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第135章 抽絲剝繭,豬卑狗險

大明朝做官有三等重要。

第三等是爲進士出身,學而優則仕,進士出身自然很重要,不過列於第三等,又是因爲沒那麼重要。

譬如嚴世蕃,區區一個監生出身,卻能做到六部侍郎。

亦或者如今的羅鳳翔,只是舉人出身,靠着楊博的路子,也能與一甲出身的探花郎陳棟,同爲大理寺少卿。

所以這第二等重要,則是爲黨朋提攜。

當然,仕途上有貴人提攜,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一般人頭上可沒有嚴嵩、楊博這等關係,人家畢竟有自己的子侄女婿。

出身是努力不來的。

所以,還有所謂的第一等重要,能夠靠自己。

那就是,名望!

大明朝雖然沒有舉孝廉舉茂才的說法了,但如今名望的作用,卻是有新的表現形式。

正因爲王世貞在文壇極具名望,所以先帝纔會給已經做了七年庶人的王世貞一個面子,赦免了他爹罪行。

同樣地,陸樹聲屢屢辭官,清名越來越盛,如今才能佔着吏部尚書這個位置,即便根本不來赴任,也沒朝臣多說一句不是。

歷史上其人還因“登第六十四年,其官兩都不及一紀”,深爲士論所重。

當然,也有正面的例子,那便是海瑞。

動輒得罪上官,諫言君父,幾乎成了道德化身,在朝堂上無人能攖其鋒芒。

這些人都是以不同方式,不同途徑,或有意或無意地累積了不俗的名望,進而在官場獲得了遠超官位的影響力。

這些有名望之人,哪怕消寂一時,也總會有朝官記住,在推薦遺賢的時候,出現在皇帝的案臺之上。

所以,這也是如今大多爲求更進一步的官員,所努力的方向。

譬如,同樣舉辦文會熱愛結社的視閱侍郎汪道昆。

或者是“官可一日便棄,學不可一日不講”的鴻臚寺卿屠羲英。

當然,這些太捲了,一般人玩不來。

所以,更普遍的方式,還是迎合同僚,拿皇帝和大臣刷聲望。

王世貞當初譏諷嚴嵩,海瑞當年直言犯上,能獲得聲望,自然是有土壤在的。

廷杖削籍,聲震天下,幾乎是這個時代朝官配套的流水線。

能犯上的,纔是真英雄好漢!

有小本事的,犯廷臣,什麼譚綸、王國光、趙貞吉。

皇帝生病竟敢吃席,廷議上竟敢因肺病咳嗽,坐班不認真打瞌睡,先別管事多小,罵了再說。

有大本事的,犯內閣,什麼嚴嵩、高拱、張居正。

貪污、攬權、專擅,也別管有沒有這些事,風聞奏事!且不論專權是不是皇帝故意放的權,查漏補缺!

噴的就是你內閣!什麼七大罪,十大罪,羅列出來就是名望。

而個種翹楚,本事頂天的,自然是犯皇帝。

那能說的事就多了。

世宗是個狠的,爲了避免這種事情,直接給人打死,耳根子多少清淨些。

先帝就不一樣了,性子軟。

所以,當初朝官爲了吃穆宗皇帝一頓廷杖,罵得是極爲難聽,就差說一句你小子小心別死女人肚皮上。

路徑依賴,一時半會是改不了的。

只要犯上之後能得到同僚們的肯定與認可,那就永遠有人不停地做這種事。

萬曆朝自然也免不了有人來試水。

今日跪在文華殿外的趙用賢、吳中行,就到了要爲聲望努力一把的時候了。

正因爲朱翊鈞很清楚其中的彎繞。

所以他並沒有憑血脈之力驅使廷杖,反而很是貼心地給人添了件衣裳。

不僅如此,當朱翊鈞出現在文華殿外的時候,他比殿外的人,入戲更快。

十餘名庶吉士一字排開,趙用賢、吳中行領頭在前,跪在文華殿階下,俯首請奏。

終於聽到皇帝出面,紛紛蠢蠢欲動,有鼓譟起來的架勢。

朱翊鈞拾級而下。

“陛下。”

“陛下。”

有悲憤,有哽咽,有真摯,紛紛行禮。

朱翊鈞掃過一衆庶吉士。

忍不住感慨,衆正盈朝,衆正盈朝啊!

