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商婦

二畫老了討來。責備地看着她們,說!“你們好壽心真唾,冰是什麼都可以看的。”

“爲什麼你不說”李裹兒嗔怪地說。

“我正在察看屍體狀況,哪裡想到你們也過來看。到旁邊休息三下,喝一口茶壓壓驚吧”王畫說着,又好氣又好笑地搖了搖頭,又走了回去。

李重俊已經鬆開了衣袖,臭氣這會兒已經擴散了。

除了他們,劉順已經派衙役將這三具棺材看護起來,又命令人回去喊忤作前來驗屍。

王畫再一次看着棺材裡面,是三具屍體,已經嚴重腐爛,基本全部化成了血水,但屍骨上還有血絲,證明了死亡的時間很長,但不是很久很久以前發生的事。究竟多長時間。這要等有經驗的忤作過來察看,才能大約地判定。

但王畫還能看到一些門道。

三具屍骨都出現了局部粉碎的現象。這種情況只有一點才能造成的。那就是經過烈火的焚燒,與普通人理解是兩樣的,人體骨骼固然堅硬,可在燃燒時卻是易燃的。

但三具屍體還有其他的古怪。

現在屍體腐爛得差不多了,除了屍體骨骼下面還有一些血肉外,上面的骨骼基本完全地展現在衆人的眼前。可除了部分骨骼因爲焚燒。後來腐爛消失了,或者只剩下萎縮的一小部分還附在骨骼上,大體骨骼還是保留了下來。

有可能當時遇害時,營救及時。將火勢撲滅了,因此屍首大部分保存下來,並且最後下葬。

這只是王畫的一咋,猜測。具體的還要專業的忤作過來驗屍後才能斷定。

但三具屍體除了焚燒過的痕跡外。還有其他的傷痕。

其中一具盆骨嬌大約是一名女子,至於年齡是無法判決了。但除了部分骨骼被大火焚燒後再經過腐爛成了粉末消失或者萎縮外,在頸錐骨處,有扭曲過的跡象。王畫伸出手試了試。他在判斷是不是被人用手掐過的,才造成這個傷勢的。除了這個,還有腿關節處,已經脫向了。如果是平常人問題不大,用不了一段時間就會生長還原,可因爲脫向後立即死亡,這個傷勢保存了下來。

另兩具都有可能是男子,因爲盆骨大,當然還有其他的區別。僅憑這一點是不能斷定的,這還是要等忤作來判斷。但一具骨骼體型要小小一點,另一骨骼高大一點。

但同樣也有問題。

其中高大的屍體骨骼頸錐有一處鋒利的斷紋,直到氣嗓,這有可能是被兇手用鋒利的兵器抹了脖子造成的。還有那具體型較小的骨骼同樣在胸肋部有一根脅骨出現半斷的裂紋。這同樣是被兇器刺入胸部,傷到了肋骨造成的。

不是每一個官員都能看得那麼詳細,但明顯這是一起謀殺行兇案,然後放火毀屍滅跡。

這時候劉順派出去的衙役都回來了,他們向劉順搖頭,顯然沒有在樹林中找到這個將馬車送過來的人。當然王畫同樣也需要這個人,至少這三具屍體擺在這裡算什麼?

連一個人形都看不出來。想辨認受害者是誰,都很困難,僅憑被大火燒過,怎麼斷定。現在大多數還是居住在木質房屋裡面,一年當中無論那一個州都發生過火災。象汴州這樣的大州幾十萬百姓,有可能一年能發生好幾起。這無疑增加了破案的難度。

最大的難度並不僅在此,從屍已經很長時間了,更難偵破。

王畫與劉順們視了一眼,劉順是苦笑,王畫則是蹙眉。

但他說道:“劉刺史,不用找了。這個人既然不想讓我們知道他的身份,除了樹林中間的大道外,兩旁的樹林叢密。將馬車駕鴛過來,然後隱身於密林之中。再走出來就是密集的災民,是沒有辦法找出這個人的。等忤作過來吧,另外我需要相關的案卷。”

“好。”劉順答道。

可是他卻與其他的官員擔心地相視一眼。王畫第一天來就發生這樣的事,也不知後面又要招惹出來多少事情。

忤作帶過來了,一個五十多歲的老者,兩鬢都開始有了白髮。

劉順對王畫說道:“這是汴州最有名氣的忤作趙大保,這些年協助各個刺史破獲了許多案件。”

王畫額首,算是打招呼了。

趙大保來到棺材旁,顯然他觀察的更細緻一點,還看了看棺材。然後才詢問三具棺材的來歷,這才問道:“棺材裡的腐氣什麼時候散開的?”

