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軍隊改革

大明天啓七年(公元1627年)九月十九日,朱由校“九虞”之禮的最後一項“送葬”在几筵殿舉行,喪禮由英國公張惟主持。

朱由校的靈柩靜靜矗立在中堂,英俊而年輕的黑白畫像,就正靠在靈柩的大頭。

先由太師、太傅、太保參拜靈柩,然後是三孤、三公參拜,然後是宗人府宗人令、左右宗正、左右都督、左右宗人蔘拜,然後是六部尚書、左右侍郎參拜,然後是京師的其他官員參拜,最後是兩京十三司派入京師的代表參拜。

朱由校沒有男丁,朱由檢以弟弟的身份、張嫣以內眷的身份還禮,但他們的身份都是太高,沒有在几筵殿下跪,只是分別站在靈柩的後面,隔着布簾躬身還禮。

所有人員參拜完畢,禮部官員鳴炮十五響,預示朱由校是大明的第十五任皇帝。

已時整,朱由校的靈柩被擡上靈車,在一片哭鬧聲、送行聲中,靈車緩緩離開几筵殿,駛向宮門,駛向皇陵。

張嫣哭得死去活來,在靈車離開的一剎那,已經暈了過去。

即使張嫣是清醒的,作爲女人,她也不能隨靈柩一道,親眼看着朱由校下葬。她只能茫然地呆在几筵殿,靈柩離開几筵殿的時刻,就是她和夫君的永別……

喪禮完畢,全國停止一切祭祀朱由校的活動,國家同時步入正常的軌道。

九月二十二日,朱由檢召見兵部在京的三大尚書崔呈秀、李春燁、王永光,四人密談大半天,中午朱由檢在乾清宮賜了宴,直到黃昏,崔呈秀、李春燁、王永光三人才離開乾清宮。

十月一日,朱由檢召開第一次正式的朝會。

崔呈秀、李春燁、王永光三位兵部尚書聯名拋出一份《大明軍隊改革方案》。

《大明軍隊改革方案》已經印刷多份,在朝堂散發給參加朝會的主要官員,《大明軍隊改革方案》主要內容有:

一、撤銷京師三大營,重新編制新軍;

