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想法

到現在,不是少數官員,而是所有官員都明白武則天的用心了。再不明白,那就是傻瓜蛋,也不要在這朝中混吧。

武則天的“革命”與殺人如麻,主要針對關隴與李氏集團,來鞏固她的地位。可對七姓十家同樣沒有好感。只是這幾大世家勢力大,同時行事穩重,沒有什麼把柄讓人抓着。而且在她登基這件事上,也選擇緘默,不支持不反對。所以武則天也無可奈何。

而現在這個少年遇刺之事,正讓她打開了一個缺口。

不然唐朝一年發生多少起命案。有的已經偵破的,有的沒有偵破的,還有一些逃戶因爲沒身份,有冤都無處伸張。就算這個少年名氣大吧,武則天按理最多責令洛陽城官員嚴加偵察,那就不得了,連皇帝都過問此事了。沒有必要對所有官員呵斥。

七姓十家啊。平時也許未必看得出來,可這七姓十家幾乎都用姻緣相互密切聯繫起來,一榮俱榮,一辱俱辱。武則天想對付這些世家,掀起的風暴將不亞於她登基之初的“革命”風暴。

如果真實施下去,還不知道多少人家牽連進去,家破人亡,更不知道有多少社會精英被武則天斬殺。

姚元崇坐不住了,他站起來舉起牙笏說道:“陛下,臣有一言。”

武則天有些不悅,但畢竟是宰相發話,還是說道:“請說。”

“陛下,臣認爲現在首要任務是找到這個少年,防止歹徒對他再次進行襲擊。雖然這個少年很勇敢,畢竟是年幼,下次歹徒如果人手更多,這個少年很難抵擋。”其實姚元之剛纔一直就在思考這個問題,怎樣將這次危機化解。只有找到這個少年,然後寫信給王家,向這個少年陪罪。那個王家小娘子不是與這個少年有着曖mei關係嘛。好,敢情這位身材高大魁梧的姚大人也有些八卦的傾向。

雖然有可能這個少年是出身於破落的士族或者寒門。不過現在不一樣了,皇上親自誇獎,而且這個少年才藝超絕,字好畫好文章好,特別是他還似乎有一身武藝在手,這點大就對付了三個兇悍的刺客。而且在這次行刺案中的表現,十分有心機。最後這一點很重要。

寫得好文章,可以是作爲科舉與進入官場的手段。但進入官場後怎麼辦?一是有政績,沒有政績,想有作爲很難。畢竟武則天雖然暴戾,可雙眼如炬,除非他做武則天的寵男,估計那個少年耿直的脾氣不會做出此事。二就是有權謀手段。沒有權謀,在這個傾軋的官場,再有本事,你也會被排擠出去。

少年權謀之術,不敢說,但這少年出手果敢,已經有了一些權謀的基礎。現在還小嘛,再加上王家如果指教一下,那麼好,這個少年進入官場的四大要素基本上都有了。飛黃騰達的日子也不遠了。

也就是說少年也能勉強配得上王家的女兒了。

這才用了勉強二字,但絕不是姚元崇在幫王家說話,確實王家姻親的門檻太高,而且這個王菡還是王家的直系嫡親女子。

一旦兩家結親,那麼這次王鄭兩家的危機自然煙消雲散。

這是治本之術。

他接着又往下說去:“還有這件案情直到現在沒有偵破,在沒有證據之前,也不能下結論。”

聽到他的話,立即有一個大臣站了起來說道:“陛下,姚相公之言很有道理。此案中嫌疑人之一王三郎雖然性格有些高傲。可平時也十分聰明能幹,頗識大體,深得王家喜歡。這一次與那個少年出現爭執,也是因爲關心妹妹,這也算情有可願。但臣不認爲他會做出買兇殺人之事。這一定是有人藉助此事,想將這個少年殺害,嫁禍於王家。”

衆人一看樂了,這個官員是一個太學博士,也姓王。而且就出自於太原王家,是王家族中一名長老,對經學十分精通,因此調到朝中做了這一職務。

可是他後面這句話夠尖銳的。什麼人載贓嫁禍?剛纔張易之冷不丁地插了一句嘴,明顯是相幫這個少年的。而且武則天突然對這個案件慎重起來。對張易之大家也有所誤解。其實張易之也是出身於一個小官宦人家,比王畫出身好還一點,也就是說是一個小士族,他是以門蔭遷爲尚乘奉御的。武則天得勢時,是太平公主先薦其六弟張昌宗入侍武則天,昌宗復薦易之,最後成爲武則天有名的“妃子”。

他本身也不是不學無術,精通音律歌詞,也會寫詩,比如《奉和聖制夏日遊石淙山》:

六龍驤首曉駸駸,七聖陪軒集潁陰。千丈松蘿交翠幕,一丘山水當鳴琴。

青鳥白雲王母使,垂藤斷葛野人心。山中日暮幽巖下,泠然香吹落花深。

也還算是行吧,最少比那羣遊學的普通“詩人”寫得要工整得多。

但因爲他以一個男子的身份,降節做“皇妃”,這些有教養的世家子弟對他十分看不想。當然到了現在,因爲位高權重,也有極個別不爭氣的世家子弟投入他的門第中。

因此,張易之兄弟與七姓十家關係很不睦。但張易之可不是凡夫俗子,這個人很有心機的。

這句話明顯就是指張氏兄弟買兇殺人的。

不過相當於他這個五哥,老六張昌宗就差了許多了。他也有許多詩作問世,可大多數是宋之問等人的代筆。但張昌宗有另外一個本事,長得好,被譽爲當朝第一,這個人不但是武則天的男寵,與太平公主、上官婉兒都有一腿。連武則天看到他與上官婉兒在牀上哼啊,也沒有怪罪。可見其長相。

魏元忠看着這個太常學士,心想:我說老王同志啊,你說王家三郎不會做出買兇殺人就是,何必暗暗扯上張易之,這不是自找無趣嗎?

