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勤勞匪懈,完粹淳龐

“……是故,西蒙古瓦剌遁逃漠北,東蒙古韃靼一分爲二,其中俺答汗在隆慶四年歸附我朝,如今便只剩土蠻汗諸部與朵顏三衛了。”

“正當將朵顏三衛掃滅!耀威武而防侵暴,乃有中國之體統尊,外夷之觀聽肅!”

安民廠外,王崇古長話短說,給皇帝介紹着大明朝北邊的局勢,以及二百年以來的歷史由來。

自脫古思帖木兒汗敗亡後,北元便分裂成了三大集團。

東蒙古韃靼、西蒙古瓦刺、以及朵顏三衛。

這二百年間局勢交織,風雲變幻,可謂你方唱罷我登場。

先是三集團之一的西蒙古瓦剌。

其依靠着依附大明換取支持,實力日益膨脹。

到了也先繼位後,終於厚積薄發,一舉統合蒙古諸部,自稱“大元田盛大可汗”。

對大明朝廷,則開始一掃恭順之相,露出獠牙——“屢教,不奉約,使往來多行殺掠,又挾他部與俱,邀索中國貴重難得之物,稍不,輒造釁端。”

巔峰時期,恩威並施收服哈密、置行省以遙控甘肅、東極海濱而侵女直。

甚至還將大明天子,武裝邀請到部落裡留學了一番。

可謂聲威無兩,名噪一時。

但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依靠戰爭與個人威望強行捏合的部落,終歸也會因爲個人的去世,而付之一炬。

在也先死後,瓦剌勢力便一蹶不振,各部爭權奪利,底層背心離德,持續低迷數十年,究竟還是再度被驅逐回了漠西北地區。

與此同時,蒙古諸部再度分裂,羣雄並起。

而緊隨其後登場的,便是三集團另一的東蒙古韃靼。

也先和知院阿刺接踵敗亡後,瓦剌避退漠西,韃靼便再度於蒙古諸部中起勢。

在成化十五年,東蒙古達延汗繼位之後,其人內斬權臣、外逐亦思馬因、親征達蘭特哩袞平定右翼諸部。

數十年東征西討,達延汗終於徹底壓制西蒙古,一統東蒙古。

“吞併諸部,志滿氣盈”,恍惚有揮師南下的前景野望。

但前者之鑑,達延汗年事漸高,怕步了過分依仗個人威望的“大元田盛大可汗”的後塵。

於是便開始精修內政,着手改革官制、分封諸子、收各部之權、壓制黃金家族,一稱北元新政……緊隨其後,便是喜聞樂見的人亡政息,以及蒙古的再度分裂。

以控制着蒙古右翼的達延汗三子登上汗位、被迫歸政、旋卒,等一系列事件爲標誌,東蒙古韃靼左右翼,一分爲二。

左右各部繁多,亂七八糟。

但演變至今,右翼盟主,便是俺答汗;左翼盟主,便是黃金家族正統的土蠻汗。

總而言之。

瓦剌、韃靼與大明朝廷,三方勢力頻繁博弈,互有勝負,轉眼便是二百年。

而作爲蒙古三大集團最後之一的朵顏衛,則以一種別樣的方式,參與其中——三家姓奴。

洪武二十二年,太祖於潢水以北設朵顏、泰寧、福餘三衛,招攬了前元遼王的部落,也即是所謂的朵顏三衛。

這是事實上的藩屬關係,但對夷人而言,只是方便騎牆罷了。

其常常迂迴於朝廷與瓦剌、韃靼之間,有時導引兩方入侵明邊,有時又向朝廷傳報軍情。

朵顏衛的牆頭草生涯,從洪武年間開始,往後就一發不可收拾。

先是宣宗皇帝兵戈說理,親自去朵顏三衛殺了一通,驚懼之下,朵顏三衛便對朝廷俯首帖耳。

隨後便是瓦剌起勢,朵顏三衛又迅速滑跪,從大明藩屬,轉而投向了瓦剌的懷抱。

而等瓦剌勢弱,朵顏三衛當即另尋出路,重新找上大明朝——“嘗被瓦刺脅從附彼,今已得歸朝廷,但日給艱難,乞賜犁鏵、種糧、耕地養贍。”

中樞這邊氣歸氣,但還是捏着鼻子賜予了耕地、牛羊、農器,二者再度複合。

這一時間段,朵顏三衛極其聽話,甚至還經常率衆劫掠東蒙古韃靼。

可惜,好景不長,隨着東蒙古韃靼重整雄風,朵顏三衛又開始與東蒙古韃靼眉來眼去。

朝廷這時候鞭長莫及之下,也沒辦法,只能象徵性做好準備——“孛來與三衛交通已非一日……預防之道在我當然。”