二、新軍以班爲基本單位,每班十人,另外設班長一名,三個班組成一個排,三個排組

成一個連,三個連組成一個營,三個營組成一個團,三個團組成一個旅,三個旅組成一個師,三個師組成一個軍。

每個軍有三萬三千至三萬八千人。

營以上設長官一人,副長官一人,參謀一人。

三、四武營改編成新軍第一軍,軍長袁崇煥,下轄第一師,師長李紅軍;第二師,師長寧顯龍;第三師,師長劉玉閂。

四勇營改編成新軍第二軍,軍長杜文煥。

四威營改編成新軍第三軍,軍長俞沖霄。

神機營改編成新軍第四軍(軍長洪承疇)、第五軍(軍長沈希夷)、第六軍(軍長陳有傑)。

以上各軍隊全部配備火器,從即日起,學習火器的使用,爲期五個月。

各軍配備直屬軍部的炮兵團。

三千營改編成新軍第七、第八軍,軍長分別是滿桂、成必用。

第七軍和第八軍,各下轄三個騎兵師,基本不配備火器,但配備大明最鋒利的戰刀、最精銳的馬匹,從即日起開始整頓

,爲期三個月。

四、皇帝直屬的親軍十六衛,除錦衣衛之外的十五衛,改編成皇家第一軍、皇家第二軍。

皇家第一軍軍長爲原四武營特戰隊隊長王慕九,皇家第二軍軍長爲原金吾右衛指揮使李元亭。

五、待京師各軍的火器配備、士兵整頓結束,再依次整頓各地方衛所軍隊。

六、組建大明海軍。

立即以登州爲母港,組建北海艦隊,北海艦隊附設陸戰第一、第二、第三師。

逐漸以廣州爲母港,組建南海艦隊。

七、各新軍的軍餉由戶部直接劃撥兵部,兵部按整編部隊的實際情況足額發放。

八、大明軍歌爲《精忠報國》,軍旗爲藍底紅日黃月的日月旗。

軍隊改革在朝廷不啻於一顆重磅炸彈,但朱由檢是新君初立,有些大動作,也是在所難免。

大臣們絕大多數沒有在兵部任過職,對軍隊改革的利弊一時半會還看不清,他們都是從政治的角度去解讀。

“陛下,改變之後,京師的新軍達到三十多萬,戶部無論如何,都無法提供足額的軍餉。”戶部尚書李起元首先反對,他是從大明戶部的實際情況出發,沒有半點私人的意見。

“李大人,京師的新軍,只是原來軍隊的改編,換個稱號而已,人數沒有增加,爲什麼原來戶部能發出軍餉,現在就發不出了?”李春燁早就是朱由檢的堅定支持者。

“這……”李起元被打在七寸上,原來京師的軍隊號稱三十萬,但空餉嚴重,實際不足紙面上的六成,現在是在朝堂,李起元如何能說出口?

崔呈秀見李起元吃癟,不禁幸災樂禍:“軍隊改革,是陛下和兵部嘔心流血整頓武備、提高軍隊戰鬥力的結果,稍有軍事常識的人都可以看出,如果反對軍隊改革,就是反對兵部,反對陛下。”

崔呈秀這麼早就將反對陛下的一頂帽子扣下,誰也沒有發聲,朝堂暫時陷入寂靜。

“衆愛卿,這樣吧,朕和你們一條一條解讀,看看到底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朱由檢開始偷換概念,《大明軍隊改革方案》是一個整體,單個的一條,與大臣們都沒有什麼關係。

朱由檢見羣臣都是無聲,便對崔呈秀說:“崔愛卿,你來解讀吧!”

“是,陛下。”當朝被朱由檢重用,崔呈秀感到無尚的光榮,“這第一條,撤銷京師三大營,重新編制新軍,諸位可有異議?”

羣臣都知道朱由檢去奮武營、四武營後,在沒有增加軍餉的情況下,軍隊的戰鬥力都是大大地提高了,他們心中雖然隱隱覺得不妥,但一時之間,卻是沒法提出法對意見。

“好,既然沒有反對的,這第一條,過。”崔呈秀也沒給羣臣更多的思考時間,“第二條,諸位看看,可有不妥之處?”

第二條是軍隊改變結構,與其他的大臣更是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第二條,過,第三條?”朝堂只有崔呈秀的聲音。

第三條是軍隊的指揮官,除了第一師的三位師長是朱由檢的人,其餘的軍官,基本都是東林黨人,這與大明原來的軍事格

局也是一脈相承。

東林黨人不會將自己的人驅逐出軍隊,閹黨的人也能接受這樣的結果,況且還有個崔呈秀在上蹦下竄。

“第三條,過,第四條?”

這是朱由檢改組自己的親軍,可以說,這是朱由檢的私事,兩位軍長都是朱由檢的親信,他們與兩黨都不沾邊,兩黨都不會觸朱由檢的眉頭。

“第四條,過,第五條?”

“陛下,地方衛所也要整頓?”戶部尚書郭允厚雖然是閹黨成員,不願意掃崔呈秀的臉,但戶部現在的財政已經枯竭,一旦皇帝要整頓地方衛所,戶部必須撥出軍餉,現在地方衛所的軍隊,戶部根本不會撥給軍餉,而是讓他們自生自滅。

“郭大人可是擔心軍餉?”一直沒有發言的王永光接過話頭:“郭大人放心,在戶部不能增加收入的情況下,在戶部無力支付衛所軍餉的情況下,地方衛所的軍隊,暫時不會整頓。”

“陛下,如此臣就放心了。”郭允厚退回自己的位置。

崔呈秀不待別人發問,趕緊高聲宣佈:“第五條,過,第六條?”

“陛下,大明因何要組建海軍?”薛鳳翔知道海軍的費用龐大,成祖年間,大明的海軍楊威南洋,但那時用銀子堆起來的,現在大明已經日薄西山,連陸軍的軍餉都開不出,更別說要支撐一支龐大的艦隊了。

“這……”崔呈秀和王永光都是被朱由檢召見時,才聽朱由檢說要組建海軍,他們攝於朱由檢的皇威才勉強同意,至於爲什麼要浪費銀子,他們也說不出原因。

“諸位同僚可知,大明有四大水師,分別駐守天津、登州、福建、廣東,北海艦隊只是將天津水師和登州水師合併而已。”李春燁也學會了忽悠,“將來組建的南海艦隊,只是將福建水師和廣東水師合併而已,便於統一管理。”

“原來如此。”大臣都以爲朱由檢是藉機獨攬兵權,反正國家都是他的,自己又沒打算謀反,既然兵部的幾位尚書都不反對,那就由他胡鬧去吧!

