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3 連續施壓

即使是最大膽最瘋狂的分析評論員也無法預測到現在的局面,綠灣包裝工的進攻組居然在開場以來的兩波進攻中都交出了球權,一次抄截、一次掉球,連續拱手將主動攻擊的機會交給對手,最荒謬的是,球隊的主力四分衛羅傑斯只嘗試了兩次傳球而已,不要說進入狀態了,就連額頭之上都沒有汗水。

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幾乎就要讓人懷疑是不是有大佬在幕後操縱比賽了?否則,怎麼解釋這開場的當頭棒喝呢?

藍堡球場不由出現了短暫的愣神,短短時間之內就連續遭遇了三重打擊:抄截,對手達陣,掉球,綠灣包裝工的絕對核心羅傑斯僅僅站在場上不到五十秒,那麼,這比賽還怎麼進行下去?還怎麼贏球?

雖然藍堡球場已經做好了一場硬戰的準備,但這樣的開局卻絕對不是他們所期待的場面。

演播室之中也同樣是一片驚呼聲,但意外的內容卻稍稍有些不同。

“特里梅因-布洛克,觀衆朋友們,讓我們注意這名球員,舊金山的二十六號球員,在這波防守中成爲了絕對關鍵人物,單槍匹馬就卡住了尼爾森的位置,迫使羅傑斯沒有辦法把傳球線路再拉長一些,繼而避開舊金山防守組的包圍圈,更加高效也更加直接地完成推進,最終只能選擇博伊金。”

“當然,博伊金也是正確的選擇,沒有尼爾森那麼冒險,勝在成功率有保險,羅傑斯的選擇沒有任何問題。事實上,博伊金也的確完成了接球,他甚至還能夠持續推進;但布洛克卻成功甩開了尼爾森的拆擋,與隊友聯手掐斷了博伊金的推進路線,在博伊金選擇強行突破的時候,布洛克又以一己之力瞬間擺脫尼爾森的糾纏並且擒抱住了博伊金,最終以兇猛的擒抱姿勢製造了掉球。”

“野獸!真的是野獸!”

“上帝,他到底是從哪裡冒出來的?爲什麼我從來不曾聽說過他的名字?是我的問題嗎?我對他真的一點印象都沒有。”

不僅僅是電視機前的觀衆,就連艾克曼也是滿頭霧水,包括了泰迪——他的第一反應就是朝着柯克投去了視線。

果然,柯克給出瞭解釋,“這是2010年的落選新秀。”然後就可以看到艾克曼和泰迪眼神裡流露出來的驚訝,繼塞勒克之後,又冒出了一名落選新秀?

本賽季傷病滿營的舊金山,在困境之中着實挖出了不少寶藏,柯克肯定地說道,“是的,他是當年的落選球員,進入舊金山49人之後,他始終在特勤組裡活躍,一直到本賽季,因爲角衛替補陣容的不齊整,他才被提拔到了主力名單裡。”

“常規賽之中,布洛克出戰了全部十六場比賽,其中四場首發,表現數據說不上特別亮眼——三十五次個人擒抱、十三次有效傳球防守,但依舊可以算是藍領球員。舊金山49人本賽季的二線防守一直飽受困擾,他們也在不斷嘗試不同的排列組合,布洛克的整體發揮相對穩定,這也爲他贏得了一席之地。”

“季後賽正式開始之前,繼主力首發角衛克里斯-格列佛膝蓋韌帶舊傷復發而賽季報銷之後,上賽季的主要替補角衛塔瑞爾-布朗和艾瑞克-萊特也都面臨着傷病困擾,然後,布洛克這才躋身到了首發名單,這也是他職業生涯第五場首發的比賽。”

因爲資料本身就沒有多少,柯克三言兩語也就完成了介紹,“自從陸恪接管舊金山49人的首發四分衛位置以來,這支球隊的落選球員們,表現都非常出色,上一場比賽,塞勒克成爲了整場比賽的轉折點,現在看來,布洛克也將成爲這場比賽的重要角色。”

