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收官

韋的女人乍看十分驚豔。但看久了後,也就那麼回事

有的女人初看十分平常,但看久了,卻越看越耐看。這個黛兒就屬於後者,王畫小時候,他父親將這個女人接回了家,模樣兒還有些青澀,那時候她二十歲還不到。來到王家後,低着頭,眼眉兒卻不停地東張西望。有些好奇。有些膽怯。就象一隻從草叢裡鑽出的小白兔一樣。?

第二次王畫從縣城將她接回來,那時候已經有了一些大家主婦的風韻。雖然沉默寡言。舉手投足之間。悲悲慼慼,但開始鎮定自如。?

現在年進四十,可臉上卻沒有因爲歲月的消融,變得蒼老,反而變得更漂亮了。只是縮在牆角不說話。其他人神情都十分萎靡,她卻稍微要好一點。畢竟是四鳳的親生母親,如果是別人,不會想到這一點。但十八家主事人物,那一個不是心思細密的人?因此一路上大約沒有敢讓她多吃苦。?

王畫看着她,想起了另兩個女人,韋氏與上官小婉,歲數都很大了,但都屬於歲數越大越耐看的那種妖人型人物。?

讓衙役將黛兒提了出來。十八家主事走了,朱全也象一隻老鼠一樣鑽了出來。這一次整得,太原王家見到這些家族,都會很尷尬,作爲曾經王家的智謀人物,早就躲了起來。?

但看到黛兒後。身體一轉,立即又離開了。?

要避嫌。

王畫讓下人送來食物。然後問:“當年爲什麼要走?”?

“二郎君,我知道我不好。當年你饒恕了我,我不該那麼做。但你有沒有想過,回到你們家中後,你們家裡的人,都用什麼眼光看我?包括你自己在內。說起來,你也是即將有三妻四妾的人,我雖然是妾婢,也是一個人。”?

原來在南洋,還沒有聽到多少消息。後來送四鳳回來後。終於聽到這個前夫兒子種種的傳說。?

很讓她想不明白,王畫小時候的事她還記得一點。喜歡看書,平時也很少說話。聰明。但也沒有民間傳說中,晚上讀書時家裡放光,走路腳下會飄起五彩祥雲。當年與鄭家比拼瓷器,還能理解,本來就是瓷器世家,再加上聰明,燒出好瓷能講得過去。但後面的事,還是人做的麼??

“就算你說得有道理,你走可以,但你不應當將四鳳帶走。雖然她是你的女兒,但也是父親的女兒,是我母親將她一手養大的。你這樣做,有沒有想過對我們家不公平?有沒有想過,爲了四鳳,我與七姓十家翻然成仇?如果不是僥倖,整個家族都被我拖下了水。”?

黛兒不答。?

“現在你可以走,但以後體想再打四鳳的主意。也可以留,但得老老實實做人。現在我們家樹大招風,我不想有一個不安定的因素在家裡面。而且即使是留,也得聽我的安排。”?

洛陽是不要想了。自己勢力增加,但仇敵依然無數。這個女人既,然張質手一勾就勾走了,如果是李旦來勾她呢?宗楚客來勾她呢?要留也只有將她安排到大洋洲,到了哪裡,隨便她怎麼蹦。也蹦不出所以然來。?

王畫說完了,立即離開。?

他要寫信給李裹兒,既然與十八家講和了,也放他們一馬。?

但又接到一個讓他犯愁的消息,小琉球的事。?

因爲手裡掌控的人手增加,船廠再次擴大,這半年來前後又下水了八百艘海船,而且式樣更新更大。?

王畫亂七八糟地畫了許多圖紙。一開始都被工匠否決。只採用了一主帆與多從帆的結構。王畫也無可奈何,圖紙能畫出來。書籍上有,他自己還買了一些模型,但究竟是怎麼造的,不清楚。後來造船技術提高,才發現王畫的圖紙是適用的。又開始上了雙桅中型帆船,船舶的式樣也從原來某些方頭方尾,改成了全船流水線型。十分類似後來著名電影《加勒比海盜》裡黑珍珠號船隻式樣。?

