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冬去春來,眨眼間又過去了一年。楚昭也有十一歲了。

安靖帝這隻胳膊到底沒扭過以謝晉爲首的大腿。立儲的旨意由楚旭親自密封,放在了金鑾殿的匾額之後。楚昭守孝這段時間,安靖帝再也沒有傳召過他。

帝都又恢復了寧靜。只是靜水之下是一股股互相沖擊的亂流。

要論這一年來誰的風頭最盛,卻也不是小世子殿下,而是兩位衛家公子。也不知道衛霽給皇帝陛下施了什麼魔咒,皇帝對他的態度越發親暱。簡直到了一刻都離不開的地步。

安靖十七年夏秋兩季五個多月,皇帝沒有上過一次朝,只和衛霽天天在一起,形影不離。

清流一見不幹了,認爲衛霽是狐媚惑主。無數大臣跟打了雞血一樣,參衛霽□□後宮,要皇帝將他攆出來。甚至連太后都驚動了。

楚旭被煩得沒有辦法,但是他又實在喜愛衛霽。爲了堵上大臣的嘴,安靖帝想出了一個絕妙的好辦法,他把衛霽閹了……

楚昭第一次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差點沒失禮的把口中的茶水噴了出來。

他的這位皇伯父實在是個妙人啊。雖然衛霽被閹了,但是還有朝臣要唧唧歪歪,安靖帝就說:“既然你這麼羨慕他能待在寡人身邊,那寡人也賞你這個殊榮吧。”

說着,就把這好名的寒門小吏抓起來閹了。

這下朝臣們終於消停下來。

楚旭便封了衛霽一個黃門郎的官位,對其進行了補償。

黃門郎類似今天的生活秘書。得封官位之後,衛霽更是正大光明地相伴安靖帝左右,幾乎寸步不離,一塊吃,一塊睡,一塊娛樂,甚至有時安靖帝批閱奏章的時候,衛霽就在旁邊磨墨寫字。

沒過一個月,衛霽又被封爲中常侍,雖然還是個內官,但也是軼二千石的高官,比謝銘擔任的侍中都要多出五百石來,可見升遷之快了。

既然皇帝做了讓步,世家也不是不知進退。安靖帝要寵幸衛家兄弟,世家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任由衛霽和寒門那幫子衛道士鬧騰去。

大雨後的上方山,草木青綠,遠山如黛,空氣中瀰漫着一股洗滌後的塵土味。走在路上,楚昭步履匆匆,面色凝重。

那晚從皇家別院回來之後,謝晉忽然嘔血不止,生命值一度降到了1,雖然楚昭及時用了二級復活卡,將老祖父的生命值回覆到51,可是這畢竟是治標不治本的事情,只能減緩謝晉的死亡速度而已。

系統到底不能起死回生,包治百病。所以雖然楚昭日日侍奉榻前,謝晉的生命值卻還是一日日降低。

謝晉到底得了什麼病,大夫也查不出來。楚昭做了所有能做的,剩下的就是在老人最後的一段時間裡,好好陪着他走完。

久病牀前無孝子。疾病將一位氣度瀟灑的名士折磨成一個蜷縮在牀上的枯槁老頭子,這位病人的脾氣一日壞過一日,而且他還位高權重。

然而,楚昭的照顧也越來越上心。按《西楚史》的說法就是:“親嘗藥,亂首垢面,不解衣帶連月。”或許並非刻意,但是楚昭的行爲卻叫謝家的僕人忠心程度更上了一個臺階,而且贏得了士族中間許多老人的肯定。

無論多麼放蕩的年代,孝順的人始終是受人敬重的。

謝銘帶兵在外,聽說父親病了十分不安。這事不知怎的讓喻王知道了,即蒐羅了民間的一位神醫來都中給老丈人診病。

神醫仔細地望、聞、問、切後,便轉身離開了。

楚昭跟在神醫後面,走到外間,方開口問道:“大夫,我外祖的病情究竟如何?”

