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佳麗(三)

饒是王畫性格如此,也讓她這句話說得面色彤紅起來。

李裹兒說完後,再次得意地發出清脆的笑聲。王畫才知道她是故意拿自己尋開心的。但也奇怪,明知她如此,更知道她以會做出什麼事情,可王畫面對着她,居然生不起氣來。

他只能在心裡慨嘆,自己開始發育了,這具身體不聽自己的話了,看到豔麗的異姓,竟然都使自己失起態來。

他靜了靜心,正色說道:“殿下如此明豔,臣只是一個小民百姓,難免會有所失態,還請公主願諒。”

“無妨,只是本公主十分好奇,到底你家是什麼樣的家境,能夠教育出小郎這種人才。”

“家境與成材也許有關係,可臣認爲關係不很大,”王畫答非所問,也不可能告訴她家世,想躲都來不及。他繼續說道:“比如江南名門王導一場酒會,而立東晉幾百年基業,可是出身於寒門的蘇秦,也照樣身爲六國宰相,揚名於春秋戰國。唯求心堅,心正而。”

後面的話是指安樂公主。雖然知道自己說的話,她也未必聽見去,王畫還是借話外之音,規勸了一句。

可惜這個小裹兒根本沒有在意,她也知道這個小傢伙耍了滑頭,也沒有生氣。反正陛下已經注意了他,這回他就是逃到天邊,也會將他找出來。她繼續說道:“不過本公主想,你家世不太好吧。”

沒有等王畫說話,她自解其說道:“其實你的身世與本公主前幾年也極爲相似。”

王畫聽得莫明其妙,難道她是想與自己套親近。這也不象啊,現在李旦一家與前些年慘淡的光景大不相同,地位也牢固了,雖然難免會生如履薄冰的感覺,可也不至於向自己這個小人物套親近。

這是他疑神疑鬼了。這個李裹兒現在還沒有得勢,因此看到王畫一個小孩子,跑到洛陽來謀生,心裡確實生出一些同情心。並沒有其他的意思,更不會拉攏他,王畫還沒有這資格值得她拉攏。

說着後她看了看正在製造的漆器,這件漆器現在硬雕已經完成了一半,當然離成形還很搖遠,可憑藉她的智慧,已經能想像出這件漆器的精美。她讚道:“好器。”

王畫微微一笑說道:“公主過譽了,不知殿下今天前來有可貴幹?”

說着他雙手放在茶杯上。

李裹兒一愣,什麼意思,難道想攆我走了?要知道李隆基被這個小傢伙攆出來後,在皇宮還被宮裡的人拿來取笑。自己可不要得到他的下場。

於是進入主題,說道:“我今天前來,是因爲聽到你寫的那首曲子,聽了十分歡喜,於是託人找來曲譜,可怎麼彈也彈不好,因此特地前來請教。”

“不敢,請殿下彈奏一下,讓臣找找原因。”

聽到這個小傢伙居然讓自家主子彈琴,兩個太監瞪起眼來。但李裹兒做了一個手勢,示意他們不要發怒。這個王畫,都敢讓狄仁傑爲他吹笛子,況且自己這個地位還沒有穩固的公主。

一個公公只好十分不樂意地拿出一臺古琴。

李裹兒將琴放在桌子,彈奏起來。王畫一邊聽着,一邊看她的手中的動作。也不能說她彈得不好,也不能說她彈得好。也許她的琴技是有的,可沒有把握這首曲子的韻味。

一首曲子終了,王畫說道:“殿下不是琴技上出現了錯誤,是沒有找到這曲調所表達的意思。其實這首曲子

稱爲陽關三疊,但每一疊有每一疊的韻味。雖然主調以五聲商調式爲基礎,但第一疊要遄快,將友人匆匆忙忙地行走在沿途的關山渡口這一過程表達出來,這是一個動的過程。第二疊轉動爲靜,表達對友人的關心與離別的傷悲。到了第三疊,時間再度飛越,友人已經遠離,因爲離別很久,想念之情加深。這時候需要奔放,就象瀑布落下,大河擊石一樣。”

說到這裡,他向一個技工說道:“你替我買一柱香回來。”

李裹兒好奇地問道:“爲什麼非要焚香?”

王畫指了指琴說道:“這是一個淨心的過程,它是有靈性的,只有給予它足夠的尊重,它對能真正聽你指揮。”

實際上用兩個字表達,就是投入,只有真正將一顆心投入到樂曲中,投入到作者所表達的那種氛圍中,才能將琴彈好。估計這個公主,也只是彈着玩玩,要求她人琴合一,根本是勉爲其難。

因此王畫說得有些玄乎,李裹兒現在終究是一個少女,看了看王畫,見到他面容嚴肅,再看看桌子上的七絃琴,心想,難道它真有靈性,可自己怎麼感覺不到?

