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變幻莫測的戰場

第346章 變幻莫測的戰場

“本帥不說第二遍,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這...”

太監被爲難住了,張遠又道:“公公,北軍有近六十萬人在高郵,放棄揚州,運河水道不保,北軍可乘勢而下。”

“奴婢知道這些,可陛下那邊...”

“砰...”張高平一把揪住太監的衣領:“涼藩的軍隊在哪裡?”

“國公爺息怒,息怒...”

“大帥...”

一衆人都上前勸解,畢竟是天使,得罪不得。

張高平怒氣衝衝的將太監放開,然後坐到了帥位之上:“涼藩是要坐山觀虎鬥?還是以爲陛下給他封的涼王還不滿足?”

這話沒有人敢接,雖然誰都知道陳操在他們造反之前就已經是在行造反之事,但別人卻始終奉大明爲正朔,也沒有聽說過要改朝換代。

而現在南京朝廷內部誰都清楚涼藩的實力,便是北朝也在忌憚涼藩,不然也不會雙方同時給陳操封了一個親王。

“據報涼藩部將宋澈帶着近十萬人集結在鎮江境內。”

張高平喝了一口茶,然後盯着太監:“傳言李萬常投降北軍,陛下怎麼說的?”

太監唯唯諾諾的躬身:“朝中有大臣建言夷滅李大帥三族,只不過仍有大臣力保,說在沒有確切消息之前不可妄動大將家眷。”

“呵...夷滅三族...”張高平冷笑着,彷彿眼前這個太監就是那些個出餿主意的大臣:“陛下是覺得南京固若金湯,南軍可以在一年之內打下北京?”

太監聞言大驚失色,身體顫抖起來...

張遠抱拳看着張高平,一臉的凝重。

張高平這才道:“回去吧,涼藩不會坐視不管,本帥還要坐鎮揚州,替陛下看住北邊門戶。”

太監如釋重負,立馬行禮慌也似的跑出衙門。

張遠這纔開口:“大帥,衝動了啊...”

張高平絲毫不在意:“先帝從來不會這般,如今陛下是被嚇怕了,李萬常只要沒死,南京必不會失,而涼藩也不會坐視南京被圍。”

陳操當然不會坐視南京被圍,所以在傳旨太監離開之後的兩天便下令部隊集結,且輪調部隊去鎮江,以龍武軍十個師爲主力部隊。

火車徹底通車到丹陽還在去年底,便是在來的路上陳操也看着沿途還在修建站臺和望樓,興許在今年底能不能完結。

“辛苦了...”

陳操拍了拍宋澈的肩膀:“走之前我去看了我那侄兒,長得還不錯。”

宋澈抱拳:“王爺關心,末將感激不盡。”

“你我不必如此生分,戰況如何?”

宋澈便道:“昨日的軍報,楊鶴的秦軍已經渡過西江口,不日進攻大勝關,還有,李萬常抵達南京。”

“他沒死?”

宋澈搖頭:“沒有,聽說在兵敗之後渡江之時被秦軍的火炮擊中座船,落入了江中,幸而他水性好,在渡江之時長了心眼將盔甲卸去,這纔沒有淹死在大江之中。”

陳操若有所思的點着頭,穿着盔甲落入水中,便是大羅神仙都救不了,他不禁佩服李萬常的機警。

“那廝命大,藉着殘破的舢板順水而下,直接浮游到了南京城外,被巡邏的船隻發現,這才救了起來。”

“你可有收到聖旨?”

宋澈哈哈一笑:“王爺別不信,朝廷那邊封我爲侯爵,僅僅是讓我出兵進入南京城。”

“你沒答應?”陳操擡眉。

“嗨...”

“哈哈哈...”

身後的人都羨慕不已,宋軍長就是王爺的心腹啊...

兩人一路說笑,直到進入了丹陽的平北大將軍行轅內。

“第四師可有全部換裝?”

