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真金白銀

陳太后到底和自己的母親李太后說的內容萬曆不知道,總之,李太后之後沒有對萬曆多說什麼,很快就搬出乾清宮到慈寧宮居住了。當然這一切萬曆也不打算多打聽,對於宮內的一些事情,萬曆其實缺乏興趣,只要自己的母親給予自己處理政事的權力,不過多插手自己的決定,其他萬曆是不打算管的。

“皇上要內監收稅?”馮保驚訝地看着萬曆。他怎麼也沒想到,萬曆剛剛回宮就告訴自己這個消息。

“沒錯。”萬曆點了點頭,“朕決定成立稅監。”

馮保遲疑一下,說道:“皇上,這稅收是由戶部……”

“戶部收的是農稅,朕要稅監不是爲了收那點農稅,是爲了收商稅。”萬曆擡手打斷了馮保,說道。

“戶部也收商稅。”

“收多少?三十稅一?”萬曆嘲笑地語氣說道:“太祖平定天下,爲了休養生息,商稅定爲三十稅一,如今天下承平久矣,行商暴利,大伴以前不知,天津開港後,難道還不知道嗎?再收這麼點商稅,怎麼說的過去。”

馮保無言,卻是,以前自己頂多是收地方上的一些孝敬,不知道經商到底有多賺錢,但現在皇帝讓戚繼光出海,和勳貴們以前擴展海路以後,一船一船的貨物到底值多少銀子,馮保就是傻子也知道了,他自己也佔其中一份呢。

“這稅率,是太祖定的,祖制……”話說到這,馮保突然卡住了。

萬曆似笑非笑地看着馮保,“怎麼?大伴怎麼不說了?難道馮大伴不想說祖訓不可違背嗎?太祖立下的鐵碑正統七年就不在了,大伴打算把它立回來?”

馮保無言,整個大明朝誰最不能說祖制不可違背,就數宮裡的太監,太監中最不能這麼說的,就數他這個掌管披紅大權的司禮監。

爲啥?太祖可是規定了,宦官不得干政,立了鐵碑爲訓的,那個鐵碑早在正統七年就被王振給毀了,在那以後,雖然王振在土木堡之變之時死了,可之後誰也沒再把這條規定當成事,太監干政的事層出不窮,武宗時的八虎更是達到頂峰,難道他馮保能指着自己說,皇上,太祖有訓,我們這些人是閹豎,十惡不赦的壞蛋,所以司禮監、御馬監、東廠等等都是不該存在的,陛下要堅持祖訓,不可違背啊,這不是打自己臉嗎?

“大伴還覺得祖訓不可違背?”萬曆看馮保不說話,繼續問道。

“這……”馮保遲疑,這該怎麼回答,若說祖訓可違,傳出去自己能被那幫文人罵死,若是說祖訓不可違,難道讓他自己承認自己是不合法的不成。

“算了,我看大伴也不好回答。”萬曆見馮保不說,也不逼他,畢竟這個問題就是自己也不好回答。

“朕今日不談祖訓,只談商稅能不能收!”

“回皇上,這商稅也不是不可以收。”馮保憋了半天,憋出一句來。“只是少不得戶部鬧騰。”

他馮保名聲較好是不錯,但這不代表他馮保就是聖人了,名聲較好也是和其他太監相對的,哪個太監不愛財啊,這麼一塊肥肉在那,以前不知道,現在知道了,難道還不允許吃下去嗎?更何況這可是皇帝允許的。

“那就給朕拿出個章程來,什麼稅怎麼收,收多少都要給朕規定好。”既然馮保說可以收,那就不做作了,直接開誠公佈得了。“但朕把醜話說在前頭,宮中太監愛財,朕是知道的,朕允許稅收兩成歸稅監,其餘四成收入內帑,四成歸國庫,如果敢多拿一份,朕讓他不得好死。”最後幾句,說的馮保等人心中一寒。

“是。”馮保應聲道。心裡卻是一陣不平,兩成歸稅監卻是已經令他滿意了,但剩下的交給內帑還說的過去,交給國庫,憑什麼啊,那幫文臣出一分一毫的力了啊?

