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章 凡爾賽和約

不過從見到《和約》的那一刻起,德國代表團的七個人的臉上全是一臉的憤怒,從這時候起,對法國人的憤恨就已經產生了,不過法國人一開始沒有感覺到而已,不過林玉瓊已經從他們的臉上看到了:“有朝一日,我們一定還會打回來的,一定會讓你們籤屬一個比這個和約還要苛刻的條約的。”

對德國人的和約名爲《協約國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也稱爲《凡爾賽和約》,條約的內容是這樣的:

《協約國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

《凡爾賽條約》共分15部分,440條。根據條約規定,德國損失了10%的領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屬東非、德屬西南非、喀麥隆、多哥以及德屬新幾內亞),16%的煤產地及半數的鋼鐵工業。

關於德國的疆界

在宣佈停戰時,就已經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給法國,恢復法國在普法戰爭前的疆界。北石勒蘇益格經過公投,迴歸丹麥。

凡爾賽條約後的德國領土形勢

承認波蘭獨立,並給予波蘭海岸線。把原屬波蘭的領土歸還,包括西普魯士、波森省、部分東普魯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亞;東上西里西亞給予捷克斯洛伐克。

但澤由國際聯盟管理,稱爲但澤自由市。割讓尤本及薩爾梅迪給比利時;克萊佩達地區給立陶宛(1923年)。薩爾煤礦區由法國開採15年,其行政權由國際聯盟代管15年。然後由公民投票決定其歸屬。

德國承認奧地利獨立,永遠不得與它合併。承認盧森堡的獨立。所有的海外殖民地被戰勝國分配。一共喪失13%的領土。

軍事方面:

萊茵河西岸的領土(萊茵蘭地區)由協約**隊佔領15年,東西岸50公里以內德軍不得設防。

陸軍被限制在100,000人以下,並且不得擁有坦克或重型火炮等進攻性武器,取消德軍總參謀部的設置。

不得擁有海軍,艦船方面只能有6艘排水量10,000噸的戰列艦,不準擁有潛水艇,?不得組織空軍。?不得進出口武器。出口商品額外徵收26%的費用。?不得生產、儲存化學武器。

爲了限制接受軍事訓練的人數,廢除義務兵役制,士官士兵的役期延長到12年、軍官25年。在凡爾賽和約中,規定戰敗國德國不能生產重機槍。但是其他國家卻紛紛仿效德國,開始研製和發展重機槍。

戰爭責任問題:

德國必須承認全部戰爭責任,承認對協約國平民犯罪。?前德皇威廉二世被審判爲戰爭罪首犯。?部分德軍被審判犯有戰爭罪,其中一些被判處死刑。

假如威廉二世要是出席審判的話,估計他也一定會被判處死刑的,但是他的那位親戚。荷蘭的威廉明娜女王卻是拒絕引渡威廉二世出席審判,儘管是協約國方面給了她很大的壓力。但是她也沒有同意,結果威廉二世也就躲過了這一劫。

戰爭賠款:

根據協約國賠償委員會決定,德國共需賠償2260億馬克(約合113億英鎊)且以黃金支付,合9.5萬噸黃金,後減至1320億帝國馬克。1921年賠償金額確定爲49.9億英鎊,即1320億馬克,這也是四萬噸黃金了。

一般認爲這筆沉重的賠償給德國經濟戴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鎖,並間接導致了納粹黨在德國的崛起,但對此觀點史學界仍有不同評價。

一般認爲雖然一戰西線戰事絕大部分發生在法國。法國因此遭受了重大損失,但喬治?克里孟梭的政策仍過分激進,對德國過分苛刻。而且條約是勝利者強加於失敗者的和平,是對德國的一種羞辱。時至後世史學界對此仍有這樣的觀點。

也有觀點稱德國在條約中獲益匪淺,如史學家格哈德?溫伯格在其著作《手邊的戰爭》中提到,由俾斯麥一手建立的德國政治體系不但未被摧毀,反而得以保存。而且德國避免了戰後被戰勝國大規模軍管(特別是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形勢對比)。

也有的人認爲:協約國對於德國是仁慈的,與他們和俄羅斯簽定的條約相比:對比《佈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俄國失去了1/3的人口,一半的工業。90%的煤產地以及50億馬克的戰爭賠償。

而巴尼特同樣認爲德國在簽訂條約後的戰略態勢較1914年更好,以前在德國東方可以起到平衡德國作用的俄羅斯帝國和奧匈帝國消失,而且德國和新生的俄國之間有波蘭作爲緩衝。