艾克曼連連點頭表示了肯定,“誰說落選球員就沒有能力了?事實上,在現有這個發展成熟相對完善的選秀系統裡,依舊還有許多優秀球員被忽略,就好像新英格蘭愛國者的維斯-維爾克一樣,當初也沒有人認爲他能夠進入聯盟;但他現在卻書寫了無數歷史,甚至改變了整個聯盟的戰術佈局體系——在我的那個年代裡,槽外接可不能算是一個位置。”

“同樣,陸恪也是如此!”艾克曼又補充了一句。

說話之間,舊金山49人進攻組就已經再次登場,陸恪甚至還沒有來得及喝口水,然後就再次披掛上陣。

“現在,就看陸恪是否能夠連續保持高強度的進攻,把握住機會了。”柯克繼續爲觀衆們解釋比賽的重要看點,“很少人能夠看得出來,第一波進攻的達陣,看起來並不困難;但實際上,陸恪的精力消耗是非常劇烈的。現在,他沒有得到充分休息,緊接着就必須開始全新一輪進攻,這也是一項嚴峻挑戰。”

“更何況,綠灣包裝工可沒有準備隨隨便便應付比賽。”艾克曼又補充了一句。

經過短暫的錯愕之後,藍堡球場已經恢復了注意力,全場雷動地齊聲呼喊着同一句口號:

“防守!”

“防守!”

“防守!”

不是持續干擾比賽,而是以加油助威的方式,讓主隊重振旗鼓,他們必須讓對手知道,這片球場絕對不會輕易低頭!

綠灣半場二十三碼線,一檔十碼,舊金山49人進攻組再次完成列陣。

“打開!打開!”

在全場轟鳴聲中,陸恪持續不斷地朝着兩側的接球球員呼喊到,不同於此前團團聚集在一起的陣型,這一次陸恪把整個進攻陣型完全打開,故技重施地擺出了多線路進攻陣型,但搭配陣型卻變成了散彈槍——此時上場的跑衛已經變成了馬庫斯-林奇,現在林奇就與陸恪平行站立,把整個後場都清空了出來。

距離端區只有二十三碼的情況下,陸恪擺出了全力傳球的姿態,不管這是不是煙霧彈,防守組都必須提高警惕——整個聯盟裡都沒有人可以小覷陸恪突襲端區的能力,沒有人!

這也迫使綠灣包裝工的線衛和角衛都稍稍後退,沒有後退太多,但站位都做出了調整,後場的覆蓋面積更加寬闊了一些,還好,這裡距離端區已經沒有多遠,傳球防守需要覆蓋的區域也相對應地減少了。

不過,綠灣包裝工也意識到了前場施壓的重要性,三名防守鋒線和兩名外線衛都齊齊前壓,尤其是克雷-馬修斯,持續不斷地做出了“踩油門”的墊腳動作,蠢蠢欲動地朝着陸恪發出了危險的攻擊信號。

“攻擊!”

陸恪開球的口號纔剛剛響起,綠灣包裝工就在前場掀起了腥風血雨,五名防守球員以錯位衝傳的方式,蠻不講理地就撕破了口袋——兩名進攻護鋒邁克-魯帕蒂和安東尼-戴維斯直接被錯位孤立了起來,然後兩名外線衛克雷-馬修斯和麥克-尼爾則從兩側形成突破,如同兩把尖刀般從兩肋穿透刺了進來。

雖然本賽季的防守鋒線受到嚴重傷病困擾,但綠灣包裝工在關鍵時刻還是爆發出了強度。

可是,舊金山49人卻再次虛晃一槍,不是傳球進攻,而是跑球進攻——當馬修斯和尼爾雙雙去切入口袋的時候,就看到了雙手已經沒有持球的陸恪站在口袋裡,而馬庫斯則在克拉布特裡的掩護之下斜線衝了出去。

顯然,多線路進攻的左翼羅列了三名球員,克拉布特裡就單獨落在了後面。開球之後,博爾丁和塞勒克在前面拆擋,克拉布特裡則調整了一下腳步,等待陸恪以一個橫向輕拋的動作把橄欖球交遞給馬庫斯,然後掩護着馬庫斯前衝——