這種船舶成了去年王畫家船舶的主流。傳說中這種船舶在靜水裡船速達到十五節(約每小時二十七公里),不知道是不是技術問題?或者那只是一個傳說。肯定沒有,但新船確實速度很快。?

隨着這樣船舶的下水,再加上修造了這麼多船隻,技術工人思路再次開闊。因此,三桅快速機帆船小引起了技工的更大興趣。王畫提供了幾種三桅船的式樣,重點就是後來被稱爲世界上最快的帆船卡蒂薩克號。?

但這船還是一個傳說。主要它已經不屬於嚴格意義上的木船,是在鐵質骨架上包着柚木殼板,船體水線下包着銅皮。這兩條現在就無法實現。但開闊了技工的思維,加上王畫手中有鐵,而且那個高爐鍊鋼雖然不是很好,可比現在的普通生鐵質量要稍微好一點。當然趕不上百鍊鋼。但有一個最大的好處。爲製造大型鋼材創造了條件。?

因此技工集中在一起,提出了讓大洋洲造出大型骨架,沒有電鑽,沒有螺絲,沒有氧焊。但人多力量大,人多主意多,有人想出了在燒骨架時。留下洞眼,然後鑲上錨釘,用大鐵錘將錨釘錘彎固死。在去年下半年這種新式海船終於下水,因爲半鐵質龍架,加固了船舶質量,終於使船隻的噸位達到了一千五百噸。雖然沒有卡號二千一百噸那麼恐懼,對現在唐朝已經是一個巨無霸的存在。而且船速空載時沒有達到卡號傳說中的十七節,如果帶上大量椿手,也達到七八節的均速。也就是全力以赴,包括補充供給在內。只要二十天就可以從大洋洲後來悉尼到達廣州。雖然沒有卡號四個月從廣州到達英國恐怖,對現在的海船來說,也是一個傳說。?

當然,不可能配製這麼多接手的,除非海戰,可現在與誰海戰?大食商船?他們看到王畫的船隊小敢嗎?但也至少節約了三分之一的時間。?

主要這種船舶出來,爲王畫垂涎美洲大陸提供了可能的空間。?

還有一種船,鄭和的寶船。?

不好意思,哥只是一個神話。?

這種船是六桅帆船,不是主桅越多船速越好,桅放在船隻是什麼地方?還有桅帆越多。操作起來就越困難。工人們都否決了。?

王畫又回是劉大夏頭腦壞掉,也許鄭和下西洋意義重大,但對明朝本身來說,用去了無數財錢,是一件禍國殃民的事。後人依據的是清初張廷玉的說法,長四十四丈,廣十八丈。比卡蒂薩克號還長了二十多米。卡號吃水深都達六米多,那麼這艘船的吃水最少深達六米。一計算。排水量達到兩萬多噸。?

但。一個輕型航母。?

這明顯在扯蛋,是張廷玉這個書呆子認爲越大越好,空中畫圖想出來的尺寸。於是英國學者推算有可能排水量在三千一百噸,安全載位是兩千五百噸。中國學者唐志撥計算是九千八百噸。但又有科學家反覆論證。純木質帆船最大框架結構承愛的噸位只有兩千噸,否則可以造大。但到了大海上幾陣風浪一晃,全散了架。所以又說鄭和的寶船隻有幾百噸。後來根據《天妃經》卷首鄭和下西洋圖中複製出來的寶船隻是紙上寶船,不是實際的鄭和寶船式樣。?

但究竟多大,無人可知,可後來有村民在南京寶船廠遺址發掘一根長在十一米的舵杆。又撈出兩米多的絞關木。需要五六人才能操作,能絞起一千斤重的鐵錨。有了這個舵杆與絞關木,還不能證明寶船有多大。可絕對不會只有幾百噸。有可能達到木船的極限,也就是英國學者說的二千五百噸。?

