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會議(3)

“明月同志,其他的話我就不說了。既然大家都表了態,我也闡述一下我和人大的意見。我贊同李市長的觀點。不過,有一點不同的是,我認爲在潰壩事件的真相沒有查清楚之前,我不贊同用先查那件事,後查那件事,這樣的手段來給潰壩事件定調子。大家都是明白人,敞開窗戶說亮話。”

關鳳鳴是譚明月以前在一起搭過班子,所以說話的時候不需要稱譚明月爲譚副省長。

“哈哈……老班長的脾氣還是那麼火爆,一點沒有變啊。不過老班長也不需要發那麼大火。這次會議之前,我們並沒有給小王莊水庫潰壩事件定什麼調子。我只是闡明瞭一下我個人的觀點。我認爲保護幹部本身就是我們在座的這些領導的職責所在。我這樣並沒有什麼錯吧?大家說是不是?”

譚明月再次重申自己並沒有給處理這次水壩潰壩事件定調子的話。不過關鳳鳴是否相信還不可而知。在這種情況下,誰的心裡都一杆秤,都在用自己心裡的那杆稱衡量這次事故。譚明月、蘭滄海、裘學敏以及大多數的幹部認爲保護幹部更重要,李高矚、關鳳鳴等人則認爲查清事故真相更重要。各持己見,誰也不想做出讓步。

當然現在的局勢很明朗,李高矚、關鳳鳴這邊除了剛纔那位韓舒靜檢察長之外,幾乎沒有人支持。而譚明月他們這邊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市委常委這邊除了一些應聲蟲之外,像裘學敏、王光祿等人都支持譚明月的提法。不過譚明月說的比較隱晦,只是讓公安、檢查部門先從鐵杴的問題查起,所以爲自己辯解的說辭就更有利。

在這種情況下,並非勢均力敵,而是李高矚、關鳳鳴這邊幾乎有些另類的味道,大家都用怪怪的眼光審讀這兩個人跟大家的意願背道而馳的觀點。

“既然關主任說我在這裡定調子,不信任我,那不要緊,我們可以聽聽大家的意見嘛。我雖說是這次事故的調查組組長,但也不能一個人說了算。那黨內的民主還要不要?我們黨性還要不要?對吧?我們大家不妨都說說,集思廣益嘛。”

會開到現在,已經陷入了僵持,譚明月再次打出民主集中這張牌。按照譚明月的想法,這張牌打出來,肯定會有人符合。但出乎意料的是。他說完之後,會場依然一片沉寂,沒有人反對,也沒有人贊同。蘭滄海、裘學敏等人剛纔已經表明了自己的觀點,也不好再說什麼了。

李高矚見大家都不說話,心中多少感到有些無奈的欣慰,同時也知道如果繼續這樣僵持下去。在譚明月的勸導下,還不知道這些人有多少人會改變立場,就站起來道:“我相信省委省政府,相信譚省長肯定能把這次小王莊水庫潰壩事件背後的原因查清楚。至於定不定調子,我覺得都不重要。”

說道這裡李高矚略微停頓了一下,看了一下譚明月。譚明月臉上並沒有做出多大反應。這是他預料之中的。作爲一個副省長這樣級別的高級幹部,要做到形藏於色是非常容易的。但他知道,譚明月肯定會因爲自己的讓步,而做一些鬆懈。或許認爲自己沒有主見也不沒有可能。

李高矚接着道:“不過,我有一個提議,我提議讓清水鎮武裝部長王清華同志配合公安、檢查機關對這次水庫潰壩事件進行調查。理由有二。第一,據我瞭解,這位王清華同志在清水鎮工作期間,一貫能盡職盡責,而且黨性和原則性也比較強;第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王清華同志是清水鎮的幹部,對這次水庫潰壩事件的始末比較瞭解。讓他參與調查,便於我們的公安、檢查工作人員隨時詢問一些具體情況。請譚副省長和各位做個批示。”

如果是在平時,一個堂堂市長,在市委常委會上提出這麼一個雞毛蒜皮的人事任用問題,大家絕對不會提出任何異議的,甚至不用在常委會上提出,直接任命就是了。誰家能沒有個三親六故呢?這也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今天的情況特殊,而且有譚副省長在此,大家就不好說什麼了,只能先看譚副省長表態了。

“呵呵……”聽完李高矚的話,譚明月沒有發表看法,先乾笑了幾聲,似乎是在試探李高矚的反應。

這點伎倆,李高矚豈能看不出來,就沒有擡頭,也沒有再說什麼,意思很明確,一切聽憑你譚副省長裁度。不過你譚明月也要搞清楚,在省委文件還沒下達之前,我李高矚依然是X市的市長,我說的話還是有用的。我一直反對你的意見,省委很有可能會懷疑你的工作能力,因此而換掉你這個調查組組長也不是沒有可能。

譚明月當然也十分清楚李高矚在這次事故處理中的分量。

“我看高矚同志的意見,我們可以考慮嘛。我看就把這位王清華同志任命爲我們X市的副檢察長也不是不可以嘛。大家議一議吧。如果沒有什麼異議就這麼定了。完了,韓檢給省檢察院打個報告。現在檢察院那邊也正缺人手,有這麼好的人才,我們幹嘛不用呢?”

