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魚死網破

作爲從後世來的人,朱翊鈞可知道奴隸貿易代表着什麼,也知道奴隸貿易會掀起怎麼樣的波瀾,也知道這面會流多少血。

可是讓別人流血,總比自己人流血來的好。

美國的鐵路下埋着多少人國人的屍體,日本的礦山裡面,有多少國人的骸骨,在這個時代就是人吃人的時代,不是你吃我就是我吃你。

地理大發現伴隨着的就是全球人吃人的大時代。

在這個時代想要獨善其身是不可能的,通過殖民,通過奴隸貿易轉嫁國內矛盾,同時掠奪資源,加快現代化進程,這是一定要做的。

後世的評價,朱翊鈞根本也不在乎,即便是在乎,朱翊鈞也覺得自己不會太差。

英國不一樣被稱爲紳士之國,事實上呢?那是海盜之國,英國的發展是臭名昭著的非洲奴隸貿易,是臭名昭著的鴉片戰爭。

那位爲海盜授勳的伊麗莎白一世,不一樣被人推崇,那些建立了英國殖民地的海盜,不一樣被稱爲航海家,朱翊鈞不相信自己暴兵會輸給任何人。

只要國力跟得上,大明絕對能夠暴出百萬級別的海軍。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大明的體量,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能擋住大明的腳步,大炮的射程之下,盡是大明的疆土,自己劍鋒所指之地,皆爲皇下之臣。

這條路就由倭國開啓,由倭國來成爲大明殖民之路的墊腳石。

李昖當然不知道朱翊鈞已經進行了如此多的謀劃,也不知道大明的這位皇帝在很久之前就在爲這一天做準備了,但是他依舊很高心。

打到倭國去,搶錢搶東西搶女人,李昖非常的興奮。

朱翊鈞要用朝鮮人,自然是要給好處的,至於朝鮮人的戰鬥力,朱翊鈞是不懷疑的。面對侵入朝鮮的倭國戰國精銳,朝鮮人或許不是對手。

但是衝進倭國去,他們也會化爲虎狼之師,尤其是在搶東西的時候。

朱翊鈞相信朝鮮人乾的會比大明更加的絕,也會比大明更加的下狠手。這一戰,朝鮮的痛是刻骨銘心的,報仇加上發財,朝鮮人一定能爆發出驚人的戰力,這一點是肯定的,這也是爲什麼朱翊鈞要用朝鮮的人的另外一個原因。

朱翊鈞這邊安排完了朝鮮之戰的最後事宜,準備回京了,朝鮮之戰也到了最關鍵的時候。

忠州城外。

戚金用望遠鏡看着忠州城,對身邊的俞諮皋和李舜臣問道:“還沒有發現倭寇的蹤跡嗎?”

自從來到忠州城下,戚金就沒有下令攻城,而是採取了圍而不攻的態勢,擺明了就是圍點打援。只不過等了三天了,倭寇的援軍居然還沒到。

戚金這就有些看不懂了,忠州可是漢城的南方門戶,難道倭寇不要了?

原本宇喜多秀家是準備派遣援軍來忠州的,可是在得知忠州有的大明和朝鮮兩軍將近十萬之後,宇喜多秀家就放棄了向忠州派遣援軍了。

這一次入侵朝鮮的九個軍團總人數也不過十五萬,釜山之戰死了一萬多,平壤損失掉兩萬多,加藤清正人最多,三萬多人也只回來一萬多。

九個軍團已經被殲滅四個了,折損了將近一半。

現在整個漢城集結的倭寇也不過八萬。

分兵救援忠州,派多少人合適?派少了,估計不夠大明和朝鮮聯軍塞牙縫的。宇喜多秀家也沒想到大明水師居然出動了五萬人,你們哪來的那麼多人。

原本還想着向南突破,然後奪回釜山,現在看來這策略是肯定不行了。

以八萬對八萬,短時間內根本就無法突破,一旦無法突破就會被前後夾擊,下場就是直接全軍覆滅,與其那樣還不如固守漢城。

這也是爲什麼戚金等了三天,漢城那邊依舊沒有派出援軍。

俞諮皋和李舜臣自然也知道戚金打的什麼主意,也只能跟着苦笑着說道:“沒有,探馬派出去彙報,沒有發現倭寇援軍的跡象。”

“下令攻城吧!”戚金放下望遠鏡之後開口說道。

總是在這裡等着也不是個事,三天已經是極限了,倭寇現在沒來,等下去也沒有意義了。隨着戚金一聲令下,朝鮮軍和明軍開始了攻城。

一樣的攻城套路,火炮轟城,炸開城牆之後直接衝進去。忠州城一樣無法阻攔大明和朝鮮聯軍的步伐,兩軍很快就攻下了忠州城。

漢城之外的明軍大營。

戚繼光聽着下面人的彙報,開口說道:“倭寇要派人和咱們和談?”