在此之後,朵顏三衛則是在孛來帳下聽令,一度跟着打到了中亞去。

而等到也先去世,東蒙古一分爲二,朵顏三衛便一方面以大明藩屬自居,一方面又同時臣服於土蠻汗。

思想上希冀藉着雙方的對抗,找機會恢復獨立,行爲上皆有劫掠,兩邊得罪。

如此分裂,必然是內部爭端不小。

騎牆了二百年,再加上大明朝一度趕着趟當烏龜,朵顏衛如今幾乎不把朝廷當回事——打不過無非就是低頭受封嘛,一直都是這樣。

於是,到了萬曆年間,首領董狐狸爲了壓制內部爭端,便一門心思向大明朝劫掠,轉移內部矛盾。

今年春,董狐狸便因糧食用度的問題,就想在薊遼一帶劫掠一番,所幸遇到了戚繼光,撞了個頭破血流。

只是沒想到,其人竟然毫不喘息,轉眼就準備明年春再來一次!

而王崇古對於此事給出的方案,跟他這個人一樣思路清晰。

他對韃靼溫和派與激進派,有着截然不同的態度——對溫和派比溫和派本身更溫和,又對激進派比激進派本身還激進。

跟俺答汗稱兄道弟,對朵顏衛則是喊打喊殺。

王崇古說罷,便靜靜等着皇帝的答覆。

以前是世宗與穆宗都不欲啓邊釁,戶部整天吵着沒錢,言官天天說不跟蠻夷一般計較。

但如今形勢卻大不一樣!

皇帝有意操練京營,整飭邊軍。

年初重啓開中法時,甚至授意殷仕儋,率先將薊遼的糧倉先塞滿,其目的不言而喻。

而戶部也經歷了南直隸、湖廣兩輪搜刮,定然有着不少餘錢。

乃至於這兩年的言官也不輕言與人爲善,當初開互市之前,還頻頻督促宣大出塞打秋風。

當然,除去這些,最成熟的時機,還是他王崇古入了內閣,輔掌兵事。

他難道能只滿足於撈些錢?

當然不行!

在其位謀其政,若是能在任上,平定北方、掃除韃患……

那纔不枉在內閣走一遭啊!

如今瓦剌頹廢消匿,俺答汗歸附,黃金家族土蠻汗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都不是整君立威的好對象。

反倒是朵顏衛前元遼王族裔,名頭大,體量小,偏偏跳得最歡!

豈不正合適朝廷用來“耀威武而防侵暴,庶中國之體統尊,外夷之觀聽肅”?

一旦此役戰而勝之。

無論是拔高內閣聲望,還是震駭蒙古右翼,都有助於爲平定土蠻汗鋪路造勢……

國朝二百年未竟之功,未嘗不能在他王崇古手中實現啊!

別說民間的生祠,便是武廟也未嘗不能一窺!

想到這裡,王崇古險些沒控制住,露出提前爲自己慶功的笑意。

……

朱翊鈞看着王崇古嘴角露出詭異的笑容,莫名感覺惡寒。

晉黨別是在算計自己吧?

土木之變?還是庚戌之變?

可得小心點這廝。

朱翊鈞胡思亂想半晌,這才搖了搖頭,將王崇古詭異的笑容甩出腦海。

當即說回正題:“王卿,朕長居深宮,不曉兵事,不要說得這般大而化之了。”

“朕且問你。”

“朵顏衛部衆幾何?戰卒多少?流居之所的周邊地理是否清楚?彼處氣候是否適宜出征?會否有韃蠻守望相助?”

北征的政治正確是不要論述的,都一而再地劫掠了,哪裡還需要找什麼理由。

但打仗還是要立足於現實情況,不能聽王崇古說了兩句狠話,就熱血上涌,給王崇古站臺支持出兵。

王崇古顯然是有備而來。

聞言立刻從袖中拿出一份奏疏,呈到皇帝身前:“陛下容稟。”

“朵顏衛如今駐牧于山海關東北至喜峰口和宣大之間,遊牧長城之外,僅一牆之隔,氣候與薊遼、宣大相差並不多。”

“況且,如今整備一番,待到明年開春前後,雪融天暖之際,出兵清掃,正合時宜!”

“而陛下所問其部衆,近年來,精壯多爲順義王、土蠻汗屬部吸納雜居,本部之衆日益減少。”

“朵顏衛本部部衆,今已然不足三萬人!戰卒止有四千,其中一千餘騎!”