邊上的一個衙役想了一下答道:“大約半盞茶時間。”

這時候計算時間沒有時分秒,有一柱香、一刻與一盞茶的說法。一柱香大約在十五分鐘,相當於後世的一方鍾,而現在的一刻鐘是半個小時,一個時辰四復,一刻鐘三盞茶,也就是一盞茶十分鐘。但因爲沒有準確的時間計量器具。這個時間很模糊,可是一柱香時間更模糊,因爲有的香燒得時間更長。有的香燒得更短,甩此一柱香也可以理解得時間更長或者更短一點。但還有更細小的時間單位。有一彈指,大約十秒,還有一剎那,那就是一秒鐘。

半盞茶也就是大約在五到七八分鐘,因爲一盞茶夏天基本一刻鐘就喝完了。冬天十分鐘都要不了。

趙大保讓人將棺材蓋重新合上,然後說道:“這說明了有人在以前打開過一段時間,如果沒有動過。那麼憑藉屍體腐爛到這個地步,臭氣要很長時間才能散發。但也是最少在幾天前纔打開的,否則沒有臭氣的積累。”

這是對王畫說的。

說明他很機靈,知道如果想破案。必須以王畫爲首。

然後戴上一個手套,用夾子指着屍體說道;“受害人是兩具男屍與一具女屍。這中間的區別,男性骨骼比女性骨骼粗大,骨面粗糙,以盆骨差異最大,男性盆骨狹小高小女性寬大矮。”

“但是”李重俊不解地指着屍骨問道:“明顯這兩具男屍盆骨更大。怎麼說男性狹小?”

“回太子,憑藉表面積是判斷不出來的,有胖瘦的區別。雖然這兩具男性屍體盆骨大,但從比例來看,寬度與高度的比差不及這名女屍。”

這一點連王畫都沒有必引。叉看了一眼,果然是泣個道來提到古代破案披到宋朝宋慈。這是錯誤的說法。宋慈的《洗冤錄》是整理了無數前人的經驗編寫出來的,就象孔子編《詩經》《易經》,卻不孔子本人想出來的。雖然宋慈在書中融合自己在偵案中的一些經驗,可不全部是他的知識。在很久以前,就有了一些專業的驗屍骨方法,不過沒有著書立說。而是一代帶着一代流傳下來。

趙大保繼續說道:“除了盆骨外。還有顱骨與四肢也有區別。另件還有一個方法證明,男性的骨頭比女性的骨頭重。然後就是死亡的時間。”說到這裡他皺了一下眉頭,顯然死亡的時間太長了,已經不好判斷。

又說道:“屍體才死的時間最好診斷。一般夏天大約在六咋。時辰後。春秋要在一天後,冬天有可能時間更長一點,就會出現綠色屍斑。時間越長綠斑越深,最後轉爲褐色乃至黑色。夏天大約兩天,春秋時大約三到五天,冬天大約十天,顏面腫脹,眼球突出,嘴脣變厚外翻,舌尖伸出,腹部膨隆。夏天時大約經過一個半月,屍體各部位開始腐爛成半流動的血水,逐漸毀壞消滅。冬天則可能保留一個冬天纔出現全面積的血水化。但還有其他的情況,地面溼度越大,屍體越容易。燒傷的還有皮膚出現傷口的,起來也很快,中年人比嬰孩與老年人起來又要快小的猜大約因爲他們體內水份少吧。但的網才指在屍體在露天的情況,如果埋在土裡或者在水裡,時間則會變得慢起來。從剛纔屍臭散發的程度,棺材打開的時間不會離現在很長,再考慮到這個棺材還是很嚴密的,棺材木料同樣厚實,小的判斷有可能死亡時間在一年半到三年之間。”

然後用夾子指着一塊消失的骨骼。說道:“從整具屍體來看,屍體在入土前經過烈火焚燒過的,但因爲沒有完全粉化,說明了焚燒後不久就有人救火,將火勢撲滅。但從局部骨骼已經粉化,當時也燒了一段時間,估計肌肉全部燒焦,不好辨認。這也是驗屍的忤作疏忽或者親人沒有想到受害者是被害後焚燒的。根本就沒有報案。”

