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捨得(三十四)

大華民國的擴張確實到了極限了,除了歐羅巴、烏思藏、阿拉伯半島以及一些零星的海島和半島之外,幾乎已經把中洲囊括到疆域之內了,雖然沒有實際測算過疆域面積,不過控制的疆域預計在三千五百萬平方公里以上,除去沙漠和雪原,宜居地也在一千五百萬平方公里以上。

而大華民國建國之初只有六千多萬人口,育齡婦女約一千五百萬,在鼓勵生育的國策下,每年約有八百萬新生兒出世,除掉死亡人口,每年約有六百萬的人口增值,到了華歷十二年,大華民國約有公民一億三千萬。

一億三千萬的人口,就算是加上準公民(居民)和奴工,也不超過兩億人,卻佔據三千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可謂地廣人稀,如果再大肆擴張,反倒是得不償失了,畢竟守業與創業是同樣重要的,開發不到那佔領下來也沒用。

地多人少,如何管理這遼闊疆域也是讓人頭疼的問題,雖然周邊已經沒有可以威脅到大華民國的國家和外部勢力,但是內部還是可能出現割據勢力的,不得不居安思危。

爲了加強對全國的控制力,大華民國勢必要加強中央集權,軍權財權人事權全部收歸中央。當然,中央集權並不等於總統集權,在集權的過程中,權力擴大的是軍委、參議院和行政院等部門,總統的權力反倒是被削弱了,這也是周天壽處處被掣肘的原因。

總統權力受限,這也是憲政的要義之一,在和平年代,總統的權力確實應該被關進籠子裡,周天壽作爲戰後的總統,也是第一個被限權的總統,他雖然感到有些憋屈,不過也不好抱怨什麼,其實,就連有呼風喚雨之能的萬磊,在執政的時候也有意識地給總統大權上枷鎖了。

所謂權力越大責任越大,總統權力受限,對周天壽來說也並非一無益處,最起碼,他要操心的事少了,責任也輕了,平時只需要在參議院和衆議院提交的議案上簽字就行。

要不是想幹出一翻利國利民的實事爲自己在青史上留下美名,他還真不想搞遷都這種煩心事,畢竟他已經達到了權力的巔峰,以後卸任大總統一職,也可以像萬磊那樣以國公的爵位退休,甚至還可以像萬磊那樣在海外得到一塊大封地,名利雙收是肯定的了。

劉志忠從大東洲返回北平彙報此行結果,他看過萬磊寫給他的私人信件之後,周天壽也覺得萬磊的辦法好,搞多都製表面上看似在和稀泥,調和各派系之間的矛盾,實際上卻是立意深遠。

多都製表面上看好像是分散了國家權力機關,實際上中央權力非但沒有被分散,反而更加集中。將西安和金陵兩大城市升格爲軍事首都和經濟首都,一來可以用輻射效應加強相關地區的控制,二來可以用聚能效應來拉動當地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造就更多的城市圈。

而更重要的是,西安與金陵兩都是北平都的引伸,如果把北平比做是頭,那西安與金陵就像是兩個打出去的拳頭,一個拳頭壓着軍隊,一個拳頭壓着錢袋,兩個拳頭都要聽北平這個頭的。

當然,搞多都制也是有風險的,一不小心就會搞成分離勢力,所以萬磊在信中也明確指出要加強對兩個新都進行控制。軍委可以派駐西安,但是參謀總部一定要留在北平,因爲軍委是北平軍的心臟,參謀總部纔是北平軍的頭腦。

至於金陵城,可以把財政部工商部農林部國家銀行等國家行政部門移過去,但是負責財政審計的國家審計署必須留在北平,行政院、參衆兩院、都察院與法院的總部都要留在北平,以確保北平的第一都地位。

其實,多都制並非萬磊產創,在歷史上很多個王朝也是實行多都制的,比如說盛唐,東都洛陽與西京長安並立;元朝也是如此,大都與上都並存,這兩個朝代都沒有因爲兩都制而出問題,這就說明多都制是可行的。

這不,當週天壽向參議院拋出要將西安升格爲軍事首都、金陵升格爲經濟首都的提議之時,多數參議員只是短暫的驚詫,隨即就開始扎堆議論。而經過幾天的串連與交流之後,參議院對建新都一議進行集體表決,最後以七成以上的贊成票通過。

得到參議院的經過之後,此議案在提交衆議院審議時也沒有越到什麼阻力,華歷十三年一月二十二日,周天壽正式發佈總統令,確立實行一國三都制,並指令行政院劃撥專款扶持西安與金陵的城市建設。

