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下馬威?

二艘船隻依次在洛河排行,每艘船隻都不看壬…才下派而且每艘船吃水線壓得很深,證明都裝載了沉重的貨物。

這恐怕是唐朝建國以來,第一次帶這麼多貨物上任的官員。

王畫站在洛河邊,與李裹兒說話。李裹兒似乎感覺上當了,現在後悔。王畫只好安慰道:”裹兒,真需要你幫助,看到沒有?連李紅都留了下來

李裹兒還是不說話,王畫只好又說道:“裹兒。等到事情完成後,我派十八艘大船接你去欽州。”

“拉勾。”

拉吧,王畫與李裹兒拉了一個勾,而且糧食一事完成後,有可能就出現短錢的事,自己連樹兩個大功,未必是好事。留下一個不痛不癢的缺,讓大臣彈劾一下,對自己也有利。而且等到李裹兒去欽州時,都是近一年後的事了,那時候欽州也建設得有些模樣,不是委屈李裹兒。

李裹兒這才放王畫上了船。

同時李持盈站在會通橋上,只是隱在馬車裡面,沒有人察覺,看着王畫上了船,然後船隻開始起航小她忽然覺得心中一痛,伏在車簾上,身體幾乎軟綿綿的倒下去。

茗兒立即將她扶着,問:“小郡主,你怎麼了?”

王畫沒有看到這一幕,即使着到了他也只能一聲嘆息,無可奈何。

這艘船上有許多人,除了王畫與朱企、李雪君、沐孜李外,還有接到王父快信後,從太原趕來的王涵一個叔父,他是要跟王畫一道去欽州的。但王畫只將府上的護衛帶出了一部分。這些人還要繼續保護家人的安全。

除了他們外,還有太原王家幾個掌櫃,他們是到蘇州坐鎮指揮。

船隻一路向南,日夜兼程,幾乎沒有休息,十幾天後就到了蘇州。在這裡,河船上的貨物要卸到更龐大的海船上,這是王畫家的船舶。一共是二十艘巨大的船隻,有的船隻上在蘇州已經採購了一批貨物。裝上了船。舊??!

看着這些船隻龐大的身影,朱全低聲問道:“小候爺,咱們府上一共有妾少船隻?”

“不好說,因爲每天都是新船下水,但我最近得知的數據,是在正月,象這樣的海船大約在三百三十幾艘。”

朱全雖然有了心理準備,還是吐了吐舌頭。

但在蘇州,王畫耽擱了兩天。

太原王家已經陸續派出了人選,王畫也派出了人選,叫葉柯。這是掌管王畫家幾座瓷窯的大掌櫃。原來是一個落第貢生,因爲屢次科考不中,心灰意冷,在鄉間教書謀生。日子過得很艱難。後來被宋問發掘出來,因爲他在算術上的天賦,雖然是一個外人,在王畫授意下,開始接管王家幾座瓷窯的經營與賬目管理。這幾年心存感謝,對王畫一家忠心耿耿。這也是王畫現在唯一能拿出手的掌櫃。

所以王畫需要時間,無論他再有錢有勢,底蘊不足。

王畫與這個葉老夫子共處了兩天。這兩天,王畫一直向他講解一些原始的資本操作知識,以及這一次操作所注意的事項。葉柯聽得很仔細。有時候怕忘記了。還用筆記了下來。王畫看到後很滿意,也許葉老夫子天賦不是很好,但勤能補拙,這份認真也能將天賦彌補一點。難怪當初宋問與蕭亞軒兩人都鼎力推選此人。

直到第三天。王畫纔在蘇州轉悠了一下。

即使是現在的蘇州,也是唐朝重要的城市,拋去逃戶,還有六十多萬人口,幾乎是欽州的六十倍。當然。這時候除了六朝古都建康沒落成一個縣城外,其餘的如潤州、揚州、宣州、杭州,都有五十萬以上的人口。在整個唐朝各州縣中。除了近兩百萬人口的長安與近一百二十萬人口的洛陽外,也是一個個。怪獸的存在。

主要是得自這裡是天然的漁米之鄉,氣候四季分明,適合百姓居住導致的。而且向外州縣輸送糧食,這一帶幾乎達到這個總量的三分之二。因此。郝鵬飛選擇這裡,作爲主戰場。既然郝鵬飛選擇了這裡,王畫也選擇在此處,與他交鋒。

爲了以後有人找麻煩,王畫還特地拜見了蘇州刺史。

也許嶺南還不知道王畫爲什麼到嶺南,但蘇州離京城也不是很遙遠,蘇州刺史早知道王畫去嶺南的內幕。這不是貶職流放,而是王畫主動前去的。因此沒有怠慢。王畫隱晦地說了來意,並且帶着幾個負責的人,替他們做了引見。

