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磊在北平大學發表了關於宗教問題的講演,隨即大華民國就掀起了一陣清除異教邪說的風暴,這一次重點打擊的對象是從歐羅巴流竄過來的羅姆人、猶太人和天主教傳教士,回教徒也是受打擊的對象之一,只是來華的回教徒實在是太少了。
當然,打擊歸打擊,閉關鎖國盲目排外的事萬磊是不幹的,那些帶着古希臘哲學、阿拉伯數學和古羅馬法學以及建築學而來的學者,民間藝人和工匠,都是深受歡迎的,萬磊甚至還讓外事部在北平建了一個樂朋園,取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之意,專門用以接待各國的知名學者和奇人異士。
本着拿來主義的精神,但凡是不與民族傳統相悖的文化,萬磊最樂於收集,隨着樂朋園的建立,從歐羅巴和阿拉伯世界來的名士越來越多,他們翻譯了很多古希臘古羅馬的古籍,還有一些天文學的著作,雖然這些著作都有時代的侷限性,不過也是文明的精華,值得總結吸收。
文化吸收歸文化吸收,該打仗的時候照打不誤,萬磊自始至終都認爲西方文明是個禍害,要欲除之而後快,只可惜,歐羅巴離中原實在是太遠,如果派海軍去攻打,要繞過大西洲,跨十數萬公里的海路去打那個黑死病氾濫成災的地區,成本太高實在是得不償失;而陸路又有金帳汗國和帖木兒帝國這幾個攔路虎,不解決掉它們就沒法西進。
華歷九年三月,天氣回暖,南邊的緬甸地區和占城地區的戰事已定,這兩個國家紛紛開始憲政改造,沒有人敢就文化與宗教問題再指指點點,大批經過緊急培訓的華文教師回到這些國家從事中小學教育,漢化已成定局,那些民族獨立分子再怎麼嚷嚷都無濟於事了。
南方無戰事,北平軍的戰略重心再次轉移,現在平西鐵路已經修到了哈密地區,而新鋪的公路已經修到了天山地區,大批軍需物資通過鐵路與公路的聯運,運抵阿爾泰山地區,西北軍區與遼東軍區也分別抽調了四萬和六萬兵力組成北征軍,向該地集結,準備對金帳汗國大舉用兵。
這一次對金帳汗國用兵,已經策劃了近四年,爲此大華民國還修了一條鐵路,而在外交方面,也聯絡到了莫斯科大公國,雙方約定一起興兵討伐金帳汗國這個最後的蒙古汗國,從此終結蒙古帝國的歷史。
當然,莫斯科大公國是一個彈丸小國,根本就沒有多少兵力,還得北征軍打主力,而北征軍裝備了坦克、運輸車、自行火炮和大批摩托車等軍械,是名副其實的機械化部隊,他們將成爲蒙古騎兵的噩夢。
經過數月的準備,華歷九年四月十五,十萬徵北軍兵分三路越過阿爾泰山,直接殺入西波爾地區,東路軍向貝加爾湖方向橫掃,西路軍向裡海的方向橫推,而北路軍則一路直殺向烏拉爾山脈。
十萬人由第二集團軍總司令趙全節指揮,隨着周天壽淡出軍隊系統,他也就成都了軍隊的頭號元老,這一場戰爭也非他領導不可。
北征軍兵分三路,軍力最大的是北路軍,有五萬人,其次是西路軍,有三萬人,最少的是東路軍,有兩萬人,兵力雖然看起來少,不過兵貴精而不貴多,幾萬訓練有素的機械化部隊,就算是遇到十萬蒙古騎兵,也可輕鬆應對。
面對來勢洶洶的北平軍,原本不屬於金帳汗國治下的蒙古各部放下了往日的恩怨,團結起來應對,金帳汗國控制的區域幾乎橫跨整個西伯爾地區,甚至還積極地與昔日的仇敵帖木兒帝國聯繫,組成聯盟共同應對北平軍的侵入。
雖然帖木兒帝國被北平軍狠狠地打擊過幾次,不過還是能動員二十幾萬軍隊的,而金帳汗國幾乎全面皆兵,雖然不復往日光輝,不過收收攏攏還能拉出十幾萬的軍隊,兩國合起來有近四十萬軍力,按理說兵力佔優。