趙用賢、吳中行這兩人就不必說了,歷史上可是拿自家坐師張居正刷聲望的角色。

以學生的身份,直斥張居正違背倫理綱常——不守孝是違背倫理綱常,學生罵老師,自然是權變。

二人也被稱爲“批鱗敢諫之士”。

他方纔在經筵上,也未嘗不是在給張居正打預防針。

君父都不好用的,什麼舉主老師的身份,您老人家也別太看重,免得氣壞了。

後面的黃洪憲也是老熟人了,不過養望的手段也比前二人經典多了。

去年彗星劃過,這廝上了一本《慎交修以答天意疏》,讓自己反思警悟,痛改前非。

雖然不知道自己那時候才十一歲,有什麼前非,但反正是被這廝刷了好大一筆聲望。

聽說前陣子還把奏疏刊印出來,四處發行。

除了這位,還有跪在黃洪憲旁邊的李盛春,也是英雄好漢。

如今雖然沒什麼苗頭,但可惜沒通過歷史的考驗。

歷史上萬曆想收商稅,時任保定巡撫的李盛春上奏,請皇帝不要與民爭利。

後來被御史發現,這廝自己在設卡攔截,在地方上偷偷收商稅。

這些人如今跪在文華殿外,朱翊鈞越看越是喜感。

恐怕是一拍即合,跑來刷聲望了。

朱翊鈞大致掃了一眼,目不斜視,由衷感慨道:“剛直好義,凡事關君國,持議必依於正。意所不可,雖貴顯,力諍無所避。”

“這纔是我朝進士當有的風骨啊。”

衆人連道不敢。

申時行看了皇帝一眼,不會由着給自己彈劾了吧?

朱翊鈞說完這句話,又伸出雙手,一左一右,親自將趙用賢、吳中行扶起。

“趙卿、吳卿,快起來罷,熊敦樸的事,朕稍後定會給他一個公道。”

“二卿犯顏直諫,錚錚鐵骨,朕心甚慰。”

“明日來西苑,授中書舍人。”

這話一出口,衆人紛紛露出喜色,趙吳二人對視一眼,眼中滿是振奮。

這個結果也不錯,直言犯上,君上虛心受教,也能刷到聲望。

而且,如今的中書舍人跟之前可不一樣了。

之前都是監生、恩蔭官、舉人來擔任,做做枯燥的文書工作,地位不高,完全不符合進士出身的身份。

但自從今上搬去西苑,以中書舍人值萬壽宮、文華殿,地位就大不相同!

不論其餘,單單是“視同翰林院進修”的待遇,立馬就讓中書舍人水漲船高。

能侍奉皇帝左右,掌握一定的權柄,還不會耽擱翰林院堪磨資歷,哪裡去找這麼好的事?

而且升擢速度明顯加快。

一甲第三的鄧以贊,值了一年後,已經升兼左春坊左中允了。

三甲一百零五名的鄭宗學,如今則是授兼了翰林院檢討。

中書舍人一職,莫名其妙地水漲船高了起來。

如今竟然授到自己頭上!

賭對了啊!

趙、吳二人喜上眉梢,連忙謝恩,正要說些什麼。

只見皇帝已經放開了自己,又走向李盛春、黃洪憲。

走到李、黃二人的跟前時,朱翊鈞方纔還笑着的臉色,突然拉了下來,極其難看。

“趙卿與吳卿等翰林編修,一片赤誠忠心,上奏無門,朕還能心領神會。”

“你李盛春、黃洪憲,分別官授吏、刑二科給事中,竟然也在此伏闕!”

“怎麼,是通政司關門了,奏疏遞不上來?”

進士之中的年輕者,一般二三十歲的,精選爲庶吉士。

而後在翰林院學習兩到三年。

表現最好的,留在翰林院繼續堪磨,二甲授編修,三甲授檢討。

表現略好的,則爲給事中、御史。

特別一般的庶吉士,纔會外放爲州縣官。

所以李盛春、黃洪憲作爲給事中,與吳、趙二人,是不一樣的。

不過,這話實在太重,當面直呼名諱跟罵人沒區別。

皇帝方纔還對趙吳二人以禮相待,授了中書舍人,這時候突然就翻了臉。

李盛春、黃洪憲受此區別對待,當場就懵了。

黃洪憲下意識辯解道:“陛下明鑑!臣此前的奏疏,兩宮無視,內閣駁回,臣不得已纔出此下策!”