蘇州刺史也不想到其他,經營糧食嘛,也不是王畫一家,蘇州糧商不知凡幾,立即答應下來。

然後王畫纔回到船上。

這時候船上的貨物幾本上裝卻好了,只是多了三百多個人。上了船。這是王畫從各地調來的心腹,帶到欽州的。除了一些身手好的護衛外,還有各個能工巧匠,以及一些讀書人。王畫也不隱瞞。結果李顯在洛陽得知後,過了半天才擠出一句:“大手筆。”

是大手筆,只是王畫如果變不出錢來,估計要不了多長時間。家中積餘下的錢,將全部用完,老魏在心中擔心。

但事情到此並沒有結束。

船隊浩浩蕩蕩地沿海向南,到了泉州與廣州陸續地有十艘船隻加入,但這些船隻上卻裝滿了雞鴨鵝蛋,以及近萬隻活的禽類,還有三萬頭小豬崽子。到了孫,二夾後。又有十艘大船加入講去。但這十艘船卜全部裝膛”食

早朝時先後聽到這個消息,君臣倒吸一口冷氣外,然後久久不語。

倒是這個消息傳開,許多百姓聽到後。對那個什麼什麼州的百姓豔羨不己。但這個消息漸漸南傳,終於在南方的一些逃戶與貧困的百姓。開始向欽州流竄。

但王畫卻在蘇州船隻將要疼航時,悄悄下了船。

帶着朱全與四名護衛,騎着馬,拿着王畫利用在戶部任職時,做的過所,一路飛奔,直奔永州。實際上從衡州向南,即使沒有到嶺南雲貴,因爲山區多,居住的多是少數民族,朝廷就不怎麼看重了。這就包括永州,所以柳宗元在《捕蛇者說》中,將百姓寫得那麼悽苦。但湘江自永州始廣,如果能將這條道路打通。將會使無數人受益。

海路漫長遙遠,王畫提前從永州發出,途經道州、桂州、昭州、象州、貴州廣西貴縣、潯州、橫州等州府。或者因爲變動,經過的州府更多。王畫提前做一個初步的考察。

雖然自永州後,速度放慢下來,但前期六人趕得急。當王畫來到欽州時,船隊還沒有到達。

王畫帶着朱企翻過了十萬大山。就到了欽州境內。

來到了欽州州城,一看,朱全都傻眼了。

一條“大街”街道兩邊很少能看到象樣的房屋,特別有幾戶人家格外顯眼,其餘大多數是茅草棚與吊腳竹樓,估計欽州人嘴中的一年兩風,龍丹風與泛秋風一吹,一半房屋會吹跑。如果不是看到一個破落的州衙,兩家小客棧,以及一個小妓院,還有兩個小酒館與兩間雜貨鋪,朱全都懷疑不如王畫家鄉青山溝來得繁榮。

朱企默然了半天說:小候爺,你真挑了一個好地方

王畫笑笑,朱企反應在情理之中。這是不好的一面,但也有好的一面。不說欽州的天然地形,這個港口就已經讓人垂涎三尺了。就說當地的百姓,到了這裡,真正漢人很少了,大多數是黎、壯、苗、京族人,但現在沒有這些說法,朝廷幾乎統一稱爲蠻人或者夷人,洞人。或者帶上地名,比如羅辨洞、蔡龍洞、撫水蠻等。

這些夷人因爲文化落後,有時候很野蠻,這是缺陷,但能吃苦,手都很巧,就象黃道婆的仿織機,就是從黎族學來的。王畫也在街上看到了,雖然有些少女衣服布料很差,但繡的圖案很精美。

百姓手巧,能吃苦,這也是一種優質資源。

還有一條優點。就是這個小州城,居然建造了高大堅固的城牆。但知道內情的王畫與朱全卻不認爲這個城牆是好事。

他們找一間客棧住下,這時候兩名中年男子找上門來。這是王畫提前按排進入欽州的人手之一,總共一百二十多人。他們比王畫又提前了七八天趕到這裡。兩個人向王畫行過禮,其中一人拿過來一大包東西。

這是當地的材料,王畫將這包東西打開,翻看了一下,眼中有了一些喜色。他看到陶瓷土與高嶺土,還有磚瓦用的粘土。除了這些土質,還有石膏、石灰岩、花崗岩。最讓他感到高興的是看到媒。有了煤,許多事情就好辦了。