反正技工認爲王畫畫的這個寶船是空中樓閣。但王畫提供明朝的鍬釘、鐵錫、鏟釘、螞蠟釘等思路,使複雜的木結構可以輕而易舉地通過各種船釘拼合、掛錫、加固在一起,不至於“散架”。還有長降式平衡船舵,兩舷和艦部,設有長椿。這種長椿入水深,多人搖擺,接在水下半旋轉的動作類似今天的螺旋槳思路。以及巨型開花爪鈷都被技工參考。?

雙桅船沒有全部採用。但在新出現的三桅船上這些技術一一被採納進去。?

三桅船轉到大洋洲製造了,而且下水了兩百艘。但因爲船隻缺口很大小琉球上還在繼續製造船舶,不過新船再次轉化了某些技術。不但用於海船。也用於河船。這半年多來,小琉球一共下水了六百艘海船,與四百艘河船。這些河船將跟隨大洋洲的糧食一到前往長江,促進內河漕運。?

但這些船舶不是變出來的,大洋洲不算。單琉球島上集中了技工就達到了兩千人,奴隸近五千人。還時不時的有原住民幫忙。不說提供中轉的貨物,就是這麼多人吃喝用住,也是一個龐大的規模。所以又鼓勵了原住民耕種。?

這些變化終於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時不時地有唐朝的船隻過來窺測,只是讓島上的力量嚇跑了。這都是私人的商貿,否則都有人上奏朝廷。?

王畫看到的正是這個消息。?

想了想,還是先發制人吧,於是又寫了信給李紅。提前說出來,省得讓某些用這個藉口說他圖謀不詭。?

中原也開始漸漸平息。?

王畫信來得及時,李裹兒的手下終於停止了兌換行動。但就是這樣,也兌換了一千兩百多萬婚飛錢,捲走了十八家在幾大城市的一半作坊店鋪。不但將他們用飛錢吃下來的作坊全部吃回來,而且還吃下來許多原本屬於十八的產業。?

讓十八家感到奇怪,十幾個主事長老或族長的信也到了他們手上,但信上說,對李裹兒手下的行動,不要管,如果他們想怎麼樣,不但不要管,反而會支持。原因回來再說。?

於是大家默契的一起收手。?

吃下來店鋪與作坊,因爲留着三百萬婚錢,立即一一重新開業。主要就是貨物現在便宜,用原來八九成的價格就可以進到。三家清楚,這個時間不會很長。因此將錢全部用來大量進貨了。?

老紀與老宗同志也到了欽州。?

李顯着急地將李紅喊來說:“這回可以將那個錦囊拿出來了吧。”?

很苦澀,這一等就是一個多月。?

不但他,雖然不是早朝,可朝中許多重要大臣都在一旁,主要是好奇的。?

李紅說:“奴婢將它帶來了。”?

大家長鬆了一口氣。?

李紅又說道:“但有四件事要稟奏。”?

又來了。李顯說道:“那你快快說吧。小?

“第一件事,十八家同意將囤積四千一百萬石糧食出售。但因爲價格高,我家二郎只好以每鬥二十八文錢交與朝廷。或者朝廷以每鬥二十五文直接從他們手裡將這些糧食撥出來。”?

四千一百萬石?大家嚇了一跳,十八家的家主不在這裡,否則李顯都能跳下去,將他們活活掐死。?

這是想將國家往死裡整啊。

立即吃下去,現在總算清楚了,國家糧食不足。當然吃下去。朝廷要管理,還要往外運調,等於虧損了三四文。可也不算過份。這筆糧食吃下去,國家少了動亂的一個隱患,再加上後面大量糧食調進來,糧價立即長久平穩下去。這纔是國家根本。況且王畫的二十文也補貼回來。主要就是有點虧損,後面還有許多銅礦在等着開採,這個損失與這些銅礦比較起來,還是損失麼??

李顯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不過頭腦清楚起來,如果自己派官府調,成本更高。因此還是讓王畫派人調,不過不是調到洛陽,而是調到各州。?

“第二件事,現在的市場主要是死了。沒有交易,可朝廷自己就囤積了大量銅錢?

