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大明的未來(五)

雖然李春燁很可能是晚明醬缸中的一員,但他在朝廷有許多人脈關係,有豐富的人生和政治經驗,甚至還可能爲自己拉來更多的政治盟友。即使他被醬缸染了色,自己也要將他漂白。

二人相對而坐,什麼話都不說,也許是在培養默契,也許是在消化彼此給對方的震撼。

每一次雨暴雷鳴之後,都會有片刻的寧靜,現在他們就處在這片刻的寧靜之中。

他們都非常珍惜這難得的時光,因爲他們一旦離開兵部的這間屋子,就會投入到新的征程中,他們誰也不能確定,這新的征程給他們帶來的到底是光明還是黑暗,榮譽還是火坑。

他們只是沿着自己設定的理想在前進,他們只知道自己的前途和命運已經和對方綁在一起了。

“對了,殿下上次說到火器,老臣去火器局瞭解過。殿下委託火器局製造了五種火器,畢氏燧發槍、開花彈老臣還略微知道一些,可手雷、地雷和氣球,老臣實在猜不透。”良久,李春燁終於打破寧靜,他心中對朱由檢有無限的疑問,一時半會根本問不完。

“畢氏燧發槍一旦研製成功,大明的火器就會接近西夷水平,比建奴、蒙古的弓箭有了射程上的優勢。開花彈研製成功後,火炮的威力比現在要大幅度提高。這兩樣火器將是對付建奴的主要火器。”

朱由檢今天說得特別多,或者說,主要是朱由檢在展望大明的未來,李春燁只是對理解不了的東西才發問幾句。

“當然,任何一種火器的使用者都是人,只有大明的士兵訓練上去了,軍隊才具備和建奴正面對決的能力。”朱由檢也覺得自己對大明的展望太過駭人,既然李春燁問起,朱由檢就將自己所謂的一步一個腳印展示出來,免得李春燁被嚇出心臟病,以大明現在的醫學水平,根本治不了心臟病。

李春燁只有點頭的份,朱由檢說的道理不錯,關鍵是執行,這纔是李春燁佩服的地方。奮武營明明是京軍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到了朱由檢的手中,就成了精銳。

“至於手雷和地雷,或扔向敵羣,或埋在地下,既可以殺傷敵人,又可以延緩和阻滯敵人行軍。這兩種火器如果用的恰當,敵人騎兵的機動性還不如大明的步兵。”朱由檢明白手雷和地雷,在戰場上的效果遠遠比不上隧發槍與火炮,只能作爲輔助性火器。

“至於氣球,主要用於高空偵訊敵情,一旦技術成熟,還可以從高空向敵方陣地投放炸彈,既可以殺敵,也可以攻城。”朱由檢從火器局瞭解到,大明有一種炸彈,名叫“萬人敵”,重達四十公斤,也就是八十斤。如果能用氣球攜帶,飛到對方頭頂再投下去,巨大的爆炸力不僅能大量殺傷敵人,光巨大的響聲,還能瓦解敵人的鬥志。但氣球的實際效果沒有得到戰場的檢驗,他讓丁嵐研製氣球,主要還是出於科學的考慮。

“殿下年間輕輕,何來這些火器上的知識?”李春燁不僅對朱由檢的火器上的知識迷惑不解,還有很多迷惑的地方,比如,朱由檢的水泥廠、奮武營

的訓練、對大明未來的展望,特別對大明的展望,那可是很多知識交織在一起,即使有老師,那也是通才。以李春燁的瞭解,大明不可能有這樣的老師。

朱由檢沒有直接回答,他微笑着看了一眼李春燁,那表情分明在告訴李春燁,自己的秘密不能說,但朱由檢也不忍欺騙他的第一個政治盟友。

按朱由檢現在的衝動,真想將自己的前生後世告訴李春燁,免得一個人悶在在心裡難受。

這一生無論他會取得什麼樣的豐功偉績,無論把大明帶進什麼樣的逆天境界,無論如何的流芳千古,都註定是一個孤獨的人。

他的內心不可能向任何人敞開,無論是婉兒、還是李春燁,又或者是他的王妃周玉鳳。如果他向婉兒、周玉鳳敞開心扉,頂多被罵做夢,如果向李春燁敞開自己的心扉,則可能被罵白癡了,說不定好不容易爭取來的這位盟友還會離自己而去。

但李春燁都向自己表忠了,自己還藏着掖着,李春燁又怎麼看待自己?

