第351章 剿匪第456章 和談的曙光 ,第508章 艦隊易幟第37章 兩方BOSS的碰撞第641章 強硬第493章 動亂第346章 第一師團的覆沒(四)第247章 早有準備第514章 張孝準的尷尬 球訂閱第597章 瘋狂轟炸第319章 日本的新武器第670章 坑死小日本(中)第154章 金壁輝?川島芳子?第143章 蔣百里和蔡鍔(一)第361章 不該出現的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