李顯原來還不大明白,現在也明白了不看官倉裡銅錢堆積如山。這不是好事。可不這樣,難道朝廷自己去做生意,將銅錢放到民間去?因此聽了李紅的話。問道:。有何主意,快快道來?

“現在棉布掉到每尺五文,想再掉,不如種糧食了。因此陛下可以採購一批棉布,邊防士兵的衣服。官員的俸餉,以後都可以用棉布發放。等到棉布緩過勁來,這一進一出就爲朝廷節約大筆開支。而且還使市場開始活躍起來。銅錢流向民間。反正朝廷即將得到大筆銅錢,不是嗎?”?

“也依你”。李顯答道。如果真有大批銅礦,他也捨得。但沒有這個銅礦。那又是兩回事。二:事,就是每確認外銅礦“可向天下發放公這個背是,使某些手中還囤積着大批銅錢的人小主動拿出銅錢出來交易。”?

這也是一個辦法。李顯立即同意。?

其實也聽出來了,李紅這三件事,都是爲了輔助國家的。要麼使經濟回溫,要麼使糧價平穩。?

但第四件事卻是王畫私人的小李紅說道:“還有一件事,因爲陛下沒有過問,二郎沒有說過。問題也不大,但有些逾制,所以想了想。還是託奴婢向陛下解釋了一下?

“什麼事情?”?

“陛下也知道的,二郎進糧的地方很遠。雖說用了以貨易貨的方法,將糧價本錢壓低。但還是沒有辦法將本錢壓縮。於是在夷州設立了一個造船的作坊。本來也想設在中原的。可這樣一來,因爲僱擁大量的工人,還有中原的樹木都有主之人,船隻成本提高。但二郎手中又沒有這些錢。因此在一些島國上抓了一批奴隸,在夷州設立了一個造船的作坊。還請陛下寬恕。”?

原來就是這件事,難怪王畫手中有那麼多大海船。雖然這件事是有點不好,周邊許多國家都在抗議唐朝百姓野蠻,到他們國家搶掠,連百姓都抓。但除了大食、吐蕃、突厥,這些小國家誰將他們生死放在心上。?

是有點逾制,可王畫是爲了國家,也不算過份。李顯說道:“恕王卿無罪。不過這個夷州在什麼地方??

提起大洋洲恐怕沒有人清楚小但提起夷洲,還真有許多大臣知道。?

張說答道:“啓稟陛下,夷州在潮州與泉州東面的海域上。在三國時,東吳孫權曾派衛溫與諸葛直率水軍一萬到達此處。但因爲水土不服。官兵死傷十之八九,最後帶數千夷洲百姓返回東吳。東吳太守沈瑩根據帶回來的夷人描述,在《臨海水土誌》裡寫過夷洲的情況。夷洲在監海郡東南二千里處,當地氣候炎熱,沒有霜雪。四面皆山。人民各自不相往來。衣服風俗也因此各異,但人皆髦頭,舅姑子父,男女臥息共一大牀。交會之時,各不相避。”?

忽然想起來李紅還在這裡,這個話題不能說。於是轉了一下說:“居民喜歡將魚內滷在陶罐中,部落中用木棍敲擊中空的木頭,招呼部民。打仗時將敵人頭砍下來,掛在院中木杵上,幾年都不摘下來,召顯自己的戰功。到了隋焰帝時,又派出陳棱率萬餘兵,前往夷州。但因爲語言不通,陳棱與當地酋長談判不順利,刀槍相向。並帶了數千當地居民返回隋朝。可應當有閩廣之地的百姓與此處交往商貿。”?

最後一句,張說兌得不肯定,因爲朝廷對這個就從來沒有關心過。?

李紅不作聲,她心中有數。張說的夷州就是王畫的小琉球,也有唐朝商人將它稱爲小琉球。有貿易往來,很少,大多在後來的高雄一帶。讓王畫有意避開了。再往北走,因爲這些原住民不開化,十分野蠻,也沒有客商敢去。如果不是在海面上盯上了這塊地方,以及捉捕奴隸業的興起。造船廠再過十年都平安無事?

