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提成

孔有德的家丁一看主將被劫持,也紛紛拔刀圍住李九成,李應元的人則護在李九成外面,其他普通營兵則各自結夥,營門遍地鮮血,登州軍個個雙眼發紅,隨時可能內訌。

李九成狠狠道:“幹啥?咱們都是東江鎮出來的,自從毛帥死了,處處被人欺負,老子今日不忍了,先殺光這吳橋的狗才再說,你若是跟咱們造反,你我共富貴,若你不願,老子便先殺了你。”

孔有德多年出生入死,身上也有一股子狠勁,不但不退避,反而瞪着李九成道:“你動手試試,老子皺皺眉頭便是你李九成養的。”隨即又對自己的家丁道“他敢殺老子,你們將他父子兩碎屍萬段。”

李九成兩眼兇光閃動,他知道孔有德的性子,無論如何不會在如今情況下服軟,但李九成也沒有退路,他繼續把刀架在孔有德脖子上,對周圍士兵大聲道:“咱們都是遼民,老子不願跟你們火併,建奴佔了咱家,一路流離到東江,毛帥領着咱們殺韃子,袁狗官無憑無據殺了毛帥,咱們又到了登州。”他大喝一聲“咱們到登州過的叫啥日子,在縉紳眼中連豬狗都不如,現在還逼着咱們去大淩河送死,你們他願意去,老子不願去。”

他一番鼓動,周圍的遼兵紛紛大聲叫着不願去,有些遼兵還大聲哭起來,孔有德心道要糟,但李九成說的都是實話,他也沒有什麼好辯駁的。

李應元看到有利,大聲道:“咱們不願造反,可朝廷沒給咱活路,大夥想想,咱們千里迢迢去大淩河,路上連吃的都沒有,到了遼鎮了,那些關寧軍能給咱吃的不?咱們去了大淩河還能有命不?這鳥朝廷不值得咱們賣命,咱們不是要造反,咱只是要爭一條活路,大不了回登州坐船去東江鎮,總比給關寧軍賣命強。”

遼兵紛紛鼓譟,站在李九成一方,只剩下孔有德的家丁還圍着李九成,但他們也有些動搖,孔有德不善言辭,無以駁斥李應元,眼看着士兵被李家父子鼓動。

李應元看士兵已經被爭取過來,但孔有德家丁最多,要是孔有德不同意,最終仍是火併的結局,而且自己肯定討不了好,他眼珠轉動,噗通一聲對着孔有德跪下,大聲道:“求將軍領着咱們遼兵尋條活路,毛帥打了那許多年,得個啥下場,咱們不想給朝廷賣命了。”

言罷在地上使勁磕頭,發出呯呯的聲音,有了這個榜樣,其他遼兵跟着跪下,孔有德眼前黑壓壓一片起伏的腦袋,李應元一提到毛文龍,許多遼兵大聲哭泣,充滿悽楚的氣氛,毛文龍在東江確實也有不法之事,但他始終是一手建立東江鎮,給了黑暗中的無數遼民以希望,這些士兵在心中仍然視他爲精神依靠,毛文龍被殺其實一直影響着東江鎮所有人的心態。

孔有德環視全場,心中涌起無力感,現在殺了王家的人,如果繼續去遼鎮,無論輸贏自己的結局都堪憂,士兵心中自然也知道得罪文官的結果,沒人願意再去大淩河送死,就憑現在的士氣,到不了山海關人就跑光了,自己同樣是個斬首的下場,有毛文龍例子在前,他估計不用三司會審,自己直接就被某文官砍了。

他兩眼無神,李九成眼看孔有德動搖,也鬆開刀子,對孔有德低聲勸道:“孔將軍,咱們多年過命的交情,我在北邊聽說了,建奴十多萬人,戰兵五六萬,就憑咱們現在的樣子,去遼鎮死了都沒人收屍,再說關寧軍遼餉拿着,號稱強兵十餘萬,爲何還要咱們這些遼兵去救,朝廷如今不怕聽調的,只怕有力的,關寧軍在京師都敢跑,祖大壽也沒被斬首,咱們同樣也行,路上搶個飽,回去佔了登州,朝廷只能再招安咱們,這也是咱們唯一的活路,到時有銀子有人,豈不比如今快活,就即便敗了,左右是個死,咱們怕個啥。”

孔有德的眼神慢慢匯聚,死死盯着這個把他逼得走投無路的人,開口狠狠道:“你狗日李九成是不是把銀子敗光了,現在要拖着老子一起死?去佔了登州,佔你母親的佔,文登營就在滄州附近,咱們一反,你打得過陳新?”

