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忠心可比嶽武穆

重啓大都督府究竟是不是一件好事?申時行不知道,至少站在文官的立場上,他心裡對此其實是牴觸的。

但是把李成樑和戚繼光這兩個武將依舊掛在兵部之下任職,明顯也不是一件長久的事情,把這兩個人趕到大都督府裡去,雖然給了對方議政的權力,但是卻也把這份議政的權力給固定在了軍國之事上,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讓兩個武將參加到所有的事情上,公然干涉內閣需要投票抉擇的事物上。

以那兩個‘混’人的能力,只要對方樂意,意見稍有不合就能把內閣和六部以及都御使的官員打的如同現如今的趙錦一樣,若是皇帝再縱容,那內閣就徹底沒有辦法了。

管他呢,反正這些都和他已經快沒有關係了,申時行心中想到。作爲一個文人,現在他只是還勉強站在這個立場上而已,等到他這一屆的內閣任期滿了之後,這些個破事就和他徹底沒有關係了,畢竟他作爲文人的同時,更是從張居正時代過來的改革派,以及大明現如今擴張過程中的既得利益者之一。

“元樸兄,這可怪不得申某人沒給你打過招呼啊。”走出趙錦府上,對着躲在暗處的李成樑搖了搖頭,隨後看着對方和戚繼光一起大搖大擺地闖進趙錦家中,申時行搖頭嘆息地說道。

趙錦被暴打一頓之後,內閣諸位大學士和六部尚書‘侍’郎們都一致以爲這兩個傢伙不能呆在兵部裡了,必須想盡一切辦法把他們‘弄’出去,重建大都督府是皇帝的意思不錯,但若是能以這種方式把對方二人給請出去,那麼內閣和六部本身也就沒有什麼意見。

反正現在那幫武勳們已經重新擡頭了,即使不重建大都督府不給對方議政的權力,也只是在名義上限制對方而已,因爲擴張的緣故,武將擁有更多的權力,已經是不可能組織的事情,萬曆朝之前,一個小小的縣令就能限制住一個總兵的能力,早已經成爲過去了,也就只有趙錦纔會因爲這種虛名的事情而反對。

不建大都督府對方呆在兵部,建了大都督府之後對方就滾到大都督府裡去了而已,並且失去了參與民事議政的權力,說到底還算是好事,而且還能把皇帝命名的那兩個什麼陸軍大臣和海軍大臣這麼俗氣的的名號給抹掉,實在是值得慶賀地好事纔對。

這個趙錦看樣子真是要到明年才能夠養好傷了,但願這個李成樑出手有分寸,不然一個七十歲的老人,即使是皮‘肉’之苦也不是好熬過去的。搖了搖頭,感嘆着趙錦的不幸,申時行轉頭離開趙錦的府前。

“這幫老‘混’蛋們,一個比一個無恥。”萬曆把東廠記錄隨意地朝桌子上一放說道。不喜歡理會朝政不樂意處理政事,把事情都甩給內閣,只是偶爾纔會發一兩個聖旨並且還要申時行給自己擦屁股,但這並不代表萬曆是在宮裡當瞎子,事實上,重新整訓了的錦衣衛和東廠,雖然肯定不如太祖時期那麼恐怖,但是作用還是發揮了一點的。

就比如他現在面前的這份記錄,申時行何時去的趙錦府上,在府中又說了什麼,何時何地離開,以及隨後前去的李成樑和戚繼光又做了什麼,現在左都御使身上到底捱了幾拳,踢了幾腳,只要東廠能夠記錄的,都已經記錄在案了,相信萬曆如果有惡趣味,馮保甚至能夠安排上一批人重新再現當時的場面。

怪不得除了錦衣衛和東廠自己,其他所有人都不待見這兩個衙‘門’,申時行能夠聽到趙錦傷病期間那小妾的傳聞不錯,萬曆甚至能夠從東廠那裡查到滿朝所有大臣晚上都是在自家哪個老婆的房裡過夜的,這種比後世狗仔隊還要兇猛的東西,實在是不免讓大臣們聽到都爲之‘色’變。

還好皇帝不像成祖那樣把錦衣衛當酷吏使用,而是僅僅當做情報機構,否則,已經散漫了百年之久的武將和文人還真的受不了。

“不會出差錯吧。”萬曆擔憂道。他和申時行擔心的一樣,趙錦畢竟已經有七十歲了,按照這個時代人的壽命而言,已經屬於高壽的範圍,李成樑毆打對方的行爲及時是在大明,也已經屬於犯罪,倘若是出了人命,那可就真的大條了。

