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秦漢磚瓦

二畫將拜帖打開小面絹秀的行小字!妾心依舊,君貶州公,

王畫看了吃吃一樂,這個小裹兒是什麼意思?前些天帶着一大羣奴才。砸了崔家的店鋪,現在好好地提出這個疑問幹嘛?

連民間的輿論,都已經接受了他與李裹兒的事。不過想到這一點,他忽然皺起眉頭,現在隨着他的事蹟傳開小玉真誓死相隨,更加讓民間百姓接受。什麼叫真情實意,都拿命來陪你了。世上還那一份情義比這份感情更真。

當然,老百姓也沒有怪王畫,就象美麗的女子,身邊有許多男子追求。就是家教好的,提親的人還絡繹不絕一樣。奇男子身邊有許多美麗的女子環繞,這也很正常。世上還有比王畫更奇偉的男子麼?文鬥天下。兩局就逼得龐大的七姓認輸,以五百來士兵,力撼一萬八千精銳突厥精騎,還前後擊斃了近八千突厥士兵。

這樣的男子,身邊出現兩個尊貴的女人,並不奇怪。甚至更多也並不奇怪。

但王畫開始茫然起來,雖然玉真是可這種癡情,他又怎能做出負情忘義的事?或者他的心真的分了一些出去了吧。

也許李裹兒敏銳地想到了這一點。所以用了這種奇怪的方式。來表達她的擔擾。

想了想,到了書房,拿出了他準備的幾支毛筆。這是他準備教導府兵制作新式毛筆用的。但因爲他們對美術把握的能力,王畫將此事放了下來,一直到突厥人入侵。這件事等於無始就而終了。

古人看毛筆,重的是筆毛,毛筆是用來寫字的,沒有好的筆毛如何行?就象王畫一樣,後來家境好了。改用好筆,所畫的畫與作寫的字,質量立即提上幾個臺階。工欲善必利其器嘛。

但在收藏界則不同,後來的古玩收藏中只論筆管,不論筆毛。比如拍賣出五十多萬人民幣的漆描金連紋筆,通體鬃墨漆,主描金龍鳳紋。輔以花開紋,整體巧妙地採用了深淺兩色金彩描繪,又稱彩金象。它的價值就是在於這支筆管。還有拍賣出近四十萬人民幣的五彩穿花龍紋彩筆,近五十萬人民幣的黑漆描金龍鳳紋筆,故宮珍藏的嘉慶款彩繪雲龍筆,等等,都是以筆管取勝,不是以筆毛取勝的。

其筆管的原材料,也由原來的竹子。變成了象牙、玉石、瓷器。不過這些毛筆,真正的由使用品變成了工藝品,用它來書寫,反而因爲重心不勻,不如竹製的毛筆好使。但話說回來了。如果有人真的花高價買回了這樣一支毛筆,看着一支細細的毛筆桿上,那麼美麗的紋鬃。有幾個人捨得使用?

王畫當時就想進軍這條路線,可這比在墨上製圖更難,看到府兵的水平,王畫只好用時間等待。突厥的事發生後,也不用等了,就剩下衆上自己六十個。人了,每一個人都會升遷官職,還會再做工匠?

除了筆外,還有一樣東西。更能做出許多玩意兒。

硯!

現在所用的硯大多是泥硯,端硯與飲硯在唐朝就出現了,但時間更晚。因爲王畫也曾留心過,在市場上根本沒有人看到。也許還走出現了。可這種石硯就走到現在還沒有過引人注意。

泥硯,又叫澄泥硯,是用澄積起來的細泥燒成的,其中以鍵州修縣爲唐硯第一,將縫製好的絹袋沉入汾水河底,幾年後淤泥積滿袋子。曬乾或者陰乾,用竹刀刻形。混在稻糠與黃牛糞中燒製,然後放入墨蠟、貯米醋蒸,其質堅硬可比石頭。還有上海寶山出產的寶山澄泥硯同樣也很有名氣。泥硯顏色以聰魚黃爲上、綠頭青爲次、玫瑰紫再次。

除了這種泥硯,還有一種硯。名氣更大,價格也更珍貴。秦漢磚瓦硯。

秦漢時著名的建築物所使用的磚瓦與澄泥十分相似,因爲裡面摻雜許多金屬成份,質地細密,體重聲音清越,更因爲秦磚漢瓦上都有花紋,有一種古色古香的味種硯臺也是古玩界的搶手貨,比如國畫大師吳昌碩本人使用過的,三國東吳製作的一塊黃武元年磚硯,被拍出六十六萬人民幣的天價。

