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輿論的力量

幾年下來,那些膽大妄爲會撈的那可就發了,俗話說千里做官,只爲吃穿,那是不對的,自己爲發當官那會出的代價可是大了去了,從小到大的生活、讀書、趕考、考上以後要做官,還要走門路,那兒不是錢啊?這些投資可是一定要收回的,另外自己也得落下點吧,一會生二回熟的慢慢的就成了“三年清知府,十成雪花銀”了,也就在逐漸地加碼了

而不會撈的也就可能連上京的銀子也沒有了,也可以說這就是清官與髒官和區別了,作爲一個候補道,朱保三對於這一切他可是門清,“貪官污吏”的原因就在於此。經過多次與李振華、盛宣懷的溝通,他明白,要想改變這一切那隻能是從頭作起,從根子上解決問題,原來的土壤那就不能讓他們繼續存在了才行的。覈定一個數額,例如警察局定員一百人。工資爲每月一千元,辦公、經費三百元,那就是這一千三百元了,所有的人都發工資,包括任何一個工人,保安、司機等,收回那些小史們的特權,不讓他們再有自己的權力,特殊事件,再進行特殊的處理。

可是那些小吏們手中的帳冊,他們那可是隻傳子,連女兒都不傳的,但是他們的人都很聰明,一看原來的道臺大人倒了,新的道臺大人採取的是新的一套管理方法,他們不能不服從,也只好是一起進行合作了,不合作也好說,那就是有專門的人對你進行調查瞭解,要想抓住你的小辮子還不好說呀,但是道臺大人說了以前的事情,只要不是罪大惡極的就不追究了,但是從今天開始,那就是一個新的要求了,要是有人敢於違反新規定,那就新老帳一起算

於是他們只好是交出了手中那底下的帳冊,整個上海有多少土地,多少人口,多少戶數,原來的企業有多少,原來的稅是如何收的等,這才把上海的基本情況搞清了,但是他發現這當中的差別可是太大了,特別是一些大官僚們的土地雖然很多,但是他們卻是隻拿了很少的一些稅款,或者是乾脆他們根本就沒有拿過。

比如那位中堂李大人在上海附近就有土地上千畝,原來他在當江蘇巡撫和兩江總督期間,自己和家人先後就在江蘇和上海等地就置辦了大量的田產。可他就從來沒有拿過稅款的,有誰敢去李府去要稅款呢?恐怕整個的大清是沒有人敢去要的吧。這一下就直接地觸犯了地主階級的利益了,這也是整個大清朝的根本利益所在的,盛宣懷和朱保三覺得路走到了這一步,前面已經沒有路可走了。要想改變這一切談何容易啊?

見到事情這樣,李振華也有些不知所以了,現在還不到和清政府決裂的時候,(看到那麼多的穿越小說,卻是沒有人來解決這個問題,本人也沒招了看到老公幾天眉頭上寫了一個“川”字,兩位夫人心痛自己的丈夫,她們自然是要問上一問的了,但是當李振華把問題告訴她們以後,她們二人也沒辦法可想。

雅琪忍不住就說道:“不行就向太后和皇上說一下,讓她們來解決這個問題,讓我們解決恐怕是不好說了。”雅琪的辦法就是孫悟空的辦法,自己沒治了就去找觀音菩薩來解決,但是這一次恐怕就連觀音菩薩也解決不了了。

其實盛宣懷和朱保三也是說了一些不是辦法的辦法,那就是把這個問題繞過去,以後再說,也就是繼續把他們的負擔,加在那些基層的勞苦大衆身上,這是李振華所不願意看到的。

看到大家誰也沒個辦法,李振華只好說話了:“我有一個辦法,你們大家來議一下看如何?”衆人一看大老闆有招了,馬上都興奮起來,眼睛都在盯着李振華,原來只要是沒有辦法了,他都會有出人意料的解決辦法的。

李振華用手在桌子上寫了兩個字“輿論”,盛宣懷、朱保三和兩位夫人眼睛裡都要發生着變化,“輿論”兩個字能有那麼大的能力,讓他們那些官僚們乖乖地交出自己的銀子嗎?

李振華不由得笑了:“你們的都這樣看着我幹嗎呀?我們不去試一下,怎麼知道他們服不服呢?”