“至於會否有韃蠻守望相助……”

“陛下,正因有此顧慮,纔要趁董狐狸串聯襲擾我朝之前,先下手爲強!”

說到最後,王崇古言辭懇切,進言道:“陛下!三衛屬夷,陽順陰逆,弱者爲東西二虜之耳目,強者爲東西二房之羽翼。”

“自嘉靖庚戌以來,勾引騷擾,無歲無之,誠可痛恨。”

“陛下豈忍見邊鎮百姓一生不得安寧?”

“今既欲練兵,又師出有名,何不先掃疥癬之患!?”

這一番話,顯然是針對說服皇帝,做足了功夫。

但朱翊鈞卻無語地看向王崇古,提醒道:“王卿,隆慶元年,朵顏衛影克率部攻入界嶺口,戰報上可是寫的一萬五千餘人。”

“今歲朵顏衛董狐狸犯我朝喜峰口,戰報亦有一萬數千人。”

“且不說是否傾巢而出,怎麼到了王卿口中,戰卒卻止有四千了?”

不知道的還以爲戚繼光殺了一萬人呢。

這就是朝臣的通病。

要麼誇大其詞,要麼忽略難度,爲了達成自己的目的,總要想辦法誆騙皇帝一二。

無論是地方匪盜,還是衛所清繳蠻夷,動不動就是什麼“遮天蔽日,軍威駭人”,剿滅的戰功動則“焚寨房數千所,落江溺亡上萬”。

一個三五人的邪教團夥,也能搞個大新聞,弄得好像下一刻就要殺到京城,奪了鳥位一般。

而若是希望皇帝出兵某某。

那對方便是人數寡寡然,裝備劣劣然,疥癬之患,烏合之衆。

只要皇帝下詔,一切都會好起來。

軍情都這般泥沙俱下,搞得皇帝壓根不清楚具體是個什麼情況。

皇帝這話一出口,王崇古心中暗道果然不好糊弄。

王崇古輕咳了一聲,並未直接回答皇帝問題。

轉而又從另一隻手的袖子裡,拿出另一份奏疏。

他無視皇帝古怪的眼神,恭謹地呈上奏疏道:“陛下,方纔是臣調閱的兵部案卷,或有疏漏,不過即便是按順義王……”

說道一半,朱翊鈞直接打斷了王崇古的話。

前者看着王崇古,將奏疏推了回去。

語重心長道:“王卿,朕知道卿心中熱忱,但你先彆着急。”

“軍國大事,不是你我君臣三言兩語就能私下定計的。”

“除了知彼以外,還要知己。”

“諸軍鎮守九邊,可有餘力抽調?何部出站,出兵多少?銀兩、糧草需耗費幾何?騎兵是否充足,能否在長城外巡戰?”

“這些朕一概不知,如何與你商討?”

見皇帝一再推脫,王崇古有些失望。

雖然如今皇帝沒親政,兵事由他輔掌,但這不出兵的事,他能說了算,若是想出兵,沒皇帝站臺還真不行。

正失落之際。

王崇古只聽見皇帝話鋒一轉:“卿不妨先將奏疏擬細緻一些,屆時廷上再議。”

前者猛然擡頭,露出喜色。

朱翊鈞說完這句,又看向馬自強:“都蠻一役的功過,先放一放,等此事廷議完,再與兵部合議。”

他原則上是不反對打小規模戰爭的,東南可是一直在打,也沒人說一句窮兵黷武。

但支持歸支持,也要結合具體情況。

一來要評估財政負擔,二來也得規避發展成大戰的風險。

所以最好還是六部九卿一起合計合計。

馬自強見皇帝輕輕揭過都蠻的事,也不爭辯,只行了一禮以示知曉。

王崇古則在大喜過望之後,連忙拜倒:“臣遵旨!”

