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進來、出去

王畫聽着慘叫聲,沒有去看。

這個情況不是他所需要的,可是他給了這些人許多機會,就差直接挑明瞭。

可是並沒有一個部族來聯繫過他,或者暗示什麼,或者釋放出什麼善意。沒有,絕對沒有。

既然如此,等着他們的也只有現在這個下場。他倒時希望做佛祖,但未必行善,每一個人都會去感謝的,相反,許多人認爲軟弱了反而更可欺了。如果這一次都寬恕的話,以後這幾州百姓也休想治理。

西營房慘叫聲漸漸弱了下來,倒是城中到處是一片慘叫聲,這些民兵事前已經得知,看到血營戰士一個個扯着嗓子幹叫,想笑也不敢笑。他們心滿意足地從南城門離開,接下來這些部族的族民還要等着他們收穫。因爲王畫答應過他們,這些部族所有的族民將會作爲他們的奴隸,聽候他們處理。

一個個在出城時向王畫行了一個大禮,王畫只是緘默不語。

也沒有那麼好得的,據王畫所估計,就是這樣,這些部族還能湊集一兩千士兵反抗。不過面對五六千武裝起來的民兵,下場已經註定。

默矩集合了大軍,就在這時候,他看到城頭上也開始出現了廝殺,一百多個民兵打扮的人在圍着幾十個守衛城牆的血營戰士在追殺,雙方殺得難分難解,不過民兵人數佔了多數,還是節節敗入下風。一個個民兵被砍倒下去。

他喝了一聲:“衝。”

五千士兵向城下衝去。

不知是不是心有靈犀一點通或者是一個巧合,又衝上來一隊民兵,這一回輪到血營士兵節節不支。終於讓這羣民兵用人數佔了上風,將吊橋放下來,同時城門打開。

然而這激起了血營士兵的血性,一個個開始拼命,只是一會兒,這些民兵有的被砍倒,有的逃下城頭。就在血營重新準備收起吊橋時,默矩軍隊已經衝進了城門。看到沒有辦法阻擋,這些士兵順着城牆向南城門方向逃去。

但是血營已經在大街中間組織了一道防線,用長弓拼命地射擊。

默矩喝了一聲:“下馬,舉盾。”

開玩笑,都進了城,還能讓你們射回去?不過他看了看,街上到處都是死屍,有的是箭射的,有的是刀砍的。有血營的戰士,也有民兵。不過民兵佔了多數。在遠處還有兵器的交碰聲,但很稀疏,戰鬥看樣子進入尾聲。

默矩心想,僥倖,再遲一步,血營就將城池重新控制下來。但也爲血營戰鬥力咂舌。這一次事發突然,時間不是很長,就是這麼一段時間裡面,血營將反叛的幾千民兵全部擊殺,儘管看人數,他們損失也十分慘重,但不能不爲他們的警覺性與反應速度感到驚訝。

街上的血營士兵還在反抗着,但後面有許多民兵開始慌亂起來,他們匆匆忙忙地向城外逃去。這些民兵的逃跑終於再次打擊了血營的信心。

這些血營士兵開始節節後退,就是這樣,陣型還沒有紊亂。默矩想讓手下利用戰馬速度衝鋒,然而看到他們長弓的鋒利,終究是捨不得手下白白犧牲。只好穩打穩紮,利用盾牌掩護,一步步將他們往後面逼退。終於隨着血營軍隊到了南城門口,五千突厥兵一起攻入西受降城。

默矩長鬆了一口氣,豐州這個橋頭堡終於一大半握在手中了。

看到血營士兵一個個退到城門口時,默矩再次喝道:“上馬。”

出了城,地形開闊起來,戰馬的優勢就能發揮出來。況且這十幾個部族還繼續在爲他們做着配合。城外的情形看不清楚,但他隱隱聽到河南再次傳出喊殺聲。無疑這是這些部族在血營後方捅刀子。