盛宣懷說道:“將軍,你也就別再吊我們的胃口了,你就說吧,讓我們去幹什麼?我們就去辦好了。”

“也沒什麼,我們先是在報紙上登載出現在上海的周圍地區,有很大一部分土地是屬於一些官員的,他們沒有交納稅糧,現在上海道要求他們在兩個月內把去年的稅糧交上,也可以用銀子代交,但是有些人肯定是不會交的,那我們就要強行徵收了,到時就會對他們進行處罰的。”

“那下面呢?”朱保三問道。

“下面肯定是有人會主動地找我們交的,那我們就說現在大部分已經自己補交了稅糧,這就是對他們進行分化,老實的我們也就不處理了,只是補交一年的,以前的我們也就不管了,但是對於那些刺頭的,那我們也就不客氣了,狠狠地處罰他們一下,這個輿論工作一直緊跟着,誰要是膽敢不要臉,那我們就狠狠地扇他的臉,那些京裡的官員們就更好說了,我們把報紙送進宮裡去讓太后和皇上也看一下,她們手下的那些官員是怎樣的不可理喻,‘皇糧國稅’都敢不拿,還反了他們了。”

報紙是自己的,他們馬上就行動起來,在上面登載了這樣一條消息:“最近經上海道查出上海所屬地方,有很大一部分土地沒有交納‘皇糧’,現上海道發佈通告,讓所有沒有交納稅糧的地主,於一個月內到上海道交納上一年的稅糧,過期不交的將要給予重罰。“

同時朱保三派出了自己手下的警察們,和一些清軍的士兵們,一部分人是老式的清軍服裝,另一部分人則是新式的警服,到那些地主家裡去告訴他們今年的稅糧是多少,要求他們在一個月內務必把稅糧交清,否則將要罰款,同時追究以前所欠下的稅糧,而且還要在報紙上公佈他們的名字。

報紙的報道再加上送到的通知,讓這些人馬上就炸了,一時間是說什麼的有,這些人一是原來從來沒有拿過,一種是通過其它手段原來拿的少,但是現在通知他們交納的要多了,他們很是不高興,一時間他們是到處亂竄,互相串聯,他們要想辦法來對付上海道的通告。

(正文)

第1342章 “發電機行動”第464章 速射炮換髮動機第893章 英國的情報網第757章 全運會第668章 走訪第218章 落日行動(四)第414章 皇室企業第552章 盛大的歡迎酒會第1068章 蘇俄成立與德皇退位第243章 蘆葦蕩火燒桂太朗第976章 敵人還是朋友第389章 盛世危言第1036章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88章 福特向我們購買流水線第344章 迎戰俄軍第315章 政治走向第1312章 志願軍的特別支隊第985章 對日本的策略第101 章 她是真心的嗎?第21章 飛艇之父第1245章 分艦隊參謀長第472章 連飯也吃不上的稅務官第1256章 “弩炮計劃”第258章 醫德論第1204章 美國人的生活第1123章 圍殲第1042章 空中打擊(二)第169章 美女大鬧迎春樓(三)第786章皇上最先進入了火場第936章 最後通牒第725章 我要跳下去第13章 救了一個馬幫第212章 救援第417章 監守自盜第716章 禍心第724章 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價第818章直升機之父第1269章 中英首腦會晤第319章 遭遇襲擊第225章 強悍的衛隊第779章 少掙不如多掙第605章 米舒欽柯的騎兵軍第284章 菲律賓的新政第1140章 獨裁者與共產主義者(二)第253章 面臨經濟崩潰的日本第669章 殘暴的俄羅斯軍隊第688章 更改地名第307章人質第65章 太后的心思第785章救火第968章 還沒有打他們就敗了第191章 格格成了售車小姐第447章 和工人在一起過年第916章 年輕的廠長和設計師第862章準備十年大慶第76章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五)第404章 國葬第563章 強勢震懾的效果第877章 大紅旗袍第六章 首戰清軍第968章 還沒有打他們就敗了第279章 給藏兵弟兄換武器第788章夫人們的分工第414章 皇室企業第232章 以身作誘餌第666章 皇上看好他們第1303章 彼得裡謝沃村第148章 轟動效應第944章 採購飛機490 縣長明新第446章 年終總結大會(二)第53章 終於得救了第1195章 和平利用原子能第21章 飛艇之父第429章 雅琪的投資第1207章 《六國海軍協定》第892章 閱艦式第292章 有文字的石頭第769章 波斯帝國與土耳其聯軍第724章 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價第349章 獵鷹出擊第366章 總督的靈感第120章 世界上最早的女交警第107章 李鴻章的三策第524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二)第1329章 雪狼行動第75章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四)第43章 海軍的新司令第1046章 特種偵察兵第1115章 救人第188章 我就陪你玩玩第154章 經營絲與茶第14章 襲擊土匪山寨第1183章 列寧去世了第854章 農業問題(二)第534章 狙擊手之間的對抗第655章 紀念碑前的哀悼第30章 兵指安南第920章 處理西藏問題第927章 民族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