“去年底換裝完畢,手下的兵拿到步槍之後一個個愛不釋手。”

說到這裡宋澈的精氣神都來了,同樣是定武軍,但一二三師全部換裝了步槍,而他們卻遲了近一年。

現階段在涼藩內,擁有步槍的都是精銳部隊。

唐開年的神氣也不錯,他麾下龍武軍有四個師都換裝了步槍,且在今年還會有三個師輪換,現在他可謂是兵強馬壯。

“李萬常在,我便不進南京城,再說,我這雙膝蓋在幾年前便不跪人了。”

在場的都心知肚明,一個個看着對方發笑,陳操接着道:“時秀帶着第四師進入南京城協防,若是皇帝問起來,你就說我征伐朝鮮剛剛回來,病了一場,好了之後便來。”

不跪朱由崧是宗旨,再則爲了拉攏陳操,朱由崧硬是把陳操擡入了親王行列,就差賜姓了。

朱操,這個名字實在是太難聽...

.

“陛下,涼藩大將宋澈帶着一萬多人從麒麟門進城了。”

“陳操可來了?”

孫德文搖頭:“回陛下,涼王派人來報,說征伐朝鮮得了病,休養好了便來。”

殿中的人心知肚明,一個御史不忿,當即出列大聲說道:“陛下,涼王抗旨不來,是爲藐視陛下,臣彈劾涼王陳操僭越之罪。”

這廝是瘋了吧?

不少人都看稀奇的看着這名御史,都察院的幾個大佬眼神冷漠,交換了眼神之後發誓要把這個害人精給除名。

朱由崧愣神,然後道:“如今國事艱難,你等不思報國之策,還要彈劾重臣?”

“大明自太祖高皇帝開國以來,何來異姓封王?便是有,孝陵那邊便是列子...”

御史說的孝陵的例子乃是中山王徐達,這位以開國功臣封王,那也是死後追封的郡王。

“陛下,前唐殷鑑雖遠,但足以爲後來者戒...”

說着那御史便跪了下去,以頭觸地,接連幾個響頭,連地板上都觸滿了血跡:“微臣爲大明江山社稷着想,懇請陛下收回成命...”

這是要死諫,大明朝死諫的官員有,但僅在永樂、正德、嘉靖、萬曆四朝出現過,無一例外都是求名。

而現在...

所有人都沉默了,沒人願意出頭,連都察院的幾個大佬都眼觀鼻鼻看心的盯着自己的腳尖,恨不能數清楚自己的靴子的每一條線的紋路。

朱由崧這個年輕皇帝哪裡是這些人的對手,便看着下面的李萬常。

李萬常發現皇帝在看自己,也是有些爲難,便拱手:“陛下,現在大敵當前,當是朝廷內團結一致對外的時刻,絕對不能做出有利於對手的事情出來。”

這是反對現在處置陳操。

那御史滿頭是血,轉頭看着李萬常,樣子及其可怕:“昌國公,你這是養虎爲患,北朝就是咱們的前車之鑑。”

“夠了...”

朱由崧呵斥道:“此事擱置,不得再議。”

朱由崧也難得的發了脾氣,下朝之後只是讓李萬常去接待宋澈,自己卻在乾清宮內接見幾位心腹大臣。

一通謾罵之後,大學士黃光偉便道:“陛下息怒,前唐封了李克用的確是養虎爲患,可目的也是牽制朱溫,然則此二人都是狼子野心,前唐最終也將大好江山葬送在自己的手裡。”

秦爲民本不想出仕,然而朱由崧一上來便給他禮部尚書加文華殿大學士的規格,讓他這個歷經三朝的南京學政不得不出仕:“陛下,陳操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然而昌國公的話也很有道理,如今北軍壓境,安國公的大軍又在揚州駐防,昌國公新敗,防守有餘但主動出擊不足,是以涼藩的軍隊對於朝廷很重要。”

吏部尚書馬士英得以出仕也是機緣,若不是南京原本天啓朝的官員都不怎麼願意出仕,他馬士英也沒有如此好的機會:“這些話史可法也曾給老臣說過。”

朱由崧看着馬士英:“那個戶部郎中?”

“正是此人...”

馬士英決定推薦史可法:“老臣舉薦史可法任職兵部。”

朱由崧看着兵部尚書薛鳳祥:“兵部以爲呢?”

薛鳳祥是天啓朝的兵部左侍郎,崇禎初被貶南京,接替了原來的祁伯裕,朱由崧上臺之後便將他從侍郎提升爲尚書:“老臣也聽說過史可法此人。”

這是認同了。

朱由崧便道:“調去兵部任郎中吧。”

“老臣舉薦其爲兵部左侍郎...”