就在這時候,新情況發生了。

退到城門口,那一百多個血營士兵哈哈大笑起來,一邊笑一邊彎下腰去,輕輕一抽,揚起了一層薄薄的塵土,露出幾十塊厚木板。下面是一個大池塘,池塘不是很大,可正好成了一個攔路虎,攔在城門口。

這是王畫送給默矩的第一個大禮。

本來西受降城還有一百來戶百姓的,以商業交易與作坊謀生。後來突厥人入侵,這些人一起逃了出去,當然大多數已經被再次抓住,送到了突厥境內。突厥人進城後,也怕唐人進來混雜,於是城中再也沒有百姓了。王畫入城後,也同樣擔心魚龍混雜,包括豐州城在內,也沒有讓百姓入住。正好聽到僕固青的消息,使他產生靈感,做了後手的安排。更加不讓百姓入住了。

然後在晚上,乘着城門關起來沒有人注意的時候,做了一些小布置。包括這個池塘,但挖好引上水,立即蓋上木板。在上面重新鋪上厚厚的泥巴。直到今天晚上將城內這一支叛軍解決後,纔將泥巴掀開,上面留下一層薄薄的泥巴,遮掩一下。

池塘並不大,如果給默矩時間,甚至有可能不要半個小時,就可以填平。但默矩是不可能有這時間的。

此時,在受降城兩翼的後方,血營將一個個小竹筏放在河裡面,然後用粗繩聯繫起來,一直聯連河對岸。幾個簡易的浮橋就搭了起來。很快。不過這個方法只能在特訂場合使用。如果對方有一批敵人,只要衝過來將繩子砍斷,還沒有等到這排竹筏隨着河水再次飄到岸邊,有可能因爲吃重,前端一起沉沒下去,上面的人或者馬一個個象皮球一樣滾落到河裡面。

而且就是在北邊這道黃河的汊流,都要注意了,如果在南邊黃河主流,用這個竹筏,因爲距離長,除非用很粗的鋼繩聯接,否則還會因爲吃重,繩子斷裂。

現在勉強能過吧,上面不能載重太多了,士兵們牽着戰馬,分成若干次走過這個浮橋,反正上面頂多不能超過五人五馬。就是這樣,浮橋的中段還深深地壓到水面下,水面到了小腿處。不過好在有幾座浮橋,不一會兒,兩千士兵還是順利渡到河對面。

這也是提前幾天準備的,與一些可靠的部族商議,悄悄派手巧的士兵潛入他們的部族編織出來的竹筏。沒有辦法,誰讓境內出現了近兩萬叛徒。

就包括髮生衝突的幾個部族,也是王畫授意他們與康姓這些部族發生衝突的。這樣才能找一個理由,將這些部族的戰士繳械,關押在一起。地上的死屍肯定是真的,不過血營士兵都沒有傷亡,而是將血營的盔甲脫下來穿上這些民兵的死屍。得讓默矩看不出破綻,率領大軍全部進城。

這些“無微不至”的安排,終於使默矩上當了。

但是看到這個池塘時,默矩在腦海裡象走馬燈一樣,將他看到的情形,立即回味了一遍,大叫一聲:“撤。”

剛喊完,他身後再次傳出一聲巨響。北門的埋伏發作了。

也沒有埋伏,王畫在北門修了一個甕城不象甕城,閭牆不象閭牆的建築,這使得城門附近的城牆可以站更多的人。事實白天這個建築在禦敵時還多少發揮了一些作用。

但上面站幾十個,甚至幾百人跑動是沒有關係,不會一下子就倒塌了。當然,如果默矩不來攻城,有可能日曬雨露,三兩月就顯出了原形,不用人砸推,它準得趴下。在它下面放了一堆炸藥,炸城牆十分困難,炸這玩意兒行,士兵躲藏在地道里面,點燃引信,順着地道跑出城外。裡面一聲轟響,整個轟然倒地。正好將城門口堵上。

當然這也得時間快,如果象柯贊熱那樣,進城後要到晚上發作,準得讓他命令手下東查查西查查,看出問題。現在默矩那有這個時間察看?這就是奇襲的弊端,如果沒有識破,會出其不意,如果識破了,就是一個天大的災難。

