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生前事

在南方早就春暖花開,北方開始春播的二月,塞北的某座小菜園內,依然一片蕭瑟景象。

唯一能讓人感受到生命氣息的,大概就只有那在寒冷氣候中倔強生長的黃芽菜了吧。

邵樹德依舊躺在椅子上曬太陽,宮人默默採摘着冬菜,嬪御圍在躺椅旁邊,默默準備着糕點、茶水。

邵樹德輕撫着月理朵的面龐。

這個草原明珠也老了。四十八歲的她眼角多了很多皺紋,皮膚也不再像當年那樣白嫩光滑。

再加上邵樹德不愛惜,喜歡讓她懷孕,蒼老是不可避免的。

“朕走後,你準備怎麼辦呢?”他輕聲問道。

月理朵輕輕抖了一下,咬着嘴脣不說話。

這句話太有名了。

有唐一帶,並沒有妃子殉葬的陋習。但到唐武宗的時候,因爲實在太喜歡孟才人了,病中的唐武宗自感時日無多,就問出了這句名言。

史書載孟才人請求唱一首《何滿子》,試圖打動唐武宗,搏得一線生機。但唱完之後,卻“哀傷”過度,昏過去了。太醫過來診治,說孟才人雖然身體溫熱,人還活着,但實際上已經“肝腸寸斷”,救不活了,後來“果然”死了,最後陪葬唐武宗。

記這段歷史的史官可能也激於義憤,不願爲尊者諱,故意將細節都寫得清清楚楚,讓人一看就破綻百出,實情怎麼樣,心中都有數。

人殉實在太惡劣了,太不人道了,詩人張祜寫《孟才人嘆》一詩,既是同情孟才人,又暗刺唐武宗。

月理朵熟讀史書,此時聽到這句話,忍不住悲從中來。

她是有野心,是有很多想法,但這麼多年,聖人一直沒給過她機會啊。僅有的參政,也是在聖人允許的情況下,或獻計獻策,或書寫中旨。

二十年的服侍情分,懷胎十月,生下幾個孩兒,到頭來是這種下場嗎?

她嘴脣都咬出血了,看着聖人,求饒的話怎麼也說不出口。或許,說不說都沒意義吧。

“以後少點小心思,你也不小了。”邵樹德嘆了口氣,道:“朕走之後,放你回草原,跟十八郎過吧。安安靜靜過完這一生,再下來與朕相會。”

保聖郡王、十八皇子邵義常是月理朵爲邵樹德生下的第一個孩子,今年十九歲,已之藩數年。

有兒子奉養,日子自然比住冷宮舒服多了。對年老嬪妃來說,這大概是最好的去處了。

“好。”月理朵輕輕應了聲。

她這才知道,服侍了二十年的男人在敲打她,讓她不要有任何小心思。但終究有些委屈,剛被擄來時,確實有很多想法,但二十年過去後,她早已放棄了。

不過,聖人終究是念着往日情分,讓她回到兒子身邊養老,非常不錯了,沒什麼可抱怨的。

“菩薩奴,你去禮聖州吧,找十九郎。”邵樹德看着身前的幾個契丹女人,一一說道:“餘廬睹姑,你去捧聖州,讓十六郎侍奉你。”

