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複雜的宗教和地方政權

沐起元讓劉飛宇解放漢人奴隸,駐守在察隅,接應後續的補給隊伍,自引十九軍經過墨脫,指工布(今林芝)。

一路上見到的零星藏人,都被明軍殺盡了,但十九軍卻沒見到什麼城堡。

先鋒劉臻羽很奇怪,藏人與遊牧民族不同,他們已經進入農耕時代,怎麼會沒有城堡呢?

他不知道,烏斯藏作爲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權,剛剛經歷過一系列的動盪與戰亂,但這些戰亂與漢人無關,而是烏斯藏複雜的宗教流派與地方政權的一次重新洗牌。

佛教自傳入烏斯藏以來,對藏人的影響非常之大,藏人幾乎全民信教,只是教派不同。

藏傳佛教在烏斯藏的土地上,主要有四大流派:

一、寧瑪派,俗稱紅教。

寧瑪派立教最早,大約在北宋初年達到鼎盛,後來逐漸衰微,到大明崇禎年間,只有位於貢噶縣雅魯藏布江北岸山腳的名吉扎寺的存在,勉強維持着寧瑪派,對烏斯藏的地方教派與政權,已經沒有什麼影響了。

二、薩迦派,俗稱花教。

由昆氏家族於北宋年間創立,薩迦派的法王也都是昆氏家族的人,一直以日喀則附近爲其主要勢力範圍,寺廟幾乎遍佈烏斯藏與朵甘,祖寺是薩迦城內的薩迦寺,位於日喀則西南。

大明成祖年間,曾經賜封教中高僧袞噶扎西爲“大乘法王”,地位僅次於白教的“大寶法王”;還曾賜封另一高僧南喀需必堅贊爲“輔教王”,有世襲的領地,由此可見花教在烏斯藏的影響之大。

三、噶舉派,俗稱白教。

白教內部也有許多流派,但教義相似,傳入烏斯藏之前就是同源,因此內部衝突不大,以拉薩西北的粗卜寺作爲祖寺,主要勢力範圍在拉薩、工布及朵甘的玉樹一帶,大明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成祖賜封粗卜寺主爲“大寶法王”,是當時地位最高的全藏法王,在所有的藏人區都有寺廟。

噶舉派首創了活佛轉世制度,可見白教在烏斯藏的超然地位。

四、格魯派,俗稱黃教。

由宗喀巴於大明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創立,雖然立教最晚,但影響卻是最大,格魯派一出現,就立即傳遍藏人區,迅速在藏人心目中最爲重要的前後藏居於統治地位。

格魯派有六大名寺,其中在烏斯藏的就有位於拉薩的三大寺和位於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

拉薩的三大寺包括甘丹寺、哲蚌寺和色拉寺。

甘丹寺位於拉薩城東北的卓旦沃切山,由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所建,是格魯派的祖寺,寺中主持稱“甘丹赤巴”,是唯一由選舉而不是轉世而來的,地位僅次於達#賴與班禪。

哲蚌寺位於拉薩城西部的格培烏孜山,格魯派最有影響的達#賴就是在這裡修行,寺主稱“哲蚌赤巴”,一般由達#賴所兼任,著名的布達拉宮就位於哲蚌寺。

色拉寺位於拉薩城北

郊的色拉烏孜山,寺主稱“色拉赤巴”,有時也是由達#賴兼任,色拉寺是培養武僧的基地,進入中原地區的佛教黃派武林高手,多半出自色拉寺。

而扎什倫布寺位於日喀則西郊,是班禪的修行地,當然此時還沒有班禪的封號,“班禪”是大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由順治賜封的。

但扎什倫布寺的寺主地位極高,甚至高於甘丹寺的甘丹赤巴,每逢達#賴去世後,尋找轉世靈童、處理政務工作時,他都臨時主政,地位可見一斑。

但由於日喀則地區人口遠遠少於拉薩,經濟收入不如拉薩地區的寺廟,所以班禪在黃教中地位屈居達#賴之後。

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四大教派雖然各有自己的傳統領地,但都在整個藏人區廣建寺廟,因此,格流派的寺廟往往混雜在一起,給各流派的紛爭埋下種子。