李九成一個哆嗦,他去年去過文登,對文登營那些練得如同機器的士兵印象深刻,而且戰績在那裡擺着,他再囂張也不認爲自己打得過文登營。

李應元一直在登州,對最近的事情比較清楚,湊過來道:“陳大人這些時日和孫大人鬧得挺僵,心裡未必便高興,他對咱們遼民一向不錯,只要咱們明言不和他作對,陳大人或許暗中支持咱們也說不準。”

孔有德看着滿地跪着的士兵,如今人已經殺了,兩人一番話也說得明白,他其實也沒有什麼退路,心中一狠道:“的,老子早受夠了,大淩河老子不去了,但咱把話說在前面,咱們搶歸搶,不能說造反,你母親的造反是那麼好造的,造反旗號一打出來,皇上還不把九邊大軍都調來打老子。”

李九成奸笑道“咱們啥旗號都不打,只管搶便是,最多如當年祖大壽一樣,朝廷到時還是隻得招安咱們,這殺人便成了小事,不會追究咱了。”

李應元立馬跪在地上道:“孔將軍,咱們這幾千遼兵的命都在你手上了。”

孔有德默然半響後長嘆道:“如今之局,只得如此罷了。”

李九成聞言大喜,但還是不放心道:“山東兵備鬆弛,唯一可慮只餘那文登營?又恰巧在側,要不然咱們乘其不備,一鼓破之,擒了那陳新爲質,文登的人財豈非盡爲我有,即便割據一方,也不懼了。”

李九成面目猙獰,似乎已經把文登全盤接手,孔有德和李應元同時搖頭,李應元道:“爹,先別說打不過文登戰兵,就算打得過這夥,咱們損傷也必重,到時人少了,路上千裡之遙,怕是還未到登州便被剿了。”

孔有德也道:“文登營連建奴都不怕,身密島千人對建奴千人也是大勝,現今兩千多在滄州,咱們這三千人打得過兩千建奴否?你還是別打文登的主意。”

李九成一向兇悍成性,但此時也不敢堅持,只得問兩人道:“那你們說咋辦。”

孔有德摸着下巴“陳大人那邊,咱們這樣。。。”

“奉我爲主?虧他們想得出來。”滄州以北的文登營軍營,陳新把孔有德的信件扔在桌子上,對着朱國斌笑了起來,登州軍終於還是造反了,他所有後續的計劃都有了着落,現在最要緊的便是讓這幫人放心的鬧騰。

陳新一早便拿到了情報局暗探送來的軍情,孔有德所部斬殺了當地十餘人,跟着就將王家家僕的宅院燒燬,在附近搶掠了一番,目前還在當地駐紮,沒有進一步的行動。

他們的塘馬一人三馬,來得很快,只用了一天時間便尋到了文登營,送來這封讓陳新哭笑不得的信件,孔有德在信中沒有隱瞞,只說是受人欺壓無奈殺人,又回顧了多年來遼民的經歷,希望陳新看在同爲遼民的份上一起起事,讓朝廷改善遼兵待遇,這樣也不用去大淩河了,而且他們全軍願奉陳新爲主。

朱國斌低聲道:“大人,孔有德他們如此做,與造反無異,咱們要戒備着他們。”

陳新點點頭“你去傳令提高戒備等級,哨馬將重點放在南面,情報參謀向各主官分發孔有德部軍力和裝備情報,作戰參謀開始準備預案。”

朱國斌答應一聲,便出帳去了,陳新纔對海狗子道:“叫孔有德那塘馬進來。”

海狗子片刻後進來一個塘馬,陳新一看竟然便是李應元,裝作塘馬的李應元打量一番帳中,見有數名親衛,知道陳新有所防備,生怕陳新誤會,馬上擺出低姿態道:“小人李應元,見過陳大人。”

陳新長長嘆口氣,起來親手扶起李應元“李千總一路辛苦了,你們在吳橋之事,皆是官紳壓迫,本官深表同情,本官一路上同樣遭遇無數不平之事,心中頗爲惱怒,但奉本官爲主之事,萬萬不敢答應,各位要向朝廷施壓,大可做得,本官絕不會干涉。”

李應元略微放下心來,只要文登營不發兵來打,他們就啥都不怕,山東本地的戰兵很少,全省絕大部分還是衛所制,每年只能出些民工去關寧當苦力,根本沒有戰鬥力。

陳新繼續道:“本官和孫大人之間的事,你們是知道的,老子也不願去大淩河,關寧軍幾百萬遼餉拿着,老子一年到手三四萬兩,憑啥去救他們,這次不比上次勤王,建奴就盯着咱們這些援兵來打的,去了九死一生,你們只管去做,讓朝廷得些教訓,日後你們登州營也好,咱們文登營也好,日子才能過的舒坦些。”

他這話說到了李應元心裡面,他喜出望外道:“原來陳大人也是如此想的。”

陳新嘿嘿一笑“大家都不是傻子,但本官也不會跟你們一起鬧騰,畢竟老子又沒殺人,再說日後你們要招安之時,本官也更好從中周旋。”

李應元思索一下,他還是有些擔心陳新表裡不一,試探道:“那陳大人此次作何打算?難不成還繼續去大淩河?”