阿保機一家子女眷,基本都在這了。

他的妹妹餘廬睹姑與月理朵年紀相差不大,先後生下了二子二女,有一子夭折。

大姨子菩薩奴年歲稍大,生下了一子一女。

餘廬睹姑之女蕭重袞這次沒有隨駕,她只育有一女,今年十九歲,年初剛嫁人。

月理朵之女耶律質古沒有生育,身體也不好,前些年病逝了。

蕭重袞與蕭十五娘熟悉舞樂、書畫,給邵樹德帶來了很多樂趣。但這會沒特別交代她們的去處,自然是去陸渾山行宮了。

其餘妃子,基本都按這個原則來。有兒子的跟兒子住,沒子嗣的就去陸渾山。

“你們——”邵樹德最後看了她們一眼,終究沒說什麼,揮手讓她們退下。

這些契丹系後宮,曾是他一生赫赫戰功的註腳之一。

月理朵的智慧與野心,曾讓他十分欣賞,享用時心理快感更高。

菩薩奴的大臀,渾圓似兩個半球,讓他得到了神仙般的享受。

餘廬睹姑大薩滿的身份,在契丹八部之中人人畏懼,這也能增加心理上的滿足感。

至於那些禁忌快感,就不多談了。

當然,這些都成往事了。

到了眼下這個地步,他對一切都沒了興趣。甚至就連兒子才旦在象雄剛剛鎮壓了一次小叛亂都懶得關心——當然,具體執行的是輔政家族沒廬氏的人。

他現在只想享受最後的平靜生活。

身體沒有嚴重的病痛,但自家人知自家事,有些感覺說起來很玄妙,且沒有太多科學依據,但有時候就是準得驚人。

他知道自己大概率逃不過今年了。之所以沒有太多的痛苦,可能是老天爺給他的特別待遇吧。

這是福氣。

他想起前世村裡有個老太太,九十多歲還在給家人做飯,結果燒着燒着竈就去世了,沒有一絲痛苦,就像睡過去一樣。

他見多了臨終之人痛苦不堪的模樣。能像這位老太太走得這麼體面的,委實不多,是很多人求而不得的福氣。

老天爺待他不薄。

******

進入三月之後,邵樹德臥牀的時間越來越長。

雖然對政事不太感興趣了,但偶爾也會抽出時間,聽一聽

洛陽情形一切正常。

從西域輪戍回來的禁軍,又被抽調了數萬人北上,再加上太子整頓後帶來的,聚集在豐、勝、靈三州的禁軍已經超過二十萬,全國精銳盡集於此。

河套草原之上,時不時展開大規模的練兵,太子吃住在軍營中,對部隊的掌控日漸深入,威望日漸增高。

其他地方,延續着同光以來的太平盛世。

在邵樹德的統治下,這個國家的人口從唐末以來的三千餘萬快速攀升,已接近五千萬。這個數字,比明朝、清朝開國時少,但比北宋三千萬多,也算不錯了。

財政收入逾四千萬,接近五千萬貫石。這個數字比北宋低,但百姓負擔也遠遠輕於北宋。事實上,百姓負擔達到北宋那個程度,在整個歷史中也不多見。

四大商社穩步有序地開展着業務,日復一日地爲大夏維持低成本的邊疆解決方案。“給得太多了”這種事,讓安南、遼東、雲南、西域的地方土豪們欲罷不能,乖乖跟着洛陽的指揮棒走。

他的將軍們在威懾敵人。

他的官員們在治理地方。

他的學者們在完善新學。

他的工匠們在琢磨新工藝。

他的航海家們在探索新航路。

……

北方牧草返青的時候,中原已經夏收,南方的水稻則在茁壯成長。

東邊漁船收穫第一網魚的時候,中間的百姓已經起牀,準備去田間地頭忙活,此時的西邊,沉沉夜幕之下,挎刀持弓的武士剛剛夜襲敵人營地,大勝而回。

雲南的熱帶叢林之下,火光熊熊,一片片土地給開墾出來。

湖南的瓷窯之外,濃煙滾滾,一件件瓷器被燒製出來。

襄陽的漢水之中,波光粼粼,一艘艘船滿載物資,駛往各處。

海州的碼頭之內,人聲鼎沸,一箱箱的絲綢被裝上船,向遠方帶去中國的問候。

代北的草原之上,一頭頭牲畜被驅趕過來,任人挑肥揀瘦,侃價議價。

就連苦寒之地的遼東,也有一所又一所的學堂被興建起來,越來越多的蕃人走進學校,開始知道他們到底是哪國人。

一切的一切,匯聚在這片古老、文明、富饒的大地上。交融互匯,推陳出新,不斷積累,慢慢穩固着新朝的根基。

這是他統治下的帝國。

新生、健壯、朝氣,蓬勃發展,氣象萬千。

帝國的開創者、設計師,即將功成身退,留下的只有中原百姓口口相傳的傳說,只有草原石碑中永恆的詔諭,只有西域無上皇帝峰那無上的氣魄。

這就是大夏王朝。

第五十五章 計劃與變化第四十九章 本心第1071章 滾第八十四章 致治第三十二章 部署調整第三十九章 城給你第三十六章 新家第二十一章 甘州第九十章 同學少年第七十章 折騰與冒險第1181章 泰山宮第五十一章 真正的力量第十七章 山民第六章 接見第二十二章 新年第七十四章 佈告中外之五第二十一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一)第七十五章 去吧!第1128章 匯聚第二十六章 大局第五十七章 南下第五十章 夾擊第三十六章 新局面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五章 延、汝(給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1270章 百年大計第十三章 大喪師徒第四十章 操作第1110章 逃第979章 蒲縣與石樓第1163章 本錢第十五章 彙集第八章 東行第四十八章 調動(爲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三十一章 爾等富貴第四十一章 試探與複雜第1341章 死穴第1170章 康福第七十章 梳理第1138章 法度第1146章 佈局定策第二十二章 華嶽寺第1194章 機會難得第五章 調兵與內情第1269章 侄女婿第四十六章 上表第1146章 佈局定策第1318章 入晉陽第961章 做大事的人第四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章 大計第1175章 兵馬未動第五十四章 北歸(一)第五十八章 能給什麼?第1064章 第二波準備中第三章 生活與提頭賣命第二十六章 市井(二)第二十章 朝貢道第三十三章 出征第七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一)先秦至唐代樂人簡述第三十三章 盤點家底第1191章 消耗第八章 學習第七十六章 “殖民地”第1251章 柳城第五十二章 根本戰略第八十章 別失八里第1145章 告訴阿保機*吧第四十一章 鹹服第1142章 遼陽第九十一章 重圍第五十三章 背鍋第二十四章 必經之路第五章 朱瑄第十八章 東出第1231章 郎朗乾坤第991章 艱難的決定第十三章 南京第五十一章 圍三闕一第四十八章 全功第七十一章 給老頭子發報第587章 不動搖第四十三章 衆矢之的第1171章 吃魚第1226章 榮譽第995章 鉗形攻勢第四十七章 遺留問題之二第1326章 前置準備第三十章 憂慮第1001章 邊塞體系第二十一章 報仇第二十一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一)第七十三章 鐵騎繞龍城第四十二章 追亡逐北(一)第十章 他能給什麼?第十三章 示形在彼第二十八章 見死不救第五十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一)第1235章 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