朱由崧發愣,薛鳳祥也愣神,你一個五品的郎中調任兵部居然就是成了正三品的侍郎?

火線提拔?

見着馬士英那信誓旦旦的模樣,朱由崧看着薛鳳祥:“兵部?”

薛鳳祥無所謂,他老了,雖然被貶,但還是知道名節,於是點頭:“左右侍郎都出缺,且史可法經歷深厚,對兵事頗有見解,老臣以爲然。”

被舉薦的人出事,舉薦的人也要承擔責任,這就是舉薦制度,所以薛鳳祥同意,而朱由崧也見到馬士英願意保舉,便點頭:“既然是愛卿舉薦的人,朕自當重用,來人,傳旨,晉史可法爲兵部左侍郎。”

“陛下...”一名內侍站在乾清宮的御門外:“啓稟陛下,昌國公派人來報,說涼藩宋澈帶着一萬八千多人駐紮在外城,昌國公請奏陛下將他們安置在哪個門防守?”

朱由崧看向馬士英,馬士英拱手:“安德門與鳳台門正對大勝關,最爲重要。”

朱由崧點着頭:“傳旨,令宋澈率軍進駐安德門與鳳台門。”

“遵旨...”

第353章 揚州血戰II第316章 暴雨分水關II第381章 長江防線第141章 薩摩藩的抉擇第442章 千里江山,枕戈待旦第435章 徐州封爵第164章 神谷川合戰III第013章 金陵風華第115章 水太涼否第022章 學術大家第292章 新編五軍都督府第089章 爭鋒相對第238章 國公來了不納糧第270章 洪承疇的本事第400章 淮安終結戰第407章 飲恨江北III第015章 頭腦聰慧第170章 迷人的江戶城III第119章 龍虎山水第230章 山東大旱人有錢II第197章 生產建設是關鍵第391章 重返揚州第414章 聰明的阿巴泰第079章 新軍軍制第208章 誰也不能動第412章 殺人就要償命II第039章 緋聞第155章 大雪之下的六紋錢第221章 這雙膝蓋決不能再跪第389章 北伐,北伐第294章 治世下的民生第260章 南京的決斷第153章 頓起波瀾第378章 論功賞爵第067章 蓋州之戰III第050章 淮安漕幫第314章 死幾個熱鬧一下第360章 決斷第221章 這雙膝蓋決不能再跪第360章 決斷第163章 神谷川合戰II第050章 淮安漕幫第087章 陳氏青天第364章 我又回來啦第058章 計劃之中第461章 漢家的天下第336章 決戰碧蹄館V第055章 明爭暗鬥第054章 淮安漕幫V第125章 結成聯盟第040章 精心策劃第392章 泅水襲高郵第308章 奉朱由崧爲皇帝第158章 制霸九州島第233章 我說了算第145章 天下布武的終結第192章 本侯可不是土豪第164章 神谷川合戰III第233章 我說了算第337章 決戰碧蹄館VI第298章 攻伐鎮江III第261章 要付出代價第191章 推倒重來第140章 登陸後的第一槍第078章 目標東邊第174章 豐臣與德川,誰天下II第075章 救濟百姓第054章 淮安漕幫V第354章 血戰揚州III第151章 讓人意想不到第464章 任重道遠II第250章 議定蘇州府第340章 局勢逆轉III第059章 敕定武伯第153章 頓起波瀾第277章 援軍抵達第144章 薩摩藩也有聰明人第085章 先禮後兵第035章 我還是純情小男生第029章 大力發展第071章 廣寧之役III第241章 民心是關鍵第422章 火炮陣地第384章 第一次工業大革命第233章 我說了算第116章 本伯乃善第003章 帝國的大學第120章 龍虎山水II第436章 朱家的後續需要慎重第230章 山東大旱人有錢II第008章 遼東李氏第201章 定武侯只會掙錢第216章 大明依舊是大明第101章 操練起來第179章 錢財至上纔是王道第436章 朱家的後續需要慎重第278章 杭州美女遍天下第454章 天下歸元第173章 豐臣德川,誰天下第370章 風雲激盪,江山震動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