不過,理論歸理論,實際上卻是另一回事,金帳汗國發現北平軍大舉北進時,還沒來得及向帖木兒汗國求救,阿爾泰與裡海之間的區域就被北征軍西路軍突破,直接把帖木兒帝國的軍隊攔在了南線。
帖木兒帝國的軍隊無法北上支援,金帳汗國頓時就陷入了孤軍作戰的頹勢之中,四月十六日,一支三萬蒙古人組成的騎兵部隊與北征軍的中路軍在阿爾泰山北麓的一條大河畔遭遇,戰鬥只是進行了一天,三萬騎兵就被鋼鐵洪流打垮,數千人被打死,近兩萬人投降,還損失了大批戰馬,只有少數幾千人逃回去報信。
首戰中三萬大軍纔打了一天就崩潰,蒙古各部聽到這個消息,震驚之餘更是惶恐,他們終於體會到了昔日被他們祖先橫掃的諸國的心境,那是何等的無助與淒涼,現在風水輪流轉,輪到他們變成牛羊一般被在獵殺了。
然而,金帳汗國的大汗不剌汗卻沒有就此降服的意思,因爲他知道,投降雖然能保住小命,也會被貶爲最低賤的奴工,要足足幹夠五年的勞役才能恢復自由身,而他身上流着成吉思汗的血脈,寧死也不願受此侮辱。
五月初七,不剌汗糾集了蒙古各部十二萬騎兵,以及從轄地中徵好的二十多萬民兵組成抵抗軍,並離開了首都薩萊,親自出徵北平軍,五月十二日,不剌汗軍與徵北軍西路軍在裡海附近遭遇,一場遭遇戰就此展開。
由於西路軍只有四萬兵力,敵我懸殊,所以負責指揮的王盡忠中將並沒有與來敵正面對戰,而是將軍隊分成三部分,相互掩護後退,很快就把戰線拉開,而裡海的西邊多是茫茫戈壁,鮮有綠洲,以騎兵和步兵爲主的不剌汗軍很快就陷入了缺水的困境中。
而西路軍大量裝備有摩托車,在戈壁灘中也能快速行進與後撤,再加上每一個營都備有運輸車,補濟自然不成問題。
西路軍邊打邊退誘敵深入的同時,趙全節業已收到消息,並帶領北路軍以最快的速度向前推進,他們不是來支援西路軍,而是一路向西北進發,直逼不剌汗的老巢!!薩萊城。
薩萊城位於裡海西北部,伏爾加河下游的一座大城,是東歐平原地帶的入口,控制了這裡,就能將手伸進東歐,數年前,這座城市曾被帖木兒佔領,現在不剌汗空巢而出,城內根本就沒有多少守軍,正是突襲的最佳時機。
這不,趙全節把手下的軍隊分成兩部分,一部分以摩托車爲代步工具,以最快的速度向薩茉推進,而大部隊則乘坐運輸車與坦克,帶着大炮隨後跟進,一來是爲了策應攻城,二是爲攔住不剌汗國救的軍隊。
北路軍從五月初十開始分兵突擊,只是短短的三天時間,先頭部隊就奔襲了近千公里,沿途雖然也遇到一些零散的騎兵,但是在槍林彈雨的攻擊下,這些攔路虎都變成了紙老虎,一觸即潰。
五月十四日凌晨,先頭部隊殺到薩萊城下,在暗夜的掩護下,城內的守軍聽到城外傳來震耳欲聾的噠噠聲,都以爲是來了什麼怪物,嚇得不知所措,而就在這時,幾個黑影竄到了城門前,並將幾條大鐵鎖綁到了城門上。
這幾個黑影剛一離開,那噠噠的轟鳴聲響得更急了,城頭的守軍還沒弄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就覺得城頭輕輕地晃動了幾下,他們剛想去探察個究竟,就聽到啪啪數聲脆響,那厚重的城門居然被生生地拉開了。
城門一破,噠噠的轟鳴聲就開始由遠及近,就着城頭上的火光,守軍這才猛然看到,幾十架鋼鐵怪物正飛速衝入城內,緊接着啪啪的槍聲大做,城門附近的守軍還未來得及反應,身上就出現數個血窟窿。
這些守軍哪裡見過這種玩意,都以爲是妖魔鬼怪降臨,很多人驚呼着四散逃命,根本就沒有幾個人抵抗,而城頭一失陷,更多的鋼鐵怪物殺入城內,很快,整個薩萊城陷入了一片刀光血海之中。
