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隨

張說看了看天邊的走馬般奔跑的白雲,畢竟到了十月初,西北的天氣開始變得有些高寒起來。

他說道:“陛下登基之始,動用了宋璟、姚元之、盧從願等人,人稱隱然有貞觀永徽之風,這些大臣皆來自你向我提過的那些能臣的名單,王大總管,可否還記得?”

說服王畫十分困難,因此他採用了一個迂迴的戰術。

王畫說道:“記得,當時我只是無心說了一下,沒有想到被你將此事鬧得紛紛揚揚。這又怎麼啦?”

“但是王大總管,再看幾個月份後,現在朝堂上變成什麼樣子。竇懷貞、岑羲、李晉、李慈、崔湜、薛稷、李猷、賈膺福、唐晙等,是什麼人,王大總管,心中應當自有分寸。”

“張相公,這句話你說錯了對象,不應當對我說,而應當對皇上說。”

張說氣苦道:“好,王大總管,就算你不忠於皇室,也應當爲天下百姓着想,不能眼睜睜地看着這些奸臣當道,又要成韋氏之亂。”

說這句話他帶着悲憤的語氣。

但始終底氣不足。

對他來說,這也是一場豪賭,賭贏了,不但他自己,就是後世子孫,都會獲得榮華富貴的生活。因此,他進勸王畫,多少帶着一些私心,當然,最後他也賭贏了,連帶着他的兩個兒子都先後爲相。

王畫一攤手說道:“咦,我真不明白了,當初不是你們說好相王是一個明君嗎?這才做了幾天皇上,就爲國家培養出一個韋氏。如果他象先皇那樣做了五六年的皇上,豈不將國家敗光了?”

一句話問得張說啞口無言,當初是這麼說的,他過了好一會兒才說道:“王大總管,不是皇上不想沒作爲,是太平公主迷惑了皇上。”

也不是李旦沒有作爲,他這是在玩平衡,防止自己的兒子掌握了更多的權利,所以得讓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相互掣肘。

可是張說不好意思說出來。

而且李旦本身這種做法,也有一些不顧國家與百姓的想法。他只顧着在打太極拳,可有沒有想過朝堂上這幾個月來朝令夕改,對國家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太平公主只是皇上的一個妹妹,都有了這樣的影響力,皇上現在春秋正盛,如果出了一個後宮得寵的妃子,她又正好產生了野心,那又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

“所以王大總管,應當儘早扶持皇太子當政,這纔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而且也是你所說的,皇太子在所有宗室弟子中,才能最佳。並且你迎娶了他的妹妹,你們之間有着濃濃的姻親關係。”張說急吼吼地說道。

他也不怕王畫將這句話傳出去。雖然這小子同樣陰謀詭計百出,但也比崔湜這些無恥之徒要好一點,略略有那麼一點做人的原則。

“我是說過這句話,現在所有宗室弟子中,是皇太子資質最好,但不是將來。有的人猶如雪壓青松,常年不敗。有的人早期爲惡,後來爲善,前有周處,後有裴矩。有的早期爲善,晚期爲惡,韋巨源是也。皇太子嘛?”王畫搖了搖頭說道:“他資質是好的,殺戳果斷,在亂世之中,很快能脫爲人傑。但內心之中缺少了一份仁慈忠厚之心,而且喜歡音樂歌賦,養目養眼也。早期生於憂患,自當能兢兢業業治理國家。到了安定下來,就會死於安樂了。張相公,你說什麼姻親,你相信皇家眼裡還有姻親這一種說法?不要說姻親,就是父子之間又有多少感情?而且我這門婚姻,你認爲皇上與皇太子,心裡面會很舒服嗎?”

