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 撕裂防守

“攻擊!”

沒有猶豫和遲疑,沒有恐懼和退縮,陸恪揚聲宣佈了開球口令,萬籟俱靜的球場之中猶如春雷一般炸響開來,雙手牢牢地抓住了橄欖球,沒有擡頭、也沒有打量,一個轉身就將橄欖球交給了站在身邊的馬庫斯-林奇——

這是一記跑球!同時也是最符合所有人猜想的進攻方式。

一來,這是一檔進攻,可以用跑球沖沖對手;二來,進攻組站在端區前沿,爲了避免失誤,跑球是更加穩妥的選擇;三來,陸恪剛剛恢復重新上場,還是需要適應一下比賽節奏和氛圍,選擇跑球也是更加簡單明智的。

解說員們預料到了這一點,鋼人隊防守組也預料到了這一點。

開球的瞬間,兩名內線衛就往前收縮,加入了三名防守鋒線的範圍,開始堆砌人牆;而站在外側的兩名外線衛也開始往內收縮,切斷所有的推進縫隙,猶如甕中捉鱉一般,將馬庫斯嚴嚴實實地圍堵其中——

聯盟防跑第二的防守組,從來都沒有放鬆警惕!

強勢壓上的同時,鋼人隊的九十二號外線衛詹姆斯-哈里森卻注意到了一點點異常——他就是上半場完成抄截的那位球員,同時也是整個防守組之中目前狀態最好的一名球員。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哈里森注意到了接球球員反常的跑動路線。

如果這是跑球的話,接球球員要麼就是拆擋開路,那麼雙近端鋒戰術也就有了實際用處;要麼就是牽制防守球員,爲跑衛清除障礙,但此時,哈里森位列的這一側,卻注意到了兩名接球球員的跑動路線。

似乎是接球跑動。

爲什麼?爲什麼是接球的路線跑動,而不是跑球的路線開闢?

飛快地,利用視線餘光掃視了一圈,哈里森僅僅只是捕捉到紅色在白色之中穿行的軌跡,然後腦海之中就警鈴大作,幾乎是本/能地做出了迴應,緊急剎車,緊接着一個後撤步,第一時間就跟上了距離自己最近的近端鋒洛根-紐曼,內心深處開始暗暗咒罵,“見鬼!”

……

開球之後,舊金山49人的右翼。

洛根跑出了一個外撇的小斜線,朝着角衛的防守位置快速奔跑過去,以近端鋒和角衛的對位優勢,勢如破竹地衝了過去,看着跑動路線,應該是一個約莫八碼到九碼的短傳路線,僅僅只需要一秒的空檔,陸恪就可以完成傳球了。

威廉姆斯則內切跑動了一個大弧線,彷彿一個投擲鉛球的拋物線般,朝着球場的中間區域快速衝刺撞擊,他將自己的速度提升到了極致,直線衝刺約莫四碼左右、左側扯動則在持續進行之中,快速地刺入了中間區域。

與此同時,如果說右翼是一個交叉的跑動路線,那麼左翼就是一個花瓣盛開的外放路線。

弗農直接朝着邊線防線快速扯動,而且跑動路線非常短促,不過四碼、五碼的位置,似乎還沒有來得及與角衛對撞,他就可以完成接球,然後順勢離開邊線了。一邊調整着腳步,一邊做出了接球手勢,整個路線跑動的聲勢非常兇悍。

吉恩則是截然不同的風格,一個熟練的直線前衝,衝出了七碼、八碼之後,稍稍朝着右側偏移了路線,立刻就殺入了中間區域的軟肋部分,同時還將自己的速度優勢發揮到了極致,持續朝着右側移動腳步。

右側內交叉,左側外開放,然後吉恩和威廉姆斯兩個人就即將在中間區域完成交叉跑動。

此時,站在球場上空俯瞰的話,就可以注意到:

鋼人隊的防守一線正在內收,三名防守鋒線和兩名內線衛都正在快速收縮着,迎向馬庫斯-林奇;而防守二線則在往外擴散,兩名角衛雙雙遭遇了兩名近端鋒的對位優勢,同時陷入了傳球陷阱之中。

唯一能夠及時反應過來的哈里森,只能在本/能反應作用之下,跟隨着洛根跑動;另外一側的外線衛伍德雷則狠狠地撞在了進攻鋒線之上。

瞬間,球場就如同傲然盛開的花骨朵一般,花瓣敞開,花蕊綻放,然後,正中央就可以看到吉恩和威廉姆斯兩名球員猶如尖刀一般,刺入中央的柔軟地帶!