這也是廢話。

單純給熊敦樸伸冤,沒誰攔着他。

但這廝藉機說吏部處事不公,彈劾申時行跟吏部,要暫緩考成法,內閣不駁回纔是咄咄怪事。

黃洪憲此舉,就是故意藉着申時行刷聲望,順便迎合對考成法不滿的朝臣。

朱翊鈞拉着臉,冷聲道:“那更應當去西苑,在幹光殿,或是元熙延年殿外,找兩宮伏闕。”

拋開事實不談,他不是還沒親政嘛。

上奏都找的兩宮,伏闕也應該找兩宮纔對。

在文華殿外聒噪作甚?

說完這句,他又看向李盛春,面色嫌惡道:“吳卿與趙卿爲熊敦樸伸冤也就罷了,你李盛春身爲吏科給事中,哪來的臉?”

“吏部升貶之事有爭論,你在事發之時沒有查漏補缺,一昧默然無聲,如今卻厚着臉皮跑來伏闕!”

“還彈劾吏部申卿!”

“你李盛春但凡知道羞恥,就應該先罷免了自己的吏科給事中之職!”

“吳卿與趙卿的拳拳之心,豈能容你借來沽名釣譽,邀直賣名!?”

朱翊鈞越說,言辭越是激烈,神色也越是激動。

說道最後,也不等李盛春自辯,冷哼一聲,拂袖轉身。

李盛春與黃洪憲受了這頓教訓。

面帶惶然,驚懼不已。

不是,一起來伏闕的,憑什麼領頭的人是拳拳之心,加官中書舍人,他們就是沽名釣譽,要被呵斥一頓!?

話還說得這麼重,官位是別想保住了!

官位沒了就沒了吧,問題是沒刷到聲望啊!

犯上刷聲望的基本條件,是有反派。

無論是專權的首輔也好,昏庸的皇帝也罷,都能做這個反派。

眼下他們是怎麼回事?

是皇帝聽進了諫言,賞賜了吳、趙二人,一副君臣相得的景象之後,反身責罵了他二人!

這跟皇帝聽不進諫言,一同廷杖罷官全然不同!

被剛愎自用的皇帝廷杖,纔有直名。

被虛心納諫的皇帝責罵,那就只有惡名了。

要有人說皇帝剛愎?吳中行、趙用賢恐怕第一個不同意!

犯顏直諫,還君臣相得的聲望,不比受廷杖差啊!

好名聲全落到吳中行、趙用賢身上去了,自己倒變成利用他們的小人了!

朱翊鈞可不管這些人怎麼想。

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他走到神情不太自然吳中行,趙用賢身前時,似乎已然平復心情。

溫聲道:“吳卿,趙卿,諸位翰林,熊敦樸的事,隨朕進殿再說罷。”

“諸位先與宋儒對峙一番,讓朕明辨是非,再論其餘。”

說罷,他虛虛一扶,讓衆人起身。

神情和善,使人如沐春風。

申時行在一旁看着皇帝的作爲,臉色古怪。

他趁着轉身跟在皇帝身後,沒人看見的功夫,看着皇帝的背影撇了撇嘴。

連消帶打,小皇帝學壞了。

而後申時行才快步跟上皇帝。

趙用賢與吳中行好歹也是三十多歲的人了,城府多少是不差的。

雖然皇帝的行徑,有些出乎意料,但二人自然不會立刻表現出來。

吳中行想法更深些,甚至還走到李、黃二人面前,略作安撫後,纔跟上趙永賢,跟在皇帝身後。

李盛春與黃洪憲看着一同前來的庶吉士,紛紛越過自己,進了文華殿。

面如死灰。

厚着臉皮想跟進去是不可能的,皇帝貶謫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這一趟,當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想到這裡,黃洪憲突然腰身一軟,直接躺在地上。

李盛春則是看着皇帝領着一衆庶吉士進了文華殿,背影徹底消失不見,喃喃自語着什麼聽不清的話。

……

“陛下詰問李、黃兩名給事中,誠所宜然,不過二人雖有私心,卻也其情可憫。”

趙用賢跟在皇帝身後,開口爲二人求情。

邀名嘛,能不踩着同行之人上位最好,否則容易被指責機心太重,有礙好名聲。

朱翊鈞回頭看了趙用賢一眼。

這廝是真沒自知之明啊。

你跟吳中行爲什麼被推到領頭的位置上?不就是因爲張居正是你二人座師,學生攻訐老師更有力度!?