而在他們的西方只有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人口都不如德國的法國和比利時。巴尼特還認爲英、法兩國應通過一種徹底摧毀俾斯麥一手創立的統一的德國,並使其重新分裂爲多個較弱小的政治實體的方式,實現歐洲大陸的永久和平,只有這樣做才能徹底解決德國給歐洲帶來的麻煩,但英國並未達成自己參戰的目的。

北京的北海,李振華的小會客廳裡,帝國高層的官員們在一起研究着這一份和約,就連馮國璋在內,大家都對這一紙和約產生了不滿,認爲協約國的這些傢伙們也太黑了。

李振華卻是對大家說道:“其實說起來,他們還真的是不如德國人黑,你們看一下德國人和俄羅斯人簽定的《佈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就知道了,不過很快這個《佈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也就要失效了,因爲德國人就又要用到俄羅斯了。”

“不過你們的應該注意一下這兩個人的話。”李振華用手指着法國的那兩個人說道。

法國喬治?克里孟梭總理:“這個和約,正如其它的和約一樣,只不過是戰爭的延續而已。”

協約國聯軍總司令法軍元帥福煦:“這不是和平,這是二十年的休戰。”

李經方看了一下說道:“他們倆說的話我已經看了好幾遍了,沒有什麼問題呀。”

第1057章 約翰?潘興將軍 第1058章 世界局勢第1185章 殘酷的政治鬥爭第392章 稅收與海關第818章直升機之父第858章 初現收穫第436章 新型護衛艦第241章 堅守陣地第1231章 建立獨裁政權第936章 最後通牒第20章 撿了一個大便宜第193章 請太后坐轎車第394章 慈禧太后的第二次政變第409章 中華帝國第636章 最難辦的學校第1156章 幫助他們分析總結一下第437章 又吃上了天津包子第1290章 蠢蠢欲動的日本人第363章 空地協同作戰第1291章 猶太人的大遷徙第670章 飲料裡的學問第1187章 殘酷的政治鬥爭(三)第748章 危險第249章 炮轟馬關第1249章 高射炮揚威第145章 一片新景象第1187章 殘酷的政治鬥爭(三)第379章 維新派來訪第1260章 海軍“新寵”引發的變革第658章 會見羅斯柴爾德第784章通古斯大爆炸第383章 德皇送了一把廢物手槍第18章 王家原來是軍火商第499章 羣毆第1314章 新式整軍第705章 包裝公司(三)第3章 以一對三第664章 皇上在我們中間第332章 德軍佔了膠州灣第73章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二)第954章 俄、德坦能堡戰鬥(二)第1303章 彼得裡謝沃村第636章 最難辦的學校第527章 規劃新庫倫第714章 到維吾爾老鄉家作客第590章 請皇上給說情第873章誘惑第280章 明碼標價賣英軍第27章 先收拾法軍的炮兵第1135章 出訪烏拉爾大公國第811章激戰馬拉松第686章付蘭雅的科技情報處第1053章 連續作戰第1316章 空襲敵人的油田第478章 又建烽火臺第1292章 到家了第69章 防城市第388章 準備奪權第264章 讓他們下地獄第800章 小沙皇的朋友第256章 神奇的銀針第1342章 “發電機行動”第324章 交換戰俘第1106章 戰前準備第227章 堅守摩天嶺第595章 裝甲兵出擊第116章 夫妻平等第887章 “霧都”倫敦第676章 瘋狂的聶青第621章 監聽電話第179章 喜得貴子第93章 巡洋艦的新思路第542章 給軍艦命名第973章 單刀赴會第727章 要促進我們的邊貿發展第840章再次試飛第413章 重新部屬海軍第123章 天皇的御前會議第1074章 第 “海鷹號”的結局(三)第1158章 化緣第580章 善解人意第494章 激戰惡虎山第736章 農民問題第830章依然危險第1051章 激戰美軍第996章 我們的總結第675章 談判桌上下(二)第111章 不留一個活口第728章 小夥子們主動一些第795章邀請她去北京第323章 我就是小三了第653章 海軍航空兵的戰鬥第332章 德軍佔了膠州灣第817章各有所得第483章 懲治舊官僚(三)第245章 日本人想要“借路”第782章 小毛奇高興而歸第661章 鞏固新佔領地區第476章 重新發展恰克第778章 軍備競賽第96章 格格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