但不是所有秦漢磚瓦都可以製作硯臺的,磚是擴磚,瓦要求更嚴格。是瓦頭,就是覆蓋在屋檐上最高那一排瓦。一間宮殿,有多少瓦頭。況且在所有瓦面在外面,風吹雨打,容易損壞。因此這種硯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然後就是石硯,與秦漢磚瓦刻意的原汁原味不同。這種硯石就需要更高的美術欣賞能力,有的就着原來的石理打磨,形成天然的圖案。有的需要雕刻。

王畫拿起了一支毛筆,腦海裡在想着這個問題。

瓷器也好,墨也好,硯也好。甚至其他的工藝品,主要現在就缺少的是美術工作者。有畫師。第一未必能將畫導器具結合,第二稍有名氣。也不屑從事匠人行業。

其實還有一個辦法,與寶林齋聯手。利用韋家的大量人力資源,這個問題將會迎刃而解。可這種情況,是王畫最不想愕到的,與這些家族聯手的最後結果,如果撕破了臉面。於杜兩家的前例,就是王家的後期結果。真不行,他們掌握了技

他正想着心事,敬志陽走了過來。他也喝多了,就睡在王家。到現在才醒過來,不好意思地告別。王畫突然靈機一動,說道:“敬志陽。我有一件事,要與你商議一下。”

“都尉,什麼和”

“這一次突厥入侵,殺死不少了繁疇百姓,雖然後來朝廷減去了三年稅務,還有一些援助,但這些人家主要的青壯年都被殺害了,以後的生活還會很困難。”

敬志陽難過地低下頭。但他心中更加對王畫感謝,王畫已經對繁醋百姓做得很好了,就是將王家所有錢搬出來,還是沒有辦法將繁特受苦受難的百姓養活。

王畫說道:“但我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可不知道繁特百姓的心裡怎麼想。如果這個想法成熟,會再一次解決大批繁特百姓的危機。”

“都尉請說”說到底,是繁特人,那一個不希望自己家鄉好,敬志陽高興地說。

“是這樣的,你也知道我對一些工藝最拿手的”這是王畫最驕傲的地方,詩抄襲,文抄襲,但工藝技術確確實實是自己掌握的。

敬志陽點頭,王畫本來就是漆瓷起家的,兩次比拼傳遍天下。

“我在南方開了幾座瓷窯。有可能擴大生產規模,還有其他的一些東西,也需要各種工人,特別是會畫畫的。我想聘請一些家庭情況特別困難的,受損最嚴重的百姓去江南。一邊給他們工作做。一邊還聘請一些畫師教他們本人或者他們子女讀書繪畫。這些費用由我來負責,而且窯上的待遇也十分優厚。最主要沒有戰亂危脅。可我不知道,繁特百姓願不願意離開家鄉?”

這件事如果操作成功,也會減少王畫心中的內疚。對七姓,對武三思、對相王李旦,他可以陰謀詭計。以牙還牙,可畢竟那些都是老百姓。這也是他與武三思他們最大的區別。

還有因爲自己的幫助,這些人感恩,忠誠度更高。這不是王畫想奴役,因爲忠誠度高了,創造的價值更高,產生的效益更大,反過來又可以皿報他們更多的薪水。這是一個相輔相承的過程。

敬志陽臉上表情還是黯然,他答道:“謝過王都尉好意。如果真按王都尉所說,相信一些過不下去生活的百姓,肯定願意跟王都尉去江南的。畢竟家鄉是好,面臨突厥的危脅,無法生存下去,有好的出路還是選擇離開的。況且王都尉對百姓的好,百姓都知道,江南也不是嶺南,是好地方。可怕是王都尉好意,卻行不通。一是縣裡面不放人。二也不合朝廷法度。”

朝廷法令是禁止百姓遷移的。地方也管理很嚴,畢竟是按照人頭收稅。如果百姓逃完了,縣裡的稅務向誰收去?

王畫微笑道:“只要百姓願意就好辦。你忘記了一件事,現在朝廷免繁特三年稅務,縣令一般不可能呆在一個縣三年時間的。因此反對度不大。還有我們遷移走的是最困難的百姓,他們就是能徵稅,也從這些百姓身上徵收不到。對國家也是如此。如果按照我的辦法,遷到江南去,因爲他們有了創造價值了。國家可以再次徵收稅務。再從邊防的防務上講,這些百姓人家青壯年大多戰死,也對邊防起不到防務作用。所以我將此事稟報給皇上,一定會獲准的。”

敬志陽想了一下,猛地跪下來。說道:小的代繁特百姓感謝你了。”