如果不是怕影響張居正,朱翊鈞就算是分化瓦解,也輪不到這兩人得好處。

等這事過了,少不得找個由頭打發去福建釣魚。

自己都想着秋後算賬的事了,趙用賢還在這裡替人求情。

心是真大啊。

朱翊鈞想到這裡,忍不住搖了搖頭。

熟知歷史的優勢就在這裡。

孰優孰劣,一目瞭然。

升擢誰,貶謫誰,敲打誰,乃至於分化瓦解,統統能有的放矢。

世宗也就是少了這個金手指,才只能一塊杖殺了,失了精妙。

自己前世沒這能耐,也少不得被上下算計。

如今他有這個優勢,自然要用手術刀來抽絲剝繭。

他沒理會趙用賢,反而看向申時行,吩咐道:“將黃洪憲跟李盛春外放調任,再從此次伏闕的庶吉士中舉薦補任。”

申時行欲言又止,最後還是行禮應聲。

皇帝說的是調任,不是升任,那就得平級調度了。

從七品的地方官,貶得不可謂不狠。

老申頭還在惋惜,身後的幾名庶吉士,各自對視一眼,露出笑意。

反倒吳中行頻頻看向皇帝。

他們本身就是藉着熊敦樸的事,彈劾申時行的。

如今皇帝一面施恩,一面貶謫,還當着衆人的面,讓申時行事後舉薦給事中。

這不是明說,申時行可能就是在場諸位的舉主嗎?

在場庶吉士,不可能全都無動於衷——像他吳中行一樣,能夠視座師舉主爲糞土晉升之階的人,還不夠多。

小皇帝這一套組合拳下來,這場聯合起來給皇帝施壓的伏闕,轉眼就乖順了起來。

好心機的皇帝啊!

吳中行一路上都在揣摩皇帝的想法。

不知不覺,衆人就到了偏殿。

殿內只一人躬身靜立等候。

這時候見皇帝領着烏泱泱一羣人從殿外進來,殿內之人,連忙上前見禮:“臣禮部精膳司主事宋儒,拜見陛下。”

恩?

朱翊鈞看到宋儒的面貌,當場就愣住了。

不是……

他看着這位庶吉士,遲疑道:“你就是宋醇夫宋儒?庶吉士?”

宋儒正行着禮,聽到小皇帝的問題,不由覺得莫名其妙。

想了想,還是躬身回道:“陛下,臣便是區區宋儒,隆慶五年第三甲第二百一十二,同進士出身,隆慶五年六月廿四選的庶吉士。”

朱翊鈞點了點頭,突然看向申時行:“申卿,你彼時是左春坊左諭德兼翰林院侍讀,掌翰林院事,對吧?”

申時行不明就裡,回道:“陛下,彼時是臣掌的翰林院。”

話音一落,朱翊鈞突然勃然大怒。

他對着申時行不顧儀態,破口大罵:“申時行!睜大你的眼睛看看,你來告訴朕,這廝多少歲了!?”

“到底是哪個狗日的給他通的路子!?”

“三甲二百開外!要入土的年紀!憑甚選的庶吉士!?”

“宋儒到底給你賄選了多少!”

朱翊鈞手指發顫地指着面貌年近七旬,精神矍鑠的瘦矮老頭,臉色漲紅,唾沫橫飛,顯然是怒不可遏。

他還是頭一次見七十歲的三甲庶吉士!

賄選能明目張膽到這個地步嗎!?