第三個大禮到來,主街道兩邊房屋是乾乾淨淨的,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主要是後面的私人房屋。因爲沒有人住了,王畫進城後將它們鎖了起來,民兵進城後,也一律不準靠近,美其名曰,以後好屋歸原主,不得擾民。實際上這些房屋藉着搬運物資輜重的機會,裡面堆放了許多燃燒物。

城頭上幾十個逃命的士兵也不逃了,站好後,拿起後背上的弓箭開始向這些房屋放箭。但不是普通的弓箭,全是火箭,一下子城中着起火來。射完後,拿着繩子往牆垛上一系,滋溜一下,滑到城牆外面。

默啜前面給王畫一個下馬威,後面報應就來了。而且人數更多。

默矩腦子裡一片空白,看着火勢蔓延過來,他喝道:“全給我下馬搬。”

因爲時間匆忙,這面牆並不寬厚,倒下的石頭不少,可他手裡的士兵同樣不少。

還真讓他們搬出一道缺口,可這時候火已經燒到眉毛了,看到缺口打開,突厥人不顧得將缺口再搬大一點,一個個向缺口擠去。默矩反覆地喝喊都沒有用,結果一起卡在缺口處。

最後讓默矩連續砍殺了幾十個人,纔將局面穩住。可這也是城門口的局面,其他地方因爲火勢蔓延,一個個往城門口擠,自相殘殺,相互踐踏,死者不計其數。

默矩臉都氣灰了。他在整個漠北大草原上也是一名英雄好漢,什麼時候吃過這個虧?

可他沒有想過,淹死在黃河的賀侗饃豈不是一條英雄好漢?死得多冤?

強忍着怒火,再次將缺口開大,終於大半個城門露了出來。默矩這才放行,帶着人馬衝向城外。

可剛到城外,迎面就是一陣箭雨飛了過來。

默矩看了一下對方,人數不多,可自己人數更不多,而且現在的士氣,還談什麼交戰?只好舉起兵器撥打着射來的弓箭,帶着人衝了過去。

哥舒翰的教訓,王畫同樣銘記在心,因此遇到這種情況,王畫提前就吩咐了。看到他們不要命衝過來,血營兩千士兵往旁邊一閃,閃出一個通道來,繼續射殺。

一邊射一邊不停地變陣,軍隊以一隊爲一批,不斷地減少,跟着逃跑的突厥人追殺下去。一直追了十幾裡跑才放棄追趕。當默矩帶着幾百名戰士,倉倉惶無主地向東受降城逃去的時候,半路上再次殺出一支人馬。論弓仁父子帶着一批士兵,再次殺了出來。於是再逃。逃到東受降城,默矩身邊只剩下兩百來戰士。

經過這一戰,他手中只剩下三千來人馬,再也不敢向以前那樣,在野外肆意而爲,乖乖地守在東受降城,一步不敢離開。而且因爲野外的失守,黃河重新讓王畫控制起來,默啜都不敢讓士兵渡過黃河向默矩提供支援。

天平再一次向血營這個方向傾倒。

王畫沒有顧戰事,到了這時候,大局已定。就是百姓也由各個酋長前去安撫。那些個想到嗢侖河想做貴族的胡人,是生是死,王畫不需要憐憫了。再次安排了一千五百名精兵,上了戰船,押着武器向勝州城提供支援。今天白天一戰,張守珪又遭到叛軍猛烈的攻擊,損失嚴重。不過這一次因爲北河岸被王畫控制起來,默啜什麼繩網陣,再也不會起作用。

他現在最擔心的是李雪君與安介武他們的安全。

先找到安介武的不是王畫派出去的兩個人,儘管他們知道方位,然而河對岸盤查太嚴,放走了安介武派出去的人。默啜肯定將大門再次關上,血營佔據了河北,豈能讓血營的斥候隨意在河南進出?