風俗這個,沈太守說得相差無幾。但有雪,中間有一個雪山常年不化。?

但沒有人關心,倒是李顯想起了一件事問:“水土不服,一直很難解決。爲什麼欽州遷移了那麼多百姓,都相安無事?”?

“小陛下。所謂水土不服,主要就是不同地區的氣候,還有水質與飲食的改變,讓人們身體不適應,因此出現麻診與各種疾病。也不是很難辦,多喝茶葉蜜水,就能減輕麻診發作現象。然後多吃豆腐,使遷徙的人們立即適應當地水質。另外就是腹瀉要多備一些止瀉的藥物。還有多吃橙子、括子、柚子。如果藥物不足,可以用鹽與蘋果熬粥。每天兩頓。還有人精神緊張,要勸導鼓勵人們安心,使心情放鬆。其實水土不服,只是短時間,大多數人過了十幾天後,適應了當地的氣候與水土,就沒有關係了。”?

這是精神上調節,再補充維尖素與微量元素。說起來不是很難。可維生素的作用,現在人們還沒有遠遠意識到。?

原因王畫知道,但李紅不知道,只知道這樣做,水土不服的人比例就會佔着很少。而且過了一段時間後,全部康復。只有極個別人無藥可治,但這個比例可以忽視不計。

但唐休螺立即用筆記了下來。王畫說朝廷對嶺南管理疏散,固然因爲這裡太貧困,百姓又很少。無法分心。可主要原因就是水土不服。原來王畫要說出來。大家還會忽信忽疑。可現在是幾十萬百姓的證明。一旦克服這一要素,對唐朝軍事上的作用無法想像。?

老唐一邊記着一邊在心裡想,誰說雜學沒有用的。現在誰說,我第一個打他的腦袋。?

當然,這也是符合王畫想法的,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否則公開挑釁那些老夫子威嚴,等着好看吧。?

既然事情問完了,還得了一個水土不服的秘方。至於王畫經營夷洲也好小琉球也罷,連交州南邊的林邑國。還是盛產水稻的地方,都沒有人產生興趣,那個會去管?李顯說道:“李紅,這回可以將那個,錦囊拿出來了吧。”?

都急死了。?

李紅拿了出來。於其說是錦囊。不如說是錦盒,一個紅色的繡花小包,裡面裝着幾十張圖紙。?

其實中國銅資源很少,而且大礦少,中小型礦多,最主要是其中大多數是伴生礦。現在開採無疑是一種嚴重浪費,就象後來的銅陵一樣,銅冶煉過了,銅礦石不要了,僂國商人跑過來說,這些廢礦石給我吧。結果人家還沒有出中國的海域,黃金就出來了。?

不過爲了救急,王畫不得不獻出了一部分銅礦的所在。也不是很清楚,好在因爲手下人在菲律賓找銅,積累了一些經驗。派到各個可疑的地點,有的找到了。有的沒有找到。王畫將各個藏銅的地方讓手下畫了祥細的地圖。大多數是後來中國有名的大型銅礦,包括黑龍江的多寶山銅礦、山西中條山銅礦江西城門山銅礦、湖北銅錄山銅礦、廣東的大寶山銅礦、雲南的特大型銅礦東川銅礦、大紅山銅礦、易門銅礦、一藏的特大型玉龍銅礦小多霞鬆多鋼礦、馬拉松多銅局,

李顯看了後,想將它立即收起來。?

其他的還好一點,其中有許多在嶺南與劍南,他都沒有想到這是王畫有意安排的,讓朝廷開發,拉動與南方各民族的關係。使他們與中原緊密聯繫起來。關健有東北鞠鞋人的一處銅礦,還有南方六詔部與吐蕃人所在的地方,好幾處銅礦。難道聯要發兵攻佔這些地方??

不管攻佔不攻佔,先將這幾幅地圖抽出來,不能讓他們得到了。?