防守,撕裂。

對於鋼人隊防守組來說,這是一個意外,卻不是致命意外,因爲還有兩名聯盟最爲頂尖的安全衛及時補防!即使對手完成了接球,只要他們能夠完成擒抱、及時止損,然後再下一次防守之中調整,這就沒有問題。

但,他們到底應該如何補防?

……

中間區域!

所有解說員和所有觀衆都倒吸了一口涼氣,因爲匹茲堡鋼人防守組在中間區域暴露出了一大片軟肋,着實太過觸目驚心,以至於他們都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一片空檔,而且,泰德-吉恩和凱爾-威廉姆斯兩名外接手雙雙殺入其中,製造出了接球機會。

一個跑球戰術,舊金山49人就利用戰術路線的扯動,成功撕開了防守。

撕拉,整個空檔着實太過顯眼,根本沒有人可以忽視,但問題就在於,這是一個跑球戰術,爲什麼傳球空檔卻消耗瞭如此大精力進行安排呢?難道是爲了扯開跑球空檔嗎?等等,還是說,這不是跑球進攻,而是傳球進攻?

馬庫斯-林奇呢?

防守一線的球員們沒有辦法看到自己身後的空檔,但卻可以明顯感覺到進攻鋒線的撞擊戰術發生了改變,不是開路,而是撞擊。

這意味着什麼?

撞擊是爲四分衛傳球製造口袋,而開路則是爲跑衛跑球打開縫隙。那麼,這也就意味着,匹茲堡鋼人的防守戰術落入了對方的陷阱,於是,防守一線的球員們都紛紛擡起頭來,開始尋找正在持球跑動的馬庫斯-林奇。

不僅僅是防守一線,防守二線也正在快速做出判斷。

開球之後,瑞恩-克拉克和特洛伊-波拉馬魯兩位安全衛快速地掃視了一下全場,一邊調整着腳步、一邊判斷着防守位置。

兩位外接手的位置還沒有帶來威脅;但搶先一步地,兩位角衛與近端鋒的對位,已經佔據了絕對優勢;而49人這一次專門使用了雙近端鋒戰術,弗農和洛根勢必承擔着重要角色,那麼他們是不是應該幫助協防呢?

洛根與艾克-泰勒的對位,詹姆斯-哈里森正在補防;弗農與威廉-蓋的對位,則是弗農佔據了絕對上風。

那麼四分衛呢?四分衛如何選擇傳球路線?

克拉克和波拉馬魯的視線第一時間就朝着陸恪投射了過去。

……

“攻擊!”

雙手接到橄欖球之後,陸恪一個轉身,立刻就將橄欖球伸了出去,遞交給了馬庫斯-林奇。

不是虛晃一招,不是假跑真傳,馬庫斯雙手抱住了橄欖球,真正地抱住了,然後兩個大跨步的上步,朝着進攻鋒線快速上位,視線之中,一堵嚴嚴實實的人牆就撲面而來,再次讓馬庫斯真切地感受到了對手防守鋒線的厚重——

匹茲堡鋼人的防守鋒線全部都是彪悍的大塊頭,體重最輕的佈雷特-凱澤也足足有285磅(129公斤),黑壓壓的一片,看不到絲毫縫隙。

就在此時,馬庫斯雙腳一個緊急剎車,轉過身,輕巧地將橄欖球往後拋給了快速後撤步的陸恪,此時陸恪已經站在了散彈槍陣型的位置,靈巧地從馬庫斯手中接到了傳球之後,一個左側上步,擡起了右手,就將橄欖球瞄準了弗農-戴維斯所在的位置。

這不是假跑真傳,而是把戲進攻!