王畫說聲:“辛苦了

讓他們坐下,另一個大漢又遞過來一包文書,這是這幾天,這些人聽到的一些消息。

王畫將文書打開,一一翻看,同時也給朱企的覽。

王畫看完後將公文合上,有不少壞消息,但也有一些好消息。至少沒有王畫想像的那樣糟糕。

正因爲這些文件,王畫原本打算再在欽州觀察幾天的,但現在改變了主意。

第二天,王畫就來了州衙。

換作其他州府,一個州除了刺史外,還有別駕、長史、司馬各司參軍司,捉筆刀吏、幕僚與衙役,有的州府還是府兵與駐軍。但欽州除了一個刺史外,只有一名長史與一名司馬,還有幾名衙役。其他的一律沒有。至於下屬五縣。情況更差。正常的縣除了縣令外。還有縣承、縣尉、主薄,甚至還有各曹曹史。欽江、安京、內亭、遵化與靈山縣,除了一名縣令,還有一名主薄以及幾名衙役,其他的也沒有了。

當然欽州一個縣只有兩三千人,如果象鞏縣那樣養活上百個官員與衙役,老百姓全體會破產。除了這些,在欽江縣西零有一處戍所。裡面有幾百名士兵,可就是這些士兵,卻是王畫執政後,最大的難題。

王畫遞過信符,與欽州刺史易事遠交接官印。王畫看到他眼裡有些驚慌,不是對了符。交了官印就了結的。還要檢查官府公文賬目,現任官員檢查無誤會,才能將官印接過來。但如果沒有檢查出來,前任有什麼問題,現任必須承擔。

王畫通過易事遠閃爍的眼神,知道他心中有鬼。

不過王畫知道他只是一個傀儡刺史,就是貪也貪不了多少。況且欽州現在的狀況,又能從百姓頭上撥去多少油水。因此王畫將公文賬冊接過來,交到朱企手上,並沒有查看,順利交接。

易事遠又在暗中鬆了一口氣,開始悄悄打量王畫。對王畫前來欽州的內幕。欽州還不大清楚。但知道他前來了,於是謠傳紛紛。但最多的謠傳就是王畫因

但當地的百姓對王畫因爲離中原遠,不太清楚,可易事遠卻知道王畫一些底細。因此心中有些好奇。

敢情將王畫當作大熊貓。

王畫沒有理他,既然接手了。他開始召集八名衙役,只有兩名衙役在衙門裡面。但不遠,一名衙役站在衙門門口一聲大喊,欽州城整個小百姓都聽到了。幾名衙役一起走過來。除了欽州州城就在靈山縣城中,王畫讓他們到其他四縣。將四個縣的縣令與主薄一起召集過來。

到了下午,一個人都沒有來小倒是王畫一個手下進來稟報,說是幾個縣令來是來了,但正在城裡面一家酒館裡與寧長史喝酒。

大約因爲王畫沒有翻看賬目,揪他的尾巴,易事遠低聲說道:“候爺,得過且過吧。這是他們在有意給小候爺下馬威。”

“小下馬威嗎?。王畫嘿然一笑,好象是有那麼一點本錢兒。

寧長史,出身於欽州最大的豪族寧家。自南陳時。欽州寧氏與番離呂氏、高涼提氏齊名,史稱“百越大姓。”佔有無數財富奴隸,稱雄割據一方。在寧睦與長子甯猛力經營下,到陳末隋初控地東西達千里,南北達五百里。曾經以一家之力。幾乎使隋朝無法統計廣西,還是隋朝官員令狐熙用了安撫手法,使甯猛力歸順。

欽州得名也是隋文帝取欽順之義,將安州改成欽州的。到其孫寧長真兄弟更加兇猛,曾與歡州刺史李暈率兵一路攻入林邑國都,自此林邑國對中原朝貢不絕。

到了唐高祖手中,命寧長真爲欽州總管。統領欽州、南亭州、玉山州等3州8縣。寧長真死後,李淵又任命其子寧純爲姜州刺史,族人寧道明爲越州刺史。使寧氏勢力擴大到雷州半島。

當然,也帶來了許多好處。比如因爲寧氏,許多落後山區得以開拓,一些先進文化得以可進。再比如推動了一些手工業的發展,在欽州現在出現了一些陶資器製造業、造般業與冶煉業。這些工業雖然落後,但爲王畫治理這個地方帶來了一些基礎與人才。還有寧氏家族喜歡創建城鎮,這個州城的城牆。就是寧家修建的。不然交給朝廷。不要說這個高大的城牆,有可能只是一堵泥巴牆。

但相比於這些利處,寧家湯天的權焰,成了王畫治理欽州最大的阻礙。

至於寧家權焰到了什麼地步小還要從韋皇后說起。

李顯想讓韋氏的父親韋玄貞做侍中,被裴炎反對進讒,結果被老武流放到房州。韋玄貞流放到欽州,韋玄貞在欽州憂鬱病死,寧家嫡系寧承基兄弟,乘機強娶他的兩個女兒。玄貞妻崔氏不答應,於是寧承基將崔氏殺死,她的四個兒子小也就是李顯的四個大舅子逃命到容州,還是被李承基追蹤殺死,僅剩下兩個女兒僥倖逃回京師。