小心地將這幾幅地圖收到懷中,纔將其他地圖拿了出來。?

韋氏還在奇怪的問:“陛下小你在做什麼?”?

“這是蕃國人的地方。”?

大家才明白過來,都相視地會意一笑。不過反過來說明王畫用了苦心。不然都不會找到外國。?

得了地圖。立即派人按圖索橫。大多在很遠的地方,但中條山離長安很近,沒有多久就傳來消息。得到了消息,李顯膽子大起來,立即拿出五百萬維錢,大肆採購棉布。?

十八家糧食也往各州糧倉調動。?

但三家沒有得到好處,除了飛錢外,十八家還得到了四百萬婚錢現款。三家只是轉了一下手。甚至還倒貼了部分的錢。也回籠了幾百萬絹錢銅幣,又砸在了收購低價的物資上了。?

好處也不在這個地方,而在那些耿氏價換回去的產業上面。不說這些產業以後的收益,行情轉溫出手,也會獲利近千萬貫。而且王畫錦上添花,他所說的三千萬石糧食,第一批到了中原,八百艘海船浩浩蕩蕩。特別是那兩百艘新式海船,所到之處都引起轟動。?

好大的船!?

包括平衡船隻長達十幾米的巨大船艦,整艘船舶長達五十幾米。另外四百艘河船也跟着這批糧船一同到了長江,這將促進內河漕運。同時這些船舶載重最少在兩百噸,最大的在七八百噸,當然後者航行的範圍只能在長江或者大運河部分地區。但船大動輸成本就會下降,而且這些船隻質量比去年出售的八百艘又要先進。因此立即銷售一空。?

其實售價很便宜,王畫不是爲了賺錢主要爲了將糧食迅速調往洛陽。不然現在的糧食增加了,用原來的小河船還不知道那一天才能運完。

這批糧食交到朝廷手中,王畫又將錢砸到貨物上面。加上原來兌現飛錢調到各個商人手中的銅錢。朝廷撥出的一筆錢,這無疑與後世政府救市性質差不多。又傳出王畫找出來許多銅礦,朝廷一張一張告示張貼出來也證實了銅礦一個個被找到了。也沒有人願意囤積銅幣。?

市再上銅錢終於再次流通起來。?

棉布價格也跌到了五文錢,在這個價位上,許多人也不大願意種植棉花。因此逐漸有人願意用棉布交易。?

隨着江州與鄂州的銅礦被證實,其實鄂州銅礦歷史很悠久,不過王畫讓人找得更細。而且因爲有了炸藥,也方便了開礦。這場風波也平息了。不但平息下來。而且糧食價格沒有人刻意打壓,夏收時售價也僅在二十二三文,甚至只有二十文。?

也不是每一個人都受益的,破產的作坊店鋪達到上千家,無數百姓流離失所。不過比起欽州安頓的幾十萬難民,還有糧食平穩,這個過錯也不算是過錯了。而且如果不是王畫出手,後果不堪設想。?

這一戰,也成爲一個傳奇。所有商人心中的偶像。?

十八家,加上郝鵬飛與張質等人的資產,是多少?而王畫率領三家原始的撬動資金只有一百五十萬絹錢。?

敬撣啊敬仰!?

反正只要王畫活着一天,估計多半沒有一個人敢打糧食主意。而去年那批不肯出售糧食,等待糧食漲到八十文錢的地主,更是捶胸頓足,後悔莫及。?

但另兩件事,再度轟動起來。?

第一就是王畫在欽州修一個塔,名字叫公主塔,一共十三層。不知道有多高,據說比山還要高。?

第二就是王畫家船舶在運河口卸下糧食後,留下了五艘巨無霸,然後將它刷成了金色,包括桅杆與帆布都刷成了金色。取了名字,安樂公主號、安樂青龍號、安樂白虎號、安樂朱雀號、安樂玄武號。然後進了運河。重載是不要想了,現在空載自然不礙事。現在也沒有那個有技術在大運河與黃河上修鐵橋。後來李隆基都做過,黃河上一座鐵橋幾乎讓國家無鐵可用。一直順着運河徐徐北上。然後到黃河,直上謂水。?