說着,他便將兩份奏疏重新收回袖中。

這時候,朱翊鈞突然又叫住了他,似乎臨時起意一般,開口道:“去給薊遼總督劉應節、四鎮練兵總督戚繼光去函,讓他們對薊遼朵顏衛局勢陳述詳情,以及……對是否出兵表個態。”

這是老成做法,王崇古聞言,只覺得這位皇帝遇事有條不紊,滴水不漏,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

等了一會,見皇帝沒別的吩咐,王崇古便拱手行禮告退。

朱翊鈞點了點頭,示意不遠處的內侍相送。

說句不好聽的話,雖然邊將上疏表態之事不過是他看似隨口提的一句,但實則,他口中提到的邊將一句話,會比王崇古三句還管用。

額,當然,薊遼總督劉應節這人,自己不熟,算是給官階一個尊敬。

主要還是戚繼光。

但凡戚繼光說一句能打。

朱翊鈞便會毫不猶豫地支持出兵。

反之,一但戚繼光覺得不能打,即便是廷議覺得能打,那朱翊鈞還是要力排衆議的。

不僅朵顏衛。

哪怕土蠻汗,或許也要仰仗其人。

馬自強站在一旁,見王崇古告退,皇帝正怔怔出神,他也連忙行了一禮,便欲離去。

等着皇帝走流程的功夫,馬自強都準備好後撤步了。

“大宗伯稍待。”

只聽皇帝一句留步,馬自強連忙將發力的腿又按了下去,勉強保持住恭謹地神態:“還請陛下吩咐。”

朱翊鈞看馬自強身子晃了晃,不由失笑。

他擺了擺手:“大宗伯先起來吧,朕只是突然想起有兩事,想跟大宗伯商討一二。”

馬自強這個姓不好,大家爲了不喊一聲“馬上輸”沾了晦氣,如今朝臣都紛紛喊起了大宗伯。

等馬自強直起身子,朱翊鈞才朝馬自強緩緩開口道:“還有兩個月餘,便是春闈了,禮部對二名主考人選部議好了嗎?”

馬自強聞言,悄然擡頭看了皇帝一眼。

會試主官,可是關鍵位置。

尤其是今科取四百零七人的情況,能網羅多少門生?又能培養多少黨朋?

可以說,會試主考官不僅能得名,還能得實打實的權勢!

正因如此,一般都是皇帝欽點心腹。

譬如上一科的主考,便是張居正與呂調陽。

當然,這一屆肯定是不行的,畢竟這兩位兒子已經被制外開恩參考了,這要是還想做主考官,那就太不講規矩了——即便子嗣的是試卷由皇帝批,這個態度也不能少。

再刨去專業不對口的王崇古,以及內定一個位置的高儀。

這就註定了在內閣之外,還有一個人選。

馬自強不知道皇帝的意圖,只好說些無功無過的話:“陛下,如今廷上正在會推,有建極殿大學士兼太子太師高儀、詹事府掌府事兼掌翰林院事王希烈、禮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諸大綬等三人。”

朱翊鈞哦了一聲:“都是博學之士……”

馬自強順着皇帝附和了一聲。

這時候,朱翊鈞突然看向馬自強,疑惑道:“大宗伯也是飽學之士,爲何不在會推?”

話音剛落,馬自強心頭猛然一跳。

ωwш. тт kǎn. ¢〇

皇帝嘴裡這話,換一般人來說,馬自強都要以爲是反諷了——三人不是一甲狀元,就是二甲前十,公認的飽學之士,他一個三甲同進士哪裡好意思。

即便是他到了會推,廷議上也比不過王希烈。

或者說,現在廷臣的共識,就是高儀與王希烈主考,哪怕是禮部左侍郎諸大綬都是陪跑的。

不過聽皇帝話裡這意思,顯然是有所指——這不是明擺着有意讓自己主考麼!

馬自強正猶豫着該如何表態。

只見皇帝招來一旁的中書舍人,吩咐道:“鄧卿,去向內閣說一聲,會試主考,將大宗伯也一併推來朕這裡。”

馬自強眼睜睜看着鄧以贊往內閣方向去了,心中不由喜憂參半。

喜的是又被皇帝施恩了。

憂的是必然又有爲難的事要他做。

一時間,馬自強盡力剋制着自己似繃難繃的表情,低下頭去:“陛下,臣才疏學淺……”

朱翊鈞擺了擺手,打斷了他的客套話。

“還有一件事,朕也是方纔與王閣老奏對時突然想起。”

馬自強見禮數都不讓走完,更是暗道不妙,提高警惕。

朱翊鈞也不管馬自強在想什麼,自顧自說着:“朵顏衛之事你方纔也聽見了,不日便要廷議。”

“如今朕與王閣老也都有意讓操練京營,發往薊遼協作邊軍。”

“這般情況,朕想着,無論出兵與否,是不是也該讓京營總督與會廷議呢?”

“朕沖齡踐祚,對我朝文武禮法還不甚熟悉,又恐壞了國朝制度……”

他停頓了片刻,直勾勾看向馬自強,帶着思索狀:“大宗伯飽學之士,可能告訴朕,禮制上,有無武臣廷議的路子?”