“皇上,這上繳國庫,豈不是……”一旁侍候的張誠卻是搶險出頭,說道。

“朕知道你想什麼,不給國庫,文臣豈不是要反上天了。”萬曆無奈地笑了笑。

馮保聽了立馬變了一副深以爲然地表情。

那幫文人什麼德行自己和他們打了這麼多年交情,難道還不知道,個個標榜自己是正人君子,但真到拿錢的時候,嘴臉不比自己這些他們口中的閹黨們好看多少。

現在戶部畢竟還是缺銀子的,不然張居正的一條鞭法能夠執行就見鬼了,現在朝廷已經能夠每年結餘將近一百萬兩的銀子,但要說夠用,還早着呢,內監如果自己收商稅,那幫地方上的文人鄉紳還不鬧上天去,分出銀子,自己雖然自己少發點財,但至少能得到內閣那幫人的支持。

馮保眯着眼睛,想着回去之後要拜會一下張居正,商量商量該怎麼辦。

“沒什麼事大伴就去忙吧!”交代完事情,萬曆說道。

“皇上,戚繼光有消息了。”馮保卻沒有退下,反而上前一步說道。這時代又沒有電,自然不可能時時瞭解消息,陸地上八百里加急,海上自然靠來往船隻傳遞消息了。

至於飛鴿傳書,短距離還行,稍稍遠一點,這個天上猛禽猖獗的時代,估計只能讓你見到鴿子毛了。

“哦?什麼消息?”一聽戚繼光的消息,萬曆立馬來了興致,派戚繼光去倭國是他計劃的重要部分,容不得半點失敗。

“戚總兵已經打敗了倭國大名毛利氏,順利佔據了石見銀山。”馮保回到道。

“好!”萬曆鬆了口氣,興奮說道。

雖然知道這個年代倭國還是“村長割據”的年代,但派兵出海作戰大明這麼多年還是頭一遭,而且又有倭寇的原因,就算戚繼光本來就是靠對付倭人起家的,但心裡其實還是沒有底氣,畢竟這是一場豪賭,朝中勳貴大半被自己忽悠住,如果賭輸了,自己可就麻煩了。

“石見銀山產量多少?”這纔是萬曆現在迫切想要知道的事情。

“回皇上。”馮保瞬間提高了語氣,略帶顫意的說道:“據鄭大海帶回來的消息,石見一地每年產銀可達百萬兩,如若改進設施,還能更高!”

“嘶!~~”旁邊侍候着一直沒說話的張鯨和張誠也不禁吸了口涼氣,每年產銀百萬兩有餘,還能繼續增加,這不得不說太嚇人,頂的上國庫一年的結餘了。

“果然不出朕所料。”萬曆到沒有多驚訝,反而覺得理算當然。十六世紀,日本石見所產白銀佔了世界的三分之一,這座露天銀礦所帶來的利潤,足以讓任何人眼饞。

這下子,勳貴們絕對沒話說了,萬曆心裡這麼告訴自己。這次戚繼光出海,單單是天津開港,建造戰船,就不是能瞞過大臣的,實際上,一切都這麼順利,靠盡了萬曆的忽悠,並且保證,收益內帑四成,勳貴和內閣各站三成,才順利的通過的。

就這樣,內閣還假惺惺的反對,說什麼有損國威,氣的定國公徐文壁差點說要甩開內閣和內廷單幹。

若是失敗,帶來了損失肯定是巨大的,搞不好以後萬曆都不好忽悠這幫人,如今成功,這幫認錢不認人的混蛋們見了甜頭,以後再忽悠就變得容易多了。

大明的勳貴老早就在走私,但要說這種由朝廷直接出兵帶來的甜頭,到底是第一次,萬曆拿倭國開了這個頭,這幫勳貴見了好處,以後少不得多幹幾次這樣的事,大明就用這種方式將手插向海外。

石見銀山只是開始,以後還有更多的好處呢。

“日本金山銀山衆多,不然那幫大名也不可能有那麼多財力打仗。若是一味佔有,難免他們一直對外。”萬曆揉了揉眼睛:“天津衛工坊可大量生產火器,鎧甲器具等與倭人交易,他們打的越狠,對我大明越有好處。”