烏斯藏是大明土地上少有的政教合一的地區,其宗教糾紛也與地方政權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從蒙元開始,統治烏斯藏的首領是來自山南地區桑日縣的帕木竹家族,首領被賜封爲“大司徒”,大明建國後,洪武帝賜封爲“蘭花王”。

後來政權被當地的朗氏家族繼承,以乃東縣爲統治中心,主要活動在前藏地區,也就是拉薩。

隨着帕木竹政權逐漸腐敗,各地方首腦漸漸建立自己的勢力範圍,成尾大不掉之勢,這些地方首腦的職務,淪爲終身制,後來又稱爲世襲制。

後來,帕木竹政權的外戚格氏家族逐漸取得對地方的控制,建立了以日喀則爲中心的實質上的政權,藏人稱之爲“仁布巴”,大明朝廷也予以認可,嘉慶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仁布巴的家臣辛廈巴才旦起兵反叛,辛廈巴家族控制了烏斯藏地方政權,首領稱“第斯藏巴汗”。

大明萬曆四十年(公元1613年),繼任者彭措南嘉控制了阿里地區,這一地區的許多小國都被佔領,除古格王朝外,整個烏斯藏基本上爲辛夏巴家族所控制。

但辛廈巴家族崇尚噶舉派(白教),極端仇視格魯派(黃教),仇視格魯派給藏傳佛教帶來的革命性大洗牌,因此,常常武力威脅格魯派。

大明萬曆四十五年(公元1618年),彭措南嘉武力佔領色拉寺和哲蚌寺,屠殺、驅趕寺中格魯派僧人,破壞廟宇、建築,並隨後正式建立以日喀則爲中心的烏斯藏地方政權,成爲繼帕木竹巴、仁布巴之後又一世俗的烏斯藏貴族政權,彭措南嘉自稱藏巴汗。

大明天啓元年(公元1621年),丹迥旺波繼任藏巴汗,依然仇視格魯派,達#賴四世去世後,丹迥旺波不讓他轉世,企圖消滅哲蚌寺。

大明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格魯派在蒙古和碩特部的幫助下,企圖收復色拉寺與哲蚌寺,雙方經過激烈的武裝鬥爭,最終丹迥旺波獲勝,但爲了防止敵人依據城堡與自己繼續戰鬥,他下令,在他的統治區,除日喀則等

十四城外,拆毀所有的大小城堡。

辛廈巴家族武力建立烏斯藏地方政權,統一了烏斯藏,統一了度量衡,促進了烏斯藏地區經濟的發展,但戰爭本身,又使烏斯藏本來就稀缺的人口急劇減少,到沐啓元進軍烏斯藏的時候,整個烏斯藏人口中藏民還不到五十萬。

丹迥旺波毀城後,將人口集中到有限的十四個城堡中,促進了藏人、蒙人和漢人之間的交流與融合,但漢人勤勞簡樸、勤于思考、善於經營的個性,使他們能迅速聚斂財物,這就遭到占人口絕對多數的藏人與蒙人嫉妒與眼紅,這也是烏斯藏、朵甘地區發生針對漢人暴亂的直接導火#索。

但是丹迥旺波的毀城行爲,也爲明軍迅速取得軍事上的勝利,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如果藏民分散在各地,在高山與大河密佈的烏斯藏,明軍就是追着打,也是費時頗多。

劉臻羽的五十五師行軍速度並不快,雅魯藏布江和雅魯藏布大峽谷就阻在行軍的路上,若是旅遊到此,這些絕美的素材,就是拍出圖片,也能吸引一大批驢友的眼球。

劉臻羽作爲先鋒,面對高山、大河、峽谷,他根本無法承擔遇山開道、遇水搭橋的重任,他只能儘量拓寬行軍路線,尋找能穿過這塊土地的路徑。

好在烏斯藏早就進入農耕社會,藏人在這些高山、大河、峽谷上修建了鐵索橋,大約兩百年前,白教就有一位名叫湯東傑布的高僧,以善於修建鐵索橋聞名,大概相當於橋樑設計師。

行軍速度慢,大軍又無法隱蔽,劉臻羽也沒辦法,他只能命令士兵,將遇到的零星藏民全部殺掉,儘量封鎖大軍入藏的訊息,至於能做到什麼程度,他就沒法控制了。

工布城在烏斯藏的東南,雅魯藏布江的北岸,背靠雅魯藏布江,平均海拔只有三千米,比雲南也高不了多少,由於水源充足,海拔相對較低,十分適合農業生產,被稱爲“烏斯藏的江南”。