雖然當時韋家是流放,但也是皇親國戚,但寧家照樣生殺予奪,爲所欲爲。可見寧家的權焰。

因此。象易事遠這樣的小人物,只能做一個乖乖的傀儡刺史。

但易事遠看到王畫說完這句話後,與他身邊的那個幕僚朱全相視一笑,笑完了,朱全從懷中拿出一面錦旗來,讓衙役掛在衙門門口。微風吹來,旗幟打開了,一面旌旗小上面書着一個血紅的唐字,旁邊還有兩個小字:威武。

這一兩小三個腥紅的字,在南海的微風吹拂下,格外的醒目。

易事遠不知道,隨着這面旌旗掛出後。王畫到欽州第一件大事即將拉開帷幕。

他更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但他從王畫眼神,隱約地察覺出什麼,這讓他很擔心。

王畫卻若無其事地,在易事遠交出來龐大的公文中翻找。一會兒找出來一個卷宗,王畫打開。

易事遠看到王畫翻看這份卷宗,臉上更是色變,心想這回善不了了。

果然善不了,王畫讓他兩名手下出去將民女張翠一家與佃戶劉大壯一家帶到羣門。

至於欽州的八名衙役王畫根本就不相信。

兩戶人家都在欽州城裡,不一會兒就帶了過來。

但這時候,衙役進來稟報:“王使君,大事不好。”

王畫早就聽到外面的喊聲。他沒有提問”走了出來,看到一個黑黝黝的中年大漢帶着十幾名家丁小手中還拿着武器。

看到王畫走出來,這個大漢斜着眼睛,輕蔑地問:“你就是新上任的王刺史?”

王畫也不生氣,抱拳說:“正是

“那你難懂不懂規矩?,小

“什麼規矩?還有,請教閣下尊姓大名

“某就是寧長史,爲什麼要翻審此案,難道你想與我寧家爲敵?在欽州,天是寧家的天,地是寧家的地。這就是規矩

說完了,他讓下人將那面旗幟扯了下來。還用腳狠狠地在上面踩着。

王畫還是微笑,讓他踩完了小他說道:“寧家的規矩我不懂,我知道的規矩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我是你的上司,你身爲屬下,已犯不敬之罪。現在明知道旗幟上有國號,還如此踐踏。那我讓你明白什麼叫規矩!”

第76章 莫賀將軍第78章 青崗嶺之戰第70章 青絲符第6章 是母不能侮第84章 囡囡第1章 出大事了第107章 九州鼎現第65章 決戰慈恩寺第17章 真正的敵人第66章 收官第99章 助你一臂之力第31章 第二箭第140章 鼎身與鼎基(上)第7章 囧與雷(三)第51章 牛叉的師祖第123章 人心啊第5章 殘殺第30章 碰瓷第45章 酸(下)第12章 囧與雷(八)第14章 六朵鮮花第47章 後期第81章 青崗嶺之戰第63章 決戰慈恩寺第39章 太子第32章 惆悵第31章 提示第64章 大夏國的滅亡第24章 約戰天下第17章 錯了第116章 無間道第93章 九年前的秘密(下)第66章 故人第96章 蝙蝠、烏龜與紅豆第50章 高處不勝寒第154章 香消殞第8章 沐浴美人第12章 公道話第54章 若如雪第67章 決戰慈恩寺第21章 天津橋外一張紙(四)第15章 貓與鼠(下)第18章 血甲第31章 刀光第23章 論樂第14章 約戰天下第84章 囡囡第66章 故人第22章 偶像第38章 曖味第66章 矚目第46章 風雲之戰第69章 坑第57章 新隸第75章 青崗嶺之戰第92章 斬馬第26章 縣長來了(上)第32章 惆悵第43章 公孫大娘第133章 字畫第14章 雨第78章 各有算盤第91章 老相老薑第64章 撥城(中)第42章 太子第36章 笑柄第13章 約戰天下第22章 天津橋外一張紙(五)第10章 囧與雷(六)第4章 突發靈感第70章 青絲符第53章 四鳳的下落第74章 進來、出去第36章 笑柄第5章 真相第35章 風雲之戰第19章 鵬第33章 四鳳第44章 風波第68章 眼紅了第41章 太子第4章 出手第3章 力量第101章 屈服(下)第8章 照丹青第81章 再坑一次第78章 各有算盤第63章 師徒第55章 無心逐雲第4章 懷疑第29章 風雲之戰第18章 很囧人很雷人的真相第25章 迎第67章 聖顏第121章 豬突陣第21章 天津橋外一張紙(四)第23章 血甲第25章 風眼第68章 賜馬第26章 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