“王總管,你怎麼說皇太子缺少了忠厚之心,而且你不也同樣喜歡玩物玩器,比皇太子有過之而不及。”

“可是我沒有產生做皇帝的想法。張相公,別要搞錯了,我進想作爲,就做一個臣子,在欽州時,我用物治富順民,可有沒有玩物誤了正事。退才玩物自雅。但做了皇帝可能不能退否?再說皇太子有沒有忠厚之心,你將拭目以待。”王畫冷笑一聲。李隆基幾個兄弟都得以保全,那是他幾個兄弟很會做人。

但李隆基本人殺妃,甚至逼死有大功的王氏,殺掉對他大有幫助的後家,有功之臣,用了養共叔段的方法,驕其志,養其侈,然後擊殺。這一點也遠不如李世民,李世民不滿意了,對尉遲敬德他們警告一聲,因此除候君集少數人外,大多數功臣在李世民手上都得以保全。

可是李隆基呢?王毛仲不談,郭元振,王忠嗣被李重基逼得窮蹙憂憤而死,李適之等人仗殺,更不要說後來高仙芝、哥舒翰、封常清等人的下場。然後到了他自己的妻妃兒子女兒,這樣的一個人,怎麼會有忠厚之心呢?

王畫又再次說道:“再說,就算是皇太子有作爲,可能不能保證皇太子的兒子有作爲。能救一時,可能不能救一世。你請我幫助,我又如何幫助,難道再次兵伐長安?或者解勸,我不是已經勸說過了?”

你那算是解勸?張說心中苦笑。

但他不想勸說了,因爲通過這番話,他已經清楚意識到王畫只想坐山觀虎鬥,沒有任何插手的想法。勸了也等於白勸,因此立即將另一件交待,說道:“王總管,我還是希望你爲了國家,爲了百姓,考慮一下。不過我還有另一件相詢。陛下託我詢問一下,王大總管有沒有將西北安頓下來?”

很委婉的問法,不能直接說你什麼時候將西北二十三州與血營將士交還朝廷,怕刺激王畫。

可這已經刺激了王畫,王畫十分不悅地說道:“你看看。”

他指着遠處一排排暫新的房屋,還有穿上新衣服,在田裡做活的農民,以及一道道亮晶晶的水渠,王畫說道:“以前西北可有這樣的繁榮?”

是啊,是你治理的功勞,但也不能就說西北因爲你治理好了,就屬於你的。不過張說在這件事上很機靈,不敢挑起王畫的憤怒,因此沒有吭聲。

“無論是血營,還是二十三州,都是我的心血,它的繁榮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上的,是吐蕃突厥相逼,朝廷落井下石的萬分危急的基礎上的。請問朝廷有什麼臉面討要二十三州與血營?”

張說一聽就蒙了頭,王畫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難道是他要賴賬?他立即說道:“可是那與陛下無關,是先皇受了韋庶人挑唆才導致的。”

“請問先皇是不是唐朝的皇帝?”

“可是你當初與陛下籤訂了那個條約。”

“我是簽訂了那個條約。但有沒有到時間,朝廷將二十三州一切幾段,劃成了靈州、秦州、涼州、延州幾個都督府時,有沒有通知我?我還在爲國家制作九州之鼎,我還要安撫血營將士的心,還要勸說百姓相信朝廷同樣給他們帶來幸福的生活。可是朝廷這樣做,未免太欺人太甚了吧?”

“可你那個條約……”

“不用什麼條約不條約,朝廷沒有善意,何來條約可談。太后賜我免死金牌,先皇賜我免死金牌,最後呢,有數次大功於社稷不談了,迎接我的是皇宮中一千羽林軍的擊殺,比五王神龍政變時動用的兵力還要多。我不知道那時候條約是在何處。告訴你,你可以帶話給朝廷,我高興了,才交出西北二十三州,不高興了,朝廷什麼也別想得到,有本事率領軍隊前來收回。道不同,不相爲合。張相公,你可以回去了。”

如果單純是爲了九州鼎器前來,或者爲了勸說自己前來,王畫還不生氣,現在急切地要回西北,王畫十分生氣。

就是他已經打算放下,可也是象一個自己的孩子,看着它一天天長大成*人,這中間這經歷過風風雨雨,他也多少捨不得。

說完了,直接將張說攆出靈州。

張說立即回京稟報。

李旦一聽傻眼了,這個小子怎麼又反悔了?