兩個斥候一天下來,沒有走多少路程,反而差一點好幾次被突厥人發現。

李雪君同樣是如此,她在南河套轉了好幾天,很盲目。因爲突厥盤查很嚴,她不但沒有找到安介武他們,而且還沒有得到什麼有用的情報。就在昨天下午,她看到有兩支突厥軍隊本來南下的,可在半途匯合,開始調頭北上。

李雪君不知道後方發生的事,但知道這樣安排肯定有古怪,因此準備立即調頭北上,返回豐州,將這個消息通報王畫。可經過那個平川的時候,無意中看到安介武他們。

實際上族民李雪君不認識,不過因爲經常跟隨王畫出行,血營裡大多數士兵,李雪君還有印象的。特別是幾十個團長,她幾乎個個都很面熟。

看到幾個人眼熟,李雪君停下腳步,留心了一下,正好看到安介武走出來。於是乘人不注意的時候,溜了過去,叫住了安介武。

安介武嚇了一大跳,別人好冒充,李雪君冒充很難,特別是她那又碧眼。連忙將她請進帳蓬,不能讓別人瞧見了。行禮過後,李雪君開始與他交談。

談了一會兒,談到史鬱根與石家小娘子以及曹安達的事情上。

李雪君一聽,知道有些不妙了。她也將僕固青的事情說出來。

安介武一聽臉色變了變,猶豫地問道:“史鬱根還有幾個弟弟在八州經商,應當不會投敵吧?”

“那也未必,這一次回去後,你們放不放過他?就是王營督聽說了,恐怕都會默認你們對他報復。他會不會害怕?”

說是這樣說,但事情不好查。

不能將史鬱根直接抓來盤問。好好問就是投敵他也不會承認。不好好問,萬一沒有投敵,無疑是對他提個醒,同時也惹得史姓族人不快活。可是安介武臉色卻變了變,李雪君立即察覺出來,問道:“安團長,你在想什麼?”

安介武是在想一件事,石家小娘子自殺後不久,一名突厥士兵突然離開。隨後又換來幾名突厥士兵。但這幾名士兵讓安介武很不對勁。首先看自己這一行人眼神不對,而且態度也不一樣。原來是拉攏,可態度間分明有一種天然的優越感。現在隱隱讓他敢到他們態度有些敬畏。

不過這是直覺,不能拿來當作證據。

李雪君沉思了一會兒,看着外面。一會兒就看到那幾名突厥士兵在走動,再遠處,就是其他各個部族。但駐紮在這裡時間久了,各個部族時常有矛盾發生。正在這時候,遠處兩個部族發生了衝突,一名突厥士兵走了過去察看,經過一片茂密的紅柳叢,也就是剛纔李雪君隱身的地方,還因爲沒有注意腳度下,讓地上一塊石頭絆了一下,差一點摔倒了。

李雪君說道:“我有一個主意。”

說完了,立即離開帳蓬。這些遊牧民族,沒有那一個戴羅幕的,李雪君也不敢戴。不過她眼尖耳聰,身手敏捷,每每看到人來的時候,提前做了預判,通過行走方向的改變,讓人看不到她的眼睛。至於一身白裙,也因爲這幾天奔波,還經過許多沙漠戈壁區域,早就沾滿了灰塵,並沒有引起人們在意。很大方的來到那片紅柳叢。

一開始安介武還在擔心,過了好一會兒纔看出奧秘,心中讚歎不已。別以爲說起來容易,可真做,還真難。一般人根本辦不到。難怪她能從突騎施聽到消息。

一會兒這個看熱鬧的突厥士兵回來了。正在他經過紅柳叢的時候,看到一個青年少婦向他迎面走來。大約是眼睛裡面鑽了沙子,在用手揉眼睛。眼睛沒有看到,身上衣服也是沾滿灰塵,可其他的模樣卻能看到,肌膚勝雪,瓊鼻粉脣,兩片柳腮上帶着淡淡的桃紅,絕對不是搽脂粉塗睥紅意。身體更是高挑,蜂腰豐乳,特別是一對ru房,似乎都要將胸前衣服撐破。

這個突厥士看愣了,這是那一家小娘子,長得這樣俊俏,怎麼自己就沒有看到呢?