“起來吧,我只是做到一些我能力範圍的事。敬隊長爲不必牽掛。

“是”敬志陽站了起來,眼裡含着淚花,也有些羞愧,自己想到馬上就要升官發財了,都忘記原來家鄉受的苦難,到是一個外鄉人時時惦念着。自己還是一個人嗎。

“去吧”王畫揮了揮手。

然後讓下人到北市上買回一些棄西,開始製造這支毛筆。

先用刻刀在玉筆管上刻上許多陰線。然後再次用黑漆描金鬃飾出一幅精美的圖畫。一條清澈的江水緩緩流出,江兩岸開滿了無數的鮮花。天空中繁星與明月互相輝映。整個圖案如夢如幻。然後在最前端寫上幾行字:君持紫江離,我握白芷蘭。星月伴宙宇,芬芳滿雲漢。

這幅圖,如果在圖畫上畫,王畫一個時辰就可以畫完,可在這小的筆管上鬃飾,到了第二天晚上王畫才完工。到這時候還不能真正賞玩,必須陰乾,打磨,再陰乾。不過工藝品也不是急的事,想一想。鍵州澄泥硯,爲了那一小袋泥。用袋子在河中沉澱好幾年時間。

王畫將工具放了下來。正準備洗手,外面傳來下人的稟報,說魏元忠前來拜訪。

老魏同志。王畫命人大開中門迎接。

進到客廳,王畫讓他落座,下人上茶。王畫問道:“不知數總管前來有何賜教。”

“你的提議,中書與兵部商議過了。也通過了。但有些地方,某還不太清楚。第一你打算在什麼地方練兵?什麼主動出擊突厥練兵?你可知道會招來什麼後果。這一次你勝的多僥倖,你明白嗎?還有,進入軍營的士兵需要什麼標準,什麼樣的士兵纔可進入,什紅十兵不可能講入。你好象說得也很會王畫愣了一下神,心想,這不是老武在整我嗎?什麼我的提議,我想也沒有想過,純是你在皇宮裡胡思亂想,才搞出這個什麼營的。

但不能說,於是定了定心神答道:“魏總管,你想過沒有。如果一味地防守,從隴右到河北,需要多少士兵。有的士兵呆在邊關幾十年不能回家鄉,難道你沒有想過他們的幸福?還有這樣的士兵又有什麼樣的士氣?再問一句,朝廷爲了這些邊軍一年增加多少開支?”

“可是你主動開邊,未必能成功不說,反而會引來大規模的報復。百姓傷害更大。”

“魏總管,難道你說我不爲百姓着想?”

魏元忠啞然,說品性,王畫有時候“黑白不分”亂來一氣,可對老百姓,那是真好。加上繁特軍民。他一共捐出了近二十萬婚錢。可自己呢,就沒有看到他置了什麼精美的馬車,衣服,宅子。到現在,他身上還是一身青衫,普通的絲綾織成的。憑藉這一點批駁不得。他想了一下問道:“那麼王都尉高見呢?”

“我在皇上面前也說過這件事。一味的攻,不行,象漢武那樣是窮兵黜武,最後民不潦生。一味的守,更不行。看到現在士兵嗎?這些士兵也是民,也是百姓,同樣民不潦生,有的地方爲了抓丁,什麼景象。你聽說過嗎?只是沒有突厥人直接入侵來得直接明顯罷了。我這種以攻代練,也不是刻意尋找他們麻煩。如果突厥人侵犯我們大周,同樣我帶兵去侵犯他們突厥。他們百姓是沒有我們大周百姓多。富裕也沒有我們大周百姓富裕。打得心寒了,他們也不敢入侵了。當然,短時間內,他們肯定會報復,但這是短痛,痛完了,就沒事了。”

老魏眨了眨眼睛,也不知道對與不對,過了半天后又問道:“那麼挑選士兵有何要求?”

“這個。我親自來。但前提是不強壯不要,不想死的不要。”

“嗯?”老魏再一次噎着,那個想死?

