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陳風

如果每個人都能把韓舒靜的話當成了官場的金科玉律,那麼現在的官場就不會有腐敗現象存在了。但是如果所有官場的人都把韓舒靜的話,當成狗屁不通的官面話,那麼官場腐敗比現在的情況肯定要嚴重的多,說不定已經是混亂不堪。只有一部分人,那怕這部分人的數量很少,堅守了信念,跟韓舒靜一樣把爲人民服務這五個字時刻掛在心上,才讓那些心懷鬼胎的人,不敢過分猖獗。

當然,像韓舒靜這種人在官場中的作用到底能有多大?恐怕也沒有人能說的清楚。因爲官場還存在一個權利的制衡問題。權利的制衡纔是阻止一切腐敗現象最有利的武器。我們國家現在之所以腐敗現象這麼嚴重,從根本上來講,不能完全歸咎於某些人,或者某一部分人執政的不利,或者是有些“憤青”所說的從根本上的腐敗。

相信,無論那一個政黨執政,都不會希望自己馬上覆亡,都不會對腐敗現象聽之任之。之所以腐敗現象得不到很好的遏制,主要原因有二。第一是制度的不完善,讓某些存心不良的人有空子可鑽。第二體制還不夠完善,權力制衡沒有能夠平衡。

像美國、日本、新加坡等等這些看上去政治比較清明的國家,並不是因爲這些國家人的素質有多高。我們總不會說,我們這個民族就是劣等民族吧。相反,我們這個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國,有着五千年的問話積澱,肯定有着比別的民族更加優秀的一面。強漢盛唐自不用說了,就連滿清政府乾隆年間,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地位在整個世界上都是絕對的老大。

只是在進入近代以後,因爲我們這個民族太過於溫和了,民風淳樸,君王們治理的還算能夠順應民心,再加上,千百年老百姓對君王產生的天生的畏懼,所以老百姓就不願意變革,不願意走一條資本主義新路,不願意把君王從神聖的寶座上推下來。這才使在近代工業革命的時候,中國慢了一步,又遇上了滿清政府的窮途末日,出了嘉靖、咸豐、道光、同治等一連串的窩囊皇帝,又有慈溪太后趨炎附勢、崇洋媚外、一味忍讓,才造成了中國的百年屈辱史。

當然這也是封建帝制的必然後果。後繼之君一代不如一代,導致天怒人怨,羣起而滅之,繼而產生新的君王。說明什麼?說明中國的老百姓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的體制,只是對具體的君王,準確說的官府產生了怨憤。在他們眼裡,是無能的君王造就了腐敗的官府。無能這個詞語是包含着同情的。他們對君王是同情的,痛恨的只有官府,更不用說對制度的推翻了。

只有一些絕世聰明的人,才似乎隱隱約約看到了一些制度上的弊病,比如曹雪芹、顧炎武、梁啓超。但也是隱隱約約的,不是明朗的,他們的內心尚存疑慮。這一點毋庸置疑。要不然也不會搞什麼君主立憲制了。

所以在我們這個國家,官場永遠是衆矢之的,而對清官的渴求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唯一例外的只有文化大革命時期,但也被歷史認定爲是一種病態的社會。既然社會從根本上是病態的,那麼在這個時期所有的一切都只能被否定,甚至被貶斥,也就不存在好壞之分了,只能說一切都是壞的,一切都是瘋狂的,連人性都是被扭曲了的。

這是一個民族問題,也是一個歷史問題,不是一個人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

如果用這些來衡量韓舒靜的話,韓舒靜的話顯然有些天真。或許韓舒靜自己也知道,只是在說一些官話吧。這一點在事情沒有明朗之前也只能是猜測,誰也說不清楚。因爲就目前而言,王清華沒有掌握X市任何一個人的腐敗事實,因此也不能下任何結論。

想到這裡,王清華突然感覺眼界更寬了,對官場的認識也更深了一步,明白了三個道理:一,腐敗是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現象;二,腐敗不是一個人造成的,腐敗的背後必然有一個集團;三,權利失衡的地方必然有腐敗問題。這三點認識對他今後在調查工作中做出正確的判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午王清華在陳風那裡瞭解了一下水庫潰壩的調查情況。

陳風說:“現在調查工作幾乎還沒有展開,主要是因爲,剛剛抓了程越,公安局那邊現在情緒很大,公安幹警都願意跟檢察院這邊合作。說什麼合作完了,連自己也被抓了,還不如現在就被抓了。”

王清華問:“趙局長是什麼意思?”

陳風說:“趙局長既不發表意見,也不做行動安排。”

陳風雖然沒有說的很具體,但王清華也能猜出七八分。程越是趙金明的連襟,抓了程越,趙金明肯定是意見最大的,也是最難堪的。但是作爲一名公安局長,也不好發表什麼意見,所以就死扛着。

王清華又問:“那你們就沒有給市委反應嗎?”

陳風聽了,鼻子哼了一下,好像有很大的不滿說:“我和龍檢不知道給市委反應多少回了,每次反應完要麼是石沉大海,杳無音訊;要麼是被人家頂回來,說叫韓檢直接給他們反應。出現這種情況只有兩種可能,第一,市委和公安局那邊穿一條褲子,都他媽的是混蛋;第二,市委衙門大,狗眼看人低。”

陳風不愧是幹司法工作的,說什麼都喜歡說出個一二三,不過就是脾氣有點大,說話也很粗。

王清華說:“那總不能就樣算了吧。現在已經過去那麼長時間了,調查取證已經不太容易了。時間再長了,恐怕就更不好調查了。”

陳風聽完,神秘兮兮地對王清華附耳道:“王檢,你是真糊塗,還是裝糊塗啊?”