雖然朱由檢的臉上掛着微笑,心裡卻急得直流汗,他拼命扭動腰肢、聳起肩膀,以排解內心的焦急。

過了半響,朱由檢還是決定儘量誠懇一些。“李大人可以這樣理解,有些知識是從煉丹者的口中得知,有些知識是來源於西夷的書籍。”

什麼叫這樣理解?殿下爲什麼不告訴自己?李春燁不住地在心裡盤算,朱由檢所擁有的知識,絕對不是來自這個世界,否則以自己的博學,不會一無所知。

來自煉丹者,不可能,煉丹者不過是練練丹藥,最多在醫學上有所建樹,不可能對火器和大明的未來有獨到的見解。

來自西夷倒是有可能,但朱由檢年紀太小,從來沒有離開過京師,西夷的傳教士也沒有進入大明的皇宮,朱由檢怎麼才能讀到西夷的書籍?又有誰給他指導?

最後李春燁給自己找出可能的答案:一、來自神仙的傳授;二、來自西洋的書籍;三、來自宮中的秘本。

如果一定要找來源,那第三種的可能性要大一些。不管是哪一種,殿下現在有難言之隱,不方便告訴自己,但又不忍讓自己亂猜,這纔有了搞怪的表情。

“殿下剛纔說,大明的火器直追西夷,那怎麼才能讓大明的火器更新,早日趕上西夷?”既然朱由檢不能告訴自己秘密,他也不再強求,他相信,只要朱由檢相信自己,就一定會在切當的時候告訴自己。其實,朱由檢的知識來源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怎樣把朱由檢的知識榨出來,真正用到大明的發展上。

只要不問自己知識的出處,朱由檢就趕到輕鬆:“現在大明火器局的工匠,全部參與火器的製造。只有讓那些優秀的工匠解放出來,不從事火器的生產,而專門從事火器的研究,大明的火器才能快速發展。”

“殿下,那些掌握技術的工匠不會將自己的技術教給他人。如果技術外流,掌握的人多了,他們自己的收入就會降低。”李春燁是兵部尚書,對火器局的狀況和工匠的心態還是非常清楚的

,大明的工匠一般都會保守自己的技術秘密,哪怕是兒子,更不要說異性徒弟了。其實大明的工匠基本上沒有徒弟,除非他的男丁絕嗣。

“利益。他們不肯傳授技術的原因,就是爲了保護自己的利益。如果給他們更大的利益,他們當然會傳授技術。”朱由檢認爲這不難解決,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是體制,如果體制變了,能讓工匠們得到更高的收入,他們自然不會垂青生產上的那一點點收入。

又是改變。李春燁自認不是改革的料,他也不知道大明應該朝哪方面改。

“此外,火器的進步,還要依賴與火器製造有關的技術和材料。例如火炮的炮管需要高質量的鋼材,這就需要鋼鐵冶煉技術的進步。燧發槍的子彈需要大量的紅銅,而大明的紅銅產量不足,紅銅主要用於鑄幣,必須發掘更多的銅礦。”朱由檢也覺得惋惜,大明的土地上雖然有銅礦,如河北的承德、福建的上杭、安徽的銅陵,但與龐大的需求相比,遠遠不足,而且這些銅礦都屬於低產礦,含銅量低,冶煉十分困難。

“究竟哪兒有銅礦?”挖礦是工部的事情,李春燁主管兵部,對礦場的位置不是很清楚。

“遼東、蒙古的銅礦十分豐富。如果能在這些地方開採銅礦,可以就地招收工人,在當地形成移民城市,對於歸化建奴和蒙古也有莫大的好處。”戰爭和經濟永遠是相輔相成的,要歸化外民族,就得給他們更好地生活,如果強行用軍事手段統治他們,就會像蒙古帝國那樣,有多大的地盤,就有多少處烽火。曾經龐大的蒙古帝國就是在各地反抗的烽火中土崩瓦解的。

“說到底還是要先臣服蒙古和建奴。”李春燁喃喃自語,眼中的光芒漸漸淡了下去。對於屢戰不勝的大明,他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真正收回遼東、臣服建奴。

