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線索

太傅慕容行雲通敵叛國一案,其實記錄得並不詳細。皇上交給雲崢的官方卷宗中只記載着太傅通敵叛國的文書從府邸中搜查出來,又抓到了敵方的奸細,招認了一切。先帝雷厲風行地定了罪,滿門抄斬,連宮中的慕容妃也賜了三尺白凌。表面上看來,有物證,有人證,太傅大人也畫押認罪,有證供,似乎看不出有什麼漏洞。

“我們要從哪裡開始查?”我望着雲崢,“證物?證人?還是經案人?”

雲崢笑了笑,淡淡地道:“其實那些東西都不重要。”

“爲何?”我蹙起眉,有些不解。

“一個人若要作案,首先要看他有什麼動機。這卷宗裡記錄的未免可笑,說慕容太傅貪了紅日國送來的鉅額財富,以慕容家族當年的顯赫,會爲了錢做這麼禍及滿門的事嗎?更奇怪的是,這個案子只經過刑部初審,就由先帝親自定了罪,沒有經過都察院糾察,大理寺駁正。按我朝律例,大理寺的主要職責是專門審覈天下刑名,凡罪有出入者,依律照駁;事有冤枉者,推情詳明,務必刑歸有罪,不陷無辜。它與刑部、都察院合稱三法司,凡未經大理寺評允,諸司均不得具獄發遣。像通敵叛國這一類重大案件,應由三法司會審,初審以刑部、都察院爲主,複審以大理寺爲主。”雲崢一口氣說完,停下來,目光落在卷宗上,半晌,微微一笑,意有所指地道,“其實通敵叛國這種罪,要證據有什麼用?皇帝若自己定了調子,不是證據也成了證據?”

我悚然一驚,仔細回味雲崢的話,越想越是心驚。的確,從我所知的歷史,有好多被定爲通敵叛國罪的臣子,後面的水深着呢,根本不像外表看來那麼簡單,這種案子一般都是皇帝覺得臣子影響到他地位了,就給個冤案,讓你永世不能翻身。也有其他的特例,老皇帝覺得那是個人才,想留給兒子用,可又怕是個老臣,資歷老,不聽使喚,就把個茬把臣子趕出去,兒子一即位,就赦回來,對小皇帝感恩戴德,如唐太宗對李績。皇帝制造的冤案,無非是這兩種企圖,不過慕容行雲的案子肯定不是後者,否則也不會滿門抄斬。

難道這纔是慕容一家被滅門的真相?若是皇帝要他死,那蔚錦嵐不過做了一個執行者,楚殤自己是否也想到了這一點,纔會費盡心機想顛覆天下?慕容一家被滅門,到底是蔚錦嵐爲了滿足一己私慾而沾了滿手血腥,還是隱藏了更大的政治陰謀?細細想來,我認定蔚相滅了楚殤滿門,其實全都是聽楚殤單方面說的,如果這件事是從蔚錦嵐嘴裡說出來,是不是又是另一番景況?

“那皇上要你查這個案子,可有定下什麼調子?”我看向雲崢,“皇上是當真想幫慕容太傅翻案,還是隻是做做樣子,應付這個密摺?”

“你覺得呢?”雲崢讚許地看着我,看來我抓到了問題的關鍵。

“皇上如果是當真想翻案,那這件案子就好查,就像你說的,不是證據可以成爲證據,那證據隨時也可以不是證據。”我緩緩道,“若皇上無此心,這案子也根本沒有查的必要。”我甚至懷疑是皇帝故意給我和雲崢出點難題,戲弄我們。若慕容一家的冤案是先帝弄出來的,那他查這件案子有什麼意義?難道要公告天下說先帝做得不對?如果不是,就是皇上也許隱約知道點什麼,或者他曉得當年幫先帝辦案的人如今位高權重,不易掌控,想要通過這件事除去一個眼中釘。如果我們處理得好,合了皇上的心意倒也罷了,而我們一旦處理不當,很有可能引禍上身,成爲另一件冤案,而皇上因此又可削弱雲家的勢力。怎麼算,都是皇帝佔便宜,而我越想,心底越發寒。

“慕容太傅曾是皇上的老師。”雲崢正顏道,“聽說太后當年與慕容妃的關係也很不錯,皇上想翻案的內情雖然未必是這兩樣,但態度還是很明朗的。皇上吩咐這件案子要暗中查訪,當年慕容太傅門生衆多,現在朝堂上身居高位者不在少數。而當年堅持處死慕容太傅的是先帝的遺臣,這些人如果知曉我們正在查這件案子,會成爲反對派,與慕容太傅的舊屬起風波,朝堂必定鬧得不開可交。而云家正好兩邊不沾,又有足夠的能力去查這件事,皇上的考慮可謂周詳。”

那就好,起碼我不會懷疑他是存心利用這件事來爲難雲家。我點點頭道:“那我們就給皇上一個滿意的交待,先從哪條線查起?”