果然這個太常學士話剛一落音。武則天臉上陰雲密佈,她再一次將宮女剛剛端上來的茶杯扔在這個王學士身前,說道:“好,好,買兇殺人,還敢說是別人誣陷的!朕給你七天時間,你去將這件案子破了,將真正殺人兇手找出來,否則朕一定會判你一個造謠生事,擾亂朝綱,誣陷朝中重臣之罪。”

這三條罪行定下來,這個老王學士還有命麼?

而且此案的唯一生存下來的兇手,不知道逃到什麼地方了。就是在七天之內,估計找到這個逃走的少年也未必可知。

武則天這樣說,乾脆說,朕今兒很生氣,我想殺人,很想殺人,首先就拿你開刀吧。

魏元忠與姚元崇想視一眼,現在武則天看這個架勢,是非拿七家十家開刀不可了。或者藉助此事強行逼迫七家十姓表態,向武則天跪下來,對她曲服。可這幾大家族,連李世民都無可奈何,況且武則天。那麼最後結果就是一敗兩傷。唯今之計,第一找到這個少年,可天下之大,找一個人談何容易。最讓人鬱悶的是他原來的房東,是陸渾縣的一個小地主,這套房屋是他在京城置的產業,因此他在京城時間並不多。

當時王畫租借房屋時,他也以爲王畫是一個遊學的學子,也不能注意,更沒有詢問少年來自何方,只是知道他是洛州人氏。洛州十幾個縣,還有許多外來的人口以及逃戶,想短時間尋找到這個少年,那有這麼容易。不看到狄仁傑遇到的那個王畫,到現在還沒有在偃師縣找到。

最怕這個少年,如果真象他在那首詩中所寫,嚮往大自然的壯觀,跑到什麼天姥山之類的大山隱居,那更加糟糕。

另外還有一個人,老臣狄仁傑,或許只有他才能平息武則天的憤怒。而且狄仁傑還欠着李嶠一個天大的人情,狄仁傑被來俊臣誣陷時,李嶠曾經極力爲狄仁傑奔走鳴冤,爲此一度被貶爲潤州司馬。這也是李嶠一生中最得意的事情之一。狄仁傑欠了李嶠的情,也等於欠了李家的情,欠李家的情,不維護這幾大家族嗎?最少能站在公正的立場吧。可是他人卻在河北,安撫百姓,遠水解不了近渴。

這怎麼辦?

看到武則天的憤怒,兩個大臣一愁莫展。還有現在主要也不能讓王學士真的去破此案。他做經學行,可破案能行麼?況且七天時間。

可他倆看到這時候吉頊站了起來,說道:“臣有一言,不知當說不當說。”

第17章 送美第75章 我叫沐孜李是良第5章 請教第81章 世界的盡頭(上)第51章 要出大事第27章 三馬第20章 換硬的第5章 殘殺第67章 大勢的開始第3章 吃豆腐第61章 佳麗(二)第45章 三箭(下)第99章 拉網式戰術第45章 煙消第45章 煙消第65章 決戰慈恩寺第40章 少婦第120章 女王振(續)第148章 鼎瓷成第77章 決戰白馬寺(六)第70章 日上柳梢決戰之時第52章 黯然銷魂螭龍玦第35章 上天與天上(下)第150章 東風急第128章 一日三變第26章 立營第155章 雷雨前第97章 上官小婉的報信第30章 不速貴客(下)第6章 開始第77章 青崗嶺之戰第65章 四個機會第31章 第二箭第105章 瘦弱的身體第50章 棺材第30章 風雲之戰第98章 爆第3章 退親第29章 滿園春色第25章 根本第50章 準備第80章 青崗嶺之戰第29章 滿園春色第9章 器王第59章 西傾山,山傾雪第7章 囧與雷(三)第105章 塵埃落定第2章 太原王家的變故第22章 約戰天下第109章 伐韋第77章 決戰白馬寺(六)第77章 密旨第68章 約賭第14章 雨第9章 一馬第53章 假設第4章 學生第76章 莫賀將軍第17章 真正的敵人第81章 決戰白馬寺(十)第16章 姐姐第71章 撈月亮的藍子第58章 善士周永第33章 風雲之戰第44章 三箭(上)第68章 喝彩第2章 大帽子第6章 進長安第15章 囧與雷(十一)第67章 潘金蓮第9章 器王第49章 放第146章 誠意第40章 太子第7章 老武的恩賜第37章 風雲之戰第50章 高處不勝寒第23章 天津橋外一張紙(六)第19章 鵬第50章 漫天要價第6章 開始第23章 三疊第74章 決戰白馬寺(三)第8章 鼎第6章 水也渾第60章 半步神位第44章 酸(中)第27章 風雲之戰第74章 決戰白馬寺(三)第54章 下馬威?第1章 山村第24章 天津橋外一張紙(七)第78章 美女來襲(上)第5章 變天了第99章 那一夜,菊花滿洛陽(一)第13章 代面第83章 青崗嶺之戰第46章 妓婢第37章 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