但是沒有辦法,只好又派出欽差,到西北來安撫王畫,軟言相求,劃分都督之事,且不說沒有成功,就是當時商議時,對二十三州也區分對待的。畢竟你交還了西北二十三州,也要有一個過渡期。這一次同樣也是派張說前來詢問一下,並沒有他意。如果你沒有將血營將士與百姓“安撫好”,可以稍後推遲一段落時間交還給朝廷。

我也不逼你年底交還了,只要你不獨立爲王就行。

另外還有一道聖旨,追封一千參加政變的將士官職,以及前期擊敗吐蕃人與突厥人的功勞,先後進行了封賞。不但授官,還贈送了許多禮物給各位將領功臣。

王畫本來想將這些禮物一些推掉不要,後來隱忍下來,畢竟這一次大多數將領還是要留下來的,不爲自己着想,也要爲他們前途着想。他們將來還是要靠這個朝廷恩寵得以升遷的。

因此,將各位中上級將領一起召集起來,將此事公開出來。

實際上很早之前,王畫就放出了風聲,對王畫的決定,有許多爭議,有的人認爲這樣也好,也等於是勤王了,不管是勤王或者是起兵謀反,總得有一個選擇,不能這樣一直不明不白下去。有的人認爲不好,心中不甘。

同意的反而是上層將領,因爲他們的才華得以展現,就是投奔朝廷,也不怕沒有一個好前程,不同意的反而是中層將領,在血營中他們能出人頭地,自己卻沒有多大名氣,迴歸朝廷,怕從此埋沒。畢竟識人的官員並不是很多,不可能每一個人象王畫這樣。

這次召集,還是這種現象。

首先王畫就看着哥舒翰,看到他臉上有一絲猶豫不決。畢竟他出身高昌貴族,還有許多族人在西域,在西北可以,到了大洋洲,有可能很長時間無法回來了。他有些不情願。不過王畫對他恩重如山,因此不好意思開出口。

王畫在心中嘆息一聲,雖然哥舒翰沒有明說,王畫已經知道他的想法。那麼就讓他走一條註定的道路吧。

蕭嵩亦是如此,他出身名門蕭家,也不大情願離開中原,如果朝廷不容,他也許爲了活命,還會離開。可現在朝廷明確地表態,會對血營衆將士重用,因此不想離開中原了。王畫又在心中勾出一個名單。

然後到了張守珪,這一次朝廷也表態以後會讓他至少擔任一個大都督,到了大洋洲能有什麼?亦不過如此,因此內心也在做激烈的掙扎,王畫再次打了一個勾。他的表現讓他的半個徒弟封常清同樣開始猶豫不決,實際上王畫很想帶走封常清,但看到他的表情,也再次放棄了。

王晙出身太原王家,但現在太原王家有李隆基的王妃,因此保持中立,再說他歲數也大了,直接說道:“營督,我要留下來。”

王畫點了一下頭。

王晙產生這個想法情有可願,還有另一個人薛嵩,同樣因爲父親與伯父的原因,也不能離開中原。

他再次看着郭虔瓘,郭虔瓘支吾了一下說道:“我也留下來。”

聽說了朝廷在將來有可能讓他擔任安西都護府大都護之職,他也動了心。

這也是朝廷反覆決定的,確實有此事。張玄表到了吐谷渾後,騷擾不停,吐蕃人又羞又怒。現在朝廷不想開戰,張玄表有血營在後面支持,不會出**煩,但離開了血營,有可能會使吐蕃傾國之兵而來。因此想換掉張玄表,郭虔瓘就進入了朝廷的視野。