這一下好玩了,雖然謂水作爲黃河第一大支流。從黃河的會口處到長安這一段河面還是很寬的。但根本不能與長江黃河相比。這五艘金光燦燦的巨無霸緩緩西向,所到之處,兩岸皆站滿了百姓指指點點。?

到了長安後,幾乎萬人空巷小一起跑到渭水河堤上看熱鬧。?

李顯也看,帶着一大羣皇子皇孫,站在渭堤上觀看。聽說王畫家造了很大的船舶,究竟有多大,不知道。現在看到了,雖然渭水寬闊,可這幾艘船依次排開。幾乎將河面佔了四分之一。本來想靠碼頭的。但因爲自身身重,沒有辦法泊上。只好在河中心拋了錨。?

李顯將李裹兒喊來問:”王畫爲什麼讓這五艘海船到京兆來?。?

“父皇,是接兒臣到欽州的?

難怪將船身刷得金光燦燦,難怪取了一個名字叫公主塔。?

但李顯想都沒有想就答道:“不行!”?

凹:有一句話一直隱忍不說,雖然第四卷與第五卷沒有寫好。虧疚大家的支持。但大家說主角四面樹敵。這是誤會了,韋氏李旦父子也沒有將主角視爲主要對手。否則現在主角只好到大洋洲了,他們背後有什麼矛盾,會寫,只是略寫,否則大家認爲我用史料騙字數,他們的矛盾也是主要的矛盾。接下來這本書線索開始明朗了,特別是卷末時,大家不要說虐主,因爲是新的開始。

第69章 大師兄第85章 一訪靈州第94章 大家彼此第17章 送美第2章 太原王家的變故第47章 後期第31章 開府第17章 約戰天下第21章 大神(上)第8章 囧與雷(四)第50章 棺材第96章 蒼茫之鷹第94章 佈施第49章 砸場子第79章 別惹我第56章 斬將換旗第76章 楚門的世界第3章 皇太女第34章 風雲之戰第50章 逆天而行第26章 反間第1章 出大事了第69章 坑第67章 小瞧了第43章 風雲之戰第21章 天津橋外一張紙(四)第66章 女人是禍水?第105章 塵埃落定第30章 碰瓷第19章 狗咬狗(中)第46章 劉郎第2章 找朋友第73章 分(中)第49章 砸場子第116章 無間道第28章 風雲之戰第4章 借地(下)第94章 大家彼此第67章 潘金蓮第6章 囧與雷(二)第102章 談判第37章 風雲之戰第48章 真愛(下)第48章 貴品第94章 佈施第71章 撈月亮的藍子第12章 新紙第155章 雷雨前第80章 出嫁第50章 高處不勝寒第18章 血甲第39章 我是男人第62章 新年第40章 隊伍壯大了第90章 何患無臣第61章 夢想國度第74章 遲第63章 錢沒了第2章 馬崽坡第67章 大勢的開始第25章 根本第12章 朋友第76章 楚門的世界第44章 酸(中)第118章 平地起驚雷第84章 囡囡第104章 那一夜,洛陽滿菊花(六)第71章 雨雲第27章 縣長來了(下)第23章 大神(下)第33章 錯第4章 學生第38章 大笑第82章 決戰白馬寺(十一)第32章 不服第56章 斬將換旗第11章 囧與雷(七)第49章 籠中人第26章 發威(二)第12章 朱先生第89章 送禮第92章 九年前的秘密(上)第58章 很近了第24章 約戰天下第7章 我的孩子第102章 那一夜,菊花滿洛陽(四)第89章 阿里巴巴的大門第7章 小花第105章 塵埃落定第64章 撥城(中)第67章 聖顏第104章 炮與炮第85章 決戰白馬寺(十四)第29章 滿園春色第77章 青崗嶺之戰第23章 大神(下)第70章 我愛錢第76章 莫賀將軍第62章 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