前面的克拉布特裡負責阻擋視線、干擾判斷,並且撞開障礙;後面的馬庫斯則不斷蓄力,腳步越過了開球線之後,馬庫斯的加速度也已經完全爆發出來,然後就從克拉布特裡的左側直接躥了出去,快速朝着邊線方向斜側穿刺了過去。

整個跑動路線非常隱蔽也非常利落,有種兵不血刃的鋒利感。

等馬庫斯躥出來的時候,角衛和安全衛的防守纔剛剛來得及啓動,雖然他們還是以人數優勢形成了包圍圈,但馬庫斯依舊輕鬆地往前推進了七碼,延續了本場比賽開始以來,地面進攻的強勢狀態。

綠灣包裝工的防守組確實相對薄弱,而其中,地面防守又更加薄弱一些,現在,陸恪就連續利用綠灣包裝工今天的防守戰術佈局,把整個進攻局面都打開了,傳球與跑球的分配,在開球之前就已經搶佔了上風,現在主隊防守組依舊沒有能夠及時想出應對辦法——他們仍然堅持着賽前準備的那套戰術,反應速度就落後了半拍。

瞬息萬變,這絕對不是說說而已,在比賽進行中,雙方教練組不僅需要賽前準備儘可能周密詳盡,同時還需要對臨場變化有着足夠的理解,並且思考出解決辦法,否則就將越來越被動,現在綠灣包裝工就是這樣的局面。

但陸恪卻知道,不能讓對手緩過這口氣來,否則想要搶佔制高點,就無比困難了。全神貫注投入比賽之中,天氣的寒冷依舊刺骨非常,手臂和大腿肌肉還是略顯僵硬,但現在注意力完全傾注在比賽上,即使寒冷也拋在了腦後。

下一波進攻,到底應該怎麼佈局?

071 頭重腳輕898 血性戰鬥1262 專心養傷503 官方立場1501 雪上加霜1127 破釜沉舟475 勝利信念1142 拒絕夢魘1158 系統休眠319 精神凝聚1040 還施彼身1096 劍指冠軍081 自相矛盾1292 前場壓迫513 偏離軌道589 熟悉套路1410 興奮過度1645 強項出擊191 返校舞會1556 勢均力敵1188 悠閒時光713 揭幕之戰1809 一時瑜亮1334 人小鬼大468 全面升級1160 拜訪白宮1245 血戰到底1360 鐵腕對抗385 火熱手感懇求雙倍月票支持!1655 神秘兮兮1193 星火燎原1306 實力飆升1801 成就彼此907 鬥智鬥勇1610 半步之遙668 個人對決391 毫無懸念1230 微妙變化1405 穩步回暖1543 鵝毛大雪1618 老謀深算639 拒絕投降1386 卸下重擔740 友情之手1405 穩步回暖222 強硬還擊662 熱烈歡迎980 ?久違豐收147 特殊技能739 交換頭盔604 忘乎所以1186 烤肉派對1326 提線木偶875 驀然回首1031 打亂部署830 二隊訓練1280 戰鬥號角1721 提前截胡1805 登頂時刻1308 一桶冷水1183 製造巧遇1766 追回一城1220 磨合危機883 勇敢告白459 以身作則018 選擇加點1660 大人世界335 全場狂歡481 漏洞百出250 首個贊助1585 坐懷不亂494 兵不厭詐1512 謀無遺策1134 穩如泰山597 首開紀錄1787 再次反超466 賭注誘餌953 血性迸發847 頂級酬勞647 萬福瑪麗1493 多重犯規600 所謂精英145 逆反心理1047 瞬間提速1352 操之過急859 社交號召1462 特殊待遇1154 見證奇蹟1362 矇眼盲傳1101 人心所向1671 干擾不斷932 艱難取勝1051 意外之喜906 連番打擊1006 出其不意210 兇狠突襲002 正面對決935 敵友之分1758 最後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