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三院十部制(上)

現在還不是北五省的農忙季節,本來農民們都是無所事事,他們不是走親訪友,就是閒逛趕集,但朝廷正在大規模修路,他們也沒閒着,他們組成了各省主要的築路大軍。

這些窮怕了的大明百姓,爲了掙到一份築路的酬勞,硬是選擇了在農忙之前,改掉了遊手好閒的習慣,築路工地上,到處是他們忙碌的身影。

朱由檢更加忙碌,他既要爲各省劃定修築的路線,又要睜大眼睛,盯着所有反對改革的人,尤其是宗族和京師的百官。

現在沒有內閣,還有許多政務需要他處理,所以,即使爲了勘探路線,他離開京師的時間,也不能太長。

大明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三月十五日,是朝會的日子,這一天,朱由檢終於拋出他的政改計劃。

這次改革,對大明影響深遠,甚至能改變的大明的國家走向。

但是,對大多數官員來說,政改只是職務上的變動,甚至只是稱呼上的變化,與普通的老百姓,更是沒有半毛錢的關係,所以朱由檢事先並沒有與六部的尚書們商量,他根本就是打算乾坤獨斷。

在朝會上,戶部尚書畢自嚴啓奏:“陛下,眼下北五省大規模修築道路,戶部的銀子,花得就像是流水,長期下去,戶部怕是再次入不敷出的境地。”

“畢愛卿不必擔心,北五省修路,也就是一兩年的時間,一兩年之後,道路修築完畢,自然不用這麼花銀子。”朱由檢也想到了中五省、南五省一樣要修路,但那時朝廷的賦稅,必然要增加,“愛卿只要審視每一筆支出是否合理,嚴格控制開支就是。”

“是,陛下,臣明白了,臣一定會嚴格控制開支!”

朱由檢見朝會上再無聲息,“諸位愛卿,你們還有何本奏?”

衆臣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是默不作聲,他們顯然都沒什麼話要說了。

“衆愛卿都無本可奏,朕倒是有些事情,要與愛卿們說說,”朱由檢先看看黃立極:“黃愛卿,朕上次說的國旗的事,現在有着落嗎?”

“回陛下,臣已經着人設計了一款,是青天白日,但無論如何,都加不上月亮,因爲沒有最後定型,故沒有向陛下彙報。”黃立極低着頭,這麼長時間都沒有完成國旗,他覺得有些羞愧。

“青天白日?”朱由檢沉思片刻,“不錯,青天白日是對大明百官的告誡,頭上頂着白日,行爲要像青天,等朝會結束,拿給朕看看!”

“是,陛下!”黃立極躬身,退回羣臣的最前面。

“諸位愛卿,”朱由檢的目光掃過羣臣,“朕自登基以來,一直未有內閣,朕常覺得,沒有內閣的輔佐,朕處理政務,屢有不順,所以,朕打算恢復內閣。”

“內閣?”大臣們眼裡都是一亮,不知道誰能有幸進入內閣,內閣的品級雖然不高,不如各部尚書,但他們的實權卻是極大。

“不過,朕的內閣,與以往的內閣略有不同,因爲專職處理政務,所以這新的內閣,叫做政務院

,原來的首輔現在叫總理,總理一切政務,所有各部,都直接受總理領導,對政務院負責,而政務院總理,只須對朕負責。”

“內閣總理?”這是新名詞,黃立極也不太懂,但他覺得,內閣與六部,本來是相互制約的,現在六部怎麼成了受內閣領導?“陛下,這政務院總理,怎麼有些像是宰相?”

王永光也是有疑問:“陛下,六部受政務院統轄,那除了陛下,政務院有何人可以制約?”