仙風道骨的神醫搖了搖頭,道:“世子是個明白人,老大人的病在咽喉關竅處,且遍佈肺腑。醫能醫病不能醫命啊……”

楚昭前世有位舅舅得過食道癌,症狀和謝晉非常類似,都是一吃東西就嗆,還伴隨着劇烈的咳嗽,他心裡便有些懷疑。加上請來的好幾位大夫都這麼說,食道癌在現代都未必能痊癒,何況謝晉歲數又這麼大了。

“不過世子殿下也不必過於憂心,老夫可以開個處方,以減輕老大人的咳嗽。”

楚昭拿着一看,不過是些川貝、杏仁、陳皮、法夏等味中藥,雖然起不到多大作用,卻能夠叫謝晉的嗓子舒服一些。

可一貫願意遵醫囑的謝晉這一次卻很反常的不肯配合神醫的工作。下人熬好藥之後,他只喝了一小口藥汁,便將其打翻在地。

謝南哭哭啼啼地過來請世子殿下。這次世子殿下來了也不管用。好說歹說,恁楚昭磨破嘴皮子,可老頭子就是不肯再吃藥。

楚昭終於生氣了,發脾氣摔杯子。老頭子一看心愛的小外孫生了氣,只好支支吾吾說是藥汁太苦,難以下嚥。

唉,其實楚昭都明白。外祖這是想兒子了,生氣謝銘不肯回來看自己,但是又知道以大局爲重,所以才這樣彆扭。

“外祖,你想吃什麼呀?”

老頭子想了半天,才虛弱地說:“想吃梨。”

楚昭立即派人去買回梨,並把梨削去皮後切成小塊,裝在果盤中送給老夫人。可老頭子根本吃不了,就算切得再小一塊,他也能嗆住。這又使楚昭犯了難。

自家老爹搶了人家唯一的兒子去,兒子自然是要代爲盡孝的。況且朝夕相處下來,楚昭對這位外祖也是有真感情的。

威風一世的謝老大人現在連梨子都對付不了了,楚昭也不嫌棄他笨拙,就把梨片煎水加冰糖後讓老人喝。

現在有了些人手,楚昭便將自己前面完成懸賞任務得到的甘蔗煉糖法交給郭師傅。

系統給的甘蔗煉糖法,也並沒有超過當時的生產力水平,而是從《齊民要術》《說文新附》《糖霜譜》等古文中加以整理摘抄而出的筆記。這樣的甘蔗煉糖法,單憑楚昭自己的確很難製造出來,好在他有郭師傅這個神廚幫忙。

郭師傅口風緊,手藝好。得到世子親賜的秘方,感動的老淚縱橫。當即表示就是性命不要,也要將蔗糖煉製出來。很快蔗糖便煉了出來。楚昭沒有急着去開鋪子做生意,而是先供應府上。

所以現在謝府中石蜜是不缺的,而且大家都跟着世子殿下改名喚作冰糖。謝晉病中便常喜歡在嘴裡含一粒,但凡有老夥計來看他,便要端出來炫耀一番。

那些士族一吃,果然比市面上賣的雜質少,顏色剔透如水晶,口味清甜。

還有比這更加適合我們士族吃的食物嗎?攀比之心頓起,這一年石蜜的價格便飆升到三千錢一兩。

當時的三十錢相當於現代的十五元。也就是話說一兩冰糖一千五,這個價格高到叫楚昭咂舌。

與此同時,一個名爲“燕歸來”的商行,便做起了倒販石蜜的生意。因爲他家的石蜜質量最好,不是通常的濁白,而是半透明和透明兩種,其中尤以透明的那一類爲上品,頗受都中貴人的歡迎,很快就壟斷了整個帝都市場的供貨源。

因其凝如冰,入口消釋,貴族也跟着稱呼這種石蜜爲冰糖。燕歸來的冰糖最次者也是三千錢一兩,商賈倒手後價格翻倍,都人依舊趨之若鶩。最上等者限量供應,一般人有錢也買不到。