這是在這個社會,法醫就是忤作。驗屍時也是翻看屍體的表面,但不敢解剖屍體。當然,案發地點是汴州,這也是爲汴州官員,在向王畫辨護。說不定有可能案子就是他本人經手的。

然後滅起一塊手骨說道:“除了傷口外。還有一點可以判斷他們是遇害後被大火焚燒的。因爲如果是活人被大火焚燒,一般因爲手足處有關節與整體骨骼聯繫,也是與整體骨架聯繫最鬆疏的地方。可是遇到大火活人都會掙扎的,最後在體膚燒焦前,人還留下一口氣,關節會脫落整個骨架。這也是重度火災燒後,屍體大多手足指骨找不到的原因。”

王畫也不知道他說得對不對,不過好象有點道理,就是不從這一點判斷,從傷口也可以看到死者是遭受兇器刺傷過的。僅憑這一點就可以立案。

“受害者應當很好找,因爲有人救過火,儘管有可能沒有立案,但時間離現在不會超過三年,附近查一下。通過排除,再看所有燒死者墳墓有沒有讓人動過,能找到受害者的。但案件不好查,因爲時間隔得太長了。”

說完了,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

王畫當然知道這個案件不好查,但這個趙大保最後刻意地點明一句,那就有了深意。

如果現在王畫放手,交給地方。州里面又會推到縣裡面,縣裡面因爲發生的時間長,各級官員不斷調動,又可以與前任推託。最後這個案件查出來皆大歡喜,查不出來。因爲推託最後不了子之。

如果王畫接手,查不出來,那就是王畫的責任了。現在王畫經過滑州一案後,真正是如日中天,在百姓心中儼然已經有了他恩師秋仁杰當初的名聲了。但查不出來,王畫的名聲就大受影響。

王畫看了他一眼。

這個老忤作,有點機靈,也有點圓滑。

當然這個時代忤作地位很低下的,都是賤民擔任的,忤作的子女連參加科考的機會都沒有。因此他們謀生更艱難,這點圓滑是可以理解的。

但王畫還是命令道:“劉刺史,麻煩你命令手下將這三具棺材拖回衙門保存。”

這已經表態王畫想要插手管此案。

劉順無奈,不怕王畫破案,能破案最好,既然驗明瞭三具屍首是被人謀殺的,也要立案審理了。王畫是在替汴州官員減壓,就怕王畫理啊理的,又理出一咋。驚天大案出來。然後越理越深,自己屁股上好象也不那麼幹淨。

到最後也象滑州官場,幾乎十有從仕途從此消失了。

有衙役押着馬車返回汴州城。

王畫繼續帶着李重俊在災民中走訪,不管有沒有出現冤案,畢竟是以救災爲主的。除非汴州也出現了滑州大案,好象那不可能了。如果汴州再出現那樣的大案,不要說汴州的官場,估計李顯在皇宮裡都坐不住。

忽然這時候人羣中一陣騷動。

王畫也好奇地帶人走了過去小看到人羣擁摔的地方,有幾名僕役正在向災民發放物資。

又有了好心人?

王畫又好奇地走近,卻看到了一個少婦。正在監管着僕役將物資散放。還不時嬌聲喊道:“大家不要擠了,不要擠了。”

王畫一看樂了,卻是一個故人。正是他在秋翡白玉院曾經邀請的玉小執姑娘。

不知道她怎麼也來到了汴州,而且盤着雲髻,一副婦人的打扮,也更讓她充滿了一種熟婦的風情。

玉執也看到了他,驚喜地走過來施禮,說道:“王學士,沒有想到奴婢這麼巧,在汴州也遇到了你。”

王畫與李紅相視了一眼,笑了笑。那天晚上他就對李雪君談到過這件事,同樣玉執也是來歷不明的。今天她發這份好心,更耐人尋味。這麼巧,纔不是。他們來到汴州,從碼頭走到這裡,又呆了這麼長時間。汴州估計一大半百姓都知道了此事。她現在散發物資,而且離自己這一行這麼近,這絕對是一個有意的安排。沒有點破,他微笑地汝道!“是啊,這真巧刀知叭姑娘怎麼來到汴州。”