145.第144章 徵其質地,推其常變第25章 和衷共濟,求同存異91.第90章 席珍待聘,循序漸進第46章 殺人試鋒,白虹貫空108.第107章 死生淘氣,屍橫遍地72.第71章 方驂並路,納新吐故154.第153章 揮金如土,開海經武189.第186章 爰以茲辰,敬祈洪造115.第114章 社鼠城狐,如火如荼177.第175章 黼黻皇猷,未雨綢繆162.第161章 金革無避,軍旅從權160.第159章 繁火內蒸,寒熱交訌118.第117章 威福自用第6章 暗流涌動第13章 各有謀算,飛蛾赴焰69.第68章 聲東擊西,陶犬瓦雞88.第87章 因任授官,心照不宣185.第182章 暑往寒來,蜂蠆起懷第28章 根據槃互,大戲序幕189.第186章 爰以茲辰,敬祈洪造84.第83章 衆楚羣咻,多事之秋99.第98章 克傳弓冶,分化瓦解第25章 和衷共濟,求同存異第27章 蛛絲馬跡,風雨將至130.第129章 原委始末,陰差陽錯69.第68章 聲東擊西,陶犬瓦雞182.第180章 爭奇鬥豔,眼花繚亂177.第175章 黼黻皇猷,未雨綢繆128.第127章 望風希指,狸貓換子第5章 文華殿上,再行辭讓68.成績彙報暨更新說明第20章 坊間傳聞,異薹同岑第9章 拿腔做勢,篋書潛遞178.第176章 善騎者墮,運籌帷幄第41章 粉墨登場,豁然開朗91.第90章 席珍待聘,循序漸進62.第62章 心寧意懶,舊事重演第2章 母慈子孝,機心蕃茂第10章 貪腐枉法,日講太甲190.第187章 陰陽順位,懸疣附贅87.第86章 四季輪轉,任重致遠93.第92章 鄉黨親故,荊棘滿布第14章 發個單章第9章 拿腔做勢,篋書潛遞97.第96章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第10章 貪腐枉法,日講太甲第7章 孝事兩宮168.第167章 犀角燭怪,嚴陣以待第5章 文華殿上,再行辭讓102.第101章 如期而至,小黠大癡157.第156章 河清社鳴,羣龍見形第11章 蚍蜉戴盆,語出驚人第147章 磨礱淬勵,文武相濟182.第180章 爭奇鬥豔,眼花繚亂第30章 踐祚之初,羣然噪呼127.第126章 蒲鞭示辱,脫胎換骨90.第89章 間構嫌隙,宥坐之器第54章 君臣相見,殊深軫念第11章 蚍蜉戴盆,語出驚人第56章 炊金爨玉,殫精竭慮第14章 發個單章161.第160章 盡是還丹,歷歷堪收67.第67章 廣開言路,豎眉瞋目153.第152章 畢雨箕風,度地分工第20章 坊間傳聞,異薹同岑127.第126章 蒲鞭示辱,脫胎換骨69.第68章 聲東擊西,陶犬瓦雞78.第77章 懲前毖後,受國之垢86.第85章 隨波逐流,降格以求第24章 如夢方醒,金盃共飲第13章 各有謀算,飛蛾赴焰124.第123章 撥亂反正,黜昏啓聖第25章 和衷共濟,求同存異第145章 紛繁複雜,悃愊無華143.第142章 捰袖揎拳,進退兩難第32章 擦拳磨掌,你來我往第48章 赦賞天下,雲行雨洽154.第153章 揮金如土,開海經武66.第66章 德輶如羽,衆擎易舉第47章 夤夜闖宮,袒心剖胸第36章 循循善誘,半推半就163.第162章 宮禁邃嚴,密邇天顏176.第174章 掄才大典,筆削褒貶第18章 愁思意冗,有恃無恐123.第122章 吟詩作賦,褰裳躩步第19章 俯首稱臣,孤家寡人118.第117章 威福自用172.第170章 宗羅百代,徹裡至外第56章 炊金爨玉,殫精竭慮171.說個事情第1章 天狗食日,穿越萬曆169.第168章 反躬自問,蓋棺定論87.第86章 四季輪轉,任重致遠98.第97章 懷黃佩紫,越鳧楚乙63.第63章 以退爲進,任情恣性90.第89章 間構嫌隙,宥坐之器第56章 炊金爨玉,殫精竭慮第4章 崢嶸初現,太子升殿163.第162章 宮禁邃嚴,密邇天顏第24章 如夢方醒,金盃共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