這個少婦扭過頭,向紅柳叢走去,還東張西望了一下,大約是到裡面解手。可因爲這個突厥士兵在她的身後面,她沒有看到,於是鑽了進去。

他同樣也看了一下四周,並沒有人注意,也跟着鑽進去。

一會兒,李雪君出來了。這是一個很穩妥的辦法,因爲離史姓部族還有些遠,四周還散落着好幾個部族,有的部族還十分仇視突厥人。因此這個士兵出了事,也不會有人想起來是安介武他們做下的。

但得到一個不好的消息。

走了回來,嚴肅地說道:“史鬱根叛變了,十幾天前就將消息提供給了突厥人。而且你們所看到的大軍,也是默啜故意讓你看到,然後將消息送給王營督的。我在半路上看到他們兩軍匯合在一起,正重新向北返回。現在還有一個更壞的消息,因爲你們已經失去價值。默啜正準備派軍隊對付你們,拿你們祭旗。”

說到這裡,她看着外面,外面族民與士兵正準備做晚飯。然而她卻十分憂愁。現在必須要抓緊離開,可是這些人怎麼逃到黃河邊,就是逃到黃河,二郎知道不知道,如果不知道沒有船隻接應,還是死路一條。還有,突厥人盤查森嚴,怎麼能安全逃出去,不要說族人了,因爲逼真,不讓人懷疑,不敢留下太多馬匹,兩千多人,只有三百來匹馬,就是士兵都沒有機會逃出去。

難道眼看着這兩千多百姓與士兵遭到突厥人屠殺?

第83章 真正的混血第65章 大勢的開始第31章 立誓第95章 小瓶子第39章 忽悠第72章 決戰白馬寺(一)第38章 曖味第4章 宮宴第142章 皇袍加身第101章 屈服(下)第19章 天津橋上一張紙(二)第55章 無心逐雲第15章 血甲第15章 暗敵第87章 挑明第69章 黃帝龍瓷(下)第38章 武三思之死第14章 血甲第6章 開始第17章 錯了第69章 射!第4章 宮宴第54章 武候故道第45章 頂級權臣第35章 速離第59章 李代桃僵第43章 酸(上)第24章 約戰天下第8章 照丹青第19章 二禮第2章 紗衣(下)第27章 發威(三)第38章 進攻第63章 錢沒了第66章 釣魚第62章 替身第30章 碰瓷第152章 赤箭粉第33章 錯第56章 冷淡第55章 障眼術第36章 風雲之戰第35章 風雲之戰第65章 釣魚第48章 眺望第56章 冷淡第42章 神仙?第29章 不速貴客(中)第27章 風雨來臨前第16章 關門與撞門第58章 境界第13章 約戰天下第120章 女王振(續)第3章 逼親第80章 決戰白馬寺(九)第69章 大師兄第85章 餘波(上)第60章 紅心第61章 主母第8章 照丹青第14章 血甲第3章 逼親第6章 進長安第24章 出賣血營的人第40章 隊伍壯大了第137章 玩味天下第76章 楚門的世界第1章 幸福第44章 嫁妝第59章 李代桃僵第57章 新隸第22章 天津橋外一張紙(五)第30章 風雲之戰第104章 炮與炮第104章 那一夜,洛陽滿菊花(六)第77章 海上聯誼會第57章 人流第59章 掮客費第29章 難攻第39章 太子第45章 酸(下)第9章 曹操到第5章 請教第7章 大聖王第25章 約戰天下第78章 美女來襲(上)第75章 決戰白馬寺(四)第153章 送刀來第44章 風波第65章 釣魚第68章 躲貓貓第113章 弒(上)第63章 錢沒了第4章 懷疑第69章 盛宴第26章 立營第32章 謀反第59章 西傾山,山傾雪第11章 囧與雷(七)第72章 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