玉執嘆了一口氣,說道:“一言難盡啊,自從學士從秋翡白玉坊離開後,奴婢看到了玉宣她們的故卓。心也冷了。正好我家大郎在秋翡白玉坊碰到了奴婢,他要贖我出來。奴婢也就同意了,於是他將我帶到了汴州城。”

“哦,那我恭喜姑娘了。”

“有什麼恭喜的,還不是象你寫的《琵琶行》那個可憐的婦人一樣。做了一個商婦。就不知道年老色衰時會有什麼樣的下場。”說到這裡她眉目變得有些黯然。

“難道你家大郎對你不好?”

“現在對奴婢很好,可奴婢還是很擔心。況且他的家業在京兆一年當中還不知道能碰面幾天。”王畫聽出來了,是做了小妾。但是人家的家事,王畫不好插言。

玉執又說道:“不知學士下榻之處可有了安排?”

“還沒有”王畫笑了笑答道。

“那正好,如果不嫌奴婢府上寒陋。學士可否到奴婢府上暫居。也許還有一件事,會讓學士產生興趣。”

“什麼事?”王畫繼續微笑地說。象他們出行公辦,不可能象皇上那樣刻意建造府邸,一般都在地方名流仲士府上暫居,如果地位低下,只好居住客棧。但玉執邀請就有點過頭了。第一她不是名流,第二她只是一名小妾,況且王畫這一行還有太子公主,邀請他們還沒有這個資格。

到現在王畫還沒有問,不過王畫相信汴州官員早就爲他們安排好了暫住的地方。

“我家大郎叫郭錦鰓,他是一個商賈,在各地都有一些微薄的產業,包括在汴州。後幕爲了管理這份產業,他也常到汴州來,所以買下了一個府邸。價格倒也公道,地方同樣也不可後來才知道隔壁有一棟院落,曾經引起一場大火,將全家人都燒死了,然後又傳來這間院子經常鬧鬼。於是隔壁幾家全部嚇的撤走了。我家大郎這才後悔莫及。但在滑州他與我談起此事,奴婢到也不大相信。就象詛咒一案,那麼詭奇,最後還不是人故弄玄虛的。因此主動入住下來,順便替我家大郎照應一些產業。”

“我想起來了,你說的那個郭錦鰓是不是曾經買下修文坊那個京兆商人的郭錦鰓?”劉順問道。

“正是,劉刺史也認識我家大郎?”

“見過一兩次面”但劉順臉上露出狐疑的表情。

這讓上官小婉感到很奇怪。雖然暗底裡官商有勾結的,可在社會主流思想下,官員在公開場合卻不願意談論與商人交往的事。就象張易之那次。在禁中侍宴,引見了大商人宋霸子等人赴宴,被韋安石彈劾事還當着張易之的面,命左右將宋霸子等人逐了出去。唉,能談論到青樓與那個當紅姑娘宿過一夜,不是醜事,但如果談論與那個商人吃過一頓飯,立即引來一片鄙夷!

因此這個劉刺史說見過一兩次面,不能當真的,有可能來往過好幾次。或者都有密切的來往。但爲什麼他臉上露出狐疑的表情?

但這時候李重俊明顯產生了興趣。他問道:“玉執,你家隔壁那間院子怎麼鬧鬼的?”

“回太子,奴婢搬來沒有幾天,具體情況也不太清楚。可曾經聽我家大郎說過,自從大火過後小那戶人家全部被大火燒死。而後人們常在夜裡聽到那個院子有女子在哭泣。有人就派了人過去看,一個人影也沒有看到。因此,大家認爲是鬼魂在哭泣,所以最後連四周幾戶人家都不敢居住。象我家大郎買下的那棟院子四進四出的大院子,還有一大一小兩咋。花院,才花了一千五百絹錢就買了下來。一開始他還以佔到便宜,後來才知道實際上吃了虧。”

шшш ▪ttκǎ n ▪Сo 他們在交談時,王畫也在與劉順談話。

他問道:“這個郭錦鰓是什麼人?”