“即使不是爲了銅礦,建奴也是非滅不可。北疆是懸在大明頭上的一把利劍,稍有鬆懈,就會被砍得頭破血流,甚至人頭落地。”朱由檢有三百年的經驗,當然知道,代替大明的,就是被稱爲滿清的建奴,以致日本人常常譏笑漢人“自明以後無國家”。

“好,老臣必親自稟明皇上,讓殿下暫時主管火器局。”李春燁的語氣異常果斷,但眼中的光芒,漸漸隱去,好像藏到眉頭上那深深的皺褶中。

正當朱由檢準備波瀾不驚地結束這波瀾壯闊的談話時,李春燁卻說出了讓朱由檢暗暗驚心的話:“殿下,兵部已經研究過高第、袁崇煥的戰略傾向,結果一致決定支持高第。現在袁崇煥、滿桂、祖大壽被解除一切職務,回到薊州待命。”

袁崇煥被解職?看來自己的無端到來還是改變了部分歷史,寧遠大捷恐怕也不存在了。

沒有寧遠大捷也好,那不過是大明的迴光返照,卻讓許多決策者從此陷於虛無的榮耀之中。

也許努爾哈赤能逃過一劫,其實隊大明來說,也不是什麼壞事,努爾哈赤死後,建奴出了一個更厲害的大汗皇太極,早知道如此,還不如讓努爾哈赤多活幾年。

(本章完)

第368章 蘇祿素丹國第227章 袁崇煥一籌莫展第347章 驚慌失措第214章 奪路而逃第120章 東林黨四巨頭第322章 和平歸化第117章 越多越好第227章 袁崇煥一籌莫展第147章 退兵第465章 在宮裡改良紡紗機第465章 在宮裡改良紡紗機第223章 俞沖霄的憤怒第352章 真的不夠殺第114章 你真是朕的福星第263章 最後的車臣汗第135章 南方海商第275章 科爾沁的姑爺第2章 霧靈山奇遇第398章 密旨第80章 關中平原 (求收藏 求紅票)第57章 大明的未來(五)第353章 裁軍第66章 斗酒 (求收藏)第219章 自殺式衝鋒第419章 大局已定第262章 第三大道第185章 找找明軍的岔子第308章 蒙藏聯軍第450章 婆羅洲第400章 不頂事的女人第267章 那達慕上的頭魁第416章 撫卹金遇上了麻煩第209章 五千匹戰馬做嫁妝第479章 東廂房第349 百倍、千倍地討還第143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104章 海月肥皂第492章 蘭竹體制(二)第471章 南巡第494章 蘭竹體制(四)第78章 京師豆腐軍第467章 天子一跪第143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178章 第一漢奸第109章  秘密回京第394章 刺客的身份第250章 沒有傷亡的戰爭第458章 天大的利潤第334章 第一次被封駁第385章 西洋諸國第38章 慈不掌兵第204章 在科爾沁草原縱馬第476章 可愛的小蓮第200章 邊吃邊談第382章 莫寧島第5章 歷史創傷第222章 偷襲第103章 驛卒李鴻基第197章 改個名字叫海蘭珠第252章 喜逢牧民大帳第10章 初涉軍營第303章 武裝漢人第428章 像塞子一樣塞住第124章 王永光的奏章第153章 第一次相遇第98章 能吃的土豆葉子第210章 誓師北伐第466章 捨不得離開第111章 朱由校的確駕崩了第492章 蘭竹體制(二)第280章 戰馬換種子和農具第18章 老奴多嘴第480章 變革第462章 銀行第329章 臺灣是我們的第243章 偷襲盛京24章 年輕的信王第258章 崇禎,重振第32章 火速歸營第432章 空中打擊第396章 第一次見到開花彈第29章 朝議第2章 霧靈山奇遇第220章 女騎兵第374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四)第302章 兵進大西南第93章 胡心雪的牽掛第191章 皇太極的使者第36章 兵發山東第101章 爲你而生第210章 誓師北伐第111章 朱由校的確駕崩了384章 改造蘇祿臣民第236章 兄弟三人就可以團聚了第281章 皇帝無賴第190章 退守西平堡第443章 四塊爭議的土地第18章 老奴多嘴第16章 黑衣人首領第437章 瘋狂的人口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