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暗敵

過了半天后,狄仁傑才驚醒過來,問道:“這個王畫呢?”

剛纔都看入了神,通過這個跋文才知道少年的名字叫王畫。

管家都樂了起來,他說道:“阿郎,他早就走了。”

狄仁傑聽了惆悵然若失,但立將寫了一份奏子,連及這兩幅畫,讓人帶回洛陽,交給武則天。

這時公公宣讀的正是狄仁傑這篇摺子。

讀完了大家面面相覷,就好象聽了一個傳奇故事一樣。唐朝不缺乏天才,其中最有名氣的就是初唐四傑。可就是王勃寫下《騰王閣序》也到了二十九歲。他們中間無論那一個,也許在幾歲時就會寫詩寫文,但絕對不會在十二三歲時寫出這首驚天的《燕歌行》。

似乎都有大臣不相信了。

武則天面帶微笑,顯然這個故事也讓她心情大好,也許她這次舉辦詩會也是因爲狄仁傑寫了這份奏摺的緣故。她嘴角再次一努,她貼身公公會意,又打開那個少年的畫子。果如狄仁傑所說,也許這個畫這個字,功底深厚,但未必這些大臣都無人能及。可要知道,這是一個十二三歲少年所作,並且還是來自一個窮困潦倒的家庭。最主要他的立意,與狄仁傑相同的想法,大多數人想到,好一個以人爲本。

這句話也頗得武則天的心思。這時候武則天接近垂暮之年,歹毒的性格開始轉變,手段也柔和起來。

除了少年這兩幅畫,還有一幅,卻是上官婉兒所畫。河邊一個長相飄逸的少年,正在聚精會神地作畫,在他旁邊還有四位官員,面容隱隱看去,極似狄仁傑四人。在畫上還題了一首小詩:

誰家少年郎,作畫淥河旁。

蒼草帶露翠,蘭桂送秋霜。

丹筆舞龍蛇,磯字含珠光。

衆醒問童子,人沓已緲茫。

這首詩也頗爲工整,上官體嘛,出自上官婉兒的手中並不稀奇。無論上官婉兒是怎樣的一個女人,可心中聽了此事也覺得好奇,甚至還有些仰慕。因此看到這份奏摺後,畫了這幅畫與題了這首詩,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她的詩畫現在都沒有人注意,所有大臣都將頭伸得老長,看着這兩幅畫,以及畫上詩跋。

大殿裡久久沉靜不語。

過了半天,還是武則天打破了沉靜。她說道:“朕以爲將天下人才幾乎一網打盡,可眼皮底下卻有這樣的一個少年,居然沒有發現,不知道是誰的錯。”

武則天是濫殺無辜,光宰相就讓她殺了十九人。但她也重視人才,曾經“詔內外文武九品已上及百姓者,鹹令自舉。”“官人者感令自舉。”你說我有本事做什麼官,只要不過份就讓你去做。這就是史無前例的“試官制”。

同時十道巡撫使所舉之人,皆親自引見。當然這也是她用濫爵收買民心。但確實一大批人才脫穎而出。並且合格者留用,不合格動輒罷黜,或者斬殺。

除了這兩種手段招引人才外,她還進一步發展科舉制度,尤其是重視進士科。大量的新鮮人才涌進,纔不至於讓她殺掉許多人才,導致朝政崩潰。

武則天這個問題,讓官員無法回答。但武則天這一句話說得夠重的了。要知道多少士子,爲了這句話可以放下一切都不顧。

唐朝取士之科分秀才、進士、俊士、明經、明法、明書、明算等科,其他醫、卜、星、相、琴、棋、書、畫均可登科。其中以明經科及專以詩賦取士的進士科最爲士流所重。唐代進士錄取人數少則幾人,多則三、四十人。進士第一名稱狀頭或狀元,也稱探花,不過不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第三名。特別是雜科取士,從現在來看,是唐朝前期文化發達的一種動力。至順宗永貞元年王坯、王叔文等二王八司馬主政時,由於王坯是寫隸字的書博士,王叔文是下圍棋的棋博士,都是雜科出身,怕同輩揭他們老底,執政後就取消雜科,罷了所有由雜科出身的宮。這件事讓封建士大夫們以爲從此百家雜技不在仕途中和經學、文章的士流混淆,是好的。實際上是科學技術再得不到國家政權的保證和重視,這也是導致中國的科學技術開始走向下坡,逐漸落後於世界的原因之一。

唐朝應試的途徑有三條:一種由學校推薦名爲生徒;一種由州縣推薦的名爲鄉貢、舉人,是爲貢舉,比如於家三郎;一種直接由朝廷考試的名爲制舉。唐代所謂秀才、舉人、明經、進士只表明其出身途徑的異同,並不像明、清是科舉的不同等級。

唐代的科舉也不像明、清那樣一層層地考上來,錄取也不完全看幾篇詩文,而是要有公卿名人在社會上爲之吹噓並推薦才能應試登第。所以求官的人一定要到長安找關係,出入公卿門下以求出路。有些人在長安閒住多年,竟得不到機會,比如杜甫。於是當時又有一種名爲“求知己”的風氣,就是等公卿名人出門時,將自己著作頂在頭上,跪在路旁呈閱。被收了去,看中了,就算有了門徑。比如李白。