劉順答道:“他是京兆人,什麼生意都做,因爲汴州水路交通發達。南來北往的貨物集中,所以他經常來到汴州。因爲生意做得大。與汴州官員也有些來往。”

說到這裡,他看着王畫的臉色。其他人不好這樣直接說的。但這個王對商人似乎一直不太反感,也許他本身就是一個變向的商人出身的原因吧。

果然王畫臉色平靜。

於是又說道:“這無關緊要,主要是他買下的那間隔壁的院子。”

“隔壁的院子?”

“對,就是隔壁的院子,其實這棟院子並不大,原來住着一個姓丁的匠戶。一家人制玉,手藝高超,但在去年春天二月時曾經發生了一場大火。當時我還沒有來汴州,但聽說過此事。那幾天正好天氣晴朗。房屋乾燥。火勢蔓延得很快。當大家看到火起將火救下來時,一家人已經燒死在火中。我也懷疑這是一件冤案,但這姓丁的人家有一個妹妹嫁到淡儀縣,她前來收屍也沒有上告,所以也就沒有立案。後來就傳出了鬧鬼的事。”

劉順將這件事源源本本地說出來,也承認了有冤案的可能。當然,一不是在他任上發生的案件,第二現在偵案是有責任的,案件偵破了固然也是當作功績考覈,爲升遷打下基礎。可如果偵破不了,有可能也會被各道巡察使查出來,降免官職。因此遇到疑難案件時,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打算,甚至爲了破案。嚴刑逼供,造成冤案發生。這都是官場的潛規則。既然沒有苦主申冤,汴州原來的官員不立案偵破。也是可以理解的。

又看了看王畫的臉色,看到他還是臉色平靜,知道他明白其中的關節。於是又說道:“王學士。可姓丁的這戶匠戶正好死了一年半時間。”

說到這裡,他又囁嚅地在王畫耳邊低聲說道:“現在王學士前面網來。後面馬車鴕着棺材來了,這個玉執也正好刻意出現。”

他也不好挑明瞭,不知道王畫與這個玉執有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關係。

但說得很有理。王畫自己也說過。世上那有那麼多巧合的事?,如欲知後事如何,支持作

第46章 最後的太陽月亮第41章 烏龍第2章 找朋友第38章 武三思之死第37章 陰差陽錯第20章 狗咬狗(下)第92章 打仗親兄弟第7章 大聖王第48章 風雲之戰第117章 放第57章 人流第40章 風雲之戰第57章 人流第37章 風雲之戰第21章 天津橋外一張紙(四)第62章 最難消受第65章 決戰慈恩寺第83章 決戰白馬寺(十三)第1章 大難至第85章 尋找第94章 大家彼此第65章 揭破第42章 咬吧第30章 不速貴客(下)第20章 恐懼第42章 致命後手第33章 四鳳第95章 小瓶子第146章 誠意第27章 夜探第68章 黃帝龍瓷(中)第34章 塞北大捷第24章 詛咒的故事第36章 火燒黃河第90章 何患無臣第87章 餘波(下)第51章 牛叉的師祖第78章 斷腕第5章 真相第48章 好戲要連臺(下)第37章 風雲之戰第77章 午後放晴第68章 喝彩第55章 炮聲隆隆第75章 青崗嶺之戰第138章 又嫁第30章 風雲之戰第18章 血甲第21章 約戰天下第92章 斬馬第46章 妓婢第22章 顏色第118章 平地起驚雷第74章 遲第26章 縣長來了(上)第65章 決戰慈恩寺第22章 天津橋外一張紙(五)第8章 鼎第71章 雨雲第25章 約戰天下第86章 餘波(中)第107章 九州鼎現第6章 進長安第53章 假設第63章 決戰慈恩寺第17章 真正的敵人第74章 決戰白馬寺(三)第84章 音訊第50章 準備第51章 託(下)第158章 我去也第11章 不問第78章 斷腕第58章 善士周永第47章 後期第55章 炮聲隆隆第49章 馴第74章 遲第69章 大師兄第37章 風雲之戰第66章 女人是禍水?第27章 風雨來臨前第56章 大食窯、波斯陶第156章 兵戈起第92章 那一箭第39章 風雲之戰第55章 無心逐雲第62章 前驟第19章 鵬第156章 兵戈起第30章 發威(六)第52章 站住第31章 夢裡風火連城第29章 等沽第22章 天津橋外一張紙(五)第61章 佳麗(二)第39章 風雲之戰第86章 餘波(中)第19章 二禮第27章 夜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