一次以假亂真的跑球進攻,最終還是將橄欖球交給了陸恪,這也徹底打亂了鋼人隊的所有防守策略;現在,陸恪已經拉起了弓箭,準備完成傳球,利用近端鋒與角衛的對位優勢,在短傳區域之內,完成推進。

不需要交流,克拉克與波拉馬魯就根據職業本/能完成了任務分配。

克拉克朝着威廉-蓋的位置快速移動,並沒有着急着撲上去,而是不斷小碎步調整重心,如果弗農衝破了防守之後,他可以隨時完成二次擒抱,扼殺更多的推進。

波拉馬魯的腳步則稍稍放慢了一些,同時在調整自己的防守位置,一邊觀察着陸恪的傳球路線,一邊用視線餘光捕捉着吉恩和威廉姆斯的位置。

等等,這是一次傳球假動作!

“該死的!”波拉馬魯立刻暗暗咒罵了一句,立刻就識破了陸恪的戰術意圖,沒有輕易丟掉自己的位置。

陸恪充分利用了鋼人隊防守的策略——給予進攻鋒線施壓,卻沒有進一步展開突襲。現在,借用一次把戲進攻,陸恪徹底拉開了自己與進攻鋒線的距離,在一個短時間之內不會撕破的口袋之中,陸恪變得遊刃有餘起來。

第一個假動作,晃動了克拉克的重心。

然後,陸恪就兩個小碎步調整了自己的腳步,瞄準了中間區域,準備傳球。

作爲一名老將,波拉馬魯展現出了自己的比賽智慧,他沒有衝動地上前卡位,因爲眼前有吉恩和威廉姆斯兩個傳球點,他必須確定陸恪的傳球目標選擇之後再啓動,與其冒然賭博,不如稍稍慢半拍,反而能夠避免浪費調整重心的時間。

但,居然又是一個假動作。

今天第一更。

879 生日快樂1511 抄截機會554 所謂矚目491 勇者之心966 氣勢如虹948 狐狸堡主381 隊長頭銜594 戰術意識寫在四月開始之際1510 一線曙光857 權貴賞識1297 全面碾壓982 汽車廣告1416 邁出一步836 壓力來襲316 積極進取1504 煙霧重重973 絕殺一傳1715 悔不當初517 天公作美1625 頭腦發熱571 無疾而終360 一鼓作氣1111 人山人海1169 喜感十足1167 全場爆笑595 跑球開路1442 咬牙堅持607 匪夷所思157 不祥預感942 堅持本心1495 亂中有序803 歡喜冤家1171 完美落幕1139 差之毫釐437 過街老鼠572 賽季結束840 寸草不生166 強力迴應205 新秀對決735 果敢抉擇561 並肩而行1271 必勝之戰728 氣勢看漲873 和氣融融392 連勝腳步1015 再創輝煌1373 餘波嫋嫋1661 一聲嘆息596 變化多端594 戰術意識1625 頭腦發熱787 兩點改變1133 見血封喉804 槓桿原理1498 怒吼咆哮707 白駒過隙1371 賽後握手1382 愛莫能助934 得意忘形1077 最強大腦1562 正面硬碰486 殺傷戰術1546 如此開局993 震耳欲聾130 再露一手031 水銀瀉地503 官方立場012 首場比賽1117 低級失誤561 並肩而行1181 投喂狗糧1735 壓軸之作1326 提線木偶549 四大任務1581 厚顏無恥1446 坦克破甲638 異變突生1320 挖坑高手232 豪取三勝1802 惺惺相惜1044 強強對碰646 退無可退1280 戰鬥號角1502 退無可退645 集體光環097 一通來電819 變幻莫測630 不解風情320 首波進攻157 不祥預感981 又見代言809 意外來客1208 頭號明星322 連鎖反應722 禮尚往來962 步步爲營235 勝利之外077 天壤之別1676 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