“魏總管,這個營說明了,就是準備隨時戰死沙場的,必須讓士兵有死志,在招收時就要說明。進了營肯定比別的軍營立功機會很多。但犧牲的可能性很大。不先立死地,怎麼能後生?還有一個小的要求,七姓之家的弟子,我一個也不要,看就煩。或者不要指望我進這個營做武將。”

提到了七姓,魏元忠又想起了另一個,來意,他說道:“王都尉,有一件事,某要與你說一下。”

“魏總管,請說。”

“就象這朝中一樣,有的官員正直。有的官員奸邪,不能因爲某些少數的官員,就將所有官員定罪。七姓也是如此。他們爲大周貢獻了許多精英人士,只是因爲家族巨大,纔會有少數敗類。這一次皇上因爲那個崔班的事,準備大動刑訊,有可能牽動許多人進去。爲了國家安定,某還請王都尉在皇上面前美言幾句。”

王畫看着他,過了好一會兒說道:“很不錯,你的道理很象默啜,明顯我們大周帶去的糧食是讓他們吃的,可他們當作種子了,收不出莊稼。說我們大周不安好心。帶去大量騁禮,也說不精美。於是攻打我們大周,打完了,搶過了,人殺了擄了。還說我們是爲正義而戰。相反呢,我們大周百姓是該打該殺的。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爲了國家安定嘛。”

說到這裡,王畫臉色一陰說道:“這件事,魏總管,我不知道你內心的想法,勿復多言!如果再談七姓之事,今天恕小子送客了!”

“莫不成你連魏家人也不相信了?”魏元忠氣着了。現在朝中他是清流的代表,直臣的典範,今天卻起受這個愣頭青質疑。

“錯!我所看到的是天下萬民。不是某一家幾百幾千人的奢侈生活。欺行霸市。如果七姓真讓皇上處死了,臣纔是最開心的。因爲被他們奴役的幾十萬百姓就解脫出來了。”

“你!”魏元忠氣得站起來,人家在奴役百姓,你家還不是在奴役百姓。可不能說,一是王家待遇好。二人家掙錢就是爲了散錢的。就如他在張府所說,爲了天下窮人過上好日子的。與七姓之家。性質截然不同。

正當老魏同志被王畫氣得發抖時,外面門房又進來稟報,說樑王武三思求見。

王畫站了起來,面對這個固執的老臣,王畫也不想費口水,正好,美美的老武來了,一個美老男,一個老石頭,我好看場龍虎鬥。再次大開中門,將武三思放進來。

比:關於工藝品的事,因爲進了,儘量壓縮字數。喜歡的兄弟莫怪。不喜歡的原諒一下。因爲不想看月票榜,不想多登陸。因此改兩更,每更五千字以上。大爆會是三更四更五更。但這是回報大家的。與求票無關了。也灰心了。如果各位想看到實物原形,請在書評區留言,第三卷的畫與第四卷的墨筆,我會在下月上傳一些圖片到作品相關裡。

第98章 爆第113章 弒(上)第21章 要官第42章 報信第21章 要官第6章 小麻煩第132章 殺韋(下)第50章 改良第23章 約戰天下第57章 新隸第90章 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第149章 一百問第23章 大神(下)第84章 囡囡第43章 酸(上)第47章 風潮第96章 蝙蝠、烏龜與紅豆第19章 狗咬狗(中)第18章 約戰天下第117章 放第37章 姐妹第74章 進來、出去第88章 治國之術第68章 喝彩第72章 慘烈的開始第121章 豬突陣第13章 我們看戲第68章 躲貓貓第12章 倒第4章 學生第73章 分(中)第32章 沒第37章 姐妹第69章 坑第69章 坑第20章 約戰天下第37章 滾!第23章 七軍四旅一將軍第108章 半文錢第100章 屈服(上)第5章 請教第91章 生的情敵第137章 玩味天下第31章 開府第3章 我問你第51章 牛叉的師祖第1章 太原王家的邀請第36章 朕老了第57章 大人物第77章 密旨第56章 冷淡第40章 隊伍壯大了第27章 海珠第74章 分(下)第55章 未來之主第32章 敲山第43章 酸(上)第29章 秦漢磚瓦第1章 大難至第47章 風潮第93章 愛美人更愛江山第38章 食之第43章 活靶子第59章 邀請第3章 迴天一刀(下)第52章 站住第26章 縣長來了(上)第70章 青絲符第92章 那一箭第55章 障眼術第102章 那一夜,菊花滿洛陽(四)第10章 沐孜李的野心第29章 發威(五)第76章 莫賀將軍第36章 朕老了第87章 人心散了第102章 那一夜,菊花滿洛陽(四)第31章 刀光第14章 囧與雷(十)第44章 風雲之戰第1章 幸福第149章 一百問第63章 告示第77章 密旨第108章 八方來賀(下)第46章 風雲之戰第97章 乾第23章 被詛咒的地方第35章 鬼門關第39章 風雲之戰第11章 賽詩第68章 黃帝龍瓷(中)第4章 責問第4章 學生第45章 煙消第79章 青崗嶺之戰第29章 不速貴客(中)第54章 難纏第82章 被老草啃的那頭嫩牛(上)第82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