劉臻羽到達工布城的時候,在距離東城門的地方駐紮下來。最爲前軍,他既承擔爲後軍開路的責任,又有攻城的實力,畢竟一萬多全部配備燧發槍的士兵,在藏人區絕不是一支可以忽略的軍事力量。

根據偵訊的回報,烏斯藏地區的主要軍事力量,一是丹迥旺波親自訓練的八支精銳部隊,每支軍隊約有三千人,由丹迥旺波親自指揮;二是在各地守城的地方軍,戰鬥力相對要弱得多;三是蒙古和碩特部的軍隊,數量不詳。

蒙古人亦民亦兵,隨時可以將壯丁武裝起來,戰鬥力不亞於正規軍,但他們剛剛敗給了丹迥旺波,想來戰鬥力也不會強到那裡去,這裡畢竟不是可以縱馬奔騰的大草原,高山與河流將烏斯藏切分成無數的小塊,蒙古騎兵根本無法發揮速度優勢。

劉臻羽本來打算等沐起元大軍到達之後,纔開始攻城,畢竟他的士兵人數少,只有萬餘士兵,難以完成圍城的戰略目標,但工布的藏兵卻沒有給他等待的機會。

(本章完)

第36章 兵發山東第199章歌娘和舞娘第87章 以茶代酒第248章 一頭受驚的小鹿第239章 沒牙的老虎第204章 在科爾沁草原縱馬第285章 三院十部制(上)第190章 退守西平堡第319章 在兩藏立省第130章 高手的歸宿第8章 孤獨的皇后第182章 馬蜂戰術第442章 屍牆第43章 倭寇突圍第22章 勇將與謀將第199章歌娘和舞娘第298章 新的城池貝東第292章 明碼標價第157章 老辣的孫承宗第32章 火速歸營第480章 變革第185章 找找明軍的岔子第61章 在坤寧宮約會第121章 張嫣的哭訴第321章 皇后懷孕了第444章 和談的誠意第8章 孤獨的皇后第352章 真的不夠殺第478章 尷尬第27章 武略將軍第21章 實戰演習第285章 三院十部制(上)第14章 拋射第221章 可恨的遊牧民族第364章 將軍,起火了第438章 東籲餘孽第56章 大明的未來(四)第470章 使館區第130章 高手的歸宿第130章 高手的歸宿第340章 終於勝利了第77章 借個膽子第411章 大城王朝的使者第497章 偷襲第412章 偷渡坦道基第107章 西宛泛舟第491章 蘭竹體制(一)第496章 最後的島國第397章 阿瓦的東大門第277章 宗室的出路第449章 南洋急報第216章 別了,朵顏第308章 蒙藏聯軍第270章 新增四個半省第104章 海月肥皂第60章 改組火器局第203章 一舉兩得第503章 佈局(大結局)第182章 馬蜂戰術第406章 潰敗第253章 人間地獄第260章 主動擔當女使者第378章 大明最缺什麼第155章 地球是圓的第277章 宗室的出路第16章 黑衣人首領第197章 改個名字叫海蘭珠第122章 懷孕的宮女第9章 密室之謀第388章 《遠西奇器圖說錄》第258章 崇禎,重振第374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四)第316章 燧發槍全部啞火第274章一切都是熟悉的第119章 施政第一刀第421章 先治人第341章 夜幕籠罩下的港口第451章 第三隻手第188章 兵臨城下第92章 打翻了盆作者回來了第410章漢人在東籲崛起第272章 窩在後宮第75章 與民爭利第496章 最後的島國第129章恐嚇東林黨第181章兩個倒黴的甲喇額真第3章 就做朱由檢第375章 賣島第398章 密旨第163章 光明正大地打一仗第173章 虎踞炮第148章 與馬奶酒爲伴第129章恐嚇東林黨第286章 三院十部制(下)第392章 玉泉山第243章 偷襲盛京第473章 公然抗稅第79章 偷營第300章 第一個去嶺北省的大明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