“皇上放心。”張鯨正‘色’道:“李大都督雖然沒有練過宮中的廷杖之法,但在此之前,確實也得到過宮中錦衣衛校尉執杖之法,應該不會出什麼差錯,更何況太醫李時珍當時就備在趙府五十步之外的轎子裡,定當無事。”

“那就好。”萬曆點了點頭放心地說道。無論是前世還是如今,毆打老人都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甚至說對於用禮法教化世人的明朝,毆打老人的罪責可能還要更大些,儘管不是萬曆動手,出手的兩人也都已經五十多歲屬於老人的範疇了,但對於萬曆而言,依舊屬於不可接受的範圍,所以出這種主意的人,肯定不可能是萬曆,而是另有其人。

“大伴這次,也算出氣了吧。”萬曆擡頭看着張鯨問道,雖然面的是張鯨,但是對方肯定也知道,這個大伴肯定不是稱呼自己,而是另指其人,因爲整個宮中能夠被萬曆稱作大伴的人,只有一人,儘管張鯨現在已經執掌了司禮監,但依舊還是要禮讓對方半分。

“消氣了是消氣了。”張鯨‘欲’言又止地說道:“皇上,馮公公他,最近有些不太對頭。”

“哦?”這倒是讓萬曆有些驚訝了。

……

“這些文人都是一幫賤骨頭!”

東廠大廳右側的小廳,供奉着岳飛像的地方,馮保正在一幫東廠千戶番子面前來回踱步。

“文人都是欠揍的‘混’賬!都是些道貌岸然的僞君子,他們個個都聲稱自己忠君,但是看看,古往今來,有幾個文人是忠於皇上的!忠於皇上的從來都是咱們,咱們這些皇上的親信,你們都明白嗎?”

“明白了!”衆多番子異口同聲道。

“看到嗎?雜家身後的嶽爺爺,被秦檜這個無恥文人害死的忠臣,這是咱們東廠的偶像,今後都給我記住,咱們東廠的口號,一直都是‘精’忠報國!”

“‘精’忠報國!”

第82章 好多成吉思汗的子孫第4章 天津小站第114章 “盡忠”還是“忠賢”第278章 鐵甲無用第353章 省心?第317章 掌握第204章 三娘子的遺憾第160章 隔離第128章 一將無能累三軍第282章 擴大‘袋鼠’行爲第62章 九邊的面子第267章 東西方的方式第76章 能殖民嗎?第250章 鬧劇開端第196章 別開槍第410章 馳援的瓦剌第291章 私心第54章 自大的帝國第219章 萬曆的自信第68章 爲國爲民張誠公公第398章 中亞的進度第26章 麻貴第383章 邪教化第65章 誰做先鋒第80章 智商壓制第209章 攜子游第162章 勵精圖治阿巴斯第18章 勸誡第283章 利益訴求第396章 唯利是圖的貴族第190章 英國的勝算第23章 羊吃人第7章 抱負第83章 “昏庸”的皇帝第77章 陸軍大臣第222章 混入伊達獨眼龍第17章 大婚第192章 阿茲特克第182章 土質防彈衣第20章 落井下石第204章 三娘子的遺憾第158章 壓榨光第194章 天花第299章 惱人的外交第137章 人口多少?第391章 是個不錯的買賣第103章 鬥毆第152章 是金子總會發光第97章 誰更文明?第44章 呂宋到手第92章 明智光秀第273章 有人喜有人愁第397章 橡膠輪胎第94章 神機妙算鄭公公第164章 殖民地可以談第331章 力所能及的援助第348章 我們可以提供更多第344章 誰承認了?第59章 和親?聯姻!第322章 理所應當第394章 逐利的英格蘭人第17章 大婚第113章 一個壞開頭第70章 黑科技第92章 明智光秀第52章 軍戶改制第123章 意料之外的外籍軍團第99章 好茶,你先嚐第120章 不平衡的李成樑第339章 更像哥薩克第110章 修路財富變成負第259章 論棉紡織第136章 只要虎蹲炮就夠了第183章 黑奴兵?第139章 補償或者福利第329章 素無大志第114章 “盡忠”還是“忠賢”第237章 泛華夏至上論第202章 不要教傻了第20章 落井下石第86章 被忽悠的傳教士第405章 翼騎兵第43章 轉機第364章 但願只是花架子第163章 原來的信仰第30章 汗位第173章 發展到哪了?第57章 漢化第126章 意料之外的是沙俄第205章 糾正彎路第30章 汗位第275章 奴制第364章 但願只是花架子第124章 拼爹纔有氣勢第9章 石見到手第255章 大汗的徵召第372章 皇傢俬事管不着!第224章 聖天子的仁德第100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147章 不能起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