現在有了武則天這句話,狀元未必,但王畫乘勢科舉,進士已經是打了樁一樣牢靠。

王畫就是知道了,也未必參加科舉。現在武則天稍微好一點,可還在殺人。到了後面還有韋氏之亂。因此王畫未必對現在的官場產生興趣。

聽了武則天的話,許多大臣自稱失職。可沒有想到有一個人低下頭去,眼裡有些怨毒了。宋之問嫉妒了,今天陛下來辦這場詩宴,哦,敢情就是來捧這個叫王畫少年的場啊。

武則天不會去注意他的想法,主要讓她也喜歡這個叫王畫的一是他的立意,二是他出身貧寒,使老武太太想起了她小時候的經歷。既然大臣這樣說,她下詔書,派使者前往偃師縣找尋這個叫王畫的少年。然而這中間發生了一個變化。王畫並不在偃師縣,而是在鞏縣。

當時他跑到偃師縣,是因爲想作畫,可在附近怕他老子看到,又是一頓責打。於是騎着牛來到二十幾里路外的偃師縣放牛。後來聽到唐朝大軍出征,再次又騎了十幾里路。那個想到一個放牛娃,放個牛,居然跑到三十幾裡跑外的地方。結果將整個偃師縣翻了一個遍,都沒有找到一個叫善長畫畫寫字的王畫少年來。

得不到的東西永遠是好的。因爲找不到了,所以更讓人覺得奇巧。特別這時候的人們還相信鬼神傳說。於是京城裡這件事傳得紛紛揚揚,有許多人說那一天狄仁傑遇到的是一個神仙。最後傳來傳去,連武則天都開始疑神疑鬼起來。

這本是一件美好的事,況且王畫當時也是出於感恩的心。可沒有想到引起一個人的嫉妒。宋之問來到張易之的府上,對張易之說道:“張供奉,前日作畫少年,你有什麼看法?”

張易之說道:“很神奇啊。”

這本來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傳奇故事,就象神話一樣。

宋之問搖頭。

張易之奇怪地問道:“宋學士,爲什麼要搖頭,難道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宋之問再次問道:“張供奉,你認爲有沒有此人?”

張易之雖然是一個玩臣,可腦袋瓜子並不笨,想了一下說道:“應當有此人。畢竟如果是神鬼,爲什麼會收下狄老相公的銀子?”

“那就對了。可某卻聽到民間有一個說法,說如果按人才劃分,張供奉只是一個妙品,而這王畫才真正屬於神品。”

說到這裡,他沒有再往下說。

張易之之所以有今天這地步。並不僅是他長相秀美,也不僅是他牀上那個厲害,將武則天老太太弄得開心,這麼長時間寵幸不衰,也是有一些智慧的。

張易之聽了先是一愣,隨後就想到那一天武則天提起這個少年時,眼裡露出滿意的眼光。如果皇上看中了這個少年?張易之忽然產生了這個想法。那麼會怎麼樣?

看到張易之眼裡先是疑惑,然後是擔憂,最後有些兇厲。宋之問嘴角露出一絲笑意。他深施了一禮,告辭了。

第89章 送禮第20章 血甲第75章 我叫沐孜李是良第117章 放第87章 餘波(下)第56章 粉蝶第38章 曖味第19章 獵食第64章 挑戰第68章 賜馬第50章 漫天要價第11章 天津橋外的喊冤第98章 大撤離第59章 西傾山,山傾雪第8章 囧與雷(四)第46章 風雲之戰第16章 姐姐第78章 斷腕第1章 紗衣(上)第32章 肚兜第76章 決戰白馬寺(五)第84章 音訊第34章 塞北大捷第22章 大神(中)第73章 夬第12章 朋友第16章 佈局第67章 死心第33章 賴定第1章 山村第77章 青崗嶺之戰第69章 盛宴第29章 滿園春色第21章 天津橋外一張紙(四)第59章 西傾山,山傾雪第78章 各有算盤第55章 狀元第35章 烈音第4章 借地(下)第13章 囧與雷(九)第2章 馬崽坡第20章 天津橋外一張紙(三)第46章 劉郎第23章 血甲第5章 變天了第8章 囧與雷(四)第33章 二奪大非川第63章 撥城(上)第65章 釣魚第68章 賜馬第33章 四鳳第5章 殘殺第37章 用心第68章 約賭第7章 未婚妻第47章 後期第75章 卻月陣(上)第14章 伴笛第11章 賽詩第89章 阿里巴巴的大門第19章 二禮第1章 紗衣(上)第3章 迴天一刀(下)第57章 出爐第12章 囧與雷(八)第68章 約賭第55章 狀元第36章 羊腸嶺第11章 賽詩第50章 準備第48章 爲什麼第68章 黃帝龍瓷(中)第57章 人流第12章 朋友第36章 人性的弱點第20章 鳴第59章 人心叵測第87章 人心散了第24章 約戰天下第49章 籠中人第68章 賜馬第62章 替身第27章 風雲之戰第38章 風雲之戰第9章 一馬第11章 顛覆第3章 吃豆腐第28章 一線曙光第33章 錯第12章 新紙第82章 被老草啃的那頭嫩牛(上)第101章 那一夜,菊花滿洛陽(三)第18章 天津橋上一張紙(一)第29章 風雲之戰第95章 小瓶子第97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第54章 下馬威?第85章 餘波(上)第10章 囧與雷(六)第19章 獵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