正當大華民國的徵北軍在西域縱橫捭闔之際,南明地區也結束了連年的大戰,由於從大華民國這裡進口了很多武器,南明軍雖然兵力不多,只有兩千來人,卻還是因爲在裝備上佔優勢,連連擊敗南洲的土著,領地也不斷地擴大。
華歷九年六月,即建文十六年六月,土著部落的聯軍被南明軍擊敗,各個土著部落正式向建文帝朱允炆請降,而方孝孺等大臣們考慮到開發南洲需要大量人手,也建議接受這些部落的請降。
南洲戰事已了,朱允炆雖然真正成爲整個南洲的主宰者,不過他臉上還是找不出一絲欣慰之情,因爲隨着與大華民國的貿易關係加強,民間不免要受到一些新思潮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喊着要民主要自由了。
因爲中原百姓要民主要自由,他被趕出中原,來到南洲這個荒蠻之地,現在南洲總算是實現安居樂業了,這裡的百姓又開始要自由要民主了,每每想到這,朱允炆都是氣不打一處來,心中更有一種爲人做嫁妝的感覺。
爲了不至於像以前一樣被人趕下臺,朱允炆愁得頭髮都白了,屢次與親信大臣商議對策,卻都拿不出一個真正可行的方案來,而他本人也知道,那些要民主要自由的小百姓肯定是受了大華民國的蠱惑,靠打壓是不行的,關鍵還得想出一個即能讓百姓得自由,又能讓他保住皇權的兩全其美的辦法。
六月十八日,前來南洲貿易的商船如期來到南明的首都!!南京城,商船帶來大量商品的同時,也帶回來了第一批畢業歸來的留學生,其中還有朱允炆的老熟人,大華民國外事部派往南洲的特使徐欽。
雖然不喜歡徐家父子背明,不過朱允炆還是知道徐家父子是胸有韜略的,比自己身邊那些大臣還精明幹練得多,所以徐欽剛一下船,就被朱允炆請到了皇宮之中,名爲敘舊情,實際上是打探中原的消息。
其實,朱允炆最關心的是萬磊在任期滿之後,是不是真的如約卸任大總統一職,如果萬磊如約卸任,那影響可就大了,南洲那些喊着要自由民主的人肯定會更多。
如果萬磊不卸任,那就是食言,自由民主就成了空話,這對朱允炆而言算得上是一個好消息也是一個壞消息,因爲萬磊如果長期在任,那他今生今世恐怕都沒有反攻中原的機會了。
經過旁敲側擊,朱允炆終於從徐欽口中得到自己想要的消息:萬磊不但如約卸任,現在還在造船,準備離開大華民國到遙遠的大東洲發展。
上聽到這個消息,朱允炆眉頭直皺,因爲這是他最不願意聽到的消息,萬磊卸任,自由民主之風颳得更猛,他的皇位肯定會越坐越不穩,而萬磊沒有就此退休養老,而是到大東洲去重新創業,那他以後就算有能力反攻中原,勢必會受到另一股勢力的阻撓,恐怕就是過幾輩子,也休想重返中原了。
能不能重返中原,那都是沒準的事,不過治下的百姓鬧自由爭民主卻是迫在眉睫了,朱允炆懷着試探的心思,向徐欽詢問南洲如何治理的良策,徐欽倒也不藏私,直接將一封書信遞上,這是他爹徐輝祖寫給朱允炆的私人信件。
朱允炆細細地將那一封信看完,臉色卻是陰晴不定,這一封信中,確實給他指出了一條明路!!君主立憲,只是這一條明路他不太想走,因爲立憲之後,他將失去大部分權力,而淪爲象徵性的國君。
朱允炆可不像萬磊那樣光棍,說放下權力就放下權力,因爲皇權不只是他一個人的事,還是他老朱家的事,甚至還是衆多勳貴大臣的事,一旦立憲,失去了權力的可不只是他朱允炆一人,還有他身邊很多人,這是萬萬難辦的事。
見朱允炆一臉猶豫,徐欽也不再多說,送上一些禮物,就告辭而出了,反正路已經指出來了,走不走就是朱允炆自己的事了,而在徐欽看來,在大華夢的影響下,南洲遲早是要走上立憲的道路的,只是君主立憲還是共和立憲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