這種有錢也買不到的冰糖現在被楚昭一粒一粒往梨湯中加,絲毫不顧惜的樣子看得旁邊的小廝直肉疼。

小祖宗誒,你這簡直是把金子往水裡扔啊。

光喝梨汁糖水怎能治好病呢因此楚昭在爲老頭子煎煮梨汁湯時就順手將按御醫處方煎的一碗藥汁倒進了梨子湯中一齊煮汁,爲了避免老夫人說苦不肯喝,又特地多加了一些糖,一直熬到三更。楚昭也有些疲憊了,他閉目養了下神。

等他睜開眼揭開藥罐蓋,卻發現藥汁已因熬得時間過長而成了糖塊。

楚昭怕糖塊口味不好,就先嚐了一點,旋即他便驚喜的發現,這不就是以前吃過的特產梨膏糖嗎?

這可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楚昭來不及高興,他吩咐小廝送了幾塊糖給郭師傅,讓他照着做些改進。然後楚昭自己隨即將糖塊送到謝晉處,請老頭子品嚐。

老頭子正在和王震升下棋,這糖塊酥酥的,一入口即自化,又香又甜,又有清涼香味,兩個老頭都很喜歡吃。一時連棋都顧不上下了。

下半晌老頭子要歇覺,所以楚昭便得了閒,可以自由安排。

王妃大殯後,因世子和謝晉兩位重要人物都在上方山,碧雲軒的郭師傅也上了山,負責照料世子和謝老大人的飲食起居。大廚房裡的廚娘留在府中,男人卻都跟着來了。

山居無聊,這些僕人忙完主人那點事後,就支個板凳搓麻將,順便八卦。當然,他們是奉命八卦。世子最近根據忠心值和特長從謝家的奴僕中選出他的第一批情報人員,由長留管理。

楚昭最愛搬個小板凳在檐下笑眯眯的聽。嘩啦啦的麻將聲讓一切都顯得那麼自然而然,連謝晉都沒有發現外孫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發展自己的小團體。

因爲楚昭善於發覺人才,這第一批情報人員雖然都是從謝家家奴中選出來的,戰鬥力卻不容小覷。加上小廝的活動範圍比僕婦打了許多,因此,這羣男人八卦起來了,其實比女人更厲害。都中哪家公子養了外室,哪家女伎最漂亮風情,哪家老爺有什麼古怪的性癖,甚至哪家奢侈無度一飯千金,楚昭統統知道。

這一日,一羣小廝又在奉命八卦。

長留打出一張牌,道:“你們聽說王家那件事了嗎?”

有個瘦小乾巴的小廝道:“唉,可憐小王將軍那樣好的一個人,偏生攤上那樣攀高枝的女人。”

楚昭正在旁邊餵魚,聽到這話立馬把耳朵立了起來。

那小廝一見主人感興趣,立馬霹靂啪啦把自己的知道的事情全抖落出來了。

王家和其他三家不同,並不太講究嫡庶的分野,嫡子自然繼承家業,庶子全都扔去軍隊中廝殺,能不能出息就看你自己。王若谷其實是王家的庶子,雖然一出生就養在嫡母名下,後來還是要去北方大營裡打拼,說起來,也不過十三四歲的年紀而已。

走之前嫡母便給他說了一門親事。原是王家遠房的一位親戚,姓杜,是一個小姓士族,父母雙亡,據說嫂子不太好相處,小姑娘便被家裡的老僕人帶入了京中,寄居在表姑姑家。王家家大業大,也不在乎多養一個閒人,便讓她十年十年的住了下來。

王氏的嫡母臨死之前,將這位杜小姐許配給了庶子王若谷。王若谷素日最不愛和婦人小孩一處,只喜歡練拳射箭騎馬。長的又黑。

在富貴已極的琅琊王家中呆久了,杜小姐的眼光也高了起來,便看不上王若谷這樣的庶子。長得不俊俏,又不善言辭,還是個兵家子,這樣的人,哪裡是一個貴族嬌女值得託付終身的人呢。