譚明月對如此敏感的人事人任免答應的這麼快,讓李高矚都感到有些意外,而且還主動提出任命王清華爲檢察院副檢察長。這就更讓李高矚有些捉摸不透了。

不過,對於譚明月而言,考慮的就比較簡單了。X市發生如此重大的安全事故,李高矚肯定會認爲自己這個市長無論如何是保不住了,所以趁現在自己還有說話的機會,解決一個親屬的調任工作。這種情況在以往也比較普遍,所以譚明月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這裡。

當然譚明月做出這種讓步,也是想讓李高矚給自己讓一步,贊同自己把水庫潰壩事件的調子定位在壞人破壞之上。如果能這樣的話,李高矚就和自己站在了一個戰線上,今後的工作搞起來就輕鬆多了。

蘭滄海現在是不想多惹是非,裘學敏、王光祿之輩自覺在這個會上人微言輕,譚副省長都答應了的事情,自己再提出反對意見,說不定不但不能被採納,還可能落一頓譚明月的數落。這三個人不提,其他人就更不可能提了。

“蘭書記,如果大家沒有什麼異議。我看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吧。你覺得呢?X市的幹部任命,還得你說了算啊。不能光看我這個 調查組長的意見。你這位市委書記是什麼態度呢?”譚明月最後徵求蘭書記的意見。不過這也是個程序問題而已。副省長做出的人事任免決定,市委書記不可能不執行。

蘭滄海可能是在分析這位王清華和李高矚的關係。譚明月問他的時候,他似乎剛回過神道:“李市長的提議很好,我贊同,現在檢察院那邊也正好缺人手,韓檢給我了提了幾次,苦於沒有合適人選,也不是招考公務員的時候,就一直沒有給他們補充人手。李市長提的這個人,以前幹過武裝部部長,在鄉鎮上應該是兼管治安問題的。調到檢查院工作也很多口嘛。我同意。完了我就叫辦公室出一個任命書,儘快讓王清華同志上任。”

蘭滄海不愧是官場老手,幾句話,不僅迎合了譚明月,而且還提出了更加充分的理由,讓這個本來有些牽強的任命,變的順理成章。

王清華同志副檢察長的職務,在這次常務會上基本就算定型了。

當然對於王清華而言,現在還不知道自己馬上就要走上人民副檢察長的職務。然而這個時候上任副檢察長工作並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一邊是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一邊是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李市長,那一邊都不好得罪。現在檢察院這個位置,可以說是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不過對於這些還不是主要問題。主要問題是,在今後的調查、取證過程中,如何才能查清事情的真相,並挖出隱藏在小王莊水庫潰壩事故背後的那些貪污腐敗分子。當然現在下這樣的結論還有些爲時過早。

小王莊水庫潰壩後的第一次市委常委會在譚明月副省長一聲“散會”中結束。開會的結果很明顯的分成了持有兩種不同觀點的兩個陣營。一個是以譚明月爲代表的保護幹部陣營,一個是以李高矚、關鳳鳴爲代表的查清事情真相陣營。

第504章 王文軍的對策第105章 真想(3)第339章 過招(10)第135章 角逐(12)第679章 拘捕嚴志學(上)第601章 紛雜的頭緒第577章 燕妮的血蓮花第199章 交鋒(6)第224章 成敗(11)第78章 虛驚第257章 冰山(1)第225章 成敗(12)第12章 曖昧(1)第175章 審判(2)第394章 雲涌(4)第66章 抉擇(3)第392章 雲涌(2)第418章 破裘(13)第498章 和馬妮的尷尬第511章 大鬧天堂鳥(中)第73章 陰謀第36章 矛盾第27章 蘭馮第141章 角逐(18)第115章 真相(13)第15章 回憶(2)第62章 手段(5)第515章 蘭英回來了第594章 又是一條大魚第468章 出了點小事第690章 最強騙術(3)第344章 是非(5)第153章 角逐(30)第254章 塵緣(3)第66章 抉擇(3)第136章 角逐(13)第214章 成敗(1)第183章 審判(10)第270章 風停(4)第374章 暗流(15)第576章 嚴志學的突然出現第18章 回憶(5)第110章 真想(8)第580章 約談卞德擁第204章 交鋒(11)第601章 紛雜的頭緒第230章 追捕(4)第312章 突變(7)第452章 長歌當哭第593章 環亞門口的較量第157章 對決(4)第350章 規則(1)第431章 謊言(2)第519章 萬重山的飯局(下)第525章 一忍再忍第174章 審判(1)第45章 內情第392章 雲涌(2)第460章 萬重山發飆了第241章 追捕(15)第595章 噴泉水池底部第133章 角逐(10)第483章 官官相衛第306章 突變(1)第4章 計謀(3)第262章 冰山(6)第404章 雲涌(14)第368章 暗流(9)第442章 報紙問題第543章 和萬重山的較量第444章 市委常委會(下)第277章 風波(1)第350章 規則(1)第523章 常會會召開之前的羈絆第400章 雲涌(10)第542章 無法逃避的現實第259章 冰山(3)第18章 回憶(5)第406章 破裘(1)第326章 學敏(9)第537章 提拔李茂才第343章 是非(4)第89章 調查(1)第609章 和羅榮天的通話第588章 本該隱瞞的事情第349章 是非(10)第143章 角逐(20)第258章 冰山(2)第409章 破裘(4)第587章 環亞集團出現虧損第217章 成敗(4)第272章 雲散(1)第363 暗流(4)第378章 風起(3)第301章 暗戰(10)第134章 角逐(11)第473章 平衡木的兩端第15章 回憶(2)第317章 倒黴(5)第597章 夜幕下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