陳新搖搖頭笑道:“自然不去,你們的事本官就當不知道,繼續往山海關行軍,各位也不必擔心本官耍心思,去大淩河對本官沒一絲好處。”

“說到好處,陳大人還有沒有其他要求?”

陳新知道他還是心存疑慮,對李應元這種粗人有時要直白點更容易被相信,當下笑笑道:“本官給你們傳遞消息,日後若是要招安,也可通過本官周旋,不過你們搶的東西,本官要五成。”

見陳新提出實質性的要求,李應元才終於相信陳新,從利益角度看來,陳新不出頭就可以不去大淩河,現在又想着分好處,但誰叫人家有實力,李應元心知肚明自己三千人可能連一千文登營都打不過,只得咬咬牙道“給陳大人三成,咱們是拿命出來拼的,請陳大人體諒體諒。”

“最少四成。”陳新做戲做到底,伸出四個指頭“別以爲這銀子本官一人能吃完,你們的事若要善了,京師各位大人那裡少不得一份打點,再說這附近望族不少,李千總你們大可多撈一些,總數上去了,六成就不少了。”

這一番討價還價讓李應元心中篤定下來,看來陳新果然是要乘機發財,不過銀子在自己手上,到時給多少還是自己說了算,一狠心便答應下來,用銀子消除了最強的對手,李應元覺得還是很划算。而且他們這些東江軍在朝中沒有任何人脈,以陳新敢在登萊對抗孫元化的底氣推斷,陳新在朝中肯定有強援,自己並不是真要造反,以後有陳新搭橋,便是多了一條退路。

他急着趕回去告訴孔有德等人,退到大帳門口時,陳新的聲音在背後響起“李千總,別怪本官沒提醒你,不要打那些隱瞞收成的心思,若是給來的銀子少了,京師那邊打點不好,各位大人非要逼着本官攻打你們,那本官可就不好說了。”

“不要臉。”李應元在心中罵了一句,不過陳新這副表現正符合他對武將的認知,都是些要錢不要臉的貨,這陳新大概還多了一條不要命,否則怎敢帶着千多號人就敢和建奴硬抗。

李應元轉身道:“陳將軍只管放心,銀子必定送到,但咱們也有個擔憂,文登營戰力無雙,大夥都是知道的,還請陳大人的大軍不要靠得太近。”

陳新哈哈笑道:“那是自然,本官說過就當不知道你的的事,明日還要往山海關繼續行軍,本官也提醒李千總,山東就運河邊最富。”

李應元會心一笑,退出了帳外。(

第66章 言商第78章 正途第31章 白髮第115章 折磨第146章 老友第101章 兵王第104章 殺戮第16章 擊潰第13章 後金的應對第100章 百里第62章 冬眠蛇第75章 死敵第52章 觀摩第72章 陰謀第16章 伏路軍第25章 對射第50章 突發的混亂第7章 輕騎狗鬥第48章 夜海燈號第52章 未敢忘危負年華第68章 軍工廠與福利第103章 各有打算第1章 最重要第83章 吳橋第27章 發小第210章 軍訓第43章 暗流第116章 回遼東第40章 王徵第28章 時機第70章 變化第88章 殺人放火第191章 抓姦細第57章 包衣兵第206章 可信第77章 十五步第19章 大明之光第110章 不要臉第203章 任重道遠第16章 苦命的潘金蓮第195章 鄖陽第87章 流寇第12章 有房一族(一)第29章 街頭羣毆第43章 戲韃子第51章 新生活第12章 佯動第160章 整肅第209章 新兵第194章 經濟戰第67章 大陣第12章 有房一族(二)第3章 京師第2章 血色銀錠第99章 引蛇出洞第47章 動員第30章 着棋山第95章 暗室近戰第34章 比苦分贓第88章 殺人放火第9章 秦淮漁唱第50章 宣川第27章 觀察員第88章 殺人放火第30章 燎原第16章 伏路軍第26章 名聲第12章 有房一族(一)第100章 百里第25章 年前第20章 揚州第155章 民事官第8章 賄賂第51章 往北第109章 大行業第30章 各取所需第50章 舞臺第99章 引蛇出洞第115章 糟了第69章 二臺子山第46章 改變第22章 新漢軍第23章 天命?第24章 對立第204章 潛入第90章 調整第185章 小關城第26章 名聲第44章 後事第138章 俘虜營第29章 憋悶的行軍第35章 兵城第52章 半渡第86章 掙扎第109章 大行業第2章 花子第211章 各有難處第76章 煙業行會第46章 獵人-上第30章 各取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