145.第144章 徵其質地,推其常變102.第101章 如期而至,小黠大癡第11章 蚍蜉戴盆,語出驚人第4章 崢嶸初現,太子升殿86.第85章 隨波逐流,降格以求第26章 借題發揮,克愛克威第46章 殺人試鋒,白虹貫空193.第190章 四不兩直,克盡厥職115.第114章 社鼠城狐,如火如荼第147章 磨礱淬勵,文武相濟140.第139章 懸石程書,事必有初75.第74章 榮辱與共,大局爲重72.第71章 方驂並路,納新吐故第25章 和衷共濟,求同存異第51章 三江感言ampampampamp下週三上架第28章 根據槃互,大戲序幕第39章 當軸處中,各顯神通101.第100章 峻宇垂堂,魑魅魍魎107.第106章 宵旰憂勤,案牘勞形68.成績彙報暨更新說明111.第110章 一箭雙鵰,鞘裡藏刀109.第108章 拔樹搜根,舐犢情深第147章 磨礱淬勵,文武相濟167.第166章 紅袖添香,論道經邦95.第94章 風雨飄搖,鬼哭神嚎129.第128章 謊徹梢虛,爲王前驅第5章 文華殿上,再行辭讓136.第135章 抽絲剝繭,豬卑狗險87.第86章 四季輪轉,任重致遠92.第91章 故家喬木,退讓賢路143.第142章 捰袖揎拳,進退兩難114.第113章 花開兩朵,把薪助火168.第167章 犀角燭怪,嚴陣以待118.第117章 威福自用第31章 關於更新和追讀186.第183章 箭在弦上,一觸即發第145章 紛繁複雜,悃愊無華106.第105章 旗開得勝,嘉謀善政66.第66章 德輶如羽,衆擎易舉第58章 應然歸聖,實然歸朕66.第66章 德輶如羽,衆擎易舉第36章 循循善誘,半推半就139.第138章 水土不服,矯世變俗163.第162章 宮禁邃嚴,密邇天顏第37章 疾風勁草,穩中向好第44章 金石之交,分道揚鑣165.第164章 復餗之憂,積羽沉舟123.第122章 吟詩作賦,褰裳躩步第5章 文華殿上,再行辭讓143.第142章 捰袖揎拳,進退兩難179.第177章 追亡逐北,懸河注水第36章 循循善誘,半推半就第32章 擦拳磨掌,你來我往171.說個事情第41章 粉墨登場,豁然開朗166.第165章 構會甄釋,草野之士113.第112章 和平贖買,憑山負海82.第81章 坐地分銀,時詘舉贏第20章 坊間傳聞,異薹同岑第46章 殺人試鋒,白虹貫空167.第166章 紅袖添香,論道經邦73.第72章 興滅繼絕,查漏補缺第12章 天下大弊,攘爭名器176.第174章 掄才大典,筆削褒貶194.抽獎、及求月票、及感謝192.第189章 遷鶯出谷,重整旗鼓122.第121章 囊漏貯中,善始善終第17章 軟刀割心,墮溷飄茵124.第123章 撥亂反正,黜昏啓聖192.第189章 遷鶯出谷,重整旗鼓184.結卷感言以及明天請假一天61.第61章 居京不易,螳螂亮臂第10章 貪腐枉法,日講太甲161.第160章 盡是還丹,歷歷堪收第21章 積弊成病,勉從勸進第37章 疾風勁草,穩中向好69.第68章 聲東擊西,陶犬瓦雞第19章 俯首稱臣,孤家寡人第8章 蟄伏待機,涓流以蓄第24章 如夢方醒,金盃共飲第47章 夤夜闖宮,袒心剖胸第10章 貪腐枉法,日講太甲123.第122章 吟詩作賦,褰裳躩步178.第176章 善騎者墮,運籌帷幄89.第88章 論功行賞,彈觔估兩120.第119章 急轉直下,心狠手辣139.第138章 水土不服,矯世變俗第4章 崢嶸初現,太子升殿191.第188章 星懸紫極,亂中求治第20章 坊間傳聞,異薹同岑第21章 積弊成病,勉從勸進160.第159章 繁火內蒸,寒熱交訌108.第107章 死生淘氣,屍橫遍地第14章 發個單章159.第158章 普而遍之,研精緻思90.第89章 間構嫌隙,宥坐之器185.第182章 暑往寒來,蜂蠆起懷第12章 天下大弊,攘爭名器第5章 文華殿上,再行辭讓90.第89章 間構嫌隙,宥坐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