不過好在王若谷去了北疆大營,一別經年,杜小姐漸漸長大,出落得身段窈窕,十分美豔。參加了幾場閨閣間的詩會後,便芳名遠播了。

繼母梁氏覺得不能這樣下去,跟王震升一合計,就把王若谷召回來成親吧。

杜小姐着了急,她是死也不肯嫁給王若谷那樣粗魯下作的庶子的。眼見着王若谷的歸期一日近似一日,杜小姐橫下了心,一次偶然的機會,和王家二少王若拙公子在王家花園裡意外相逢。

儘管這種意外琅琊王氏這樣人家的後院裡發生的概率爲零,但它偏偏就這樣看似自然而然的發生了。

王若拙長得像他娘,且官至中護軍,堪稱眉目俊秀,有權有錢,秒殺王若谷這樣的庶子。小姐當下便似有癡意。

見到這位佳人慾訴還休的眼波之後,二公子當晚就寤寐思服,輾轉反側了。恰好杜小姐身邊的一個丫頭和二公子身邊的一位通房是姐妹,便當起了紅娘,來往於王若拙和杜小姐之間,將偷情措施安排妥當。

二公子不僅是高富帥,還是個出身將門的高富帥,到了晚上,王若拙躲過家中府兵,翻牆而過,在丫鬟的指引下,在杜小姐臥室之內成就好事。家裡上上下下毫無覺察。

正在兩人感情正濃的時候,王若谷從邊疆回來了。杜小姐不明白外頭的事情,可王若拙卻明白這位庶弟可不是他能招惹的人物,猶豫了起來。況且他爹又給他訂了盧家一位小姐。

小情人兩個鬧了彆扭,各自婚娶,用這種方式來互相傷害。

杜小姐嫁給了王若谷後,終究鬱鬱寡歡,心心念念都是一個王二少爺。王二少爺也是一樣,婚後才發現自己真愛的是誰。於是兩個人又情不自禁在了一處。偷情總是刺激的。

婚後王若谷雖然在京中被賜了一座大宅子,但是杜小姐說她懷念故園,且又搬出盡孝的由頭,便繼續住在家中。王若谷去了御林軍,常常戍衛宮中,偶爾旬休也願意住在自己那座宅院裡。天時地利人和,王二少和杜小姐又勾搭上了。因事情做得隱秘,居然無人覺察,只是王若谷覺得杜小姐對他倒比新婚時溫柔了許多,神情歡快異於往日。

事情的起源於一種西域香料。因杜小姐對他格外的好,王若谷便投桃報李,送了一種名貴的西域香料給她。這種香料塗在人身上,一個月香味都不會散去,在中原地區可說是獨此一家別無分店。

杜小姐歷來看不上王若谷,見他這次送的禮物還算合心意,卻也沒有當一回事,用的很隨意。和王若拙鬼混之時不慎弄撒在兩人身上。導致王若拙第二日香噴噴的出現在衆人面前。

那日王震升恰好在家,他提鼻子一聞,覺得這事西域香料的味兒,這香料十分稀少,王老頭自己也只那麼一丁點,不夠分,所以誰都沒給,二子哪裡來的?王震升多厲害的人物,知道自己和梁氏不在京中這段時間,內宅必定出了問題,把杜小姐身邊的丫鬟捉來一通恐嚇拷問,王震升差點沒氣死。

本打算讓杜小姐無疾而終,誰知這位王若拙公子居然買通了看守之人,帶着杜小姐逃了出去。

偷情這種事呢,其實也有淺薄和深沉之分。偷情兩三次,那隻能叫偷情,但若是偷情一輩子,那說不得就是真愛了。不論王若拙和杜小姐再怎麼真愛,也掩蓋不論他們打着真愛的幌子肆意傷害他人的事實。

在楚昭心裡,只心疼這故事裡的配角。

王若谷何其倒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