“當年的證人已經被處死,這條線可以放棄了。可先去大理寺調取證物,看看有什麼疑點。”雲崢沉吟道,“還有當年審案的幾位主審官,也要先查一查。”

“那我們還等什麼,馬上去吧。”我站起來,雲崢握住我的手,笑道:“你急什麼?皇上又沒催我們馬上就要破案,你忘了你現在還被人盯着麼?何況有些事,不一定要我們親自去做的。”

我頓時醒悟過來,是啊,雲家是什麼地位身份,這麼久了我還是沒有習慣怎麼合理地支配和利用現有的資源,不禁有些汗顏。

我一直知道雲家除了三大執事,還有一位神秘的隱執事,雲家除了礦山、漕運、織造這些瞞不了人的勢力外,還有一股隱形的勢力,這股勢力包括雲家明裡暗裡扶持的朝廷官員,雲家通天曉地的情報網絡,甚至鐵衛的培訓等等,是雲家的命脈所在,也就是雲崢所說的“大樹的根”。這位隱執事,就是負責給“根”舒筋活絡的。但我所知的也僅止於此,至於這位隱執事是誰,他是怎麼運轉操作的,我一概不知。

幾天後,我們拿到了一份卷宗和當年慕容行雲通敵賣國的罪證,裝有紅日國清寧郡王寫給慕容行雲的印信,以及據說是從敵國奸細身上搜出來的,慕容行雲交給清寧郡王的信物的小木盒。盒子上了鎖,貼着大理寺官署的封條。雲崢小心地揭掉封條,拔開銅鎖,打開盒子,裡面有一封信和一塊玉佩。年代久遠,書信有些泛黃,紙張也變得薄脆,雲崢仔細看了書信,又拿起玉佩看了看,將東西放回盒子。

“你看出什麼問題沒有?”我趕緊道。雲崢搖搖頭:“書信的印鑑的確是清寧郡王的私印,我曾在朝廷的官方文書上看到過,至於這塊玉佩,既然當初說它是給敵方的信物,那鐵定是慕容太傅的東西不會錯。表面上的證據看不出有什麼問題。”

雲崢說完,打開卷宗,這卷宗裡是當年審理此案的三位主審大人的資料。奇怪的是,這三位大人中有兩位在審理此案期間不知道因何事觸怒了龍顏,被貶官流放,一個流放到了南疆,還未走到發配之地,就中了惡瘴之毒死在路上,另一個流放到了都南島,那裡是貧苦之地,這位大人在都南呆了七年就死了。而剩下的最後一位主審大人,倒是一直在京師,安安穩穩地當官,不過也在一年前壽終正寢了。

人證、物證、經案人的線索全斷了!我苦笑道:“這倒好,連表面的證據都無線索可查,我們怎麼辦?”那兩位流放的大人,只怕是在審案中提出了質疑,得罪了皇帝,才被弄走的吧?

“表面的證據本就沒那麼重要,斷了也無妨。”雲崢笑了笑,繼續翻着卷宗,翻到後面幾頁,脣角微微一勾,“也許真正的線索在這裡。”

“什麼?”我趕緊湊過去,見那紙上註明着慕容妃因哥哥通敵一案被先帝賜死,死時腹中懷着先帝的龍脈,疑惑地道:“這是線索?”

雲崢沉思道:“按照我朝的慣例,妃嬪犯了死罪,如果懷了龍脈,通常是打入冷宮,等孩子生出來,再作處理,無論如何不會傷及皇裔的性命。而卷宗上寫着慕容妃只是受她哥哥的牽連,皇上再糊塗也不可能不要皇裔。另外,慕容妃的死亡時間竟在慕容太傅之前,雖然當時慕容太傅被關押在天牢,但案件還未審完,慕容太傅還未定罪,而先帝就迫不及待地賜死了懷着龍裔的慕容妃,你不覺得很奇怪嗎?”

我有些明白過來,莫非慕容太傅犯罪只是幌子,真正有罪的是慕容妃,甚至這罪大得讓先帝無法容忍她肚子裡的孩子。難道那孩子不是先帝的?我頭皮發麻,如果這個案子的真相涉及到皇室醜聞,我們怎麼去查呢?只怕就是查清了,也把皇帝得罪了,這皇帝丟這麼一個麻煩事兒給我們,到底算什麼意思?

“你的意思是,我們應該拋開慕容太傅這條線,從慕容妃死亡的真相入手,開始查嗎?”我看着雲崢,他臉色仍是一貫的平靜,不知道雲崢是否也想到我剛纔猜想的那些,還是他想得比我更深入徹底。

“不錯。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收集當年慕容妃的資料。”雲崢合上卷宗,從容地道。

——2007、1、20

第75章 馬賽第68章 贖罪第18章 訪客第93章 大單第83章 遇狼第2章 人棍第142章 落水第20章 身份第50章 錯過第33章 廚娘第67章 應聘第8章 蜇伏第131章 尋釁第131章 尋釁第56章 嫁禍第23章 分家第41章 石出第67章 應聘第27章 綁架第70章 離別第112章 情殤第13章 失魂第47章 朋友第113章 花嫁第141章 妒婦第4章 冥焰第42章 海戰第63章 影子第16章 大定第157章 替身第46章 贈禮第32章 囚居第4章 抽絲第20章 身份第47章 狼煙第120章 閨情第115章 夫君第14章 氣怒第154章 探花第27章 驚雷第10章 機鋒第18章 記憶第6章 情報第5章 失蹤第63章 影子第104章 內情第106章 原委第164章 昏睡第22章 點子第112章 情殤第10章 醒悟第99章 賣歌第80章 姦夫第27章 綁架第10章 吉他第112章 情殤第118章 鬼面第163章 早產第159章 兄弟(上)第125章 變故第89章 掌櫃第45章 腐乳第10章 吉他第19章 分裂第19章 成名第37章 火焚第3章 弒父第70章 離別第7章 紙鷂第145章 推斷第100章 水魚第33章 猜心第145章 推斷第155章 情蠱(下)第16章 飲宴第17章 避禍第1章 拿人第163章 早產第143章 戲子第99章 賣歌第61章 求租第66章 報仇第6章 情報第42章 因緣第57章 滑胎第95章 堂審第119章 暗鬼第99章 賣歌第94章 失貨第163章 早產第39章 儀式第95章 堂審第112章 情殤第28章 求婚第131章 尋釁第10章 機鋒第118章 鬼面第128章 私召第42章 因緣第1章 承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