王清華笑了笑道:“這跟糊塗不糊塗沒什麼關係吧。”

陳風道:“看來兄弟你是真糊塗。那我就給你說了。你是清水鎮那邊過來的,你應該知道清水鎮鎮長蘭英是誰的吧?”

王清華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陳風繼續道:“既然這樣,後面的就不用我說了吧。”

說到這裡,陳風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清水鎮鎮長是市委書記蘭滄海的千金,市委書記本身對這件事情就不想深究,只想做些表面文章完事。

王清華想了想道:“你的理解我明白了。但是你覺得蘭書記會這麼傻嗎?”

陳風一下子愣住了,問道:“蘭書記傻?此話怎講,蘭書記是在保護自己的女兒,怎麼能說蘭書記傻呢?”

王清華笑了笑道:“你想,大家都知道蘭英是蘭滄海的女兒,如果蘭滄海這個時候阻止司法人員介入調查,不是明白着干預司法,包庇自己的女兒嗎?這種欲蓋彌彰的做法,別人一看就會認爲,事故責任肯定完全在他女兒蘭英身上。他這樣做不僅救不了他女兒,而且會連他自己都被拖下水。你想蘭滄海會這麼笨嗎?”

陳風好像突然醒悟道:“照你的意思說,阻止事故司法部門介入事故調查的另有其人?”

王清華道:“這個結論現在還不好下,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蘭滄海絕不會阻止司法部門介入事故調查。我們不妨先給韓檢說一下,讓韓檢出面,直接找蘭書記,讓蘭書記做出批示。”

陳風聽完,一拍大腿道:“你說的倒是個辦法,不管行不行,我們先試試。我這就去找韓檢。”

陳風是個急脾氣,說幹就幹,說完起身就要走,剛起身又覺得不對勁,憨憨地笑了笑道:“差點忘了,你是副檢察長,這件事情應該由你反應。越權了,你不要見怪。”

陳風說的很誠懇,沒有半點虛情假意。王清華就笑了笑道:“其實誰說都一樣,以後只要我們通力合作就是了。我新來,檢察院的很多工作都不瞭解,以後還要你多多指教呢?職位問題,咱們就不要再見外了。”

在剛纔和王清華的談話中,陳風幾乎已經忘記了王清華是一個新手了,對王清華的分析也覺得頭頭是道,要不然也不會馬上做出去給韓舒靜反應的決定了。王清華這樣一說,陳風馬上又反應過來了,從內心裡對這位新來的副檢察長、自己的頂頭上司增加了不少的敬佩之意。

道歉:前天因爲網絡問題,將八十五章發了多次,影響到大家的閱讀。對大家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請大家諒解一二,謝謝!

第277章 風波(1)第562章 公檢之爭第101章 調查(13)第92章 調查(4)第373章 暗流(14)第355章 規則(6)第358章 規則(9)第45章 內情第237章 追捕(11)第391章 雲涌(1)第691章 最強騙術(4)第667章 控制寧彩霞(中)第15章 回憶(2)第438章 圈子問題第12章 曖昧(1)第152章 角逐(29)第670章 小唐成擒(上)第43章 消息第535章 演戲(下)第436章 赴任副書記第292章 暗戰(1)第430章 謊言(1)第554章 風雲突起第4章 計謀(3)第589章 經得起考驗的老刑警第12章 曖昧(1)第45章 內情第685章 春節之前(上)第223章 成敗(10)第509章 繡花鞋的來歷第128章 角逐(5)第237章 追捕(11)第510章 大鬧天堂鳥(上)第75章 能力第564章 無名女屍第51章 點菜第341章 是非(2)第332章 過招(3)第27章 蘭馮第484章 馮立傑的家鄉第684章 驚心的能源陰謀(下)第138章 角逐(15)第231章 追捕(5)第214章 成敗(1)第299章 暗戰(8)第562章 公檢之爭第332章 過招(3)第7章 市長(3)第351章 規則(2)第220章 成敗(7)第138章 角逐(15)第407章 破裘(2)第506章 王文軍的百萬豪禮第572章 欣欣的能耐第289章 行動(8)第605章 蘭崇年自殺第242章 激變(1)第259章 冰山(3)第204章 交鋒(11)第380章 風起(5)第228章 追捕(2)第288章 行動(7)第18章 回憶(5)第192章 審判(19)第390章 風起(15)第22章 窗簾第150章 角逐(27)第271章 風停(5)第324章 學敏(7)第120章 真相(18)第21章 醜態第192章 審判(19)第201章 交鋒(8)第666章 控制寧彩霞(上)第426章 破裘(21)第188章 審判(15)第112章 真相(10)第446章 絕品少婦第26章 難料第204章 交鋒(11)第170章 對決(17)第334章 過招(5)第523章 常會會召開之前的羈絆第19章 回憶(6)第527章 難以避免的見面第128章 角逐(5)第196章 交鋒(3)第526章 莫傑依然囂張第143章 角逐(20)第111章 真相(9)第四九十七章 y市聚會下第587章 環亞集團出現虧損第492章 萬重山獨唱經濟發展第498章 和馬妮的尷尬第325章 學敏(8)第163章 對決(10)第383章 風起(8)第85章 上任第275章 雲散(4)第421章 破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