“兩位愛卿不用着急,這政務院,自然有人制約,朕在後面會有所說明,”朱由檢打算先將政務院的事情說清楚,“至於六部,由於大明新政的需要,朕打算擴充爲十部,這十個部,都是受政務院領導。”

“十部?陛下,是哪十部?”李春燁不知道朱由檢又要弄出什麼新花樣。

“爲配合新政,朕將原來的六部,以及朝廷設計的其它機構,整合成十個部,”朱由檢又掃視羣臣,將衆人的求知慾充分調動起來,“撤銷吏部,設立人事部。”

“人事部?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

“就是原來的吏部,負責考覈、升遷官員,包括各省的省長,十部的除部長、副部長之外的官員。”

這和以前吏部的職責差不多,只不過換了名稱而已,衆臣也沒什麼反對意見,他們倒是關心新的人事部長是誰。

“部長王永光!”

朱由檢的話,也沒什麼意外的地方,王永光本來就是吏部尚書,大臣們都是向王永光賀喜。

“對於戶部,朕打算一分爲二,財政部負責支出,稅務部負責徵收各地的賦稅。”

這是將賦稅徵收獨立出來,與朱由檢開徵工商稅、擴大徵收農業稅的思路,是一脈相承的。

“財政部長畢自嚴,稅務部長黃士俊。”

大家又是恭賀,畢自嚴倒沒什麼,他本來就是戶部尚書,現在戶部分出一個稅務部,他的職權範圍變小了,不過,與支出相比,賦稅徵收更加吃力不討好,他到落得清閒一些。

而黃士俊原來是吏部右侍郎,現在做了部長,算是升了半級。

“改工部爲交通部,部長李長庚。”

這又是一個不升不降的變動,現在朱由檢大肆修路,交通部的職權更加突出。

“另外,增設一個水利部,部長劉榮嗣。”

增設水利部,劉榮嗣是不二的人選,他是治理河道方面的專家,在山東的時候,他就是以治理黃河、運河聞名。

劉榮嗣從戶部侍郎升爲水泥部長,也是升了半級。

“撤銷禮部、鴻臚寺,改設外交部,部長方逢年,副部長黃曉福。”

“陛下,這外交部是做什麼的?”

從名稱上看,大臣們都是一團霧水,他們從來沒聽說過“外交”這個名詞。

“外交部,顧名思義,就是與外邦打交道的,不管是大明的藩屬國,還是西夷,大明都要與他們接觸,瞭解他們,學習他們的語言、長處。”

“奧!

職責明確了,大臣們卻感到奇怪,方逢年原來是禮部左侍郎,他升任外交部長,那原來的禮部尚書黃立極呢?他原來可是內閣首輔,也沒到致仕的境地。

朱由檢也不理會大臣們的疑問,他依照自己的思路,繼續下去,“撤銷國子監、翰林院,改設教育部,部長孔貞運。”

這又不是意外的決定,孔貞運是孔聖人的嫡系子孫,原來的國子監祭酒,不過,朱由檢現在在北五省推行義務教育,這孔貞運,也許要重用了。

衆人又是拱手作賀。

“撤銷都察院、大理寺,改設監察部,部長商周祚。”

既然監察部就是原來的都察院,大臣們自然知道監察部的職責,但商周祚在天啓年間任兵部尚書的時候,就以剛正不阿著稱,看來以後官員們的日子,怕是不好過了。

衆人勉強向商周祚賀喜,一揖而止。

“此外,增設法務部,負責制定新的律法,並向全體國民普及大明律法,部長曹思誠;增設工商部,負責登記、監管、扶植全國工商業,部長劉宗周。”

張思誠原爲左都御史,這次成爲法務部長,也是名正言順,但劉宗周作爲工部右侍郎,一下子升爲朱由檢最爲倚賴的工商部長,頓時吸引了許多羨慕的目光,但朱由檢宣佈的,是終結的裁定,衆人也無法反對。

“新的十部,都在政務院的領導下之下,平時有各自的辦公場所,各位可明白自己的職責?”

“明白!”十部長齊聲作答,其實,他們只明白個大概。

朱由檢也不着急,各個部長們的職務,今後會有明確、具體的內容。

大臣們這才發現,十部之中,沒有兵部與刑部,而朱由檢極爲倚賴的黃立極、李春燁等人,還有刑部尚書喬允升,都不在十位部長之列。

“難道在他們當中,會產生政務院總理?”衆人小聲議論,“但政務院總理只有一人,其餘的兩人不會致仕吧?”