崔呈秀見大臣們小聲議論,沒有人挑頭反對,急忙宣佈第六條獲得通過,再議第七條。

第七條是軍餉的下撥問題。

原來大明的軍餉,是戶部直接發放給各支軍隊,現在戶部財源枯竭,軍餉嚴重不足,各地衛所怨聲載道,紛紛將矛頭對準戶部,就是皇帝,在尋找替罪羊的時候,也是拿戶部問責。

如果軍餉改由兵部直接發放給各支軍隊,那軍餉不足的時候,戶部還可以和兵部扯扯皮,至少在追究責任時,由兵部和戶部共同承擔。

戶部的幾位尚書,少有的意見一致,齊聲謳歌軍隊改革的好處。

朱由檢暗暗鬆了一口氣,軍餉由誰發放,誰就會取得對軍隊的直接控制權,他原本擔心戶部和兵部爭奪軍隊控制權的局面沒有出現。

最後一條,只具有象徵意義。

《精忠報國》作爲軍歌,早就在四武營和軍校推廣了,現在只是以律令的形式確定下來。

至於軍旗,誰都沒有見過,也絕對不會損害現在朝堂內任何一位大臣的實際利益。

(本章完)

第458章 天大的利潤第188章 兵臨城下第369章 蘇比克灣第450章 婆羅洲第376章 第一個無人島第359章 西夷聯合艦隊第72章 燕山餘脈第6章 空歡喜一場第501章 刺客第74章 臨時朝會第298章 新的城池貝東第200章 邊吃邊談第370章 徐福東渡第441章 國恨家仇第499章 自己派出刺客第268章 百里相迎第111章 朱由校的確駕崩了第249章 雙喜臨門第108章 田爾耕的決定第121章 張嫣的哭訴第100章 布哈拉和哈薩克第194章 再娶你一個女兒第235章 多爾袞兵敗三岔河第17章 兩大高手第167章 鑲紅旗隕落第111章 朱由校的確駕崩了第48章 吃空餉第488章 再見鄭芝龍第382章 莫寧島第304章 複雜的宗教和地方政權第28章 籌建軍校第224章 多爾袞大驚失色第152章 伏擊袁崇煥第133章 人慘叫馬嘶鳴第188章 兵臨城下第182章 馬蜂戰術第119章 施政第一刀第246章 皇太極不見了第180章城下的小插曲第468章 朱慈烺第109章  秘密回京第378章 大明最缺什麼第181章兩個倒黴的甲喇額真第330章 文字改革第169章 嗓子幹得冒火24章 年輕的信王第264章 雅山與風河第183章 投石問路第178章 第一漢奸第111章 朱由校的確駕崩了第225章 恐怖的開花彈第187章 目標北城門第442章 屍牆第299章 得到明軍的協助第88章 高迎祥斷指明志第478章 尷尬第412章 偷渡坦道基第2章 霧靈山奇遇第73章 皇帝口諭 (求收藏 求紅票)第168章 城頭喋血第107章 西宛泛舟第44章 與倭寇單挑第223章 俞沖霄的憤怒第203章 一舉兩得第418章 東籲土地上的現狀第341章 夜幕籠罩下的港口第383章 呂宋省與福林府第107章 西宛泛舟第411章 大城王朝的使者第94章 交通閉塞的延綏第56章 大明的未來(四)第254章 最後的正紅旗第177章 請范文程品茶第432章 空中打擊第43章 倭寇突圍第205章 草原無風景第80章 關中平原 (求收藏 求紅票)第373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三)第336章 巧妙打擊政敵第123章 魂斷阜城第275章 科爾沁的姑爺第286章 三院十部制(下)第234章 損失慘重的第一旅第235章 多爾袞兵敗三岔河第492章 蘭竹體制(二)第467章 天子一跪第465章 在宮裡改良紡紗機第293章 兩個大國的碰撞第444章 和談的誠意第133章 人慘叫馬嘶鳴第347章 驚慌失措第285章 三院十部制(上)第482章 下南洋第254章 最後的正紅旗第193章 兩路使者第366章 墜落的盾徽旗第19章 放鬆第178章 第一漢奸第485章 私授銀兩入罪第20章 火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