此人在吐蕃兇名遠揚,而且性子有些貪婪,是能最爲朝廷動搖的人選。有他坐鎮安西都護府,也可以向突騎施與吐蕃人施壓。

還有兩個人,烏可利與李楷洛,他們因爲害怕大洋洲炎熱的天氣,水性也不好,更不敢坐海船,因此也選擇留下。

論弓仁因爲自己的族人在沙州,同樣沒有辦法離開,最後還是留了下來。

但讓王畫感到欣慰的是張孝嵩堅決表態,要與自己一道。同時還有孔黑子與公孫雲,以及劉統以及另一員勇將拓跋燾。

還有更多的團長級別中層將領。

不過原來王畫做過承諾,這些將領想辦法留給朝廷。

現在王畫也有了反悔之意,因此他打算借道吐蕃,將這些人從吐蕃境風轉移走。現在吐蕃希望他越早離開越好,會主動配合。但現在大雪封門,這件事只能拖到明年春天暗中進行。

於是將這份名單先上報給了朝廷,讓朝廷進行安頓。這也是王畫的一番私心,畢竟這些人跟隨自己,有功勞有苦勞,用這種方式逼迫朝廷給他們一個好的官職。

還有一點,因爲許多人的家人送到了大洋洲,所以派人將他們接回中原。

另外境風還有一些死忠的部族,特別是党項各部,紛紛表態要跟王畫一起走。

王畫有些頭痛,不是他不喜歡党項人,主要跟隨的百姓太多了,他沒有辦法轉移出去。只好好言安慰,實在不行,只好與吐蕃商議一下了。就不知道朝廷聽到這件消息時,會有什麼樣的想法?

忙忙碌碌的,新年到來,王畫開始了另一件事。

九州之鼎開工,大年初一,放了無數鞭炮,開始鑄造鼎身內胎

PS:這一章因爲今天傳了許多作品相關,耽擱了時間,人很累,所以更得字數少一點。明天補回。

第33章 四鳳第48章 風雲之戰第55章 狀元第46章 最後的太陽月亮第124章 還金城第69章 回擊第68章 喝彩第23章 七軍四旅一將軍第44章 風雲之戰第64章 挑戰第155章 雷雨前第82章 世界的盡頭(下)第13章 囧與雷(九)第80章 決戰白馬寺(九)第33章 陰冷的黑衣第87章 人心散了第18章 很囧人很雷人的真相第53章 狀元(上)第40章 回鄉第12章 新紙第128章 一日三變第7章 我的孩子第95章 失蹤第3章 我問你第58章 很近了第63章 決戰慈恩寺第23章 約戰天下第8章 沐浴美人第83章 決戰白馬寺(十三)第68章 喝彩第86章 提供機會第29章 風雲之戰第80章 出嫁第8章 妻子第8章 祖師爺第25章 約戰天下第78章 斷腕第3章 逼親第62章 替身第79章 決戰白馬寺(八)第34章 天意第42章 神仙?第85章 決戰白馬寺(十四)第14章 血甲第24章 約戰天下第86章 提供機會第37章 滾!第40章 風雲之戰第37章 陰差陽錯第89章 上官小婉的抗議(下)第18章 天津橋上一張紙(一)第68章 約賭第79章 美女來襲(下)第96章 暗流第29章 不速貴客(中)第12章 新紙第62章 勸第87章 餘波(下)第19章 血甲第41章 掌家第32章 惆悵第25章 約戰天下第74章 青崗嶺之戰第32章 不服第48章 風雲之戰第55章 障眼術第147章 制度第25章 風眼第68章 躲貓貓第48章 爲什麼第44章 三箭(上)第4章 誰謀反第36章 人性的弱點第63章 撥城(上)第18章 講故事第36章 風雲之戰第46章 最後的太陽月亮第99章 那一夜,菊花滿洛陽(一)第34章 驚人的身份第113章 弒(上)第11章 賽詩第155章 雷雨前第148章 鼎瓷成第51章 託(下)第47章 風潮第37章 用心第100章 新起點第62章 佳麗(三)第1章 太原王家的邀請第13章 墨第7章 另外用心第144章 謀變第21章 大神(上)第18章 血甲第40章 隊伍壯大了第88章 凡塵第54章 狀元(中)第24章 詛咒的故事第50章 棺材第73章 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