一會兒香買回來了,王畫照例淨手焚香。

當初他跟一個古琴大家學琴時,也爲這個手續感到困惑。但這位琴家告訴他,這個手續是必須要做的。只有培養出對它的尊重,才能最後找到彈奏古琴時那種感覺。否則一輩子也不要指望將你的琴技進入佳境。

說到這裡他還感慨,說世界所有的樂器當中,只有古琴才能真正稱得上最優雅的樂器,可惜現在國人已經將祖宗留下這一珍貴文化遺產遺忘乾淨了。還嘲笑許多人追求鋼琴,鋼琴那麼紛雜,能代表真正的音樂麼?

這是正宗的老憤青,其實鋼琴與古琴各有所長,但論優雅鋼琴確實遠不如古琴,這是君子隱士之音。

看到王畫一系列肅穆莊嚴的動作,李裹兒忽然對她這個小几個月出生的相王老三,所說的這個王畫身上有一種仙氣這一說法,忽然也有了一絲贊同。

王琴做完這一系列動作後,才伏在古琴前,開始彈奏。

樂曲開始加快,李裹兒似乎從他的彈奏聲中,看到一個人騎在馬上,飛奔過無數青山,跨過無數大河。

她坐在王畫身前,用手託着香腮,看着王畫全神貫注的樣子,似乎都聽出了神。

確實,如果王畫談話時還好一點,但他表演書法,或者彈奏作畫制器,那一種氣質是很引人欽佩的。這種氣質並不是這一世他所培養的,而是上一世幾十年內,在最頂尖藝術領域與工藝品領域廝混,以及他發自內心對藝術的追求,打造出來的。

連狄仁傑看到他作畫時神態,都爲之吸引,更不論李隆基李裹兒他們這一羣少年男女,儘管這兩個人極富有心機,可畢竟因爲年齡的關係,某些方面還是有所欠缺的。

曲聲開始放緩,這已經進入了第二段。然而卻分明讓人聽出那種悲傷與思念。同樣的曲譜,同樣的古琴,但在王畫手下,已經賦予它不一樣的韻味,彷彿這首曲子都有生命力一般。

連李裹兒都忘了宮中的陰暗,明爭暗鬥,臉上浮現一種憂傷。

這也是賀晨第一次聽到王畫彈琴,平明也沒有聽到他彈過琴,就連他身邊也沒有帶過琴,可琴爲什麼彈得這麼好呢?這隻有歸功於陛下所說的百年難得一遇的天才吧。但看到安樂公主癡癡地看到王畫,他眼裡出現了一絲擔心。

第10章 望族第35章 鬼門關第45章 宗楚客的價格第33章 錯第40章 學生第16章 武家求親第115章 弒(下)第104章 那一夜,洛陽滿菊花(六)第52章 盟友第37章 陰差陽錯第20章 天津橋外一張紙(三)第14章 囧與雷(十)第39章 可憐的孩子第96章 蝙蝠、烏龜與紅豆第18章 很囧人很雷人的真相第12章 囧與雷(八)第3章 皇太女第44章 嫁妝第96章 蒼茫之鷹第78章 決戰白馬寺(七)第83章 嫩與捉第50章 棺材第18章 天津橋上一張紙(一)第12章 朋友第5章 請教第26章 疑問第102章 那一夜,菊花滿洛陽(四)第8章 囧與雷(四)第23章 大神(下)第36章 羊腸嶺第92章 那一箭第155章 雷雨前第91章 老相老薑第38章 大笑第61章 主母第13章 代面第46章 最後的太陽月亮第105章 塵埃落定第22章 大神(中)第56章 粉蝶第97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第87章 人心散了第14章 雨第35章 烈音第100章 新起點第63章 告示第57章 出爐第3章 逼親第37章 姐妹第5章 真相第76章 青崗嶺之戰第18章 約戰天下第26章 立營第33章 風雲之戰第31章 刀光第51章 僞君子第65章 麻花第17章 約戰天下第9章 尋夫記第9章 器王第79章 別惹我第10章 勝過第十一章 但使玉人教吹蕭第42章 神仙?第11章 糖第85章 一訪靈州第3章 借地(中)第94章 佈施第29章 發威(五)第73章 分開第39章 可憐的孩子第52章 誤會第94章 佈施第39章 我是男人第30章 不速貴客(下)第20章 天津橋外一張紙(三)第8章 囧與雷(四)第46章 大錘,好大的錘第65章 麻花第137章 玩味天下第16章 姐姐第50章 高處不勝寒第50章 改良第33章 二奪大非川第96章 蝙蝠、烏龜與紅豆第46章 風雲之戰第38章 風雲之戰第4章 懷疑第45章 宗楚客的價格第51章 商婦第63章 錢沒了第20章 狗咬狗(下)第65章 口諭第45章 煙消第16章 囧與雷(完)第89章 上官小婉的抗議(下)第51章 僞君子第40章 太子第32章 沒第30章 風雲之戰第31章 第二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