總統令一出,關中地區與江南地區的百姓都歡騰了,周天壽也籍藉此事獲得了更高的民意支持。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他又接連提交了幾份議案,都得到了參衆兩院的通過,其中一份議案是《鼓勵移民法草案》,依照這一草案,大華民國的公民與居民都可以申請移民大東洲,大華民國政府保留移民者的公民身份,公民可以自由地往返於大東洲與中洲之間。

周天壽搞了這一個鼓勵移民法案,並非只是對萬磊的投桃報李,其實也是給自己輔後路,因爲他自己也是遲早要卸任總統一職的,以後在海外搞一塊封地,也是需要移民的嘛,利人利己的事傻子纔不幹。

鼓勵移民法案也是在一月底發佈,這引起很多生活在底層的居民的熱烈歡迎,因爲在此法案中明確規定,居民申請移民大東洲的一獲得通過,就可獲得公民身份,就不再低人一等了。

除了那些居於底層的居民熱心移民之外,一些生活不得志的公民也有意於到大東洲去闖蕩一翻,以改變自己的現狀,所以從二月初,被父親派來主辦移民事宜的萬遠就收到了數以萬計的申請書。

本着寧缺勿濫的原則,萬遠並沒有見人就收,而是先細細地篩選,好吃懶做的二流子不要,嬌生慣養的小皇帝不要,只要吃苦耐勞且有一技之長的人,畢竟大東洲尚處在開發之初,生活條件艱苦,不是什麼人都能當移民者的。

另外,這些人被帶到終遠城之後,還要參加軍事特訓,不但要學會求生的本領,還要學會服從領導,因爲大東洲需要的是移民軍,並不是簡簡單單的移民者。

第198章 文化擴張(十二)第417章 全面整治(九)第348章 縱橫捭闔(七)第285章 暗流涌動(六)第380章 經世濟用(中)第230章 融合(上)第483章 捨得(十八)第203章 海上擴張(中)第35章 臨戰第419章 全面整治(十一)第58章 鏖戰(上)第386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六)第93章 公民與居民第492章 捨得(二十七)第493章 捨得(二十八)第76章 持久戰(十)第495章 捨得(三十)第90章 天譴第402章 經略江南(中)第336章 積極備戰第127章 因勢利導(四)第315章 心黑手狠(中)第144章 因勢利導(二十一)第379章 經世濟用(上)第408章 經略江南(七)第228章 陸上擴張(九)第379章 經世濟用(上)第296章 輔路下第213章 海上擴張(十二)第342章 縱橫捭闔(上)第373章 陳綱立紀(八)第34章 死理第275章 移民實邊(上)第374章 陳綱立紀(九)第239章 融合(十)第16章 推銷第84章 持久戰(十八)第35章 臨戰第299章 輔路六第467章 捨得(中)第260章 戰火連天(中)第372章 陳綱立紀(七)第107章 永平宴第466章 捨得(上)第335章 爲人做嫁裝(下)第316章 心黑手狠(下)第279章 殺雞儆猴(下)第141章 因勢利導(十八)第229章 修路第41章 鐵公雞第231章 融合(中)第86章 皇帝也缺糧第55章 三大紀律(上)第181章 狼性(中)第444章 大選年(下)第377章 陳綱立紀(十二)第387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七)第153章 明鏡是非(九)第401章 經略江南(上)第334章 爲人做嫁裝(中)第289章 天下誰主第328章 心黑手狠(十五)第139章 因勢利導(十六)第403章 經略江南(下)第489章 捨得(二十四)第114章 張良計與過牆梯第105章 招標開礦第433章 新概念戰爭(上)第430章 經濟結構調整(中)第468章 捨得(下)第292章 大修鐵路下第1章 捅破天第369章 陳綱立紀(四)第141章 因勢利導(十八)第453章 大華夢(中)第455章 大華夢(四)第339章 挑事(上)第488章 捨得(二十三)第336章 積極備戰第55章 三大紀律(上)第78章 持久戰(十二)第458章 大華夢(七)第21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2章 掏穿地第103章 寶礦第14章 立功期賞第306章 輔路十三第79章 持久戰(十三)第479章 捨得(十四)第48章 前哨戰(下)第218章 海上擴張(十七)第212章 海上擴張(十一)第174章 明鏡是非(三十)第227章 陸上擴張(八)第246章 拉鋸戰(七)第450章 石油大開發(四)第89章 放長線禍皇明第182章 狼性(下)第142章 因勢利導(十九)第307章 停戰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