衆人聽到這話全都笑了,在大明諸將看來倭寇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和談?腦袋抽了纔會和他們和談,難道以爲自己這邊都是傻子?

“告訴城裡面的倭寇,他們只有出城投降一條路可以走了。”

戚繼光也懶得和倭寇和談,談什麼談,一旦開始談就不能打,明軍這麼多人,誰有心思在這裡和倭寇耗着。朝鮮之戰開始之前,自己家的皇帝就說了,朝鮮之戰只是第一階段。

要儘快的結束這一戰,然後儘快的進入此戰的第二階段,也就是攻略倭國。

消息很快就傳回了城裡面,宇喜多秀家陰沉着臉,目光在衆人的臉上掃過,然後開口說道:“現在情況非常危急,我們被明軍兩面夾擊困在漢城,我們該怎麼辦?”

“不如告訴明軍,放我們走,不然就屠殺漢城之中的朝鮮百姓。”

毛利輝元在一邊惡狠狠的說道:“壓着朝鮮百姓上城頭,明軍不是有大炮轟城嗎?看看他們還怎麼轟城,如果不放咱們走,那就玉石俱焚。”

屋子裡面的人深色各異,可是卻沒人反對毛利輝元的話。

事情到了現在這個地步,實在是沒什麼好辦法了。雖然當初李昖逃走之時,不少人也跟着跑了,可是終究還有沒跑掉的。

“好,讓朝鮮百姓上城牆!”宇喜多秀家直接說道:“告訴明軍,如果他們敢攻城,我們就殺光城中的朝鮮百姓,玉石俱焚,魚死網破。”

當朝鮮百姓被壓上城頭,明軍這邊自然就得到了消息。

戚繼光聽着下面人的彙報,雖然臉色難看了很多,但是卻沒發脾氣。這一路上他也看到了倭寇的所作所爲,加上之前大明也抗過倭,倭寇能幹出這事來,戚繼光一點都不意外。

第五十四章 波瀾第六十四章 朕言出法隨第一百九十六章 掃興第十一章 小葵花課堂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儒學第一百零八章 報仇第二百二十四章 心裡不踏實第七十二章 拉打結合第十六章 煌煌大明第一百二十五章 盛世美顏 (第三更)第五十章 馮保之死第七十一章 畢業禮第三百九十七章 海戰第九十九章 霸道張鯨第三百九十七章 海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朝見第四百零八章 叔侄談話第二十二章 乞恩疏第三百二十三章 豪奢第三百六十四章 擔憂的李成樑第三百三十一章 容克貴族第三十七章 求仁得仁第三百三十四章 草原風雲 上第八十章 推公務員制度第八十三章 大明皇家講武堂第三百六十六章 女真大集會第三百八十三章 復先祖榮光第三百九十五章 碧蹄館第五十一章 還有這事第三百四十章 瘋狂的實驗第三百零九章 海貿商號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安南第四百六十章 不該來的大明第五十四章 多塔神教第三百二十七章 開打第四十二章 彈劾王崇古第三百二十七章 開打第二百五十七章 首都鋼鐵廠第四百二十章 兵進福岡第三百三十八章 草原風雲 再續第八章 要不讓海瑞來? (首訂1900加更)第四十一章 撥雲見日,難啊!第七十章 皇莊種地第四百一十九章 對倭之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朱翊鈞心中的野戰軍第十四章 選妃 (保底第二更)第六十八章 濠境第六十三章 潘季馴的震驚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子劍第五十二章 試探規則寫在第一卷結尾之前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成樑請戰第一百零八章 報仇第一百九十九章 緊迫第八十五章 公務員考試第二十二章 坑第六十六章 勳貴第一百五十二章 留位第四十九章 理想國第一百四十八章 呵斥第一百二十八章 商標第一百六十六章 官府的能力 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皇帝的紅眼病第三百九十七章 海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瓦剌美女琪琪格第四百二十四章 開戰第四百七十三章 除夕第八十三章 申時行和潘晟第四百四十三章 急切第六十四章 果決第二百零九章 麻煩第十四章 選妃 (保底第二更)第四百章 礪石嶺之戰第二百九十五章 行動 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基本操作第三十章 巨大的陰影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二百一十章 戚繼光南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專治各種不服第四百章 礪石嶺之戰第七十一章 張四維的不甘心第三十六章 張居正的手腕第四十六章 劉顯和廷推第一百零五章 錢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不許有這麼牛逼的人存在第八十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百一十三章 戰後第一百八十一章 開始第三百九十九章 礪石嶺之戰 上第二十六章 即爲尸諫之臣,死作聖朝之鬼! (午餐更新)第五十四章 大佬進京第四十七章 人選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要上奏皇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貨幣改革第六十七章 御前演武第七十八章 給戚繼光大炮第三百一十五章 地主第三十八章 本朝第一權閹第一百九十三章 年尾