朱由檢很快就給出答案:“政務院總理黃立極!副總理周士樸!”

“臣謝陛下信任!臣惶恐!”

“黃愛卿不必太過自謙,無論是資歷還是人品,愛卿擔任總理,都是衆望所歸。”

政務院總理,這是大明一人之下、百官之上的高官,比大漢、大唐甚至大明太祖年間宰相的權力,還要大一些,難怪衆人都是眼紅。

“陛下,我朝自太祖之後,不再設立宰相,就是擔心宰相專權,現在的政務院總理,權力太大,萬一……”

“愛卿們不必擔心,朕自有制約之法,”朱由檢也不看是誰在發言,“朕剛纔說的是政務,將來大明的政務,就是在政務院的領導下,十部各付其職,但朕的朝廷,實行‘三院十部’制,其中的十部,你們已經知道,至於三院嘛……”

朱由檢見衆臣都是豎起耳朵,知道他們的胃口,已經被吊起了,“政務院是一院,負責政務,還有兩院,分別是司法院和國防院!”

(本章完)

第489章 蘭竹風土人情第349 百倍、千倍地討還第456章 淨土第270章 新增四個半省第255章 八旗騎兵的末路第73章 皇帝口諭 (求收藏 求紅票)第316章 燧發槍全部啞火第240章 九個半牛錄第4章 虛極神功第26章 怪人丁嵐第123章 魂斷阜城第12章 瓶頸第245章 秘密武器第501章 刺客第146章 兵臨絕境第203章 一舉兩得第157章 老辣的孫承宗第96章 王府來人第320章 科爾沁的煩惱第410章漢人在東籲崛起第304章 複雜的宗教和地方政權第402章 初戰他隆第142章 北城門的變故第416章 撫卹金遇上了麻煩第134章 海東青第283章 要掙錢,找工商業第10章 初涉軍營第9章 密室之謀第171章 漢軍士兵與蒙古士兵第162章 玩把大的第372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二)第138章 目標寧遠第31章 釋放柔情第211章 第一個朵顏部落第169章 嗓子幹得冒火第479章 東廂房第247章 兩個特殊的女人第95章 浴室裡的水霧第484章 福鬆城第311章 種族爭鬥第216章 別了,朵顏第56章 大明的未來(四)第77章 借個膽子第251章 明軍死守着渾河第171章 漢軍士兵與蒙古士兵第53章 大明的未來(一)第382章 莫寧島第33章 倭寇來襲第337章 查抄施府第183章 投石問路第8章 孤獨的皇后第206章 河邊露營第256章 女真八旗退出歷史舞臺第219章 自殺式衝鋒第31章 釋放柔情第192章 談判的條件第1章 北漂的困惑第89章 遼東三人組第393章 昭化寺遇險第83章 兵鋒安寨 (求收藏)第63章 不醉不歸第234章 損失慘重的第一旅第73章 皇帝口諭 (求收藏 求紅票)第126章 暖牀新書發佈第125章 避居慈慶宮第279章 後宮多了一個妹妹第174章 蒙古人投降了第425章 第一份盟約第259章 每人發一個媳婦第98章 能吃的土豆葉子第63章 不醉不歸第300章 第一個去嶺北省的大明商人第262章 第三大道第302章 兵進大西南第356章 羽化第419章 大局已定第164章 殘缺的帳篷第312章 勝利之門第94章 交通閉塞的延綏第422章 主政緬甸第397章 阿瓦的東大門第184章 該回來的士兵已經回來了第381章 談判結束了第443章 四塊爭議的土地第193章 兩路使者第128章 三位尚書第105章 守歲第363章 參謀李通第455章 喬允升的反對第344章 意外的收穫第203章 一舉兩得第333章 榮譽勳章第499章 自己派出刺客第49章 信王妃第477章 劉氏紡織第29章 朝議第189章最後的賭注第431章 暗度陳倉第412章 偷渡坦道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