“是。”馮保暗暗記下。

倭國武士刀雖然鋒利,但鑄造的較爲麻煩,再加上倭國雖然產銀,但畢竟缺少銅鐵,這也是雖然日本武士的武士刀雖然鋒利無比,但整個國家制式裝備大多都是木質的原因。通常見到日本武士雖然穿的鎧甲猙獰,但內行人知道,材料多是竹條、皮革以及麻繩,實際防禦作用差的嚇人,現在天津能夠製造的鎧甲足夠滿足倭國的需要。

“若是有機會,讓戚繼光派人走一趟蝦夷島。”萬曆說着,同時心裡暗道,黃金島也足夠讓人瘋狂了吧。

自1611年起的十三年中,受西班牙國王指令,商人塞瓦斯蒂安?比斯凱諾對金銀島進行了探索,但以失敗而告終。

後來,1643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馬丁?格里茲?德?弗里茲率領CASTRICUM號船開始探尋金銀島並尋找與韃靼人開展貿易的渠道。

作爲荷蘭航海家的馬丁?格里茲?德?弗里茲得到蝦夷島(北海道)埋藏有金銀礦的訊息,並看到其開採的可行性,同時,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巴塔維亞總督也對探尋金銀島表示出強烈的意欲。但在1644年,明朝滅亡,對北海道黃金探尋就此中斷。

直到兩百多年後,在北海道的鄂霍次克海沿岸的幌別川河及其支流發現一個大砂金礦,五年開採1875公斤砂金,才說明這個黃金島真的存在。

《萬曆中興》最新章節由雲起書院首發,最新最火最快網絡小說首發地!(本站提供:傳統翻頁、瀑布閱讀兩種模式,可在設置中選擇)

第188章 頑固派第212章 跪太廟(上)第170章 傳教方式第60章 沒落的民族第33章 教誨(下)第311章 提前的二次擲出第202章 不要教傻了第80章 智商壓制第266章 思想上的失敗第290章 老邁第151章 訓練(下)第314章 內部矛盾的家族第119章 沙文主義的軍官第206章 不同的統治者第187章 下棋第175章 遷蒙古人第108章 宿怨下第58章 國債第74章 取名字第336章 鬥志未泯第201章 教子第210章 被玩壞的宗教第298章 移民總督第394章 逐利的英格蘭人第265章 這次是晉商第219章 萬曆的自信第394章 逐利的英格蘭人第20章 落井下石第305章 蘇格蘭的詹姆斯第53章 葡萄牙議和第187章 下棋第406章 僞沙皇第310章 沒錢改革就搶第157章 有病第316章 明奧‘友誼’(下)第360章 ‘污染’的言官集團第87章 東廠、錦衣衛不給力第315章 明奧‘友誼’(上)第386章 毀啓蒙,送沙文第352章 擴大思想第296章 信上帝的國王第356章 英格蘭殖民地產第94章 神機妙算鄭公公第106章 奇怪的思想第185章 毛利輝元的壓力第213章 跪太廟(下)第86章 被忽悠的傳教士第251章 信心來自羊毛第115章 打回去第256章 成功蠱惑家第85章 傳教不容易第391章 是個不錯的買賣第274章 有個正統第244章 接觸進攻第272章 要會妥協第45章 神射李如梅第350章 思維不同,利益不同第24章 怪物第15章 內帑第75章 九邊的任務第411章 被填油了……第388章 宗教沒有誕生科學的土壤第256章 成功蠱惑家第239章 理智的人第399章 表現的機會第315章 明奧‘友誼’(上)第207章 可怕的孫承宗第38章 宮廷科學家第113章 一個壞開頭第352章 擴大思想第194章 天花第210章 被玩壞的宗教第355章 誰動了我們的奶酪!第152章 是金子總會發光第154章 慫了第38章 宮廷科學家第297章 利益最大第246章 炮膛裡還有什麼!第281章 胎養助產令第71章 瞠目結舌的速度第226章 論皇室第274章 有個正統第334章 急不得第114章 “盡忠”還是“忠賢”第77章 陸軍大臣第50章 開發遼東(下)第145章 內監做事可放心第119章 沙文主義的軍官第328章 莫名歡喜第359章 諫官權第104章 碎葉都護府第131章 以下犯上第399章 表現的機會第358章 諫言會議第386章 毀啓蒙,送沙文第21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143章 談不攏第93章 本能寺之變第101章 福壽膏(上)第220章 沒有戰爭犯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